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網證網號” 負評如潮也擋不住“黨的意誌”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中國擬對10億網民統一核發“網證網號”,並自7月26日起發布管理辦法,征求公眾意見。對此,近一周來,網民負評不斷,多位學者也大呼反對,如清大教授勞東燕質疑此舉是給網民“安上監視器”。但這些反彈聲浪現已遭當局封殺,被部分網民譏為“拙劣的民主秀”。

針對“網證網號”的網絡新規,觀察人士多認為中共意在強化對網民的監控和言論審查,即使有“保護個資”、“遏止電信詐騙”的良善立意,也難達成效。

中國對互聯網的管控再釋出緊縮信號,將推出全球首見的“網證網號”製度,相當於發行“網絡身份證”。

中國公安部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司(網信辦)7月26日發布《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並向公眾征求意見,截至8月25日。

根據草案條文,中國網民未來可通過國家網絡身份認證App“自願申領”並使用“網號”、“網證”,無需向互聯網平台提供個人身份信息,“最大限度減少互聯網平台以落實實名製為由超範圍采集、留存公民個人信息”,具有“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推進網絡可信身份戰略的目標。”

中國網民負評如潮

然中國網民多不買單,普遍認為未來得“持證上網”,且有了網證、網號反而隱私不保,話語權遭嚴管,而紛紛發出負評。

不過,截至8月1日,這些反彈聲浪都已遭404屏蔽,唯“自由微博”網站或X等境外社媒平台仍可搜尋到部分原文。

一位署名“方之夫”的微博用戶發帖批評:當局“管製話語權,此權極大”。他還警告說,未來若“網證被吊銷了,就是在互聯網世界裏被判處了極刑。”

署名“乖乖老鼠”的微博用戶也發文感歎,中國網信辦未來或可靠網證“一鍵封殺舉報者在所有平台的舉報記錄?!那時是不是死無發聲之地?恐怖”。

除了一般網民,網絡大V和學者也都公開發聲反對,但一樣落得被屏蔽的命運。

例如,北京律師王才亮在微博發帖稱:“國家太累了! 又將為社會公眾統一簽發網號網證!……我的意見很短,就是:不讚成這麽做。請給公民們留下一點點隱私的空間。”

勞東燕網證網號給網民安上的監視器

以敢言著稱的清華大學法學教授勞東燕也公開反對,她在微博發文稱:網證網號“與網絡實名製一樣,真正的目的是管控人們在網絡上的行為,所謂保護個人信息雲雲不過是虛晃一槍”,就如同抗疫期間的健康寶,意在將“社會管控日常化與常態化”。

勞東燕批評:“網號製度就相當於給每個人的上網行為安裝一個監視器,所有網上的痕跡(包括瀏覽痕跡)都可一網打盡地輕易加以收集。”

她還說,網證網號未來恐將成為經許可才能享有的特權,若相關部門不提供認證服務,個人未來也恐難使用互聯網服務。

美國之音透過電郵希望取得勞東燕的第一手置評,不過,直至截稿前,都未獲回應。

另外,北大法學院副院長沈巋也在鳳凰網發表題為《統一網號網證的比例原則檢視》的長文,他呼籲此網證網號新規的手段和目標應合理、合法,目標可實現,並對當事人的權益損害最小,且當局要以最小成本施行、“切忌用大炮打蚊子”等。

沈巋建言中肯,也少有批評,但他的這篇評論也已遭下架屏蔽。

勞東燕、沈巋的意見雙雙遭封殺後,引發部分網民感歎,中國“沒有言論自由”

封殺負評,網民:拙劣的民主秀

一位署名“劉繼明”的微博用戶更嘲諷:當局“一邊煞有介事地公示(網證管理辦法),向社會征求意見,一邊屏蔽不讓人發表意見,這樣拙劣的民主秀真讓人大跌眼鏡”。

但也有網民認為,中國早就是“監視王國”,此新規不足掛齒。

一位署名“金陵郭建”的微博用戶就發文說,中國人什麽證都見過,“上網證真地在我們這一輩老不死的麵前就是小菜一碟。”

一位因議題敏感、不願透露全名的李姓上海異議人士也告訴美國之音,網證網號對像他一樣長期被備案監控的人士來說,真地隻是小兒科。

李先生說,中國網民對網證網號製度的反彈,包括勞東燕教授的意見,隻是反映一般人對中國這個監控王國的粗淺理解,實際上,中國網警對網民“秘密監控”的嚴密程度早就超乎想像。

