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大門越建越遠,背後是花式圈錢?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提前一個多月規劃的西北之旅,禾梓將最後一站放在了黃河石林。禾梓和家人專門選擇淡季出遊,租車自駕,但還是沒逃過景區套路。

4月初,還處於景區淡季,但禾梓發現,隻能選擇景區內的運營車,交通套票和門票捆綁銷售,大巴車、觀光車這兩項必選,共計68元/人,比每人40元的門票還貴。

而同樣是淡季,兩個月前去的遊客還可以自駕進入景區。按照景區官方售票頁麵上的視頻宣傳,一旦黑山峽水利工程啟動,石林中海拔1380米以下部分將被淹沒,因此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

“大巴車是過22道彎坐的,觀光車是進入飲馬溝大峽穀坐的,這兩段路線不同,哪個都不能省。”黃河石林景區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冬季人少,開春後遊客增多,考慮行人安全和停車問題,不能開車進景區。

由於近期大峽穀有落石,觀光車線路不通,景區員工建議遊客走水路進入大峽穀。不過,乘坐遊輪隻能購買168元/人的“門票+交通套票+遊輪”的大套票。“買了可以不坐,觀光車不坐也不能退,而且不能單買遊輪票。”景區工作人員說,目前就是這樣設置的。

從大巴車落客點到遊輪登船點往返5公裏,遊覽飲馬溝大峽穀需往返9公裏。“如果體力都消耗在前期徒步上,後麵就沒力氣爬觀景台了。”景區員工耐心勸說,觀景台在石林最深處,下車或下船之後,還要走一個半小時才能到,這段隻能步行。

“抱著‘來都來了,別留遺憾’的心態被痛宰一刀。”禾梓說,為了給後程遊覽保存體力,不得不為前期路費買單,關鍵是根本沒有選擇餘地。

“故意拉長距離,甚至在不太合理的距離上設置景區內的接駁交通,並收取額外費用,實際上是較為明顯的製造額外盈利點的行為,同時涉嫌以園中園、票中票的形式來盈利。”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魏翔指出,小交通提供了便利,同時減輕環保壓力,不建議免費,但其本質目的是提高旅遊服務質量,而不隻是用來提高景區經營利潤率。“很多景區吃相過於難看,當然會引起遊客的反感。”

寧夏水洞溝景區內的駱駝拉車項目。圖/視覺中國

“花錢坐了一圈車”

作為旅遊愛好者,頻繁遭遇的景區內交通收費,讓禾梓感覺到防不勝防。

最誇張的一回,禾梓在寧夏水洞溝5A級景區裏乘坐了十幾種交通工具,電瓶車、驢車、馬車、竹筏、駱駝、沙漠越野車輪番上陣。“景區很大,小景點之間幾公裏遠,途中沒有可玩項目。”禾梓回憶,景區門票有各種減免規則,沒想到錢都花在了小交通上。更令她感受不好的是,該景點作為文保單位的人文內容並未被深入挖掘和呈現,唯一記憶點就是“花錢坐了一圈車”。

“印象最深的是達古冰川,景區內小交通費用加一起是門票2倍多。”禾梓每年都會安排一兩次家庭出遊,自駕或包車,在當地深度遊十天左右。伴隨女兒長大,這樣的家庭活動已經堅持了23年。去年秋天第二次遊玩川西,達古冰川是整個行程中最貴的一站,一家三口的門票支出就達1000多元。

在景區內設有小交通,是當下常見的現象。圖/中新

驅車到景區大門後,換乘“和門票捆綁銷售”的大巴到索道口,每人再花180元乘索道從穀底到海拔4860米高的雪山山頂。“風景絕美,費用也是真的貴。”

達古冰川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風景遊覽區規劃麵積210平方千米,自然保護區麵積632平方千米。景區工作人員介紹,從大門到索道口單程30多公裏,不允許自駕進入,“單買門票進不去”,山區海拔高,“沒有棧道,不能徒步”。

“隻買門票,根本沒法兒玩。”禾梓明顯感覺,景區越建越大,徒步遊玩越來越難,原來從公路就能看到的景觀,也被層層圍在景區深處。

她2009年夏天去北疆時,進巴音布魯克大草原,從門口到核心景區步行不過1個多小時,還能邊走邊玩。

現在去巴音布魯克,雖然線上購票有單買門票的選項,“但區間車票是必須買的”。景區工作人員解釋,就算是老人、學生等門票減免群體也必須買區間車票。“從大門到景區,單程45公裏,你要走進去?”

