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大年,笑果一分為二,鵝桃兩檔線上脫口秀《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喜劇之王·單口季》(以下簡稱“《脫友》”“《喜單》”)對壘,更多女性脫口秀演員“上桌”,成為近期引人注目的熱點之一。
從連續不斷的相關熱搜話題,不難窺得“她視角”的強大話題收割力:於貞#rapper塌房塌男不塌女#的diss,成為乙遊圈與嘻哈圈大戰的最出圈注解;#楊笠這是血肉在瘋長的聲音##楊笠
不是敢說是不知道這個不能說#為女脫口秀演員捂嘴困境發聲;Echo“二姐的故事”雖在線下拿下最低票,卻收獲了兩個熱搜;小鹿穿著婚紗講段子的形象刷屏……
她們的段子涉及職場、情感、催婚、原生家庭、身材焦慮、月經羞恥等當代都市女性的切身體驗,且相比過去幾年更為尖銳廣泛。“女脫口秀演員群像”引發熱議,也推動了節目影響力的破圈。10月8日,Netflix單口喜劇特別節目《黃阿麗:單身女士》上線,華裔喜劇女王、新晉視後在海內外引發關注。國內脫口秀行業,是否還能找到下一個楊笠?
楊笠成名之後:性別議題爆發ing
從“老人”到“新人”,今年的女喜劇演員們貢獻出了大量節目高熱名場麵。
被羅永浩稱作“還在巔峰狀態”,被楊天真稱作“喜劇女王”,拿下全場最高分的小鹿是今年《喜單》最出圈的脫口秀選手之一、奪冠大熱門,“我的婚姻可以失敗,婚禮不能失敗”“結婚真的很傷感情”等金句廣為傳播。
山河直擊身材焦慮,質疑“旺夫相”的說法:“我頭一次聽說,能從一個人的臉上看到另一個人的命運。”
顏怡顏悅不再隻玩“雙胞胎梗”,通過“取名”的議題,提到什麽時候會給女性用動詞“招娣”。Echo吐槽原生家庭重男輕女“我們一定要特別努力,才能像兒子一樣看起來毫不費力”,引發觀眾廣泛共鳴。職場女性鴨絨再登脫口秀舞台,吐槽了相親經曆。
《脫友》的大國手有著哲學碩士標簽,為表演加入了哲學深度;《喜單》的史妍進一步開拓“內向”賽道,探討婚後生活。菜菜引爆的#月經羞恥精彩絕倫八分鍾#讓表演超越了娛樂性,有了更廣泛的現實意義。
五屆《脫口秀大會》還沒有一個女性“大王”誕生,獲得《脫口秀大會》季軍的思文曾經表示:“很多工種會有男女的強弱之分,脫口秀是一個比較陽性的能量。”從思文調侃的“睡在上鋪的兄弟”,張踩鈴調侃的“文化差異”,橫跨影視綜的李雪琴成為發展最好的選手,到今年,話題尺度明顯更勇猛了。
兩檔節目總共集結了27位女脫口秀選手,其中《脫友》中有15名、《喜單》12名,合計將近總選手人數的三分之一,存在感和段子質量都在上升,也豐富了節目內容視角。
節目之外,女脫口秀演員們也正在更多地發出“自己的聲音”。三月,小鹿、顏怡顏悅、鳥鳥等女喜劇演員做了一檔全女陣容的播客,叫《小fool人》。今年三八婦女節,一場名為“三好姐妹”的脫口秀演出專場在上海開演,表演者包括顏怡顏悅、小鹿、鴨絨等。女脫口秀演員步驚雲創立了西安的“喜歡脫口秀”廠牌,今年9月中旬開設了《女生不設限》女性專場。
女脫口秀演員、性別議題的爆發,與脫口秀一二線女性受眾的高占比有關。調研數據顯示,在脫口秀觀眾的畫像中,女性觀眾占比已超越了男性。其中,一、二線城市占比超過6成、18-24歲觀眾超過7成,本科及以上水平超過6成。
這部分人群有著更包容開放的審美,同時有著較強的女性意識覺醒程度、更高的社交媒體活躍度,成為一個個熱搜話題背後的推動者。
業內人士介紹,一場脫口秀演出的幕後團隊中,女性員工的占比超過70%。行業進一步成熟和細分,才會有更多女性創作者湧現。另外,此前脫口秀行業爆發黑天鵝事件,整個行業審核趨嚴,性別議題是相對較為安全的“冒犯”“調侃”領域,這也給了女性創作者相對較大的創作空間。
與此同時,關於聚焦性別議題、選題是否狹窄單一的爭議,也逐漸爆發,在馬伊琍對唐香玉的評價中,表現尤為明顯。在唐香玉再次就催婚話題進行精彩輸出之後,馬伊琍表示“我想在座可能更希望看到的是,你是怎樣走出這個困境的”。隨後馬伊琍在微博B站等平台遭遇了大規模審判,網友稱這是208W的“何不食肉糜症”,批評她既不懂脫口秀,也不了解唐香玉。
唐香玉在微博上表示“我最想呐喊出來的並不是催婚”,楊笠則對女脫口秀演員予以聲援,“每個人的創作,都是由他的生活經驗構成的,當你要回避你的生活經驗時,你是沒辦法創作的。我能擅長一個賽道,已經很優秀了,難道我非得完美?……我們以後,就講這個了,如果你覺得冒犯的話,你就去看點別的唄。”
如果說“話語即權力”,女脫口秀演員們正在努力爭取更大的話語權,如漆漆所說“我的前輩爭取到了上桌自由,我要爭取上桌吃飽”,張慧說的“我們強勢女人不要命”。在她們的創作裏能夠看到的是,用喜劇的形式解構過往生活經驗裏有普遍性的悲劇,喚起反思和關注,正是脫口秀這門語言藝術的意義和魅力。
女性主義是影視綜爆款密碼嗎?
