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殘雪領跑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 黴黴湊熱鬧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將於10月10日公布,最終將花落誰家?文學界無疑又一次掀起了熱烈討論。賠率榜的公布更是為這一盛事添加了幾分戲劇性。

近年來,每當諾貝爾文學獎頒布前夕,世界各大博彩公司都會設立特別團隊,他們兼具文學愛好者和精算師的身份,結合評委喜好、作品質量、公眾關注度等因素製定出當年的諾獎賠率榜。

諾獎賠率榜單排名

賠率榜上排名越高,賠率越低,代表博彩公司對該作者獲獎信心越大。在英國著名博彩公司Nicer Odds網的預測中,中國作家殘雪再次高居賠率榜第一。自2019年以來,殘雪已連續6年入選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單,更在近兩年連續位居榜首,成為熱門獲獎人選。

殘雪已連續6年入選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單(資料圖)

殘雪,原名鄧小華,1953年出生於湖南長沙。殘雪青年時熱愛古典西方文學和俄羅斯文學,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黃泥街》《蒼老的浮雲》《五香街》等。許多學者認為殘雪是被低估的中國先鋒派作家,也是當代最具實驗性的作家之一。

排名第二的是澳洲作家傑拉爾德·穆南,加拿大作家安妮·卡森居榜單第三,一直以來被視為諾獎熱門人選的托馬斯·品欽、村上春樹分別位列第六和第九。

被中國粉絲稱為黴黴的美國人氣歌手泰勒·斯威夫特也榜上有名。歌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並非沒有先例,2016年鮑勃·迪倫以“在美國歌曲傳統形式之上開創了以詩歌傳情達意的新表現手法”摘得諾獎,引起廣泛討論。

(大眾新聞記者 呂晗)

此前報道

諾貝爾文學獎,殘雪的“熱”與“冷”

11年前,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那一年,對於接下來中國作家誰有望獲得該獎,他說:“我希望是中國的女作家殘雪獲獎。”近年來,殘雪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熱門作家。尤其是今年(2023年),在歐洲博彩公司開出的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單上,殘雪長時間排名第一。

馬悅然曾說,“殘雪是中國的卡夫卡,甚至比卡夫卡更厲害……”國際布克獎評委會主席伊德·唐金更是認為她比餘華在思想深度上更勝一籌。

雖然從曆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賠率榜單來看,押中最終結果的並不多,但能上這個榜單的都是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作家,北京時間10月5日晚7點,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結果將揭曉,在此之前,我們先提前了解一下殘雪與她的作品。



殘雪的作品,是典型的牆內開花牆外香。

她曾被國外文學界稱為20世紀中葉以來頗具創造性的中國女作家,曾獲美國最佳翻譯圖書獎,兩次入圍布克國際文學獎。殘雪的近90部作品,被翻譯成英語、法語、德語、日語、瑞典語、意大利語、越南語等多種語言在海外發行,作品在美國和日本等國多次入選世界優秀小說選集。作為中國唯一被收入美國大學教材的作家,殘雪的小說被選入哈佛大學、康奈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及日本東京中央大學、國學院大學的教材。

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說:“如果要我說出誰是中國最好的作家,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殘雪。”

但在國內,因為殘雪很少活躍在公眾視線內,也基本不參與大型文學交流活動,所以對於許多讀者而言,“殘雪”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名字。再加上她的作品充滿了先鋒性與荒誕感,她的圖書編輯陳小真曾這樣描述殘雪的作品:“她的小說,每一句話的意思我們讀者可以準確無誤地把握住。幾句話組成一個意象,讀者就有點不太清楚在講什麽了,雖然隱約知道她要表達什麽,但是她所表達的東西,我們很難描述出來。”

確實如此,縱觀殘雪三十餘年的文學創作,其作品一直都具有鮮明的先鋒藝術特點,如意象的多重隱喻、跳脫的敘事語言、如迷宮一般的內部空間結構等。殘雪總是在無端的想象與從容的經驗之間來往自由,難以預料她的故事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青年殘雪 圖據出版社

比如她的作品《西雙版納的女神》,故事發生的背景總是令我們似曾相識,從一株花、一片雲、一條河流、一件小事寫起,以習以為常的生活場景作為開端、作為肌理,“雪城”或者“蒙城”,“麻街”或者“蛤蟆村”,這些城鎮的風貌普遍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但落實在敘事主人公的生活裏,城鎮、街道、建築卻因人物的主觀情緒而發生了一些陌生化的轉變,經由敘述的日常生活反而成為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寫照,遊離在真實與想象之間。

殘雪不愛參與各類公眾活動,有著極度自律的生活。據陳小真描述,她每天的生活幾乎跟康德是一樣的:七點鍾準時起床,九點鍾開始閱讀和寫作,一個半小時。下午一點鍾開始閱讀和寫作,兩個半小時。這兩部分時間她寫的是哲學書。然後是鍛煉時間。晚餐後,開始進入一個小時的小說創作時間。不打腹稿,也不思索,冥思一兩分鍾就不停地寫下去。寫完八九百字就放下筆不管了。待作品全部完成後再稍微潤一下色。然後是英語學習時間。

