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工廠:揭秘不為人知的中國大熊貓保護計劃內情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兩隻胖乎乎的大熊貓——一雄一雌——將於本周從中國抵達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他們最終會產下幼崽。

像這樣的交流幫助大熊貓成為全球動物保護的代言者。


大熊貓計劃是為了拯救一個受人喜愛的瀕危物種。動物園每年為一對大熊貓支付的費用可達110萬美元,這筆錢可以幫助中國來保護大熊貓的棲息地。通過人工繁殖,動物園將有助於改善物種的遺傳多樣性。

有朝一日,中國會把大熊貓都放歸野外。

但《紐約時報》基於對1萬多頁文件進行的調查發現,項目在實現這些目標的過程中困難重重,且常以失敗告終,而中國官方和美國動物園對此進行了粉飾。這些記錄、照片和視頻——其中許多來自史密森尼學會檔案館——提供了該計劃詳盡、真實的曆史。

它們表明,從一開始,動物園就把大熊貓幼崽視為吸引遊客、提高聲望和銷售商品的途徑。

在這一點上,它們取得了成功。


時報發現,如今,被中國帶離野外的大熊貓數量超過了放歸的數量。在美國或歐洲動物園出生的幼崽及其後代從未被放歸。野生大熊貓的數量仍然是一個謎,因為中國政府的統計被廣泛視為有缺陷和政治化的。

在這個過程中,個別大熊貓受到了傷害。

由於圈養大熊貓在交配方麵出了名地反複無常,科學家們轉向了人工繁殖。記錄顯示,這已導致至少一隻大熊貓死亡,一隻大熊貓的直腸被燒傷,還有一些大熊貓嘔吐和受傷。一些動物在進行痛苦的手術時部分處於清醒狀態。中國的一些大熊貓在時而清醒時而不清醒的狀態下,五天內遭到多達六次的麻醉和授精,這遠遠超過了專家建議的頻率。

專家表示,美國動物園的繁殖在改善遺傳多樣性方麵收效甚微,因為中國通常會送出那些基因已經在種群中得到充分體現的動物。

然而,美國動物園對大熊貓趨之若鶩,中國也踴躍地提供。動物園得到關注和客流。記錄顯示,中國的繁殖者每繁殖一隻幼崽都能獲得現金獎勵。在世紀之交,有126隻大熊貓被圈養。如今有700多隻。


卡蒂·洛夫勒是一名在該項目實施早期曾在中國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工作的獸醫。“我記得我站在那兒,蟬在竹林裏尖叫,”她說。“我意識到,哦,天哪,我在這裏的工作就是把大熊貓的福祉和保護轉化為經濟利益。”

洛夫勒曾作為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的學者在成都待過一段時間。她說,那裏的科學家過度而草率地使用麻醉。她說,有一次,她不顧規程,跳到檢查台上,抱起一隻正在麻醉的動物。

在孟菲斯動物園任保育主任至2017年的金伯利·特雷爾說,“始終有一種壓力和暗示,就是幼崽能生錢。”她指出,盡管有管理員擔心不太可能成功,園方仍堅持每年對年邁的雌性大熊貓進行人工授精。這從未成功過。

“那些每天和這些動物一起工作的人,最了解它們的人,非常反對這些手術,”她說。該動物園表示,其繁殖工作遵循了聯邦指導方針。(特雷爾現在是路易斯安那杜蘭大學的一名科學家,她在2018年就一起與本文所涉內容無關的性別歧視訴訟與該動物園達成了和解。)

《紐約時報》從史密森尼檔案館收集了關鍵文件和視聽材料,並通過公開記錄請求獲得了補充材料。這些資料跨越了40年,包括醫療記錄、科學家的實地記錄、照片和視頻,為大熊貓的繁殖過程、副作用和飼養條件提供了重要證據。


它們表明,雖然最有危險的技術出現在人工繁殖計劃剛起步的時候,但這種積極的繁殖做法在國家動物園和其他機構已持續了多年。2010年,日本的一隻大熊貓在采精過程中死亡。中國的繁育研究中心曾為了讓雌性大熊貓能再次發情,將幼崽與母獸分開,直到近年才有所改變。

