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明星有啥好的,你看這些明星,不都來直播了嗎?”
“明星的歸宿都是帶貨。”
曾經,“帶貨女王”薇婭登上了《吐槽大會》,用頗為調侃的語氣說出了這番話,
底下的觀眾一邊拍手、一邊大笑,絲毫沒有料到這句話一語成讖。
當然,薇婭也不會想到,沒多久自己就會賬號被封,跌入穀底。
如今,娛樂媒體進入了一個怪圈,
網紅都去演戲了,明星都去帶貨了:
李金銘、舒暢、胡一菲、朱梓驍等等這些叫得上名字的明星,成了帶貨網紅,在屏幕前吆喝著“9.9送福利”;
就連一些老戲骨,也走進了直播間,靠著情懷,消費著觀眾的信任度。
終於,在這場與名利爭奪戰中,有人賺得盆滿缽滿,有人卻深陷輿論不能自拔。
最為出名的還是那場“潘嘎之交”的戲碼,徹底將童年偶像“嘎子哥”謝孟偉與老藝人潘長江拉下了神壇。
為了錢,潘長江變成了大眾口中的“潘子”,為了錢,他幾乎放下了臉麵。
正如謝孟偉那句嘲諷一樣:“我真的勸不住潘子。”
因此,有關“老藝術家”的前塵往事徹底封塵,取而代之的是“賣酒潘子”。
看著名譽碎了一地的潘長江,不知有沒有後悔呢?
一、
斯蒂文生曾說:“生活並非全是玫瑰花,還有刺人的荊棘。”
我想對於這句話,潘長江一定深有感受,
因為在因賣酒翻車之前,曾因消渴症而絕望過的潘長江,經曆過人生真正的“滑鐵盧”。
1957年,潘長江出生在黑龍江。
自打一出生,潘長江便頂上了“梨園世家”的帽子,父親是潘林生,母親是遼北地區的評劇演員王晶。
相比其他孩子,潘長江過早地接觸了藝術,唱、念、做、打四功樣樣都會。
然而正當要迎來5歲的生日時,潘長江卻被醫院判了“死刑”。
那時,潘長江總愛喝水,幾乎每時每刻都要喝水。
不僅如此,一邊喝的同時,還有一邊排泄,這讓父母感到十分奇怪。
於是,生日還沒過完,潘長江就被父母帶著去了醫院。
一經檢查,醫生給出的結果讓潘家父母不寒而栗:潘長江患上了消渴症,而這幾乎是無法痊愈的絕症。
父母不敢相信,就帶著他去了更大的醫院。
結果醫生也給出了相同的答案,並預測潘長江活不到25歲。
從那一天起,潘長江開始等待著死亡的降臨。
但是,潘家父母拉著兒子不肯放棄。
一家人遊走全國各地,尋藥治病,但令人絕望的是,效果甚微。
無奈之下,父母帶著潘長江回了老家。
但即便如此,父母時刻將醫生的叮囑牢記於心:必須時刻補充水分。
於是水便成為了潘長江隨身攜帶必備物品。
那時,一口氣喝掉一瓶水成了潘長江最牛的絕技,一晚上能喝掉7、8瓶礦泉水。
發病最為嚴重時,潘長江從樓梯上摔了下來,直接摔成了休克。
因醫院搶救及時才撿回了一條命。
有了一次摔傷的經曆,父母對潘長江的病更加重視,
在醫生的建議下,為了讓他多出汗,父母開始給潘長江養生。
7歲那年,潘長江一家搬到了遼寧鐵嶺。
而潘長江也同其他小孩一樣開始上學,表麵與常人無異。
但他人不知道的是,每隔一周的時間,父母就會帶著潘長江找一位老中醫針灸。
紮針成了他的日常,一治便是4年。
終於到了11歲那年,經過鍛煉與治療,潘長江不再頻繁發病,
但令人惋惜的是,他的身高永遠停在了1.59米,也成為了他心中永遠的傷。
其貌不揚、身材矮小,身旁的潘父看著如此的潘長江,也不免有些著急。
但經受過病魔捶打的潘長江,並不似父親一般泄氣,
直白的告訴父親:“我要當演員。”
可深知演戲不易的父親隻用了一句話回絕了潘長江:“幹什麽也別幹演員,演員太不容易了。”
但潘長江的一顆心全撲在了演藝之路上。
沒辦法從父母身上學藝的他背著父母偷偷輾轉於鐵嶺京劇團、縣劇團,跟著不同的老師學翻跟頭、學身段。
為了早日登上舞台,潘長江不顧透著血絲的手,盡力翻好每一個跟頭、甩腰。
最終,十根纏滿紗布的手指沒能躲過潘父的眼睛,
心驚膽戰的潘長江原以為會得到父親的痛罵,但卻不曾想,也就是那一次,徹底感動了父親。
父母不再阻撓成了潘長江最欣慰的事情,但事業卻依舊前途渺茫。
二、
直到1979年,潘長江終於走上了舞台。
在評劇中,潘長江專攻小花臉,而這一類型也對演員的要求極高,
不僅要會唱,還要在台上翻跟頭、練劈叉、摸爬滾打,但即便技藝加身的他,也沒逃過醜角的世界。
起初,潘長江十分排斥醜角,覺得穿上漂亮衣服、引人注意的小生才是演員該有的樣子。
而父親卻說:“你不清楚自己有多高嗎?”