剛從新疆自駕遊回來的林橙,也在吐槽喀納斯景區內的區間交通。

按照景區要求,自駕遊客要把車停到賈登峪停車場,乘車或步行到景區門口,再走10分鍾到售票處,一日門票和觀光大巴共計230元。大巴車把遊客從大門送到景區裏的換乘中心,這段路程要花1個多小時。到換乘中心後,有5條前往不同景點的路線,可免費乘坐,其中就包括必須單獨預約門票的觀魚台。但問題是,五條路線終點彼此不互通,想去下一景點,必須先回到換乘中心。“簡直是人為製造擁堵。”

景區小交通換乘次數越來越多,區間車越等越久。林橙想打卡的三灣,正好在大門到換乘中心的觀光路線上,但大巴車進景區時中途不停,隻能出景區途中下車遊玩。由此帶來的問題是,回程大巴上,下車的人永遠比站點等車的人少。林橙絕望地看著一輛又一輛車開過,就是上不去。她算了下花在區間車上的時間,起碼四個半小時。“景色很美,但不想再去了。”

“景區內交通路線設計複雜,有些可能是利益驅使,有些可能單純是專業度不夠。” 北京聯合大學中國旅遊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偉分析,遊客之所以吐槽小交通,無外乎費用過高、並未便利出行、沒有增加旅遊體驗感等幾種主要原因。

好不容易乘車遊完全程,才發現出景區必經商業街,商業街還越修越長。

張佩今年夏天去貴州黃果樹景區,就被觀光車“甩客”,放在了商業街口,而不是景區出口,愣是頂著太陽被迫逛街,關鍵每家店鋪買的小商品都差不多。“花了錢、遭了罪,還沒新收獲。”

黃果樹景區工作人員介紹,如果想少走冤枉路,點對點車接車送,走專屬通道,可以多花錢買“要客VIP”,門票、要客服務和扶梯共計338元。

景區大門越建越遠和花式收割遊客的小交通,已經成為很多景區的常規操作。然而,在大眾旅遊時代,遊客越來越注重旅遊的質量與體驗感。

“景區要警惕一味靠小交通創收的行為。”曾博偉提醒,當景區強製消費小交通,並將其作為提高營收的潛規則,不僅降低了遊客滿意度,也降低了旅遊景區的服務質量和口碑,從旅遊的長期經營效益來看,可能是無效,甚至有害的行為。

越建越遠的景區大門

“二十年前出門旅遊,車子通常能開到景區門口,下車就能玩。”曾博偉對比,如今景區最直觀的變化之一,是大門建得離核心景區越來越遠。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變化,“最初是因為原有設計已經不能承載日益增長的遊客量”。例如,雲南石林2011年首次升級改造就包括外移景區大門,同時啟用了新的遊客中心、停車場、景前區休閑公園和遊客集散廣場,實現遊覽區與服務區分離。

據魏翔觀察,國內自然風景區內流行電瓶車一類小交通的時間在2009年前後。“主要源於各景區開始受到來自環保部門的壓力,必須對景區環境管理、承載力管理和容量管理進行更加科學地配置。”

當時,“低碳旅遊”概念剛被提出不久。到2009年12月初,《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首次將“低碳旅遊”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麵,明確倡導低碳旅遊方式,大力推進旅遊節能減排。而對旅遊目的地的“低碳建設”改造,主要就是新建生態停車場,禁止機動車入內,使用電瓶車、新能源車等低碳旅遊交通方式。出於保護環境和增加遊客體驗度等需要,遊客中心逐漸被遷移到核心景區之外,大門也越修越遠。

