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跌進“1”時代,年輕人還是選擇存錢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對於普通人來說,未雨綢繆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撰文丨陳白

銀行存款利率又降了。

在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幾大行最新官宣的存款利率表上,三個月、半年、一年整存整取掛牌利率均下調,分別為1.05%、1.25%、1.35%;二年、三年、五年整存整取掛牌利率也都下調了20個基點,哪怕存五年,存款利率最高也隻有1.8%。除了整存整取,活期存款年利率也下調了。

現在,以存100萬元為例,就算存五年期,最終到手利息將由之前的10萬元降至9萬元,減少1萬元。按照這個收益,長期看連CPI都跑不過,多存一天都算虧本。如果要對比將近10%的廣義流動性(M2),普通人選擇長期定存的話,就和做公益沒有太大區別了。

當然,這也是存款利率之所以一降再降的原因所在——應對通縮風險,刺激經濟增長。一般認為,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降低儲蓄率可以鼓勵大家花錢拉動消費、促進投資。

但現在的問題是,降了存款利率,消費和投資的熱情就能上來嗎?

降低存款利率對促進消費的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能夠明顯看到的變化是,為了應對利息下滑的存款攻略熱度卻直線上升了。

一段時間以來,存錢攻略風靡各大社交平台。

相比消費,這屆年輕人更熱衷的無疑是如何存錢。在一些社交平台上,發帖分享自己的存款進度常常成為熱門。“挑戰4個月存5萬”“工作兩年終於攢到8萬”等各種攢錢、記賬攻略層出不窮。

躺平、反內卷、“特種兵”……本來應該接力成為主力消費人群的這屆年輕人,卻主打一個不聽勸。

01

居民儲蓄的另一頭首先是消費,很多人認為,儲蓄率上升的原因是消費供給不足導致的,也就是沒有足夠的刺激來促進消費。

而回顧過去5年的消費市場,會發現這可能隻是一廂情願的推斷。

其實,在2018年之前的幾年,絕大多數人都是相信“消費升級”敘事的。

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快速上升,中產階層群體不斷擴大,高品質的消費需求被認為是主流。由此一批消費升級品牌也應運而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喜茶等一批定位高端的消費品牌的出現。

倒退回那個時候,“五環外市場”依然還是獵奇般的存在,除了黃崢,估計沒有幾個人相信那會是國內消費的未來主流趨勢。從電商到品牌,所有人都在試圖推出自己的會員付費模式,為高品質消費提供更好選擇。

一個標誌性的轉折點,是2018年以涪陵榨菜為代表的塔基消費品開始漲價。

彼時引發了消費到底是在升級還是降級的爭議。有人認為,涪陵榨菜是消費降級的體現;同時有人認為,哪怕是塔基市場也開始品牌和價格升級了。

當時的爭議並沒有明確答案。但到了今天來看,趨勢已經再清晰不過了。曾幾何時,我們也出現過針對升級需求的供給,但他們最終還是輸給了現實。

今天已經沒有人再提“五環外市場”,因為最後從投資人到消費品創業者們驀然發現,“五環內的需求”場景正在快速消失——曾經消費升級的代表品牌喜茶和奈雪的茶,也終究還是敵不過幾塊錢一杯的蜜雪冰城。

也就是說,不是年輕人沒有花錢的地方,隻不過在價格和品質麵前,他們最終還是選擇了價格。

正因此,從供給不足來倒推消費能力不足並不能成立——需求是因,供給是果,能夠被供給刺激出來的,本質還是早就存在而未被滿足的需求。

在有錢有安全感的情況,不用刺激,誰都會願意消費的。

02

除了消費的影響,儲蓄率上升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可投資的優質資產不足。

近幾年來,存款利率可以說是一降再降。但儲蓄率出現短暫下滑之後,很快又再次回升。

按照央行最新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數據,截至6月末,人民幣存款總額再增11.46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9.27萬億元,住戶存款餘額約為147.15萬億元。

一句話總結,就是存款利率一降再降、降完還降,也不影響我繼續存錢。

在低利率狀態下的儲蓄回升,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成長性的資產。

這兩年來,“資產荒”一直為業界討論爭議不休,但事實上這不僅僅是機構投資者的困境,同樣是個人家庭資產負債表的困境——以前儲蓄可以轉化為房產,現在誰還敢輕易買房呢?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以前很多人熱衷的餘額寶等貨基的7日年化收益僅圍繞2%上下波動,再加上房地產處於周期低位,而權益市場輪動過快投資難度加大,實現大幅增值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能夠保值不虧損就已經算是投資高手了。

在股票社區,2023年最熱的投資段子是——

今年年初我的三個朋友,一個賣了一套房子炒股,截止到12月15日虧了50%,不過卻發現可以用剩餘的錢足夠把自己賣掉的房子再買回來。另一個賣了股票買了房,也虧了50%,結果發現現在賣了房,也可以把之前的股票買回來。第三個賣了房子1000萬存銀行,賺了利息不說,發現還能打八折把房子買回來,淨賺200萬。

段子雖然是段子,但很清晰地解釋了,為什麽存款利率這麽低,大家還是要存錢。

03

但對於儲蓄愛好者們來說,一個不算好的消息是,現在1%的利率可能也還隻是開始。

很多人感歎,過去那個定存年化收益率能到4%—5%的時代是徹底一去不複返了。今天來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確實是不切實際的想象。你以為“1”字頭的年利率已經是曆史最低的時候,其實有些國家,存款別說拿利息,甚至都要給銀行倒貼錢。

從曆史經驗來看,為了應對通縮風險,促進經濟,丹麥、瑞典、日本都不同程度地實施過負利率政策。而負利率指的就是銀行需要向儲戶收取費用以持有他們的存款,而不是支付傳統的利息。

如果中央銀行認為負利率對於實現特定的經濟目標(如提高通脹率、促進信貸增長)是必要的,那麽實施負利率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當然,回到國內市場,負利率出現的可能性並不大,相比之下,量化寬鬆、定向降準等,這些措施可能會被優先考慮。

不過,對於普通人來說,未雨綢繆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麵對存款利率下調,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其他選擇,比如層出不窮的存款攻略就證明,人民群眾的存錢智慧依然是無限的。

此外,盡可能提高自己的金融知識,打開思路,比如購買長期國債、美元理財等等,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依然還算不錯的備選。

話說回來,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時期,最好的投資,其實還是需要回歸到投資自己。

多學點技能,哪怕多學一門語言,長期來看,都是真正的有價值的“投資”選擇。

我們無法改變周期,但我們可以盡可能地保證自己有穿越周期的能力。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