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縣域教育體係的一般性與特殊性
縣域教育體係具有基礎教育的一般特點,要承擔縣域社會教育期待的出口功能,轄區學生能夠通過縣域中小學教育體係中往上流動,進而經由高考進入大學。縣域教育出口的大小,表現為縣域高中的清北人數和重點大學升學率,考上清北的人數多、重點大學升學率高,說明縣域教育出口大,縣域社會對轄區教育較為滿意,家長也就願意將自己的子女留在縣域就讀;反之,清北人數多年為零、重點率逐年下降,表明縣域教育出口狹小,留在縣域就讀升入更高層級學校深造的希望渺茫,縣域社會對轄區教育不滿,就會用腳投票,生源乃流動出縣域。縣域教育體係也有自己的獨特性,那就是要回應縣域社會的獨特性,包括縣域社會有城鄉差距問題,縣域教育要解決城鄉教育均衡問題;農民家庭經濟分化加劇,縣域教育要回應不同家庭對教育的不同需求,解決有教無類問題;農村青少年留守現象嚴重,縣域教育要回應留守學生希望更多在校時間和學校教育的需求,解決留守兒童課外輔導和手機沉溺問題。換句話說,縣域教育供給要與縣域社會本身的特性相匹配,否則就會出現教育供需錯位問題。
在縣域中小學教育體係中,鄉校和縣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鄉校與縣中在縣域教育中的角色與功能既有差異性的一麵,也有緊密聯係的一麵。從差異性來講,縣中要回應的是基礎教育中的普遍性問題,縣域集中教育資源在縣中解決教育出口問題,而鄉校則要回應的是縣域教育中的特殊性問題,解決縣域社會特殊的教育需求問題。從聯係性來講,縣中衰弱必定會帶來鄉校的衰落,鄉校是農村學生進入縣中的必要渠道,鄉校與縣中是唇齒相依的關係。因此,在縣域內,“鄉校模式”與“縣中模式”要兩條腿走路,不能偏廢。一旦二者衰弱,會導致整個縣域教育的潰敗,禍及農民和縣域社會。
對於縣域教育發展而言,義務教育階段應該重點發展鄉校,高中教育階段則要重點發展縣中。
二、“鄉校模式”的優勢及其衰弱的社會後果
一個學校要形成正常的校園氛圍,一個班級要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都需要一定規模的生源規模。從調研來看,小學和初中比較合理的人數規模是三百人至六百人的規模,也就是一個年級一到兩個五十人左右的班級。學校人數不夠,正常課外活動、文體活動都搞不起來。在初中,若每個年級構成沒有兩個班級,就無法進行分班管理。從班級來說,一個正常的教學單位是三十至五十個人,小學三十個人左右,初中可以達到五十人。有了這個人數,班級就有了規模性,能夠開展正常班級活動、形成班級和教學氛圍;同時,班級內部因為有規模,學生的成績和表現就可以形成上中下層次,上層表現可以給全班示範、帶動中層,中層則可以傳遞氛圍和正能量。否則,一個班級少於20人,學生就無法形成分層激勵機製,班級也沒有氛圍,老師熱情和積極性調動不起來。調查發現,受低生育意願和農民流動影響,農村學齡兒童大量減少,大部分村小要麽撤掉或變成了教學點,要麽合並成了片小,但人數規模都相對比較少,多數為100人以下的小規模學校,不少教學點隻有一兩個學生。這些小規模學校雖然在硬件設施上進行了大量投資,但是資源利用率低、沒有規模效益。隨著農村人口進一步流動,以及學生向鄉鎮學校集中,多數片小、村小、教學點將很快走向消亡。鄉鎮學校將成為鄉村義務教育服務和政府對鄉村教育投入的主要承擔者。我們將這種教育投資、生源師資、教學機構管理向鄉鎮學校集中的教育管理和發展模式稱之為“鄉校模式”。
