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檔,電影行業已經拿出當下最大的誠意——既有成名導演和國民巨星,也有新生代人氣偶像;既有主打爽感的類型片,也有主打情緒價值的劇情片。
此外,淘票票、貓眼等購票平台上廣泛地推出優惠活動。首張票價普遍低至19.9元,個別低至14.9元。
這一係列措施,成功地把觀眾的目光重新吸引回影院。10月1日單日全國票房達到了4.95億人民幣,超過了去年和前年,實現高開。
然而,國慶檔並未維持住高開後的高走,第二天單日票房便大幅縮減至3.73億,跌幅高達25%。10月4日,單日票房跌至3億元以下。檔期總票房21.03億,在近十年裏處於中遊水平。
檔期內僅《誌願軍:存亡之戰》一部影片突破8億票房,獨一檔領跑。《浴火之路》《749局》突破3.5億、《熊貓計劃》突破2億、《危機航線》突破1.5億,組成第二集團。
《隻此青綠》《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6:迷你大冒險》《爆款好人》未能突破3000萬,淪為第三集團。
《出入平安》《皮皮魯和魯西西之309暗室》映後撤檔,前途未卜。
01
造成今年國慶檔票房高開低走的最直觀因素有兩個。
其一是備受期待的重工業科幻大片《749局》遭遇了口碑崩盤。
作為一個擁有至少7天假期的大檔期,國慶檔至少要做到雙輪驅動才能出成績。比如2020年的《我和我的家鄉》和《薑子牙》、2019年的《我和我的祖國》和《中國機長》。
原本《749局》和《誌願軍:存亡之戰》是今年國慶檔唯二的重工業大片,兩部影片的預售成績和首日成績也都非常理想。可是《749局》的口碑堪比《富春山居圖》和《上海堡壘》,第二天和第三天票房接連腰斬,直接跌入第二集團。
頭部雙雄之一掉隊,第二集團又沒有能夠靠口碑逆襲的黑馬,導致今年國慶檔從第二天開始便很像2022年。
那一年,由於疫情導致的產能問題,國慶檔隻有《萬裏歸途》一個頭部影片。即便它突破了10億票房,也隻把大盤帶到14.97億。
其二是此次各地的優惠觀影活動,大多隻惠及到了首單,甚至是首張。
以北京為例,10月1日購買《749局》的電影票,在淘票票平台的個別場次,首張最低可以低至15.9元。但同場次的第二張票就會恢複到44.9元。
首張或首單優惠,的確能大大吸引觀眾的目光,卻很難吸引合家歡購票和多次購票。兩部新映動畫片的遇冷、國慶檔後四天的票房乏力、第二集團和第三集團的成績不佳,都說明合家觀影和多次購票等行為並沒有被有效地刺激起來。
可以說今年的國慶檔,很多人經曆的是“衝動消費”。一看有優惠、有大片,就早早地衝了一把。衝完過後,發現再次觀影無論是成本,還是踩坑風險,都著實不小,也就作罷了。
02
在口碑表現上,本次國慶檔再次突顯了一個事實:大眾對電影的評判並不遵循電影的創作法則。
無論是影片內還是影片外,但凡有槽點,或有主創不受網友待見,口碑就一定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在傳統媒體時代,評論電影通常是專業人士和資深影迷才做的事。他們大多可以從電影的本體出發去評價電影。
到了自媒體時代,吐槽電影成了一個流量密碼。
電影行業誠意滿滿地把國慶假期的目光吸引過來,也就意味著把流量吸引了過來。那麽,為了蹭上流量而吐槽電影的自媒體和社交達人們,還能少嗎?
一個最明顯的現象,國慶檔前三天,網上鋪天蓋地在罵《749局》,熱鬧程度不亞於歌曲《羅刹海市》和遊戲《黑神話:悟空》爆火時的樣子,而國慶檔後四天,網上幾乎就沒人再提它了。
《749局》和國慶檔其他幾部新片的確有一些創作上的問題,不過網上的自媒體、網紅、社媒達人們,基本上不做公允評判,大多是一腳踩到底的吐槽式輸出。
甚至有些平時都不怎麽聊電影的賬號,明顯沒看片子,也要把網上的熱門吐槽集結一下,成文推送。
這讓電影陷入一個困境:沒流量→沒關注→沒票房,高關注→高流量→高吐槽。
在當下社交媒體如此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時代裏,電影想獲得能夠促進票房產出的口碑,越來越難了。
電影的常規亮點難以傳播出去,而槽點往往會被無限放大。
比如《危機航線》作為動作類型片,傳統的創作法則是允許為了設計驚險鏡頭而違反現實物理的,《速度與激情》係列裏就經常搞一些不科學的場麵戲。
以前的觀眾會覺得無大礙,但現在的觀眾會覺得太扯了,必須吐槽。
《爆款好人》從創作上來講,中規中矩。寧浩的執導和葛優的表演,都體現出了良好的功底,技術上沒紕漏。
可是寧浩和葛優,在年輕觀眾的審美裏“爹味”太濃。於是影片也就被他們吐槽為“老男人的自嗨”。
電影對流量的諷刺,更是得罪了當下口碑傳播的主流渠道。
這,還能得著好?