大熊貓已在今年夏天來到聖地亞哥,很可能還會有大熊貓明年年初來舊金山。印度尼西亞悶熱的野生動物園裏有大熊貓,卡塔爾一個帶空調的圓頂建築裏也有大熊貓。在中國,圈養的大熊貓如此之多,以至於國內正在建造幾個新的旅遊景點。

大熊貓數量的激增在動物園工作人員和科學家中引發了爭議,在沒有真正放歸野外的希望時讓動物進行頻繁的繁殖,這種做法是否合乎倫理?但這種討論大多在私下進行,因為研究人員和動物園飼養員說,公開批評人工繁殖計劃可能會給他們在該領域的工作帶來不良影響。

獸醫學總是存在風險的,尤其對象是野生動物時。當動物的生命受到威脅時,人工幹預的好處大於風險。當一個物種瀕臨滅絕時,動物保護者有時會為拯救物種做出最後的努力。

但在熊貓的問題上,動物園的管理者們隻是為了生出更多幼崽一次又一次冒險,同時向公眾隱瞞最殘酷的細節。


處於本文風口浪尖的是史密森尼學會旗下的國家動物園。自從尼克鬆總統1972年對中國進行了曆史性訪問、用一對麝牛換來兩隻大熊貓後,大熊貓一直是國家動物園形象的一部分。

但記錄顯示,史密森尼學會忽視了人工繁殖大熊貓的現實,有時還是與中國宣傳機構合作的情況下這樣做的。

美國的動物園稱,對大熊貓的養護與繁育已擴大了人們對這個物種科學上的了解。“關鍵幹預,包括保育繁殖在內的舉措,對大熊貓的生存十分必要,”聖地亞哥動物園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得到西方資金和關注的同時,中國擴大了大熊貓保護區,並製定了更嚴格的伐木規定。

國家動物園的發言人安娜麗莎·邁耶承認,將大熊貓重新放歸野外的努力“仍在進行中”,並表示計劃的成敗不能用放歸動物的數量來衡量。她說,動物園飼養大熊貓是為“確保避免滅絕”,動物安全是首要問題。


史密森尼保育生物學家梅麗莎·鬆厄說,在動物園裏飼養大熊貓還表明,全世界的人們都熱愛並希望保護這一物種。

圈養的大熊貓難以自然繁殖。雌性大熊貓一年可受孕的時間最多隻有三天。而雄性大熊貓則可能具有攻擊性,或者生育能力低下。

但人工繁殖計劃最有諷刺意味的一個方麵是,拯救大熊貓的努力可能會讓它們變得更難繁殖。

記錄顯示,動物園早就知道,圈養大熊貓會降低它們交配的可能性。國家動物園在一份早期的研究計劃書中寫道,動物園裏的大熊貓通常“不再有正常的行為,導致繁殖失敗”。

位於英格蘭西北部的中央蘭開夏大學的獸醫學家希瑟·培根說,“他們的繁殖方式是由我們決定的。他們不想繁殖,我們就強迫他們繁殖,”她是為動物園提供谘詢的熊類養護組織(Bear Care Group)的主任。“而這樣做的理由總是所謂的保護。真的是這樣嗎?”


“因為我們在做的無非就是生產更多大熊貓,“她還說,“讓他們在圈養下生活,一遍又一遍經曆同樣的東西。”

“精子隊”

熊貓項目本應解決虐待問題。

中國曾在20世紀80年代將大熊貓送到外國動物園短住,他們在那裏騎自行車、推嬰兒車,像是在狂歡節上做雜耍表演。這些大熊貓中許多是從野外捕捉的。直到有人提起訴訟後,美國監管部門才介入。

經過多年談判,美國動物園和中國政府達成了協議,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於1998年頒布了一項政策。動物園可以租借大熊貓,租期為十年,租金用於保護大熊貓。


