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9歲的萱萱說,她很想穿越回2023年7月29日的某個10分鍾。
那是她做出買房決定的10分鍾。
之前的幾個月裏,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她已經看了不下100套房子。那一天,中介照例帶她看房,萱萱選中了兩套房子,都在同一棟樓,一個在9層,一個在12層。
(圖/《公主小屋》)
萱萱更鍾意9層的那一套,本來想和賣家麵談,結果賣家突然來找中介,說感覺房價會漲,打算先不賣了。萱萱坐在那兒想了10分鍾,最終付了另一套房子的定金。
萱萱買的房子在天通苑,購買時的總價在500萬元左右。萱萱當時首付340萬元,貸款170萬元。今年九月初,她查詢小區裏同戶型的最新成交價是396萬元,相當於一年之內下跌了100萬元。與此同時,房貸利率也從當時的4.75%下調到了3.4%。這意味著同樣的貸款,她要多還23萬元左右的利息。
當然,樓市向下,存量房的眼前也並非隻有壓力和糟心。尤其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9月24日宣布,存量房貸利率即將進一步降低,引導商業銀行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放貸款利率的附近,預計平均降幅大約在0.5個百分點左右。
(圖/《恩珠的房間》)
對於那些仍未打算“割肉”止損的高位接盤者,這算是為數不多的慰藉。
隻是,萱萱的經曆不是個例。在今天,房子或許是一大批90後的共同課題。高位“上車”的年輕人們,正在經曆一次心理上的震蕩。
“房子跌了100萬”
萱萱是河北人,大學畢業後來到北京工作。前些年,家人原本想著給她在天津買房落戶,但在申請落戶的過程中,趕上了審核很嚴格的一段時間,政策要求申請人不能有天津以外的社保繳納記錄,買房計劃也就暫時擱置了。
萱萱是單身,原本沒什麽迫切的買房需求。工作以來,她都是與人合租,每月房租在3000元左右。直到疫情期間,她的心態發生了轉變。
當時她租的房子是塔樓,四梯十戶,疫情嚴重的那段時間,整層樓的人幾乎都感染了。萱萱住的是四戶合租房,她算是租戶中感染後恢複得比較快的,感覺精神好些了的那天晚上,她想出門走走,結果剛一推開門,發現門口的幾大袋垃圾堆成了小山。萱萱有點崩潰,但還是來回好幾趟,把垃圾拿到樓下扔掉了。
(圖/《公主小屋》)
去年年中,萱萱拿到了北京工作居住證,獲得了北京的購房資格。和家人商量之後,她決定在北京買房,家裏給她出了300萬元作為首付,總體預算在450萬元左右。三個月的時間裏,萱萱看了上百套房子,沿著地鐵五號線,從惠新西街往北看到天通苑,最後選定了這套133平方米的兩居室。
“確實是對房地產的形勢判斷得不準確,買得有點著急了。當時還以為房價是處在一個小的低點,很快要漲了。”萱萱說。
除了那個臨時反悔的賣家給她這樣的感覺,當時帶她看房的中介,也比萱萱早幾個月買了同小區另一套房,戶型、麵積一樣,但價格高了近30萬元。萱萱當時也加了不少購房群,房子定下來的前一天,她看到群裏有人發了一張圖,大意是說,北京即將出台新的房產政策,房價可能很快要漲起來。這些因素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她的決策。
“買得著急”,是很多高位買房者在回憶買房決策時的普遍感受。生活在南京的蘑菇,是在2022年“上車”的,因為當時計劃著結婚,她和老公花了一個多月時間購置了一套房。
(圖/《玫瑰的故事》)