他說,監控他的公安大隊長就曾信誓旦旦地威脅他:“你不要懷疑我們的技術,隻要有電話號,你所有的東西(隱私),我們都知道。”

李先生說,網證網號製未來如何落地還有待觀察,但他說,新規不過是當局在過去秘密監控的基礎下,現在向網民公開表示,未來監控將更加公開化,“主要是威攝、警告,讓你們(網民)小心一點,大概主要起這個作用”

人權律師: 網證網號是違法規章

就法論法,一位因議題敏感、不願透露姓名的人權律師告訴美國之音,網證網號新規是違法性規章,不僅公然違反《世界人權宣言》及如《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經濟權利公約》等國際人權公約,也違反了中國的憲法,濫職侵犯公民的個人隱私、通信和言論自由等。

但他對此新規工程之浩大,能否成功推進,不無質疑。

他說,這新製“也可能最終是個爛尾工程”,端視多方因素,包括體製內能否形成利益驅動機製,一如當年金盾、天網等係統,由哪個家族、派別承包,也要先擺平各權力部門的利益和責任傾軋等。

原籍湖南、現已入籍台灣的網絡工程師佐拉原是中國知名的公民記者,熟悉中國網絡文化的他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表示,中共一再緊縮對互聯網內容和言論的管控和審查,未來透過發行網證網號將可進一步擴權,因為中共將手握該許可證的解釋權和發行權。

佐拉中共透過發行網證擴權

佐拉說:“這個網證網號的控製權也是一個超級大的權力,因為既能知道網民的實際名字,也能知道網民和網證之間的關聯,所以這也是一個超級巨大的權力在手中,當然也是(中共)擴權的行為之一。”

他說,不同於歐美國家,中國對網絡的管控趨嚴,不僅要求互聯網平台要保留長達60天的日誌,以供其追溯並糾舉網絡違規行為外,還要求互聯網平台承擔起網絡言論的審查責任,因此,平台為了避免踩到監管當局的紅線,往往過度或主動進行嚴格的言論審查。

不過,佐拉說,中國這部網絡新規或有值得支持之處,因為其初衷是為了避免互聯網公司蒐集過多使用者的個資,也降低個資外泄的機率,以打擊電信詐騙,隻不過,他說,這立意或許良善,但無法遏止電信詐騙,因為海外電信詐騙集團之所以越來越猖獗,並精準鎖定中國人,是中國實施網絡實名製十多年來的後遺症,未來就算成功推行網證網號新製,讓互聯網公司不再取得使用者的個資,政府端的實名數據庫仍有個資外泄的風險。

佐拉說:“網證網號不能遏止(電信)詐騙,詐騙是實名製帶來的......(中國)政府那邊仍然有一個數據庫,囊括所有資料,所以(網證網號製度)還是跟實名製沒有差別,政府也能泄漏(個資),因為這個(中國)政府的約束機製並沒有我們想象那麽嚴格。”

電商平台、直播主後續衝擊或有限

對於網證網號新製,中國境內的電商平台和直播主或都還在評估後續衝擊中,也或因議題敏感,鮮少發表意見。

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國直播主培訓集團執行長告訴美國之音,互聯網平台和政府本就可通過人臉和聲音的識別,快速鎖定並封殺被列入警示名單的使用者,因此,他倒不認為網證網號新規會給直播行業帶來太大的衝擊。

他說,網民在各平台現仍可使用不同的網號網名,未來新規上路後,同一人跨平台的不同網號或將統一,而沒有國民身分證的外國人也可能須申請網證網號、才能上網,另外,使用他人帳號上網的漏洞也可能不複存在,這都是政府強化網絡管理的政策。

他還說,對此新規,目前中國主流媒體聲音都很統一,也沒有反對意見,待權威單位進一步發布信息後,網絡雜音或可消停,而且平台若被要求蒐集個資“最小化”,未來行銷也不受影響,仍可以推播產品給虛擬帳號。至於網號網證的申請和審查,他認為,應開發自動化軟件,識別人臉和核實手機號後,自動核發,就不至勞民傷財。

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專家唐生也告訴美國之音,網證網號新規對電商短期內沒有衝擊,唯對電商行業的投資人來說恐帶來政策不確定性或風險。他認為,此新製的自願原則恐難持久,因為,當局的最終目標是掌握到境內每位上網者的實名信息,而這工程恐須好幾年的時間才能逐步完善。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