美中科學家還同意一起研究大熊貓的繁育。圈養的大熊貓種群已表現出近親繁殖的跡象。人工授精的努力已遭遇挫折。

因此,來自美國國家動物園、聖地亞哥動物園和其他機構的科學家們在20世紀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來到了中國的四川省。檔案照片和記錄揭示的旅行細節很少被公開討論過,但這些旅行為世界各地的人工繁殖項目打下了基礎。

研究人員用麻醉槍將大熊貓麻醉,然後將他們放在擔架或木板上。科學家們在簡陋的水泥房間裏裹得嚴嚴實實,將通電的探針插入雄性大熊貓的直腸,以便收集他們的精液。

研究人員稱自己為“精子隊”。

這個被稱為電擊射精的技術通常用在圈養繁殖中。但科學家們給一些動物注射了純氯胺酮,這是一種強效鎮靜劑,獸醫們通常將其與其他藥物結合起來使用。單獨使用氯胺酮會使動物產生焦慮和疼痛感,而且處於半清醒狀態,正如國家動物園的一名獸醫在當時的一次介紹中承認的那樣。


有些大熊貓處於“輕度”麻醉狀態(意思是麻醉不充分),有明顯的掙紮。

“動物在整個過程中處於輕度狀態,”國家動物園的科學家喬蓋爾·霍華德在1999年一次旅行期間的日記中寫道。“有一次差點從操作台上掉下來(這次隻用了氯胺酮,而不是氯胺酮和甲苯噻嗪)。”

“精液樣本很棒,精子數量高,”她補充寫道。

霍華德寫道,在一次采集過程中,中國科學家將電壓提高了四倍,達到了不安全的12伏。

“我們離開後,他們對雄性大熊貓‘屏屏’使用了危險的高電壓和太多次的刺激,”她寫道。“該雄性後來大便帶血且稀軟,好幾個月沒有食欲。”


專家說,電擊射精應該謹慎使用,而且要用最低的電壓。“電擊射精能給動物造成相當大的傷害,”柏林萊布尼茨動物園和野生動物研究所的動物人工授精專家托馬斯·希爾德布蘭特說。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目前擁有全球三分之一的圈養大熊貓,該基地否認曾使用過過高的電壓或以其他方式傷害動物。該中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並沒有任何一隻大熊貓在手術過程中因使用氯胺酮而出現健康受損或死亡的情況。”

希爾德布蘭特表示,人工授精應該在確定了雌性最易受孕的時刻後,每個周期隻進行一次。

但中國的科學家們反複對雌性大熊貓進行人工授精。他們在一項實驗中,反複對七隻雌性進行授精,僅用了氯胺酮鎮靜劑,在五天時間裏對每隻大熊貓最多進行了六次授精,意味著這些大熊貓們頻繁地經曆麻醉狀態。

史密森尼檔案室的記錄顯示,美國科學家在檢查過程中意外傷害了一隻大熊貓的子宮。照片顯示接受人工受精的熊貓出現嘔吐。“麻醉困難,”科學家在記錄中國西部臥龍繁育中心一隻名叫“雷雷”的雌性大熊貓的受精過程時寫道。“幹嘔、嘔吐。禁食不充分——食物和水。過程中斷。”


許多那個時代的科學家已經退休或過世,國家動物園表示,動物園沒有中國的大熊貓受傷的記錄。該動物園稱,總的來說,科學家那時對大熊貓繁殖的了解有限。發言人邁耶表示,這項研究的早期階段為改善大熊貓照料做出了貢獻,帶來了一個“大熊貓生育高峰”。

筆記清楚地顯示,科學家們無意傷害這些動物。他們認為自己是在拯救這個物種。在動物保護工作中,物種的安康往往高於個體動物的福祉。

霍華德後來成了一名動物保護英雄,成都的一座博物館現在還在紀念她。

但這些科學家們發動了一場瘋狂的熊貓繁殖運動,它一直持續到今天。

對人工繁殖的獎勵


過去20多年,每隻大熊貓幼崽成功繁育並且存活六個月以上,中國動物園協會就會向繁育中心或動物園發放一萬元的獎金。被認為在大熊貓人工繁殖上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員最高可獲得5萬元的獎勵。