起初他們看的是二手房,但因為當時房價高,很難買到合適的三居室,他們開始轉向看位置較偏遠的新房。總共看了三四個樓盤,其中一位房產銷售描繪得讓他們很心動——樓盤位於一片開發區域,兩年後交房,周圍會配備新的學校、醫院……
“感覺我老公聽進去了。我當時也覺得,他比我有能力,眼光應該也比我好。就直接決定買了。”蘑菇說。
房子的總價是270萬元,首付三成,房貸每月8000多元。對於兩個人每月3萬元左右的收入而言,可以正常負擔。“但當時,我剛交完5萬元定金,就覺得心裏不踏實,可能就是女人的直覺吧。”蘑菇說。
今年年初,房子交付了。但房子所在的區域周圍並沒有建起當時期待的配套設施,學校和醫院都還沒落成,飯店也不多,位置距離蘑菇兩口子的公司也很遠。蘑菇好奇,去查了查當時的房價,發現成交價已經比他們買的時候下降了近100萬元。
(圖/《今生第一次》)
蘑菇崩潰了,她開始失眠,在手機上不停瀏覽房子相關的信息,忍不住和老公吵架發泄。幾次下來,老公也情緒失控,跟她說:“你再這樣咱倆沒法過了。”
睡不著的時候,蘑菇會聯想到很多東西:爸媽辛苦賺錢,自己從小是留守兒童,靠著努力才終於走出了小縣城。
蘑菇原以為,生活是越過越好的,而最後舉全家之力和30年貸款買的房子,卻給了自己沉重的打擊。“你覺得自己很努力地買了房子,結果到頭來,發現首付跌沒了,貸款和利息比現在房子的價格還多。”
人生的“容錯率”
按照以往的規律,每年的三月被稱為房地產市場的“小陽春”。但今年,“小陽春”似乎不再,成交量並沒達到大家期待的水平。萱萱才意識到:“可能真的夠嗆了,20%的跌幅,基本是北京大盤的現狀。”
首付家裏人出了300萬元,因此萱萱沒敢跟家人說房子價格下跌的事兒。她會盡量給自己做心理疏導:買都買了,想太多也沒用,短期內不會賣;房子原本的裝修不錯,買房後自己一直沒花錢重裝,也相當於省了50萬元;再怎麽焦慮,錢都不會退給你了,這是自我折磨……
(圖/《恩珠的房間》)
如果不去想這些,買房確實也帶給萱萱很多真實的快樂。來北京後,她第一次住到“南北通透”的房子。屬於自己的房子,也給她帶來了一種“認真生活”的感覺——很多事情是她以前租房時不會做的,比如買自己喜歡的、質量好的家具。或是減肥,去年下半年到現在,她通過運動瘦下了20多斤。
“以前總覺得,我住的房子都湊合了,生活也可以湊合。現在可能更有熱情去做很多事情,當然了,錢也花得更多了。”
而蘑菇感覺,房子好像讓自己變了一個人。“以前我真的是一個從不內耗的人,前段時間我的朋友們對我的狀態都感到很驚訝。但不知道為什麽,房子好像成了天大的事情,我覺得我從沒碰過這麽大的事兒。”
失眠的日子裏,蘑菇在網上建了一個群,很多情況相似的高位買房者會在群裏聊天。比蘑菇更焦慮的大有人在,有人天天睡不著、掉頭發,有人抑鬱吃藥……蘑菇看著他們的狀態,感覺自己似乎還算心態好的。
(圖/《不求上進的玉子》)
蘑菇提到群裏一個讓她印象深刻的南京女孩,比她年紀小,2020年左右靠自己努力買了一套200多萬元的房。如今房價跌到首付和這幾年還的貸款都打了水漂,她一氣之下賣了房,並下定決心,以後再也不會買房了。
蘑菇的媽媽到南京來看她,勸她說,“房子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不要一個人焦慮”。老公後來也天天勸她,在手機上給她轉發文章,其中一句話讓她印象深刻:“人生的容錯率大到超乎你的想象。”
時代和機遇
人們很難真正“找準時機”買房。它不僅僅是個投資決策,更和每個人的人生進程緊密相關。
“我們95後和房子的關係,真的能折射出很多東西。”生活在成都的蟲小蟲說。蟲小蟲2021年大學畢業,進入互聯網行業工作,當時他和家人都感覺“男孩子總要有一套房”,家人給他出了首付,在成都買了一套總價近200萬元的房子,貸款90萬元。去年蟲小蟲結婚,這套房子也就成了他和妻子的婚房。
