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來了依舊虧錢,為何受傷的總是散戶?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股市裏,散戶們總是前仆後繼,在發財的期望中被套牢。從9月下旬開始,“牛市”跡象顯現,吸引新人開戶入場。然而,國慶節後A股大幅震蕩,散戶的心坐上了過山車。

曆史經驗證明,散戶們的錢,大多虧在了“牛市”裏。那麽,這次虧錢的是誰?為什麽人們總在牛市虧錢?他們會一直虧下去嗎?

01

新開戶人群,90後與00後占了一半

最近開戶的人群,以缺乏炒股經驗的年輕人居多。根據財聯社從某券商拿到的數據,截至國慶節,低於25歲的新開戶投資者占比兩成;25-35歲占比三成。也就是說,新開戶人群,90後與00後占了一半。

而在此前,炒股一直是一個“中年戰場”。根據騰訊證券在2020年的調研結果,80後占比43%,70後及以上人群占了42.9%。其中,77.2%的用戶都是男性。

95後羅晨是在10月3日申請的開戶。他介紹,打開平常使用的金融理財軟件,裏麵就有股市開戶的跳轉窗口。簡單填寫實名資料後,不超過10分鍾,就收到了真人驗證的客戶電話。

羅晨是個股市“小白”,毫無財經知識背景的他,提前下載了行情交易軟件,籌劃節後入場。盡管麵對曆史k線圖,他一籌莫展,但他相信新手的運氣——就跟第一次打麻將、第一次學釣魚的時候一樣。

00後小黃的做法更為激進。在9月26日收到利好消息後,搭上有限的存款,又同家人籌集了幾十萬元入場。他堅信這波上漲將會持續,“也許忙活一陣,今年的工資都掙出來了。”

然而,股市從不相信一廂情願。A股節後大幅震蕩。9號至11號股指下降明顯。11日收盤,僅42隻股票上漲,4862隻股票下跌。14日略有拉升,之後持續震蕩。

羅晨隻花了15000元試水,他購買了網上推薦的某礦業和某計算機股票,一周內,最多時賺3000元,最差時虧損近4000元。“比買基金刺激”,好歹花銷並不多,當個玩樂。

隔壁小黃的形勢就不太好了。9號,主倉的券商股票迎來新一輪漲幅,他心中暗喜。此後至今,證券板塊回調,價值受挫,他不再敢輕舉妄動。過去不愛看新聞的他,如今密切跟蹤、審時度勢,渴望著新一波刺激政策出爐。

他們學會的第一個知識點是,在股市,虧錢是常態。根據上海證券報的調研,今年第二季度,A股個人投資者僅有3成人盈利,其餘人一無所獲,或虧損。

02

牛市不易賺錢,老股民等回本

新股民的故事是老股民經曆的重述。

相比羅晨、小黃,老張運籌帷幄,有些心事重重。二十年老股民的他,已過知天命之年,但也不知自己在股市裏的命運。

更重要的是,對他而言,上漲隻會讓他心安,但難有興奮:2022年起,看好的股票“套牢”兩年有餘,目前隻是回本階段。他立下計劃,哪怕接近回本,都要拋出。但他也坦言,很難壓抑住繼續注資的欲望。

更多的老股民,在曾經的牛市被套。

回顧近十年兩次被稱為“牛市”的時刻,既有2015年前後的高歌猛進,在短短一年內觸及5178點。也有2019年前後,持續兩年有餘的“穩健與結構性牛市”。期間,股指多次大跌,但又起伏上升。無時無刻的漲跌變動裏,身處下一個“高峰”或是“低穀”,股場老手都說不準。

在喧鬧的環境裏,匆忙入場、少有準備的散戶們,可能是最容易受傷的人群。

清華大學安礫等人在《貨幣經濟學雜誌》上發表研究發現,“牛市”會讓散戶虧錢。

2015年前後的中國“牛市”周期裏,占據市場總數85%之多的散戶家庭,即投資價值低於50萬的家庭,在周期尾聲很難實現盈利。

短期效應也是如此:作者們發現,散戶們買入股票後一周,一般導致負收益;而高價值群體,一般是正收益。他們通常能實現套現盈利、及時退場。

03

受傷的,為何總是散戶

牛市反倒傷及散戶,是因為散戶總是誤判自己的角色與位置。

某種程度上,散戶的匯聚與牛市的出現互為因果。“牛市”顯現,散戶姍姍來遲。蜂擁而上,助推大型機構更換籌碼。

沒有散戶,大買家很難獲得超額收益。這其中,跟投資配置、規模、信息的敏銳度、決策的把握都有關係。

上海財經大學學者在《經濟學動態》中刊文發現,A股個人投資者交易占比較高。個人投資者僅僅持有23.7%的市值,但是卻貢獻了85.62%的成交額。

其中一個原因,是個人投資者往往具有彩票型股票偏好。即,渴望博取極低的概率,拿到極高收益的股票。

這種高換手率的股票,其特點是曾出現過極高的漲幅,從而容易出現在理財軟件的顯要位置,比如漲幅排行榜,來吸引購買。投資者以為這些股票還會繼續大幅上漲,或者也不知道該買些什麽,從而買入。

研究發現,年輕、男性、投資經驗少的投資者更偏好這類股票。

而這些人,恰恰代表了當下股市的基本畫像。與過去股票市場主要為“低學曆人群”的刻板印象不同。如今的股票市場,正在快速更替為年輕並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

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調研顯示,截至2023年,受訪的A股投資者本科及以上學曆者合計達68.7%,接近七成,另有18.5%為大專/高職學曆。

對應到風險偏好上,中國投保基金公司的調研發現,本碩學曆者接受更高風險換取較高收益。而低學曆者更在意本金安全,哪怕收益較低。

但受過高等教育,不代表股場實力雄厚。尤其是這群錢包較淺、經驗缺乏的年輕散戶,往往在不穩定的波動中接盤買單——更有自信,但虧得更慘。

調研發現,30歲以下的年輕人群,更青睞周期一個月以內的短期投資,46%的人平均持股時間在一個月以內。而45歲以上人群,通常持股1-3年乃至更久。股票操作風格也是如此:年輕人重短線,而年長者重視價值投資。

因此,年輕男性的做法,有時跟機構投資者的思路截然相反,後者會基於公司實際業績與未來發展做出理性判斷。而金融學文獻已經多次證明了:長期持有,更能從市場總體的增長趨勢中受益。

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大買家與小散戶在“牛市”中收益分道揚鑣的原因。

經濟學家皮凱蒂(Piketty)在著作《21世紀資本論》中指出:“有錢人恰恰比窮人能夠獲得更高的平均回報率。”

市場狂歡,人人興奮但又焦躁。回過頭來,當你看到半個月前那條異軍突擊的曲線時,你會相信它會繼續上揚嗎?我們希望是的。但要做好準備,它千變萬化,考驗人性。在這場遊戲裏,除了孤注一擲,更宜謹慎行事。

查看評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