成都基地去年的預算中包括大熊貓受孕和產崽目標。

這是對盡快繁殖動物的激勵。

2017年,當時在清華大學讀書的學者龍緣之為撰寫博士論文訪問了中國的三個大熊貓繁育基地。三個基地對每隻選來配種的大熊貓都進行多次的電擊射精或人工受精,龍緣之說。她現在是台灣動物與人學會的理事。

健康物種的基因有各種多樣性,這讓物種在發生疾病或棲息地變化時更容易適應。這就是為什麽美國的科學家們幫助製定了應該用什麽大熊貓進行人工繁殖的詳細建議的原因。


記錄顯示,這些建議經常被忽視。中國的繁殖基地反而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容易成功繁殖的動物身上。

繁育基地還過早地將幼崽與母獸分開。

在野外,幼崽往往與母親在一起18個月至兩年。在這段時間裏,雌性大熊貓不太可能再次發情。為了讓雌性大熊貓恢複受孕能力,動物園管理員不得不提前將幼崽帶走。

“有時候熊貓媽媽根本沒有閑的時候,”一名曾從事大熊貓人工繁殖的中國飼養員說,因為擔心遭到報複,他要求不具名。“就是年年在生。”

2000年代中期,幼崽出生後不久就被轉移到育嬰室。後來,許多幼崽被安置在“幹媽”身邊——本質上是大熊貓的奶媽。


大熊貓一次產下一隻或兩隻幼崽。觀看網絡攝像頭錄像的中國大熊貓愛好者在2017年記錄了成都中心的一隻雌性大熊貓照顧六隻幼崽的場景。

該中心美國行為研究員詹姆斯·阿亞拉表示,中心盡可能讓幼崽與母親在一起。他說,隻有當母親拒絕幼崽時,才會使用幹媽。“現在我們知道讓他們和媽媽在一起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他說。

人工繁育專家希爾德布蘭特表示,他曾與該中心合作過,而且相關操作正在改善。

上個月,《紐約時報》一名記者前往成都。該中心允許阿亞拉發言,但拒絕讓管理人員、科學家或大熊貓飼養員在場。

在采訪過程中,繁殖中心和當地宣傳部門的工作人員多次打斷,表示一些話題是禁區。其中包括人工授精和與美國動物園的合作。


在近期一篇題為《聳人聽聞的“電擊“大熊貓,是真的嗎?》的文章中,該動物園表示人工授精是無害的。

別賺錢

中國大熊貓在達到一定年齡後就可以成對出租出去。

根據租借項目的相關政策,動物園不得利用大熊貓牟利。

但記錄顯示,即使在製定計劃細節時,錢也是討論的中心。


1993年,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動物園代表齊聚美國國家動物園會商策略。

那次會議的記錄雖然錯字連篇,但卻表明動物園的管理者們並不滿足於僅僅展示一種珍稀物種。他們想要幼崽,將協議稱為“繁殖租借”。

國家動物園的一位科學家在會上說,“老年雄性無法像一對繁殖期的雌性和雄性那樣帶來那麽多收入。”

有些與會者承認,將大熊貓運往世界各地對保護它們幾乎沒有幫助:“如果我們真的想保護大熊貓,那麽我們就會在原生地(的野外)保護他們,而不是把他們運走,”記錄寫道。

如今,美國的動物園必須向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提交與大熊貓相關的收入審計,以證明它們沒有盈利。大熊貓的成本很高。除了付給中國租金,動物園還必須建造複雜的圍欄,並購買成噸的竹子。


但大熊貓吸引了大量的捐贈者。

1999年,在最後一隻大熊貓到來之前,國家動物園發起了一項1300萬美元的籌款活動,其中1050萬美元用於它所稱的“教育中心”。

那個時期的一份內部文件建議員工回避一名記者關於該項目計劃中的禮品店、餐廳、特別活動區和籌款辦公室的問題。那座建築是動物園“對地球野生動物未來的投資”,文件寫道。“這就是我們想要建造教育設施的原因!”

