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席卷名校生的心理困境,正在蔓延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大家好,我是Icey,從業多年的心理人。

在我接觸過的孩子和成年人中,有一類很特別:明明客觀評價上已經很優秀了,但在主觀評價上卻總覺得自己根本配不上這一切。

很多「別人家的孩子」跟我說過,哪怕進入了斯坦福、劍橋等名校,卻發現身邊的人特別優秀,總覺得自己是僥幸——



可能隻是招生官搞錯才錄取了我,總有一天有人會發現這個事,我覺得自己像個騙子,得更努力才行,一天都不敢停下來,為此惴惴不安。

心理學有一個專門名詞冒名頂替綜合征the impostor phenomenon,形容這種自己冒名頂替了別人的成果而焦慮的微妙情緒狀態。

這並非一種疾病,而是一種讓無數人陷入內耗的負麵自我否定傾向,越是渴望優秀的人,越容易被拿捏。

一場席卷名校生的心理困境,正在蔓延

■來過穀雨直播間的不少名校生都提到了這種心理狀態,隨便一搜社交媒體更是不少學生現身說法。


冒名頂替綜合征

冒名頂替綜合征的被提出,源於兩名研究人員的親身經曆。

保琳非常優秀,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因為出彩的表現而登上了當地報紙,她還是家裏第一個上大學的人。

但即便每次都能考A,我卻總覺得自己考砸了。無論取得什麽成就,她總是自我懷疑,覺得自己是個「騙子」,懷疑自己獲得的成就都是以某種方式欺騙了其他人而得到的,這種感覺一直困擾著她。

直到成為文理學院Oberlin College的助理教授後,保琳與同事蘇珊娜聊起,驚訝地發現蘇珊娜也有共同的「欺詐感受」


當把範圍擴大到學生,她們發現很多人感覺在才華橫溢的同學中自己是「冒名頂替者」,她們將觀察到的感覺稱為「the impostor phenomenon」(冒名頂替現象)。



■這本書分析了冒名頂替綜合征的很多成因,不妨對號入座

為了深入研究,她們花了5年時間采訪了150位「成功」女性,大學生、教職員工;法律、護理和社會工作等領域的專業人士等。

結果發現,盡管她們都取得了客觀上的不錯成就,但很少有人相信這是因為自己的能力。都有強烈冒名頂替感,如認為能力被同事和管理者高估,甚被錄取是招生評分的時候出錯了等。


這種感覺不分性別。哈佛心理學家艾米·卡迪就曾收到過數千封表達自己有冒名頂替感的來信,其中有大約一半是男性。

心理學家Gravois在2007年也發現,70%的人都將在他們的人生中經曆至少一次當冒名者者的感受

就連《哈利波特》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瑪·沃特森、Facebook的COO雪莉·桑德伯格,都曾公開表達過對自己的懷疑:

「每次我越努力,取得越大的進步,我的自我懷疑感就越加強烈,我總感覺自己像個‘騙子’」。



■圖片來自today well spent

成功帶來的「我不配」

其實,導致冒名頂替綜合征的因素很多,究其原因對「能力」都有著不合理的理解

研究人員發現,這樣「錯誤」的信念通常有5類:

「完美主義型」:隻有完美的取得一項成就,才算有能力。比如他們不能接受,在表演時有任何的停頓,一旦不連貫有點瑕疵,就會全盤否定自己。


「天才型」:如果不能又快又輕鬆完成任務,就是沒有能力。比如,我為考試花費了很多精力和時間,就會覺得自己能力差,否定自己。

「超級英雄型」:在人生的方方麵麵都做到最好,才是有能力的。比如,既要自己工作出色,又要自己賢妻良母,還要自己內外兼修,甚至隻是一次方案被否定,就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專家型」:必須有極高的知識和能力水平,才是有能力。比如,雖然在專業領域已經很出色,但還是覺得自己得更好才行,所以會把認為有能力的標準往上移,永遠遙不可及。

「獨行俠型」:得靠自己一個人獲得成功,才是有能力。比如,雖然我難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我不能求助別人,需要別人幫忙肯定是自己能力不夠。



這幾種類型,我身邊幾乎都有,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天生的性格,有的則是在成長過程中的「不配得感」,有人也是環境因素造就。

在過度挑剔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永遠得不到期待的認可,如不斷批評、很少被肯定,總覺得還可以更努力,成功後又會因為長輩的不滿意而產生自我懷疑,懷疑自己的成功其實完全來源於運氣。

過度的表揚也是一樣。

從小被過度表揚,像被架在了一個高台上,生怕一次失敗而摔下來,如「無論什麽事情你肯定能做成」、「你是這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那下次如果沒做到怎麽辦呢?我讓他們失望了怎麽辦呢?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周圍人都太優秀了,在名校名企這樣一個不斷追求卓越強調優績主義的大環境下,更是凸顯出自己的「普通」,對比坐標係已經變了。


無數優等生為此而焦慮和惴惴不安,不好從一種負麵情緒變成了病理特征。



躺平擺爛和過度努力

有人會說,自己多看到自己的優點不就行了?

