WSJ:中國地方隱形債估達11萬億美元 救援杯水車薪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WSJ:中國地方隱形債估達11萬億美元 救援杯水車薪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地方政府習慣舉債投資經濟效益不大的建設,包括通勤人數不足的鐵路、降雪量稀少的滑雪場等,導致債台高築。(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29日指出,中國房地產泡沫化後失去土地出售等傳統收入來源,更加劇債台高築現象。經濟學家推估,中國地方政府的“隱形債務”可能高達11兆美元,而北京當局目前的救援行動僅是杯水車薪。隨著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放話,對中國商品課徵懲罰性關稅,中國經濟停滯的風險將更加巨大。

中國地方政府負責推動中國大部分的投資計劃,同時聘用公務員或將業務發包給私人企業,因此財政困境也間接影響家庭財務。總部位於香港、追蹤中國各地工人集體行動與安全事故的非政府組織中國勞工通訊(CLB)指出,中國今年以來發生約1200起勞工因工資遭拖欠,或其他與補償相關的不滿而舉行的抗議活動,去年則逾1600起,都比2022年及2021年的700起及900起顯著增加。

財政緊縮已導致中國某些地方的公共服務停擺,武漢、大連和廣州等地,已削減公共醫療福利,河南商丘一家公車業者,去年因缺乏資金險些停業。上月,廣東汕尾一家公立醫院大廳聚集數十名醫護人員,高舉寫著“我們需要吃飯”的白紙,抗議遲未拿到薪水及獎金。數週前,江西宜春的退休公務員,也聚集抗議數月未領到退休金。今夏,山西大同地方政府的門麵,還被掛上寫有“薪資拖欠、還我辛苦錢”的白布條。

多年來,中國地方政府使用複雜的國有融資工具借款,目的通常是為經濟效益不大的投資計劃提供融資,包括通勤人數太少的鐵路、沒有租戶的工業園區,甚至在降雪量稀少的地區蓋滑雪場。與此同時,中國房地產繁榮泡沫化以來,地方政府出售土地的收入也大幅縮水。研究中國政治和金融體係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指出,去年某些時期,中國各省每月償還的債務金額,高達月收入的125%。

北京當局去年底曾指出,地方政府“需要消化的隱形債務”相當於2兆美元,但經濟學家推估總額在7兆至11兆美元之間,其中高達8000億美元的債務麵臨很高的違約風險。

北京本月初宣布地方政府債務再融資計劃,為地方提供10兆人民幣(1.4兆美元)的“化債資源”,用於置換隱性債務,其中一項做法是短債換長債,將債務到期日延長,以便到期前僅需支付利息,毋須歸還本金。史宗瀚表示,這將緩解地方的現金流壓力,但整體而言影響非常有限。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也透過要求企業補繳稅來增加收入。今年以來,中國上市公司已繳納約4.63億人民幣的欠稅款,主要是企業所得稅和財產稅,湖北省一家酒廠即被要求補繳1994年至2009年所欠的消費稅8500萬人民幣。相關欠款去年有1.78億人民幣,去年以前則都是0。執法部門也加強罰款、收費和資產扣押的力度,以獲取現金,重慶市璧山區甚至成立名為“砸鍋賣鐵”的工作專班,設法變賣資產來還債。

查看評論(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