無可否認的是,當下,越來越多影視綜藝作品正在將女性主義視為密碼,“大女人”人設也成為藝人公眾形象IP的熱門關鍵詞。
《不夠善良的我們》《她和她的她》《俗女養成記》中的女性視角表達,成為高分台劇出圈秘訣,韓國《海妖的呼喚》等“全女+生存”節目好評頗多,去年的全球票房冠軍屬於《芭比》,不少熱度來自社交媒體傳播討論二創、觀眾自來水,在男女話語權仍然有別的語境下,女性主義題材注定先聲奪人。
《我的姐姐》聚焦“重男輕女”話題而成為黑馬;《你好,李煥英!》之後再出票房爆款《熱辣滾燙》,賈玲代言lululemon,被視為“大女人”代表;近期《出走的決心》以豆瓣8.9分攬下年度國產片最高分,重新塑造了有主體性的老年女性,《祝你幸福!》集合離婚冷靜期、失獨等多個熱門話題,《半熟男女》標注“純愛戰士勿看”,塑造了熒屏上少見的在性道德方麵有瑕疵的“惡女、不完美女性”,以及近期女脫口秀演員集體上桌,有效平衡娛樂性與社會議題輸出,不難看出女性議題是永恒的熱門選題。
此外,性別議題雖然是話題度富礦,但同時也會麵臨一定程度的風險。其間尺度拿捏是難點,從脫口秀現場來看,將自身過往、女性視角體驗作為“地獄笑話”輸出,也較難能得到全場最大公約數的高分,直擊痛點的內容可能會麵臨男性用戶的“破防”抵製,不痛不癢的輸出難以討好女性用戶,可能被質疑“偽女性主義”,婚戀等更可能成為女粉脫粉、翻車的敏感區域。
放眼綜藝市場,當年第一季“浪姐”引發了觀眾對中女力量的關注和討論,此後每一季都在嚐試立意拔高,但漸漸陷入綜N代的審美疲勞、創新困境。
此前“全女綜”如火如荼,如《愛唱歌的大學生·女生季》《燃燒的月亮》《女子推理社》等等,其中不少綜藝在官宣之初不乏討論度,最後卻是漸漸無甚聲量,當“女性力量”成為一個空洞的標簽,把原先的套路模板生硬套用在“全女嘉賓”身上,沒有做更落地貼合的設計,綜藝失去了本身的娛樂性,也沒有在深度方麵進行挖掘,也就失去了傳播度。
在性別議題踩雷的包括且不限於《我本是高山》引發的輿論風波,以及愛奇藝悅享會上“張冠李戴”引起軒然大波的《楠丁格爾先生》。
被推上風口浪尖的楊笠,儼然正在成為“篩選機製”與“性別對立的符號”,凡是與楊笠進行商業合作的品牌均可能麵臨男性用戶抵製的風險,以女性用戶為主體的品牌可能相對更適合合作。如舍得酒業、與其合作的英特爾、寶潔等都曾有類似遭遇。
麵臨質疑的還有小鹿,有網友認為“小鹿今年拿的是張踩鈴的劇本”。同為中外CP,張踩鈴與外籍老公“大胖媳婦”的故事,“小鹿與Thomas”的故事,被放在一起比較卻風評不同,在嚴格的審視下,小鹿被部分網友貼上了“嬌妻視角”、“冷臉洗內褲”的標簽。
“她綜藝”“她電影”“她劇集”的確還有許多潛力有待挖掘,但也麵臨著許多難題。真誠與否,觀眾在第一時間便會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