研究發現,主觀、客觀維度上的長期負麵反饋,會讓人像一直囚禁在小籠子裏的老鼠一樣。


心理學家Dr. Heatherton曾經招募大學生進行做過一個實驗,先填寫對自我認知的狀態,再隨機給出負麵、正麵、中性三種反饋,之後再讓參與者再做一次自我認知。

結果顯示,得到負麵反饋的人表現出更加消極的自我認知,認為自己能力不足、價值較低。正麵反饋組的人表現出更加積極的自我認知,認為自己能力較強、價值較高。而中性反饋組的參與者,則保持相對穩定的自我認知狀態。

尤其是當這種負麵反饋來自自己視為最親密的人之時,還未發展出完整自我認知的孩子,可能會將其視為對自己與家人關係的威脅,從而引發強烈情感反應

為了維護這種重要的依戀關係,孩子會特別敏感,尤其是負麵反饋。他們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好,便會注意到所有暗示這種危險的信號,不斷收集「證明自己無能的證據」,卻常常過濾掉那些對於自己而言更客觀或積極的提示。



■脫口秀演員梁嬌穎天生皮膚比較黑,從小被媽媽打壓和羞辱,後來她在美國脫口秀裏說:「白人那些歧視算什麽,抵不上我媽一句話的殺傷力」。

長久下去,這就會引發兩種極端狀態,其一就是,習得性無助

這就像是1967年Martin Seligman和Steven Maier進行了一係列關於習得性無助的實驗。

第一次實驗分成三組:第一組的狗被固定在一個可以避免電擊的區域進行不斷的電擊;第二組的狗則處於一個不可避免電擊的區域進行不斷的電擊;第三組的狗並沒有接受電擊。第二次實驗將所有狗都被放置在一個可以避免電擊的區域後,再度進行電擊。

那些曾經處於不可避免電擊環境的狗,在後來的實驗中也沒有嚐試躲避電擊,表現出了無助的行為。


有人推測,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被期待成為「好孩子」,當一次次的努力都達不到父母完美期待的時候,結果就是習得性無助,擺爛和放棄也會隨之而來。



■比格犬就是習得性無助的受害者,作為實驗犬,它們從生下來就備受折磨,被收養後也是對外界的刺激毫無反應。這是1975年它們被迫吸入煙霧。

此外,還可能會走向躺平的另一個極端:過度努力。

在這種「不配得感」的加持下,他們通常會過度卷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從而導致個體的收益努力比下降,陷入無盡倦怠。


同時陷入一種心理:如果事情最後失敗了那也不能責怪我,因為我都這麽努力了,也不能怪我。

比如,一個孩子坐在書桌前和一個題目死磕了1小時,看似很努力,但錯誤的方法,投入大量時間,隻是自我感動的假努力,對內驅力毫無益處。

值得提醒的是,這並非是一種疾病,隻是一種負麵心理狀態,通過自我暗示和調整而回歸中性和正麵。



這兩年有句話很火:「這個世界就是個草台班子」。


不管我們曾經曆過什麽,但當我們打開了見識和閱曆,我們就會對諸多曾經以為無比重要的標簽祛魅,這也正是自我成長的過程。

我很喜歡上文提到的「黑皮」女孩梁嬌穎的自我成長故事。

她十幾歲的她就決心去美國求學,她發現被嫌棄的黑皮膚反而被認為是美女。剛剛留學的日子很苦,但她打開了更大的世界,看到了更多的評價指標,所以從單一的坐標係跳脫出來,從更多維度認可了自己。

之後,她開始講脫口秀,成為了美國最受歡迎的亞裔脫口秀演員之一。

如今,她可以畫著明豔的妝容,在大劇院的舞台上喊「老娘最棒!」台下掌聲雷動。


那個曾經的冒名頂替綜合征患者,終於跨越了「自我懷疑」這道橫在頭上數十年的坎。



■如今,離婚後的她和媽媽生活在洛杉磯,雖然還有相愛相殺,但母女倆也在慢慢走向互相理解

FollowNature 發表評論於
其實現代社會人人都有壓力,人人都有心理困境。
逐風 發表評論於
確實如此。周遭朋友的小孩不少進名校滴,畢業後的表現大都很普通。尤其是一位哈佛畢業的,至今沒有正當工作,泯然眾人矣。
kdgirl 發表評論於
正常,家長雇人給包裝進去的。
kdgirl 發表評論於
有天才,但少。大多都是家長包裝進名校的,這樣想正常。
LISP 發表評論於
周圍人沒見過

第一次聽說這個居然會很普遍
Huilianghu5 發表評論於
心理問題沒有被重視,說明心理這門科學還沒有被社會正常接受。隻有那些嚴重的病例才被與心理疾病聯係起來,很多因心理問題引發的病例都被引入到其他疾病,社會普遍認為心理疾病不是病。
一個人對自己心理問題的認知和對心理狀態的改變往往就會極大的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前途。人老了,回顧自己的一生,那些階段那些問題自己是處在什麽心理狀態下度過的,有失誤嗎?有成功嗎?錯過了什麽?現在麵對子孫後代,除了輔導作業,心理上有什麽可以教他們的?
ROUTARD 發表評論於
碰到兩個有病的,就以為全人類都要吃藥了。
size0 發表評論於
如果說人生是旅行,那麽讀不讀書都無所謂,更不會要說上什麽名校了。所以,先問自己:你認為人生是什麽?
size0 發表評論於
如果說人生是賽場,那麽中年以後看的是工作家庭是否穩定,子女能否健康成長。老了以後,比的健康和內心的感受。到了這兩個年齡段,那個名校,有多大意義?太多東亞人以及猶太人,把這個名校看得太重。似乎搞定名校,就搞定的幸福的人生。我們活了大半輩子,還這麽認為嗎?尤其當下這個多變的時代?名校生的工作也不是不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不是?
size0 發表評論於
這些人非常可能甲基化不足,導致腦子裏多巴胺和血清素不足,很難獲得當下幸福,安寧感。這個問題可能讓他們成功,但是終生活在焦慮和不安裏。建議從飲食結構上修複。人生短暫,賺錢有數,最關鍵是獲得幸福感和安寧感,而不是什麽所謂的成功。
秦唐 發表評論於
照這麽說,那些進不了名校的是不是該一頭撞死算了?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這很正常。名校學生不同於名校學生。裏麵有極少數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