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昨天2024阿裏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組委會,以及漣水中專公布的正式消息,薑萍的數學考試成績,是其老師王閏秋,在預選賽中違規對其提供幫助造成的,民間輿論一片嘩然,大眾開始指責謾罵王閏秋和薑萍,並對認可薑萍是天才的所有人進行清算。
2.薑萍是天才這件事,起因確實是王閏秋這邊出了問題,但中間連續出現了主辦方未經核實、官方媒體大力宣傳,再引起數學圈大致猜疑否認,最後實事求是地核實,才確定了這件事情的真相,但事情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半年。
3.因為這件事具備“底層天才逆襲”的故事性,十分利於傳播,事情越鬧越大,我相信鬧到最後,是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主辦方、王閏秋、官媒都沒有想到,最後都下不了台了。
4.薑萍事件剛發生時,我個人還是挺樂意看到真的有天才出現,畢竟王閏秋在數學上有一定水平,他要是用心培養一個好學生,幾年時間精心灌溉培育,慢慢出點成績也算正常,但沒想到王閏秋另有其他原因,直接幫助答題,才導致後麵所有事情發生。
5.但大家要是因為這一件事,就全麵否定主辦方以及中國教育,全麵否定會出天才,那又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畢竟主辦方是公益行為,還是挑出了不少好苗子,中國教育則每年培養近1200萬大學生,不斷輸出人才,造出了現在全球領先的火箭和汽車,也是活生生的事實。
6.再說,大家回去看信息,2024阿裏巴巴全球數學競賽預選賽,又不是薑萍一個人有好成績,第26名的鄧樂言是初中生,第233名的常傑和第332名的趙敏來自二本邵陽學院,第345名的何金銀和第353名的kejie
lin連個老師都沒有,難道我們要把這些人全部都否定嗎?
有人說數學絕無天才,那高斯、康托爾、埃爾德什怎麽就是天才呢?好萊塢拍《心靈捕手》,不就是講述天才數學家的故事嗎?我相信哪個行業都有天才,隻是薑萍原本她不是天才,實際資質普通,被誤判成天才,後麵核實工作又壓根沒做,才誤導了所有人。
其實真要核實也不需要多長時間,叫個專家跟薑萍當麵出個題就好了,核實也出了大問題,沒核實清楚,權威渠道就趕緊忙著講故事去了。
7.但我個人推測,在這件事情剛剛發生的時候,無論是王閏秋、薑萍、還是主辦方,三者都沒想到事情會搞這麽大,事情是走向了錯誤,但也不能徹底否定公益比賽,也別把王閏秋和薑萍一棒子打死。
漣水中專對王閏秋的處理結果,是“誡勉談話、取消本年度評先評優資格”,說明學校覺得他的錯也不是太嚴重,如果王閏秋一人策劃了所有事情並捅了天大的簍子,學校和社會一定不會放過他,這事大概率是各個環節同時失控,王閏秋隻是其中一個要點,真要太嚴重就辭退處理了。
8.真正失控的是什麽呢?是各個環節沒有實事求是,急於講一個充滿傳奇性的勵誌故事,各個環節用力過猛,翻車了。
現在要是媒體界又完全否定數學會出天才、完全否定主辦方、完全否定王閏秋和薑萍,會讓大眾情緒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個態度也是不可取的。
部分猜中薑萍不是天才的人,恭喜你們猜對了,但也要繼續保持理性,像袁新意6月27日發表《薑萍事件疑點分析》那樣就很好,有理有據地去評判一件事。
袁新意那樣就事論事,通過板書、學習時間、LaTeX軟件熟練度來判斷真相,並推導出王閏秋急於考取985數學博士,用自己和薑萍小號參賽,以方便在決賽時有兩次機會讀題答題,以獲取決賽名次以增加申博成功率,才導致後麵事情的發生,這樣的推理才是成熟而理性的,也最可能符合事情真相。
我們聽到中國出了一個數學天才,第一反應都是很高興,但不要把事情往性別、學曆、階級歧視上帶,這樣會造成社會撕裂,就事論事通常比情緒爆發更重要。
9.薑萍這事剛發生時,普通民眾都是懷著樸素的讚賞之心,來麵對這件事的,期望從中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是王閏秋、主辦方宣傳部、官媒三者同時急於求成,才放大了民眾的期許,搞得沸沸揚揚難以收場。
事情結束後,大家也不要在各自的情緒中停留太久,就讓主辦方繼續好好辦這項公益賽事,讓薑萍繼續安靜念完書,王閏秋更要從中吸取教訓,正常去考取數學博士。
我們別因為一件事就對人生充滿失望,更不要沉浸在指責與謾罵當中,就算BLG輸給T1,我一個晚上也就忘了,第二天起來繼續正常工作,人生那麽長,還有很長的路要趕著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