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已變:在中國致富已經不再是光榮,而是危險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洛克菲勒國際主席,《資本主義出了什麽問題》的作者魯奇爾·夏爾馬在金融時報的專欄中寫道,中國企業巨頭對財富的態度正在變化,避免成為中國最富有的人。

Kremlin.ru, CC BY 4.0 , via Wikimedia Commons

上個月,電商巨頭拚多多創始人黃崢因成為中國首富而引起了關注。不久後,拚多多出人意料地發布了悲觀的利潤預測,導致股價大跌。黃崢一夜之間損失了140億美元,失去了首富的頭銜,飲料巨頭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取而代之。

然而,僅過了24小時,農夫山泉也發布了意外的消極前景,鍾睒睒也很快從富豪榜首跌落。

中國社交媒體上開始討論,企業領導人是否在故意貶低自己的公司股價,以避免被卷入對富人的打壓——這是習近平“共同富裕”運動的核心內容。

一位華爾街經紀人寫道,“在政府逐漸轉向更強勢的社會主義時期,沒人願意成為中國的首富”,這一觀點並非毫無根據。

無論這些利潤警告的真實動機是什麽,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的這種解讀反映了國家精神麵貌的變化。當鄧小平在20世紀70年代末成為最高領導人時,他弱化了對財富創造的舊式毛主義敵視,提出“致富光榮”的理念。

但這個口號背後有個限製:致富是光榮的,但不能富得太過分。

盡管中國創造的財富遠超其他發展中國家,但最大的個人財富仍相對有限,甚至比尼日利亞和墨西哥等規模較小的經濟體還要遜色。即使在2000年代經濟蓬勃發展的時期,財富增長似乎也有一個上限,鮮有個人財富超過100億美元。

中國的億萬富豪榜,也因高層頻繁更替而顯得與眾不同。

到2010年代初,至少有兩位商人的淨資產接近100億美元,但最終因腐敗指控入獄。並非說這些指控毫無根據,但這些目標的選擇,似乎反映了中國領導層對財富分配仍抱有某種平衡傾向。

這種傾向在習近平治下再次顯現。他於2012年上台,展開了一場深入精英階層的反腐運動。早期的目標往往是公共部門的高官和“太子黨”。但隨著中國經濟放緩,政府似乎不願恐嚇私營部門這隻仍在下金蛋的鵝——特別是大型科技公司。

隨著時間推移,許多中國富豪的財富超過了100億美元。第一個突破這一門檻並繼續攀升的,是以阿裏巴巴的馬雲為首的科技行業創始人。

這一隱忍態度在2020年的市場繁榮中轉變。當年,中國新增近240位億萬富翁——是美國的兩倍。然而,同年晚些時候,馬雲發表了一次講話,似乎對共產黨監管的方向提出了隱晦但明顯的批評。

他警告說,過度監管可能會阻礙科技創新,並批評中國的銀行具有“當鋪思維”。

國家的報複迅速而嚴厲。阿裏巴巴股價暴跌,馬雲從富豪榜上迅速滑落,並從公眾視野中消失。次年初,習近平發起了“共同富裕”運動,打擊範圍擴大到任何被視為不符合其平等主義價值觀的企業。

在這個新時期,變得過於富有是危險的。

關於國家調查某些商人或金融家的故事不絕於耳。這種壓力正在讓風險投資資金枯竭,年輕人對投資銀行等高收入職業心生畏懼。

去年,離開中國的百萬富翁人數達到了15,000人,遠超其他國家的離境潮。

私營部門正處於退縮狀態。自2021年以來,股市一直在下滑,但國有企業的市值份額已增長了三分之一以上,接近50%。如今,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市值相當的主要股票市場。

過去三年,中國個人財富急劇縮水,億萬富翁數量減少了35%,而世界其他地區則增長了12%。

中國的超級富豪越來越傾向於保持低調。成為美國的首富,可能會啟動自己的太空項目。在印度,或許會為孩子舉辦豪華婚禮。而在中國,可能會選擇放棄新得來的財富頭銜,以免成為眾矢之的。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