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發布 能否重建信心?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中國近日推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旨在通過保護私營企業權益、改善投融資環境等措施,構建更加公平穩定的市場環境。然而,多位專家對這部立法能否真正提振民營經濟信心表示擔憂。

據中共黨媒新華社報道,10月10日,中國司法部、國家發改委正式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上述草案共77條,內容涵蓋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改善投融資環境、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參與科技項目和技術創新,並保障其經濟權益。

草案重點保護民營企業及企業家權益



草案特別強調保護私營企業家的私有財產和人身權利,並限製不合理的刑事調查,要求執法機關區分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對於不構成犯罪或證據不足的案件,執法機關需無罪釋放或不起訴。此外,草案還規定執法機構在執行過程中需區分私營企業資產和經營者個人財產,確保對被扣押資產的妥善保護,整體上力求為私營企業和企業家提供更有保障和穩定的經營環境。

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所(MERICS)首席經濟分析師雅各布·岡特(Jacob Gunter)10月11日在社交平台領英上評論道:“(《民營經濟促進法》)法律中的許多細節已經成文或散布在中國的監管製度中。將這些提升到法律層麵可能會對私營企業產生一些影響,因為這些企業需要更多的法律及政治力量來應對麻煩的地方官員、與地方國有企業的不公平競爭、偏袒等。”

他進一步指出,即使該草案最終版本可能會更加完善,但在習近平的領導下,背景仍是政治考慮優於法律衡量。“從這個意義上說,法律草案的每一條款旁邊都應該有一個注釋,規定‘某某某是這種情況,但前提是不以犧牲北京的國家戰略目標為代價’。”

專家質疑立法能否真正提振信心

《民營經濟促進法》的立法議程可追溯到今年2月。為了應對疫情後經濟複蘇乏力、重振投資者信心,中國全國人大、司法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起草了上述法案。根據草案內容,《民營經濟促進法》將側重於保護民營企業的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確保公平的市場準入和司法公平對待,並解決民營企業如中小企業逾期付款等問題。然而,一些分析人士對草案能否真正改善營商環境表示懷疑。


據香港《南華早報》當時報道,有北京商法專家表示,草案中的一些內容其實早已體現在中國憲法、《中小企業促進法》以及各省推動民營經濟的政策中,這部草案是“換湯不換藥”。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麥克斯·曾格萊恩(Max Zenglein)也認為,該草案顯得有些“急迫”,其中條款大多是去年中期以來陸續推出措施的延續,未必會有特別創新之處。

前中國民營企業家胡力任對此表示失望,他感慨道:“所謂的改革開放已經四十多年了,民營經濟也四十多年了,沒有一部完整的立法。民營經濟已經活不下去了,給任何政策都沒有用了,就算給錢都做不起來。”

民營企業麵臨的挑戰根源深植

據美國威凱平和而德(WilmerHale)律師事務所的分析顯示,中國民營企業2022年的稅前利潤率已經降至低於銀行貸款的加權平均利率水平,這表明民營企業目前的盈利狀況不容樂觀,也拖累了16-24歲青年就業率。基於麵臨的種種聯動挑戰,中國當局一改對民營經濟的態度,並將其定性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頻頻采取行動。

去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布《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承諾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加強法治保障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為民營企業創造公平、平等競爭的市場條件。《意見》發布後,國家發展改革委繼續發布《關於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幹舉措的通知》。


中國美國商會(AmCham)前理事會副主席、威凱平和而德律師事務所北京辦事處合夥人萊斯特·羅斯(Lester Ross)當時曾就此撰文指出,民營經濟麵臨的挑戰植根於中共對國企的偏愛和對大型民企的一再懷疑,以及黨委在公司治理中發揮了更大作用。

“然而,新政策能否有效實施仍不清楚。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和黨在市場準入、政府采購、融資、政府補貼、減債和執法等問題使人們對有利於私營部門的改革能否持久產生重大疑問,特別是考慮到最近對大型私營企業和企業家的打壓。”羅斯寫道:“《意見》還包括繼續加強反競爭執法的規定,這表明政府保留通過競爭執法來限製私營部門的自由度——過去確實發生過這種情況。”

