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看《再見愛人4》,有網友總結說:這些人加在一起,簡直是東亞家庭濃縮的悲情人生。
他們的性格特點在中國極具普遍性,尤其是楊子和劉爽。
《再見愛人4》雖然隻播出了2期,但觀眾對於楊子的爹味發言已經了熟於心。
楊子的言行舉止,能代表絕大多數家庭裏的父權形象。
他們一定是威嚴的,容不得妻子、孩子質疑。
他們的認知和決策,是這個家庭的鐵律,除了他以外,任何都要遵守。
因為他是規則的製定者,所以他有權拒絕遵守規則,甚至包括外部的規則。
楊子在節目上藏手機,把節目組製定的規則當兒戲,就很好證明了這一點。
除此之外,他們對家庭成員習慣采用打壓的態度。
他們不認為自己的妻子,能做好除了日常家務以外的所有事情,甚至她們連家務也做不好。
即便做好了,他們也會找各種理由來挑刺。
黃聖依覺得自己除了演員身份外,還可以嚐試開拓一些新事業。
但在楊子眼裏,這就是瞎折騰,不僅浪費錢,還浪費時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父權能力和形象越來越弱,他們反而越來越愛折騰。
歸根結底是害怕,害怕新的父權推翻了他的統治。
02
劉爽所代表的這一部分男性,他們繼承了父親的一部分父權思想和行為。
但同時他們又接受了新時代的教育,在新老理念的融合下,他們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理論體係。
他們對父權的運用不再局限於駕馭,更多是偏向享受。
家庭生活經典金句:“油瓶倒了都不會扶一下。”
在葛夕沒有徹底對劉爽失望前,劉爽一直過著這樣的生活。
回到家往沙發或者床上一躺,一門心思都在手機上,基本不會主動幫妻子分擔家務。
甚至有時候還會反過來指責妻子,這也幹不好,那也幹不好。
在劉爽的心裏,葛夕事業是不成功的,個人生活能力也不強。
他們總會把遇到我是你高攀了掛在嘴邊,卻很少在撒尿的時候照照鏡子。
劉爽經常給葛夕看他前女友的照片,也會告訴葛夕,你嫁給我是你這輩子最大的幸運。
葛夕幸不幸運還不好說,但劉爽一定是幸運的。
畢竟在中國,沒幾個女婿能哄著騙著,把媳婦的幾百萬的嫁妝拿去打水漂。
這一類丈夫還有一個典型表現,就是你需要他的時候,永遠看不到他的身影。
當你不需要他的時候,他總是像個蒼蠅,在你身邊嗡嗡個不停。
03
當然了,家庭男性形象不好,也不一定就意味著女性形象就足夠健康。
尤其是麥琳這樣邏輯混亂,擅長道德綁架的母性形象。
她們在外人麵前一定是堅強的,淒苦的,為了家庭她們犧牲了自己,她用自己的血肉,澆灌了整個家庭。
她們不舍得買衣服,即便是丈夫和兒女好心給她們買了衣服,也不會得到一句誇獎,還會怪你亂花錢。
可等到要出門,或者跟親朋聚會的時候,她們會莫名其妙發脾氣,覺得自己的婚姻實在太失敗了,連一件像樣的到衣服都沒有。
但凡你試圖在這件事情上跟她爭辯,她一定會歇斯底裏告訴你:她這麽做是為什麽?還不是為了這個家。
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到頭來一家人竟然沒有一個能理解她。
她們常年囿於廚房,油煙蒸騰下,憤怒和委屈早已超過了愛。
麥琳在節目中把自己的委屈逐漸表達的了出來,從衣服到手機再到電腦……
看似是不同的東西,但實際都在表達一個思想,你李行亮就是對不起我。
她們從沒有壞心思,也在盡心盡力維持整個家庭的運轉。
可她們忘了,機器內部的零件損壞了,無論怎麽粉飾外部都沒有用。
04
一個家庭如果有上述的父親、母親和丈夫,那極有可能會教育出一個缺愛的女兒,和自卑的兒子。
黃聖依和葛夕這倆人身上也有非常明顯的戀愛腦特質。
不然很難解釋她倆能跟楊子、劉爽生活十多年。
對於普通人來說,能忍受他倆超過1年,都算是大師級別的人物。
葛夕和黃聖依竟然忍受了十多年。
黃聖依從小就獨自生活,有學識有見識,但沒認知。
她錯把腦海中構建出的理想型父親的形象,投射在楊子身上。
更錯在把理想型父親,當成了自己的丈夫。
她自己也承認,她對楊子更多是感動和敬仰,而非愛情。
葛夕成長在單親家庭,她跟黃聖依一樣缺愛,要命的是,她還是個討好型,付出型人格。
跟劉爽談戀愛,幾乎都是她主動去廈門找劉爽,
甚至她還會為愛發電,拿自己的資產去貼補丈夫的黑洞。
你以為大女兒是個精明的女人,早早嫁入豪門,言談舉止都是豪門做派。
實際她在家裏連話都說不上,說話做事還要看丈夫、婆婆臉色。
她身上那種瞧不起平民的做派,不是因為有足夠的底氣,而是學老公的行為為撐麵子而已。
大女兒不行,二女兒為愛奮不顧身總能如願以償吧。
可你仔細一了解,你發現她也同樣身處無底洞,她找了個如你丈夫一般的丈夫,整天四平八穩躺在家裏,不是挑刺,就是在說我媽怎麽怎麽樣。
05
有了以上的人生經曆,已經足夠讓人兩眼一黑了。
但其實還沒有到最黑的程度。
畢竟還有兒子這個頂梁柱,兒子頗有才情,早年前運氣不錯做了歌手,有經典代表作。
他的身邊始終有一個對他嗬護備至的女人,她把自己全部能量都投入到了家庭之中。
你想著,兒子的生活總歸如意了吧,有這麽一個對他好的妻子。
可實際上,你的兒子抑鬱不得誌,連給媳婦買生日禮物都要給同事借錢。
仔細想想,你似乎很久都沒見他開懷大笑了,他的眉間總有淡淡愁緒。
每當你想問問他近況的時候,他總會告訴你,他過得很好,妻子對他很好。
可有一天你突然發現,你兒子抱著自己的衣服和鞋子一件件往垃圾桶扔,兒媳婦就那樣冷冷地看著。
你發現兒子始終覺得自己愧對媳婦,沒有讓媳婦過上富太太的日子。
在你的印象中,你兒子收入雖然不算頂級,但絕對比普通家庭要好很多。
但他的家裏垃圾桶是別人不要的,冰箱彩電沙發都是很多年前的,孫子孫女的玩具也是別人用過的……
你總覺得這樣的畫麵似曾相識,仔細一想這不就是你以前經曆過的嘛?
你不理解這是為什麽?
直到有人告訴你,人的本質就是複讀機,你的子女會在不知覺間沿著你的過往,重複著你的生活。
你明明知道問題在哪裏,卻無能為力。
隻能希望他們能從泥潭裏掙脫出來。
巧了,他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從泥潭中掙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