“鄉校”是鄉鎮學校、鄉鎮中心校的概稱統稱,包括中心完小和初中兩個學段的年級。鄉鎮中心校不僅是教學機構,而且對全鄉鎮的初中、小學、教學點具有統籌管理和教師配備職能。從教學管理來講,鄉校主要是回應和服務未能流出鎮域的農民家庭的教育需求,因此,它在教育目標、學校管理、教學方式上都帶有較強的鄉村匹配特性。比如,在教育目標上,鄉校跟城區學校瞄準升學不同,它最主要的是要負責學生的規訓,因為鄉校學生多為“半工半耕”家庭,學生是留守的,家庭對他們的養成教育、規訓教育非常弱,那麽這些職責就轉為學校職責,學校就要對這些農村孩子進行教導、規訓和懲戒。在學校管理方麵,由於留守兒童的校外時間都是無效度過,課外沒人輔導,安全也是個問題,因此,鄉村家庭的訴求是希望學校將學生全管起來,讓孩子更多時間待在學校,對寄宿需求多。那麽,鄉鎮學校在學校管理上就要加強寄宿功能建設和配備,比如要強化配置生活老師,以及晚自習的相關配套。在教學方式上,鄉鎮要向普通高中輸送學生,保證教學質量和學校聲譽以留住學生,就得進行區分管理,在學校層麵分班,分快班慢班、好班差班,在班級層麵分流,好學生坐教室前麵和中間,差學生坐教室兩邊和後麵。
從調查來看,鄉校較片小、村小和教學點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一是學生有規模性。鄉校集中了未流出鎮域的大部分學生,無論中小完小還是初中,學校和班級學生都有一定的規模,能夠形成合理的梯度,學校、班級的教學和管理就能正常開展。二是集中了全鄉鎮的優秀教師。中心校具有全鄉鎮的教師管理和調配權,它就能夠將鄉鎮優秀教師配置在鄉校,充實各個年級的教師隊伍,合理搭配老中青教師結構。三是鄉村教育資源集中配置在鄉校,而不是稀釋在村小、教學點,因而能使教育資源發揮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四是鄉校有學生有規模、教師結構合理,就能夠形成穩定的校園文化、氛圍和管理經驗,形成穩定的教研隊伍和傳統。如此,鄉校在教學和學生管理上就會有業績,能夠適配鄉村社會“半工半耕”、多留守、少文化的特性,回應鄉村社會的教育需求,解放農村青壯勞動力;升學出口看得到希望,鄉校就留得住學生,形成正反饋,鄉村家長就更願意將學生留在鄉校,降低家庭的教育成本,弱化家庭教育焦慮;讓多數不能進城的家庭的子女都能夠接受相對不差的義務教育,並有相同的機會通過鄉校教育供給而向上升學。
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是個客觀事實。在教師初始分配上,縣城就更能吸引優秀大學生,在再次分配上,鄉村優秀教師也多向縣城流動,使鄉校成為縣城學校優秀教師的培養基地。在教學資源上,培訓資源、教研資源、科教資源、信息資源等都較鄉鎮中學豐富。鄉村有能力進城的家庭也都不遺餘力將子女送進縣城學校就讀,鄉村優秀學生不斷流失。這是大的趨勢。當前教育部門也在推行城鄉教育均衡的相關措施,比較成功的是縣域優質高中招生指標到校的政策,這使得鄉鎮中學有按報名數定比例進優質高中的權利,將競爭限製在校內,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鄉校的優質生源。
然而,縣級政府在縣城興建的“教育新城”卻極大地加劇了鄉校生源的流失。為了開發縣城房地產、推動縣域經濟,縣級政府將教育資源大量投入到房地產周邊,通過教育吸引農民進城買房。還有些地方,縣城為了吸引農民進城,把地處鄉鎮、教學質量非常好的高中、初中特地整校搬遷到縣城,倒逼農民進城買房。縣級政府的這波操作必然加快鄉校的衰弱,而鄉校衰弱的後果特別嚴重,會使得多數鄉村學生還沒有來得及努力就注定了失敗。其邏輯如下:第一,鄉村學生特別是優秀學生規模化、快速流出,必然導致鄉校學生大量減少而趨向去規模性、梯度性,使得學校氛圍難以持續、教學合理教學規模被打破,鄉校的教學業績就會下降;第二,班級學生無規模、無梯度,教師成就感、獲得感也越來越少,也就無法激發熱情、動力和積極性,進一步催生優秀教師向外流動;第三,學校無業績、優秀老師流出,增加鄉村家長對學校的不滿和不信任,倒逼優秀的學生、有能給力流出的學生進一步流出,最後使得留在鄉校的學生就是那些沒有能力流出去的家庭的小孩;第四,這些家庭本身是農村的弱勢家庭、不完整家庭(如離異家庭),占農村的很大一部分,他們家庭無法給小孩提供知識教育、養成教育,完全依賴於鄉校的學校教育,而一旦鄉校衰弱,即便他們個體努力,也沒有機會通過義務教育往上流動,更何況他們還不知道怎麽努力。
