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年人"空巢"過半 養老與就業壓力突出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圖為北京一家商場外的一對老夫婦,攝於5月19日。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突出。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突出,而有關老年人"空巢"問題的官方統計更令人擔憂。這一狀況凸顯中國社會麵臨養老與青年人就業等雙重壓力。

中國民政部、衛健委、老齡協會等組織日前公布自2021年起,針對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開展的第五次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大陸六十歲以上的人口當中,約六成是空巢老人。

香港《南華早報》本周二指出,這一比例比過去十年增加了十個百分點左右,而且多數老年人負擔不起養老院費用。願意入住養老院的人當中,僅約一半的人能負擔每月一千元人民幣的費用。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相關養老機構每月通常要收取超過五千元。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人口學家、本台特約評論員易富賢表示,中國老齡化問題是“計劃生育導致的嚴重後果”,在社會“未富先老”的情況下相當“無解、沒辦法”,特別是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相當淒慘。中國官方數據顯示,城市和農村60歲以上人口的年收入差距顯著。城市居民的平均年收入為4.7萬元,農村居民僅有1.4萬元。

隨著中國生育率下降、年輕人口減少和就業困難,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愈發突出。多數老人依賴養老金為主要收入來源之際,國家養老金預計到2035年將麵臨枯竭。有專家表示,不僅老人的生計出現困難,年輕人也麵臨巨大的撫養壓力,中國社會可謂麵臨雙重困境。

一名坐著輪椅的老人在北京中醫院等待專科醫生門診。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問題日趨突出。

美國Hardee Associates顧問公司總裁、非營利機構人口谘詢局(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資深研究員哈迪(Karen Hardee)告訴本台,中國的一胎化政策導致家庭規模縮水,當前年輕人努力尋找工作的同時還要照顧老人,這意味著過去政府提倡97%的老年人依托家庭或社區服務,剩餘3%入住養老機構的“973”養老服務格局麵臨重大挑戰。

為應對這一挑戰,中國政府在今年9月宣布,自2025年起將逐步推遲退休年齡,男性延至63歲,女性最多58歲。而上述官方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的年輕老年人(60至69歲之間)找到了工作”。截至2021年,該年齡段約有19%的人就業,比5年前高出8.8個百分點。

不過,哈迪表示,盡管中國延遲退休年齡有助於緩和老年人的生計問題,並試圖讓養老金製度能再多維持幾年,但中國職場的年齡歧視明顯,未來實際就業情況以及從事工作的種類等都還值得再觀察。此外,中國當前的房地產危機仍仰賴地方政府提供貸款,幫助收購庫存房的情況下,地方政府能否有足夠資金落實中央政策提供社會保障,也是一大問號。哈迪說:“因此,習近平要求老年人做誌願者也就不足為奇了。”

近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參與“銀齡行動”的老年誌願者代表回信,以肯定他們的貢獻。 “銀齡行動”是中國全國老齡委2003年發起的老年誌願服務活動,旨在鼓勵中國老年人參與誌願工作。根據《南華早報》報道,當局新的指導方針要求地方政府協助老年誌願者參與兒童保育、老年人護理和殘疾人援助,並為留在農村的弱勢和留守兒童提供支持。

今年7月,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也表示,要 “發展銀發經濟,創造適合老年人的多樣化、個性化就業崗位”。

不過,針對中國政府能否加強其現有的社會福利政策,發揮老有所養的作用,資深時政評論人士蔡慎坤認為,雖然當前的體係並不完善,但如果能由政府出資對養老機構進行補貼,並按收入級別收取費用,或還能解決當前老年人的生活問題。

查看評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