“誰也沒想到,由此帶來了負向激勵。”魏翔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很多景區發現通過擺渡車等小交通能夠提高景區實質收益率,從而解決很多景區單體利潤率不足的問題。

據和君谘詢發文統計,疫情前,主板上市的景區企業交通業務的毛利率平均達到64.93%,遠高於20.43%的旅遊服務類業務和27.6%的酒店業務。並且,交通業務的毛利潤占總毛利潤的比例平均為68.74%。小交通顯然已經成為景區的重要盈利來源。

“旺季景區內交通的毛利率遠高於60%。”魏翔認為,最吸引景區經營者和投資人關注的並不是淨利潤多高,而是小交通這種方式“算得過賬”。景區內交通收益和人流量高度相關,能掙多少錢是可以算出來的,也就是說,不需要額外付出努力來提升服務質量,隻要有人來,就能賺到這份錢。

曾博偉指出,現實情況是,國內的景區運營主體複雜,景區交通費的定價難以監管,各種收費問題層出不窮。有些景區成立了國有資產公司來運營,有些把經營權通過招投標方式拍賣給第三方公司,有的直接由民營企業接管。

去年,“樂山大佛被賣17億元”的烏龍一度登上熱搜,後經景區管委會回應,出讓的實際是景區觀光遊覽車和攤點的30年經營權,經營區域位於樂山大佛核心景區外原景區過境道路淩雲路,全長5.24公裏,係文化遊覽區。

《2021年度四川省樂山大佛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單位決算》曾披露,景區存在發展任務重、資金缺口大等問題。為“打造國內首選旅遊目的地”“邁入國內景區新基建第一方陣”,景區承擔了“擴容提質”掛圖作戰項目共8個,總投資約50億元,加上景區門票價格下降、承擔政府統籌支出等因素影響,僅靠景區自身資源難以平衡項目投入。

近十年來,很多景區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升級建設,麵臨著巨大的回款壓力。但另一方麵,2018年起,國家發改委發文推進重點國有景區門票降價,以進一步發掘居民旅遊消費潛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景區為了生存下去,隻能通過其他收費方式來填補收入缺口。”曾博偉說。

相較於實景演出和娛樂設施動輒上千萬的投資,景區交通工具的一次性投入相對較低,運營成本更低。曾博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尤其在自然風景區中,出於環保考慮,餐飲、住宿等二消模式的發展麵臨諸多限製,如果景區自身創新能力不足,作為半剛需存在的內部交通就成了最容易實現二次創收的方式。收費衝動下,一些景區將出入口設置到離核心景區較遠的地方,禁止自駕進入,景區內部交通服務就成了遊客的唯一選擇。

如何讓遊客為體驗買單

去年夏天,有旅遊博主發視頻吐槽,在吉林省長白山天池景區“遇坑”——自駕前往天池北景區附近的停車場,想直接買票進入景區,但被工作人員告知,景區禁止自駕進入。想要上山,必須返回35公裏外鎮上的“遊客集散中心”售票廳購買景區門票,統一乘坐大巴車前來參觀。

據長白山北景區工作人員對媒體的回應,原來的山門已經取消,所有人必須從遊客集散中心走,統一乘坐景區內部車上山。“這樣方便統一管理,已經三年了。”

這位旅遊博主難以接受的是“景區對遊客的忽視”。他認為,既然不能自駕上北坡頂峰,就該提前設置明顯提示標語,沿途告知,減少給外地遊客造成的不便。他最終放棄了去天池的計劃。

除了服務意識不足,一些景點搶票規則過於複雜,也影響了遊客體驗。今年6月中旬,宋聖偉和妻子趁休假到喀納斯遊玩,四年前他們在南疆拍婚紗照時,就約定有機會一定再遊北疆。結果到喀納斯後,才從當地司機口中得知,景區內必打卡景點觀魚台的搶票規則與眾不同,“差點沒搶到,前期攻略全白做”。