比起很多更早“上車”的高位買房者,蟲小蟲的貸款利率已經顯得不那麽高。(圖/受訪者提供)
剛畢業的時候,蟲小蟲對未來很有信心,房子帶給他安全感,他也覺得房價可能在未來還會有上漲空間。結果,房價下跌的速度比他想象中更快,兩年之內下降了60多萬元,到了今年,同小區房子的成交價甚至每月都在下跌。
當記者問:“如果回到過去的話,還會在2021年買房嗎?”蟲小蟲想了想說:“應該還是會的,因為當時處在那樣的人生階段,就是很想買房。”
就算可以重來,蟲小蟲還是會選擇買房。(圖/受訪者提供)
雖然兩個人的收入變化不大,但背上房貸以及房價不斷下跌,總會給生活帶來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蟲小蟲和妻子會開始有意識地省錢,就連買水果都會再三掂量,如果覺得貴便不買了。
“有時候會覺得,怎麽就把日子過得如此拮據?好像進入了一種越來越摳的狀態,感覺自己被什麽東西束縛住了。”蟲小蟲說。
最終,兩個人還是決定及時止損——賣房。
兩口子覺得,蟲小蟲的工作雖然工資不低,但其實並不穩定。為了減少杠杆,他們希望置換一套非核心區域、總價更低的房子,以緩解月供壓力。
房子最後以近130萬元的價格成交,虧了三分之一。賣掉的那一刻,蟲小蟲感覺有些恍惚。
(圖/《今生第一次》)
和很多高位買房者一樣,萱萱決定提前還貸。她慶幸自己貸款時選擇了比較靈活的還款方式。“不過我也沒有很詳細地做規劃,可能每個月存個四五千元,存到手頭有一兩萬元的時候,就申請提前還一下。因為利率比較高,我可能還一萬元就能再抵掉四五千元的利息。”
蘑菇後來心態調整得不錯,她和老公商量後,決定把這套新房和自己多年前買的另一套小房子一起出租,用兩套房子的租金,再租一套市中心的房子住,既解決了新房子生活環境不方便的問題,也不用再多掏一筆額外的支出。
至於眼下房價的波動,她決定“格局打開”,先觀察幾年,等到以後再做打算。
“我覺得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機會,也有自己的困境。買房這個事兒,說大也大,但對整個人生來說,可能也沒有那麽決定性的作用。”有時候,她還會勸勸群裏其他正處在崩潰中的人。
(圖/《公主小屋》)
蘑菇近期想生二胎,“即使最焦慮的那段時間,我也沒有猶豫過。不管外界因素怎麽影響,我總覺得,幸福的人生就是做該做的事情,我的生活,才是我人生的大事兒。我也希望年輕人們可以不被這些負麵情緒影響到,別太焦慮,該幹啥幹啥。”
對於普通人來說,人生可能有太多的無法預料。萱萱回憶起買房的時候,曾經和這套房子的賣家聊天。對方是個80後東北大哥,房子是他當年來北京上大學時家人出錢買的。那是2000年,天通苑剛剛開盤,當時這套房子的總價是37萬元。
因為一直沒能拿到北京戶口,孩子上到初中以後,他和妻子開始為孩子的高考做打算。一家人最終決定賣掉北京的房,回到東北。拿著400多萬元,在東北應該能過得很舒服。
“感覺時代和機遇對人的影響真的很大。”萱萱說。
(圖/《不求上進的玉子》)
東北大哥的經曆讓她聯想到自己的父親。2008年,他和朋友一起來過北京,朋友在亞運村買了一套房子,而父親花20萬元全款買了一輛車,“附贈”北京牌照。結果車開回去以後,不到兩年就丟了,車險賠了十幾萬元。車牌也沒去找,因為那時候,北京牌照遠沒有今天這麽“珍貴”。
2018年,萱萱來北京工作,父親想起當年的車牌,到車管所詢問,結果被告知:雖然車牌還在父親名下,但因為沒有五年社保,也沒辦法拿回來用。
“但凡他當年也交個亞運村(房子)的首付,現在也不至於拿出300多萬元首付給我買房了。所以算命的都說過,我們家沒有什麽偏財運。”萱萱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