這家非營利性的動物園不收門票。但文件顯示,它將大熊貓視為“與當地企業形成強有力合作”的一種方式。

該動物園與富士膠片(Fujifilm)和動物星球(Animal Planet)達成了大熊貓讚助協議,與當地酒店合作推出了包括動物園捐贈在內的套餐,並為禮品店采購了大熊貓鼠標墊、高爾夫球和玻璃杯。


大熊貓美香和添添抵達後的幾個月內就有100萬遊客來到這裏。

但大熊貓們卻麵臨困難。

科學家一致觀察到了大熊貓的“刻板行為”,也就是在圈養環境下的行為規癖。聖地亞哥動物園的科學家對世界各地的47隻圈養大熊貓進行的一項未發表研究發現,至少三分之一的大熊貓存在“踱步、甩頭、後足站立旋轉和規癖性的獸籠攀爬”。

中國早年的條件可能導致情況愈發惡化。一位聖地亞哥科學家在寫給一位國家動物園大熊貓管理員的信中說,大熊貓時常會有他稱為“囚禁期”導致的問題,也就是“居住在明顯不達標的環境裏”。

對美香和添添來說,天氣是一個挑戰。大熊貓喜歡涼爽的山區氣候,而到了2001年4月,他們已經在華盛頓的酷暑中變得無精打采。


病例上不斷出現“氣促”這個詞。園方采用了冰塊、噴水和空調。動物園發言人說,園方遵循了有關溫度和天氣的指南。

一位管理員說,美香在一次不開放巡展期間被過量喂食,導致排便失常。當動物園為慶祝她接待了第一百萬名遊客而舉辦派對時,她全程都在睡覺。

艱難的繁殖

美香和添添並不是一對合適的配偶。

“添添粗暴攻擊了美香,”一位獸醫在2002年一次早期交配後寫道。此後的交配嚐試都未能成功。


於是工作人員介入了。美香在接受一輪人工授精後於2005年產下幼崽。

在那之後,受孕變得難以捉摸起來。科學家們開始在美香短暫的繁育窗口期內加入多項手術。

根據聯邦政策,動物園不能僅僅出於獲得幼崽的目的進行大熊貓繁育。那個時期的動物園記錄顯示,工作人員不斷被提醒,繁育是出於科學目的,不是為了生崽。

管理者對相關努力進行了跟蹤記錄。

“不幸的是,美香已經連續四年無法受孕,”園長在2010年給動物園顧問委員會的報告中說。


接下來一年格外困難。美香在第一次人工授精後出現嘔吐。約24小時後,工作人員就著手對她進行第二次麻醉,藥物未能充分施放。美香那天被紮了四針,導致後來的康複過程十分艱難。

國家動物園發言人邁耶說,繁育過程得到了密切監控,並遵守了相關規定。

2011年,園方宣布如果美香明年仍無法產崽,就將被送回中國。

美香最終在經過至少21次人工授精後產下了四隻存活的幼崽。有關詳情甚少為公眾所知,史密森尼方麵在收到一項公開記錄要求後拒絕公布部分信息。

多年後的2022年,史密森尼頻道與一家隸屬於中國宣傳部門的公司合作,製作了關於她的最後一隻幼崽的影片《大熊貓小奇跡》(The Miracle Panda)。片中介紹人工繁育是一種快捷、有效且侵入性極低的手段。


動物園發言人說,要想得到在中國拍攝的資格,攝製方需要與特定的製作公司合作。史密森尼對影片的“科學準確性”進行了審核,她說。

每一次產崽,幾乎總是能立刻帶來一大筆錢。

“周邊產品的總銷量有大幅增長,”動物園的籌款合作夥伴在2006年的一份文件中寫道。

“給許多動物園運轉、研究、教育項目提供了資金,”一位動物園雇員在筆記本上寫道。

訪客數量直線上升,到了2010年,記錄顯示,銷量排在前10的周邊中,有九種產品與大熊貓有關。


專家稱,中國通常把最有遺傳價值的動物留在國內。有一處記錄顯示,添添和美香作為配偶得到了“最低評分”。

園方稱他們的幼崽身體健康,且極具遺傳價值。他們屬於中國的“繁育項目的一部分”,主持多項人工授精操作的史密森尼繁殖專家皮埃爾·康米佐裏說。“因此這是極為重要的。”