這樣的生活,可以讓她最大程度上專心創作、不被人打擾,就像是她筆名“殘雪”的含義一般,她曾說:“殘雪有雙重含義,一是高山上潔白的一塵不染的雪,另一層含義是,春天已經到來了,仍然被眾人踩,很有張力。”



如果了解殘雪的成長背景,便會明白她的文字為何偏向“意識流”。

縱觀殘雪走上寫作之路的前半生,用“野蠻生長”來形容最恰當不過。殘雪經曆過時代的風雲變幻和童年的家庭變故,在她的童年回憶錄《新葉》裏,她記錄了兒時艱難困苦的生活:“嶽麓山上好吃一點兒的野菜都被挖光了,隻剩下最難吃的野麻葉和蒿子草……做成的粑粑又苦又澀,可還得天天吃。”

殘雪首部童年回憶錄《新葉》

殘雪十二三歲時,開始閱讀中外經典小說,這位她日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幼年的殘雪反複閱讀得之不易的書籍,對照書中描寫的內容不斷想象,描摹書中插畫,揣度主角所穿的衣服的質地和禮節等等。讀《紅樓夢》,父親問她,描摹“寶玉哭黛玉”時,心裏在想什麽?殘雪說,“就是心裏感覺黑黑的。”父親問,“那麽悲傷,為什麽還要反複地讀?”殘雪回答,“不知道。我就是想讀。”她後來在書中回憶,“我的走火入魔的模仿,其實是種早期的扮演活動。我在朦朧的激情中為未來將要演出的大戲做準備。”

殘雪(前排左二)與家人在一起 圖據出版社

她說,“童年是藝術的起源,理解、感受到了童年,就等於是入了藝術之門。”那些兒童時期庭院裏蕩入雲端的秋千、學校集體活動母親親手縫製的白襯衫、念念不忘的槐花粑粑和甜酒,組成了這位對文學頗有興趣的小女孩豐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也鑄就了她孤僻冷傲的個性。殘雪在書中寫道:“在某些平凡的瞬間,作為孩子的我卻因它受益終生。”

隻有小學學曆的殘雪,很早就進入社會打工謀生,做過銑工、裝配工、車工、赤腳醫生,和丈夫成婚後又在鄉下自學成木匠,後又開過裁縫店。不得不提的是,她的處女作《黃泥街》便是伏在縫紉機上寫出的,此時的殘雪已經過了30歲。

這樣的殘雪,始終保持著自己向內的坦誠而真摯的探索,就像她在多次采訪和自述中一再表達的那樣,自己追尋的是一種“靈魂自身的文學”,她希望探求的是精神層麵的書寫。在不斷剔除了外界雜質之後,她的作品展現出的精神或心靈上的純粹,這正是眾多批評家不斷提及的“那種玲瓏剔透的東西”,不矯飾,無令色。

x瀟瀟 發表評論於
諾獎評的是文學作品的境界:真實、善良、美好。
不追捧寫作技巧,文字華麗。
莫言得的是因為真實。
x瀟瀟 發表評論於
連連炒作是沒有用的。
諾獎評委水平很高,很正!
wumiao 發表評論於
她的作品恨魔幻,比不上方方的現實主義。
朝露青 發表評論於
文學屆的羅永浩..lol
土撥鼠撥土 發表評論於
oleo 發表評論於 2024-10-05 15:31:09必須反黨啊,不反黨怎麽能得Nobel獎

不要亂扣帽子了,你從哪兒看到別人參與政治了
輕風掠過2 發表評論於
size0 發表評論於 2024-10-05 23:03:40
她的東西很魔幻,一般人的確看不懂。多看兩遍才能悟出點什麽。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也是這種作品。
------------------------
懷疑你根本沒有看過《百年孤獨》!《百年孤獨》很簡單的故事,沒有故弄玄虛,很容易看懂。
size0 發表評論於
她的東西很魔幻,一般人的確看不懂。多看兩遍才能悟出點什麽。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也是這種作品。
輕風掠過2 發表評論於
諾貝爾文學獎就是一個典型的水獎!
那些評委的鑒賞水平不會高於一般附庸風雅的小資,所以甚至爛作家都能得獎。
花和尚團 發表評論於
她哥哥鄧曉芒是研究德國古典哲學的一流學者,一家人都是天才。城裏隻懂意識形態非黑即白的sb看不了這個
oleo 發表評論於
必須反黨啊,不反黨怎麽能得Nobel獎
iloveCCP 發表評論於
是不是反黨(特指中國的共產黨)分子?
瓜妹 發表評論於
年年領跑,說不定今年就真領了,和狼來了一樣
aluminiums 發表評論於
去年就領跑吧
寶刀屠龍 發表評論於
sxyz 發表評論於 2024-10-05 11:44:12
政治取向是關鍵
===============
讀過殘雪的文章麽?
南海歸墟 發表評論於
有段時間沒看評論,誰沒管好褲襠把底下傻叉漏出來了?
sxyz 發表評論於
政治取向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