鄉校衰弱意味著,鄉村大部分不能進城家庭的小孩早早地就被義務教育體係給甩出去了。首先這是一種極大的不公平,縣域為了城鎮化發展、少數人接受優質教育而公然放棄多數人;其次,增加了進城讀書家庭的教育負擔,包括進城買房、消費、生活、陪讀等,這些高額成本也阻隔了沒有支付能力的農民家庭進城;再次,中考教育競爭層級向縣域上移,個體家庭都向縣城競爭教育資源,加劇鄉村家庭的教育焦慮和教育競爭,進一步推動教育城鎮化,加劇鄉校衰敗。
三、“縣中模式”的優勢及其衰弱的社會後果
調查了解到,一般區縣比較好的普通高中就一兩所,所謂“省級重點高中”則最多一所,之所以如此,與高中教育資源的集中配置有關係。中小學教育屬於義務教育,教育資源配講求公平,因此需要相對均衡。而高中教育不是義務教育範疇,屬於競爭性教育,要參與全市、全省的高考競爭,那麽資源配置就必然要趨向集中,而非均衡配置在所有高中,以利於縣域在全市、全省的高考競爭。那麽,這種縣域集中教育資源辦好一兩所普通高中學校,通過這一兩所學校的高考業績向縣域社會和上級政府發送教育政績信號的辦學模式,就是“縣中模式”。就目前調查來看,一般區縣戶籍人口在四五十萬到一百萬之間,轄區內普通高中一般有六七所至上十所不等。其中,縣城一般有二至五所高中,其餘高中分布在區域性中心鄉鎮上。縣城的高中一般可以在全縣招生,如最好的那一兩所高中,中心鎮上的高中則主要在所在片區的鄉鎮初中招生。縣域最好的一兩所高中承擔著縣域社會教育出口和為縣級政府創造教育政績的功能,清北生和重點大學錄取生一般處在這一兩所學校,其餘高中則基本沒有清北生,重點大學學生較少,多為二三本大學生和專科生。
縣域最好的一兩所高中就是所謂的“縣中”。縣中較縣域其他高中有以下幾個優勢:一是生源數量有保障。縣中在全縣招生,生源數量不隨全縣初中生源數量的波動而波動。即便縣域初中生源大幅減少,也不影響縣中招生,因為縣中招收的是排名靠前的學生;“指標到校”政策後,縣中的生源的數量減不了。所以縣中可以按照自己的資源和發展目標來確定和調整招生數量。但是其他高中則因為地處鄉鎮,招生範圍相對受限,因此招生數量都受到片區初中的影響。如果片區初中生源減少,片區高中的招生選擇空間就縮小,甚至可能隨著農村人口減少和流動而不得不壓縮招生規模。即便是允許這些高中在全縣招生,也難找到其他片區的學生。在一些縣市,在片區的高中為了便於招生而搬遷至縣城。二是生源質量有保障。縣中招生是合法掐尖招生,全縣最優秀的初中畢業生填報的一二誌願必然是縣中,隻有在縣中錄取完之後,其他高中才錄取。有些縣中還能通過相關政策吸引優秀初中畢業生,如全縣前多少名報考其學校的,可以享受某種獎勵如物質獎金、家屬住校陪讀等。三是有效師資有保障。縣中除了能夠招來優秀畢業生和高質量培養自己的師資外,縣中還能通過教育局從其他中學外調優秀老師充實教師隊伍。四是有除生源、師資外其他最優質、最豐富的軟硬件資源,包括經費預算、項目投入、榮譽獎勵、校園文化、老教師資源、教研經驗、管理經驗、管理隊伍建設、校友關係、社會關係、政治資源、社會聲譽等,等等。
縣域辦好一兩所縣中,縣中高考有成績,就會溢出以下正麵影響:第一,滿足縣級政府及其主要領導對教育政績的需求,從而源源不斷地獲得縣級政治、經濟等資源支持。第二,滿足縣域社會對教育期待出口的需求,也就是出清北生和更多重點大學生的教育期待,從而使縣域社會對縣域教育有信任並予以支持,進而留住縣域優質初中畢業生。第三,縣中保障了縣域教育的出口,優秀初中畢業生能夠留在縣域,縣域教育體係就會保持相對完整,縣域內多數家庭就可以通過縣域教育體係相對低成本地獲得基礎教育服務,並還有很大希望從縣中出口走進大學。由於縣域教育能夠滿足大多數縣域內家庭的就學需求,而少數有資源的家庭才會到地市、省會城市購買更優質的教育資源,但卻不會引發其他家庭的效仿和競爭。第四,降低縣域社會教育競爭強度。當前的高考競爭主要是以縣域為層級、以縣中為載體參與全省高考競爭,而非個體家庭直接參與全省家庭之間的競爭,那麽,在省域內則是縣與縣之間的競爭,更具的是縣中之間的競爭;而學生及其家庭隻參加縣域範圍的競爭,也就是升入縣中的競爭。及至指標到校後,學生及家庭之間的競爭限製在就讀的初中學校內部,即競爭指標,競爭範圍更窄,競爭壓力更小。所以,以縣中為載體參與高考競爭,限製了競爭範圍,較大地降低了縣域社會的教育競爭強度和教育焦慮程度。