03
既然“背水一戰”的國慶檔都沒能重回往日的繁華,那電影圈就應該踏踏實實地接受電影市場已經從根本上發生改變的現實。
大檔期一定會有高票房、頭部電影一定會有高票房的認知,需要改一改了。
電影主導不了,也改變不了現在的流量邏輯。中國電影大概率會進入一個有流量傾斜關注就高、票房就高,無流量傾斜關注就低、票房就低的大氛圍裏。
換言之,哪個檔期裏冒出來一個破圈的爆款,得到了流量的傾斜,哪個檔期的大盤才會被帶動一段時間。以後可能不再是檔期保電影,而是電影保檔期。紮堆在大檔期的意義,將越來越小。
爆款可能出現在任何檔期裏,甚至是普通周末。因為爆款之所以能成爆款,靠的不再是可預期的因素,而是不可預期的因素。
爆款之外,一等品質電影,票房體量大概在10-15億,二等品質的票房體量大概在1-5億,三等品質的票房體量在5000萬以內。
現在電影的口碑發酵極快,因此5-10億和5000萬-1億這兩個地帶,可能會變得越來越“真空”。口碑一爆,可能就衝過10億;口碑一拉,可能就止步於5000萬。
此外,節假日和寒暑假裏,兒童觀眾帶動合家觀影的行為在大幅減少。現在的家長,帶孩子看電影的意願似乎在迅速失去。
以《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係列為例,前作(係列第五部)於2022年國慶檔上映,最終票房高達8277.6萬。目前在映的係列第六部,貓眼專業版給出的預測總票房僅為2714.2萬。
前不久上映的《荒野機器人》,幾乎是近年來口碑最好的合家歡動畫片,截至目前,18天的票房累計也未能超過5000萬。
合家歡市場的流失,比大盤更嚴重。
04
殘酷的市場,會自動清除惡瘡。
當我們接受了新的市場狀態,就有可能會對過往的一些不合理現象產生倒逼。比如,一直讓業界頗為頭痛的高片酬。
前幾年隨著影視行業的紅火,名導和明星們的片酬水漲船高。不少影片的主創片酬就能達到1億以上。
也就是說,光主創片酬就需要3億票房才能抵消。
那麽,當我們接受了市場裏非爆款的票房隻能處於1-5億的話,那名導和明星們的片酬,是不是就不敢往高了要啦?
名導和明星抬高自己身價的本意不隻是為了多賺錢,還為了能有挑劇本、挑項目的主動權。電影,是個慢工出細活的創作。和劇集、綜藝明星不一樣,電影明星需要和觀眾有一定的距離感。
電影明星的作品周期最好是一年一部,名導的作品周期最好是2-3年一部。可如今,名導和明星們的作品都密集成什麽樣子了!
以前我們喜歡看葛大爺演戲,一年到頭隻能在賀歲檔見他一麵。今年呢?元旦檔《非誠勿擾3》見一麵,暑期檔《刺蝟》又見一麵,到國慶檔的《爆款好人》都見第三麵了。
咱就更別提常年當“勞模”的劉德華、成龍,以及在國慶檔裏“自己打自己”的肖央了。
片方付給一位主創的片酬,一般包含兩個期待。
第一個是你能以不低於業界平均的水準完成工作,可以通俗理解為“苦勞”;
第二個是你有票房上的號召力,有觀眾願意為你而來,可以通俗理解為“功勞”。
這樣一衡量,在今年國慶檔裏,王俊凱屬於功勞大、苦勞小,肖央功勞小、苦勞大,朱一龍功勞、苦勞都大,陸川“保交片”有擔當,但從成片效果看,功勞、苦勞都不夠。
當口碑和票房不再那麽容易獲取的時候,“功勞”這一塊就很可能成為要被擠掉的水分。片酬都拿基本工資,票房上佳可以給予“後驗激勵”。
日本電影《哥斯拉-1.0》僅用1500萬美元(約1.05億人民幣)的成本便斬獲全球1.16
億美元(約8.21億人民幣)票房,以及奧斯卡的最佳視覺效果獎。當時業內研究它為什麽能成本那麽低,得到的答案便是——各工種的人工費用都很低。
與之相對,中國電影為什麽成本那麽高,答案便是——很多主創的片酬太高。
隨著以微短劇為代表的其他文娛風口出現,電影的賺錢優勢幾乎不存在了。堅持拍電影的人,恐怕都得抱著事業為重、品質為重的心態,回歸平價片酬的軌道。好電影多了,行業才有重新起飛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