父親一邊打擊他,也幫他一邊校正自己的心態。
自此之後,潘長江雷打不動,從吊嗓子,到基本的動作,每天都要早早地起來練習。
幾年苦練下來,潘長江的基本功大有長進。
而一心想演小生,站在舞台中央的潘長江意外靠著醜角出了名。
為了吸引觀眾目光,潘長江不同常人將喜劇的元素帶進了評劇,惹得觀眾大笑連連。
於是,醜角也擁有了春天。
事業有了方向,愛情自然也要跟上步伐。
1980年,跟隨劇團下鄉演出的潘長江,偶遇了鄉村播音員楊雲。
與潘長江比起來,楊雲算得上一等一的美人,自此潘長江一見傾心。
但彼時的潘長江名氣不大,長相也十分著急,要說兩人成婚的幾率,那是小之又小。
深知自己缺陷的潘長江,壓根不敢表白,一拖便是好些日子。
但他到底是聰明的,在得知楊雲想要報考縣評劇團後,潘長江靈機一動,將自己的母親推到了楊雲麵前。
借著拜師學藝的緣由,一來二去之間,潘長江將楊雲“忽悠”到手。
在兩人結婚之際,潘長江還是一窮二白的小演員,沒房子、沒存款。
但兩人既然結了婚,房子必然就是不可回避的問題。
恰好,在先評劇藝術團的大院裏,在一個破費公廁旁的夾縫裏有一所很久都沒人居住的房子。
於是,潘長江用自己僅有的錢租到了隻有8平米的破舊房子。
拆磚搭瓦,一頓忙活後,潘長江與楊雲擁有了人生中第一個家。
雖然這個家又小又臭,但勉強可以住人。
即便是女兒潘陽出生後,一家人也沒倒騰地方,一住便是8年。
住在“貧民窟”,心朝“大洋房”的潘長江,終於在1984年迎來了自己的轉折點。
那時,東北二人轉的興起為潘長江造勢,加上他自身的特點,很快便在劇團有了不小的名氣。
1985年,扮演瞎子出神入化的趙本山也來到了鐵嶺藝術團。
兩人一拍即合,搞了一個名叫《瞎子觀燈》的小品,潘長江一瘸一拐,畫上了醜臉,趙本山裝瞎子叼煙嘴,好不熱鬧。
兩人一出場,便惹得觀眾一陣爆笑。
那一年,兩人從鄉下一路演到了沈陽,超出300多場,火爆程度甚至驚動了遠在北京的薑昆。
就這樣,一個“瞎子”、一個醜角,徹底打開了二人轉的大門。
東北醜王的名聲喊得更為響亮。
但這個讓人轟動的“二人轉組合”最終也等來了散場。
三、
1989年,潘長江帶著節目走出了國門。
憑借《豬八戒拱地》,在日本第三屆國際青年戲劇節上,獲得了個人表演金獎。
1990年,趙本山靠著《相親》登上了春晚,以一個小市民的形象打開了喜劇大師的金門。
這一年,看著老搭檔爆紅的潘長江,心中不免開始著急,深知隻演評劇不是長久之策。
急切轉型的潘長江,從評劇演員轉型為小品演員。
靠著自身的優勢和對於喜劇天生的觸感,隻用了兩年時間,潘長江就走上了春晚的舞台。
《草台班子》是潘長江第一個春晚小品,卻也因此一炮而紅。
那一年,38歲的潘長江等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從“角”到“王”,除了名氣水漲船高,潘長江一家三口的生活質量也一度提高。
三人從8平米廁所房,終於搬進了透光的公寓房。
嚐到了名氣的潘長江,開始為自己的事業增磚添瓦。