此外,羅斯還警告說,盡管政策強調透明和平等待遇,作為民營經濟的一部分——外國企業可能在特定領域仍麵臨障礙。

美國智庫“企業研究所”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告訴本台:“除非中國願意縮減國有部門,否則它無法促進私營部門的發展。這一提議與之前的許多提議一樣,毫無價值。”

國企擠壓民企生存空間


據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上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在中國 100家最大上市公司中,民營企業的市值份額從2021年年中的約55%的峰值縮減至今年6月底的僅33%,僅在三年內就下降了40% 以上。與此同時,國有企業的份額從不到三分之一穩步上升至約 54%。此外,自2020年達到峰值以來,私營部門在《財富》全球50強榜單中中國最大公司的總收入中所占的份額近年來也一直處於停滯狀態。數據反映出盡管中國當局在新冠疫情後重啟經濟,並發表了許多支持民營企業的言論和姿態,但私營部門仍未反彈。中國民營經濟正在失去競爭力,尤其在優待國有企業的政策環境中,這種趨勢可能進一步削弱民營企業的發展潛力​。

上述報告作者之一、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韋隆(Nicolas Véron)告訴本台,建立民營信心很容易,但信心的重建需要時間。

“我認為僅僅說政府希望私營部門增強信心是不夠的,商業環境和投資環境的普遍不確定性已經削弱了信心。因此,新立法不會消除這種不確定性。”他說:“簡單來說,中國政權不是建立在法治基礎上的,因此立法本身並不能發出強烈信號。發出信號的是政權的行動,而這些行動並沒有強調商業環境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

生肖迷宮 發表評論於
邪惡獨裁國家經濟發展有一個自身無法克服的頑疾就是資產逃離,因為個人資產不能得到根本的保護,所以資產一定會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逃離出去,即使有貪心資本敢虎口奪食,一旦掙到錢也一定設法逃離,於是國家走向貧困也是必然趨勢。那麽這樣的國家政府為什麽不像西方正常國家一樣采用保護個人資產的政策使得國家走向富強呢?這個問題問得可笑,人家搞獨裁圖的是啥?難道圖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是吧?圖的不就是可勁兒掠奪人民的財富嗎!怎麽可能保護個人資產,所以這就是無解的根本頑疾。獨裁帶來貧窮,當然政權不見得不穩,國民被洗腦,越窮越愛偉大領袖。這樣的國家,不但給世界經濟拖後腿,對世界和平也是重大威脅。
生肖迷宮 發表評論於
邪惡獨裁國家為什麽經濟難搞?我們來看看西朝鮮,前些年因為照搬了很多西方世界的方法技巧,經濟確實迅猛發展,但是發展到一定階段突然下滑,而且麵對下滑的趨勢,領導層束手無策。讓我來告訴你其背後的真實原因。首先我們來看一個國家經濟的最支柱元素,那就是住房。地產發展拉動經濟,在正常國家地產可以對經濟起到持續性的推動作用,因為人民的資產可以通過地產的形式不斷積累,地產不斷漲價,人民財富不斷增加,經濟也就不斷推進,也就是說經濟是附著在地產之上,並以地產作為梯子向前推進的,梯子長高經濟也增長。而在邪惡獨裁國家就不一樣了,一切地產是屬於黨的,屬於領袖的,人民的地產所有權被剝奪,於是這個最重要的經濟元素不再發揮作用,所謂買一套房子就是付給黨70年的租金,如果地產漲錢,其升值最終還是回到黨手中,而且越是離70年的期限越近,其房子的實用價值勢必越低,甚至根本不值錢了,人民勞作一生換來一個不再值錢的房子然後還給黨撒手人寰,財富沒有積累,慢慢地韭菜們也醒悟了不再上當購買,黨手裏坐擁千千萬萬套賣不出的空置樓發愁,經濟發展失去了附著的梯子,當然沒了動力。邪惡獨裁國家的體製建立在對人民肆意掠奪的基礎上,當然不肯把從人民那裏搶奪來的地產再拱手換給人民,地產永遠屬於黨,成不了扶植經濟的的梯子,於是其經濟就注定走向衰退,無藥可救。所以說藏富於民,是強國之路;橫征暴斂,是亡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