縣中在過去二三十年都運轉得比較好,縣域社會教育焦慮適中、競爭並不激烈。但是最近十幾年,縣域社會教育焦慮和競爭加劇,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縣中的衰弱。而縣中衰弱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省市超級中學跨區域“掐尖”招生。縣域尖子生被這些學校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吸引走了,縣中沒有了尖子生,優秀學生、中等生和落後生都缺少了帶動力,學校高考業績不可避免的下滑,清北生多年為零,重本率連年下降。三是優秀教師的外流。基礎教育是經驗積累的教育,優秀教師的培養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時間來沉澱。但是優秀老師外流是短時間內的事情,因此會帶來縣中優秀老師青黃不接和教師結構不合理的狀況,也會嚴重影響學校的教學業績。
縣中的衰弱會帶來嚴重的政治社會影響:
第一,在缺乏清北生名頭和重本升學率招牌下,縣域社會對縣中教育進而對縣域教育產生懷疑和不信任,優秀學生和家庭有經濟條件的中等學生也開始用腳投票外流,這樣縣中的生源結構更為不合理。學校即便有規模,但是班級不能形成合理梯隊,學生知識能力、理解能力、應試能力上不去,教師沒有教學成就感,因而更容易被民辦學校、超級中學所吸引。形成負反饋。
第二,縣域教育體係不被信任,隻要有人流出縣域到省市就讀,就會帶來其他學生及其家庭的效仿和競爭,從而形成有能力流出都要流出的外流期待,從而加劇縣域社會的教育焦慮。那麽,為了自己家子女能夠到省市更好學校就讀,就得到市場上購買更多的教育資源,甚至從初中、小學就希望自己家小孩到省市好學校就讀。有能力的家長真這麽做,形成示範和風氣,沒能力和子女還沒有到初中(小學)學段的家長就真焦慮。
第三,有能力的家庭從小學、初中就將子女送出去縣域,結果是導致縣域內初中、小學生源被掏空,瓦解了從高中到初中、小學整個縣域教育體係。縣域教育難以再培養出優秀的學生。
第四,有能力的家庭都將子女送進省市好學校就讀,留下來在縣域高中包括初中就讀的就是縣域普通家庭的子女。這些家庭屬於縣域的大多數,因為走不掉,所以他們最依賴於縣域教育體係特別是縣中教育。縣中教育好,他們就有出口,升學深造的機會較大,對他們有好處。但是縣中衰弱——生源結構被破壞、師資結構不合理、教育資源向省市集中,他們就是再努力、再勤奮,也無能力“逆天改命”,他們再難從縣中走出去。
四、縣域教育體係瓦解
總體來說,鄉校在匹配鄉村社會特殊性的基礎上,實現了大多數農村家庭子女就近、低成本享受義務教育的基本權利,保障了縣域教育的公平性。縣中集中縣域教育資源參與省市教育競爭,體現了縣域教育體係的效率性,從而回應了縣域社會的教育期待,維護了縣域社會對縣域教育的信任,保持了縣域教育體係的完整性。縣域鄉校和縣中的衰弱使得縣域教育不成體係,不再能匹配鄉村社會特性和回應縣域社會教育需求,更無法給予縣域社會教育期待以出口。鄉校衰弱的最大後果是,鄉鎮轄區內下層農民家庭的子女還沒有努力就失敗了,而縣中衰弱則意味著縣域普通家庭子女怎麽努力也看不到未來,最終高考就成了少數有經濟條件的家庭的子女共同玩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