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頻出經濟大招 有效性遭專家質疑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中國政府近日宣布一係列經濟刺激措施。

中國政府近日宣布一係列經濟刺激措施。然而,多位經濟學家本周五對這些政策的長期有效性表示懷疑,認為刺激措施可能不足以解決中國經濟麵臨的結構性問題,特別是在消費疲軟和通縮壓力持續的情況下。

上周,中國政府突然推出政策,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希望能提振消費、穩定房地產市場,並緩解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不僅中國央行已實施降準降息政策,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也放鬆了住房限購政策,金融機構進一步下調存量房貸利率,降低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並允許購房者對房貸進行再融資。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周四承諾將加大財政政策力度,被外界視為迄今為止政府穩經濟的最強信號。

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本周五(10月4日)舉行的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對上述經濟刺激措施的有效性表示擔憂。

榮鼎谘詢公司(Rhodium Group)中國市場研究主管洛根·懷特(Logan Wright)指出,此次刺激措施“顯示出政府更積極的回應經濟的下行”,主要目的是調整市場預期,而非徹底改變經濟走向,核心在於通過政策信號吸引外資、提振股市信心。

本台曾報道,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上月發布的2024年《中國商業環境調查》報告顯示,外資企業對在中國的未來機會持更為悲觀的態度,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將投資多元化,或將新增投資轉向其他市場。

針對新出台的政策,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高級研究員瑪麗·勒夫莉(Mary Lovely)呼應懷特的說法,她表示,“這是我們等待很久的信號,因為他們(總算)理解經濟已經進入不穩定的狀態...通縮總算受到黨的上層領導關注,通縮可能導致(經濟)走向負麵循環”。但是就目前政策的具體影響,她認為需要看到接下來是否推出大膽的財政刺激,才能評估。

獨立投資研究機構Macrolens首席策略師布萊恩·麥卡錫(Brian McCarthy)表示,雖然近期政策信號刺激了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興趣,但這已經是自2021年以來的第四次類似反彈,長期投資者仍對中國經濟前景持懷疑態度。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克雷格·艾倫(Craig Allen)在研討會上亦指出,中國當前的經濟刺激政策意在穩定房地產市場、支持股市、增加流動性、鼓勵貸款和支持地方政府,為即將到來的財政刺激政策鋪路。在他個人認為中國當前的經濟困境與日本1995年的金融危機十分類似的基礎上,他強調中國接下來應利用當前危機推動結構性改革。

評估當前中國經濟情況,懷特指出中國經濟在信用增長、消費、通縮壓力等方麵表現疲軟,銀行資產和居民總社會融資(TSF)增長率均處於曆史低點。基礎設施和地方政府支出減弱也是投資放緩的主要原因,而房地產市場則出現了初步穩定。

勒夫莉從中國傳統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之一的出口數字分析表示,外界擔心中國透過淨出口讓中國走出經濟困境是不必要的,因為出口占中國GDP的比例已降至20%以下,無法單靠出口拯救經濟。盡管電動汽車等綠色能源產品引發關注,但它們僅占出口總額的不到5%。

勒夫莉指出,中國的出口正在轉向中低收入國家,而在高收入國家的市場份額逐漸下降。雖然這符合中國的全球戰略,但這些產品利潤率較低,且需要更多投資。同時,歐盟關稅和美國出口管製等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了中國經濟的外部挑戰。

圖為廣東東莞;刺激措施可能不足以解決經濟結構性問題,特別是在消費疲軟和通縮壓力持續情況下。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創始院長賈康在10月1日接受媒體采訪時建議,接下來政府應仿效2008年4萬億刺激政策,透過發行國債籌資10萬億用於海綿城市興建、鄉村振興等。

麥卡錫認為,由於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已經顯示出回報遞減,而消費刺激則可能與中國經濟的結構不相容,因此財政刺激落腳於這兩者都有政治風險。麥卡錫分析說,規模過大的刺激方案可能會帶來負麵影響,特別是對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性造成威脅。因此,他認為未來的刺激方案規模可能更傾向於2至3萬億人民幣,而不是市場預期的5至10萬億。

懷特也強調,未來財政支出計劃的具體使用方式將決定刺激效果的大小。他表示:“路透社和彭博社等媒體報道稱,此次刺激可能更多地轉向消費導向的措施。多年來,中國體製內一直有無數呼籲向家庭轉移支付的呼聲,今年,為了應對通貨緊縮壓力,這種呼聲又開始逐漸高漲。如果路透社和彭博社的報道準確,財政預算修訂規模可能達到約2萬億,占GDP的1.6%,但效果取決於資金如何使用。”

艾倫則有不一樣的看法,他表示:“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花了多少錢,而是財政刺激的去向,一次性現金轉移非常低效,因為大部分資金會被儲蓄下來。……我更希望看到政府推動社會保障和福利體係的改革,比如提高養老金,為農村人口提供醫療保障,為流動人口提供失業保險,改善農村地區的醫療和教育等。隻有解決這些根本問題,民眾和企業才能恢複信心。”

另外,麥卡錫強調,信貸增長是中國經濟能否持續的關鍵,目前信貸增長放緩至個位數,經濟難以為繼,還增加了中國陷入“債務通縮陷阱”的風險。這種信貸緊縮讓許多不良債務暴露出來,這與日本90年代中期的情況類似。在債務通縮的背景下,借款需求進一步下降,形成惡性循環。他認為,為了使刺激計劃真正有效,信貸增長需要恢複到更高的水平。隻是,當前的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可能難以實現這一目標,尤其是中國匯率與美元掛鉤,這將帶來極大的困難。

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稱,中國政府拖延已久,直到近期才推出了一係列促增長的政策“組合拳”,是因為經濟決策權牢牢掌握在習近平本人手中,沒有人敢在沒有獲得授權的情況下擅自行動。直到最近的官方數據顯示青年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凸顯出社會穩定麵臨潛在威脅,習近平才不得不對經濟表現出一些擔憂。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