不過,有一處記錄顯示,專家曾討論用私人飛機空運聖地亞哥一隻大熊貓的精液,因為那隻大熊貓的基因“適配性好得多”。

“科學上講,這些動物對種群的意義不大,”哥本哈根動物園動物學主任馬茲·弗羅斯特·伯特爾森在談及送往海外的大熊貓時說。他的動物園有大熊貓,但是沒有使用人工授精。“現在去做這事,隻能是出於財務的原因。如果我們有幼崽,我們的收入會增加。”

野外大熊貓


對大熊貓項目的一大期待是,有朝一日這些圈養動物能放歸野外生活,就像諾亞方舟上的那些生物。

成功放歸的大熊貓有10隻,這是中國國家林草局大肆宣傳的數字。但《紐約時報》在分析新聞報道後發現,在此過程中死亡的大熊貓幾乎也有這麽多。其中兩隻死於野外襲擊或感染,至少還有六隻在準備放歸期間死亡。

《紐約時報》發現,自1995年以來,從野外移走的大熊貓數量多於放歸的大熊貓數量。林草局員工表示,他們將受傷或被遺棄的大熊貓帶回圈養。但記錄顯示,一旦被圈養,許多大熊貓就會被加入繁殖計劃。

《紐約時報》統計,有十多隻野生大熊貓終生被圈養,還有十多隻至今仍在基地。2018年,中國試圖解決這個問題,要求新捕獲的動物在康複後必須放生。

林草局沒有回答一係列問題,但表示《紐約時報》“歪曲了中國大熊貓保護管理的實際情況”。該機構沒有回應進一步說明的請求。


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海外的大熊貓從未被放歸野外。他們在國外產下的後代也沒有。

美香的第一隻幼崽於2010年被送往中國,當時國家動物園有一個迫切的疑問。“美香和添添回去後會是什麽情況,”一份部門文件記錄的通信中說。

“他們會被送到哪裏,會怎麽對他們?”這份通信中寫道,“亟待解答。”

他們的問題在去年得到了回答,兩隻大熊貓和他們的後代“小奇跡”一起回到了中國。

父母將被送往四川一座大熊貓中心的“退休”區。從公眾視野中消失後,開始出現有關他們的待遇的傳聞。


大熊貓中心向粉絲們保證,他們過得很好。

“網絡上關於熊貓中心藏匿、虐待三隻大熊貓的言論嚴重失實,”中心5月在微博上說。“嚴守真相,拒絕謠言,尊重事實,明辨黑白!”

Biao9919 發表評論於
傻逼,美國從來沒有虐待什麽狗屁大熊貓。真要虐待。你中國不會巴巴的非要再送兩隻過來。美國那隻脫毛大熊貓是因為年紀大了,自然現象。這隻大熊貓比同齡中國大熊貓狀態都好,不過在中國這種老年醜陋脫毛大熊貓不會對外展出而以。中國臥龍工作人員自己都說,美國還回來的大熊貓比韓國那隻網紅大熊貓狀態要好。我為什麽知道?因為我家有親戚就在四川臥龍那裏工作!

duty 發表評論於 2024-10-15 13:39:02
一看到110萬美元租賃費就能幫助大熊貓保護就知道是外行人寫的。文中也閉口不提美國動物園大熊貓被虐待的事實。前幾天有視頻顯示遊客在大熊貓棲息地發現野生大熊貓,說明中國的保護項目是成功的。
duty 發表評論於
一看到110萬美元租賃費就能幫助大熊貓保護就知道是外行人寫的。文中也閉口不提美國動物園大熊貓被虐待的事實。前幾天有視頻顯示遊客在大熊貓棲息地發現野生大熊貓,說明中國的保護項目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