1996年,潘長江與閆淑萍合作出演小品《過河》,又鬧又唱的演繹方式,促使這一作品成為了他演藝生涯中的裏程碑。
1997年,潘長江從鐵嶺文藝團調到北京二炮文工團,
自此,他的小品生涯徹底拉開了帷幕,一躍成為了春晚的常客。
《一張郵票》、《減肥變奏曲》、《同桌的她》那些叫得上名字的小品,無一不是經典。
於是,在趙本山一路長紅的同時,潘長江也憑借自己的風格和幽默贏得了觀眾的粉絲。
尖桃腦袋、小小身材成了潘長江的標簽。
但靠著小品起家的潘長江,有了前車之鑒,並沒有將全部心力投身小品裏,
從2005年開始,潘長江帶著一部部影視作品登上了大熒幕。
他是《楊德財征婚》裏的億萬富翁楊德財;
是《舉起手來》裏的日本兵;
還是《別拿豆包不當幹糧》裏的村長趙喜富。
那些年的潘長江,為舞台和大熒幕貢獻繁多,也逐步成了大眾口中的“老戲骨”、“喜劇大家”。
在趙本山不上春晚後,潘長江依舊沒有缺席,
開始與蔡明合作,開啟了另類的表演風格,靠著小品《想跳就跳》走出了表演窠臼,
於是,老藝術家有了新作品和新熱度。
2018年,潘長江坦言:“今年有10部喜劇電影,都是我主演,不過,無論是導還是演,我都不會離開喜劇,因為那是我的根兒。”
就如他在節目中說的創作格言一樣:“願為喜劇流盡最後一滴血。”
但還沒來得及兌現,潘長江便已經“倒”在了酒精裏。
2020年年底,曾經的“嘎子哥”謝孟偉走進了短視頻,玩兒起了直播,
並且通過帶貨的方式,賣上了白酒,一瓶199元的白酒,一場直播就賣出去6萬瓶。
但謝孟偉還沒來得及數錢,就被網友質疑:酒是假的。
爭議之大,還被市場監管部門盯上了。
於是,謝孟偉隻好公開道歉。
也就是這時,身為長輩的潘長江與謝孟偉連麥,說出了那句名言:“嘎子啊,聽叔一句勸,網上的東西你把握不住!”
而屏幕對麵的謝孟偉深受感動,淚流滿麵。
評論區的觀眾也一直不停地誇潘長江是老藝術家。
如果事情到這裏結束了,那就是一樁美談。
但人誰都沒想到,不久之後,潘長江也開了直播,賣上了貨,剛好也是酒。
或許是掌握了流量密碼,潘長江一頭紮進了賣貨中。
一場直播收獲近3000萬的銷售額,但客觀的數字背後,卻是無數消費者的“被坑史”。
有人在收到酒後反饋:潘長江買的是假酒,是三無產品,
一時之間,“老藝術家”的濾鏡碎了一大半但,等到在開播時,評論區大多數是網友的調侃。
但潘長江卻不受影響,繼續高喊:
“沒付款的趕緊付款”“不付款,踢出去”,原來熱情高漲全是為了鈔票。
如果說“潘嘎之交”讓潘長江的臉麵掉地,那麽為給女演員拉關注,在直播間下跪一事,也徹底讓觀眾聽到了節操碎了的聲音。
節操碎了、臉麵掉了,這樣的潘長江落得個“晚節不保”的稱號。
為了碎銀幾兩,敗了前半生的名譽,這樣的結果不知值不值得。
但直播行業的興起,也正是應證了那句話:
一碗飯,不是人人都能端的起來。
而掉了的口碑,不知何時才能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