宋聖偉介紹,觀魚台建在山頂,是俯瞰喀納斯湖全景的最佳觀賞位,但上下山通道較窄,景點每個時段限流600人,預約碼隻在當時段有效,還必須當天在遊客換乘中心掃二維碼預約。“更奇葩的是,整點才放新票。”宋聖偉說,很多不清楚規則的遊客,很可能在第一次沒刷到票時就放棄了。

“不是所有景區都有世界遺產級別的旅遊資源,吸引著年輕人非去不可。”一位不願具名的當地旅行社負責人坦言,對服務意識不夠強的景區,年輕遊客越來越不會勉強自己去遷就。

從大學生群體開始流行的年輕人“特種兵式旅遊”,主打以盡可能少的時間、費用遊覽盡可能多的景點,追求極致性價比。這種模式下,那些本身門票價不低,還要想方設法在遊客身上搞“創收”的景區,自然不會成為優選目的地。

文旅部的數據顯示,2024年春節人均旅遊消費較2019年同期減少9.5%,這一降幅超過了去年國慶長假期間2.5%的人均旅遊消費降幅。

“旅遊人均消費逐漸下降,也是旅遊經濟向更高階的休閑經濟轉變的表現之一。”魏翔說,隨著休閑度假需求增多,與旅遊直接相關的吃住行遊購娛等消費相對減少,但會撬動更長鏈條的消費,人們不再滿足於到景區轉一圈看風景。

魏翔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以文旅部為主的各管理部門都對旅遊提出了更高質量的要求,反過來看現在景區大門越建越遠、小交通費用高等問題,解決的關鍵就在於景區經營管理者能否完成景區的戰略轉型,從原來對門票收入、流量收入、人次收入等經濟規模的追求轉化為更注重對服務質量的考核。

2018年,國家發改委印發意見,推動降低偏高門票價格的同時,已經提出“不得明降暗升”,不能在降低門票價格同時,提高景區內交通運輸等其他遊覽服務價格、變相增加遊客負擔。

近日,四川省發改委向各市(州)發改委、省管旅遊景區發布了《關於加強景區價格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景區內交通工具、配套停車場到景區大門的交通工具,除因安全、環保等確有必要統一乘坐外,不得強製要求遊客乘坐並收費。其中,“從嚴核定配套停車場到景區大門交通服務價格,有效遏製景區不合理外移遊客接待中心、配套停車場”等條款更是引起遊客共鳴。

“其實遊客無非是希望旅行體驗更絲滑一些。”禾梓說,願意拿出珍貴的假期出門旅行,基本做好了消費預算,“花出去的錢,起碼得享受到應有的服務,就這麽簡單。”

此前,青海“天空之鏡”茶卡鹽湖景區因為在景區門口5公裏外設置遊客集散中心,收取每人30元的擺渡車費而被廣泛質疑。之後,景區宣布,從2022年7月12日開始,遊客乘坐環保觀光車免費,不再收取30元的車費。

“誰都不能賺錢的結果很可能是沒人提供服務。”曾博偉說,需要警惕景區隻靠小交通盈利的趨勢,但也不能讓景區賠錢運營,企業要生存,總要想辦法創收,關鍵是如何平衡創收與遊客體驗,比如引導景區建立合理透明的交通收費體製。

曾被網友吐槽“按次收取乘車費用”的千戶苗寨,反而是禾梓眼中的景區小交通經營典範。貴州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景區門票中的小交通包含4程觀光車票價,但要想遊完景區,乘坐觀光車平均要4—6程,超出部分需額外付費,每程5元。

網友吐槽“買了票還要花錢,感覺被坑”。禾梓卻認為,景區有收費公示牌,車票上也標有價格和次數,並非強製,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購票,關鍵單程車費在可接受範圍。

在曾博偉看來,旅遊感受本就是“千人千麵”,很難說哪個景區做得更好。一些景區的大門是否有必要建那麽遠、是否真的出於環保考慮,值得商榷,但更重要的是交通費用是否合理、能否給遊客提供附加的旅遊體驗,最終讓遊客心甘情願地花錢購買服務。

他最近走訪調研發現,吉林延邊一些景區為招攬遊客,甚至主動免門票、投入成本開發項目,反而比周邊其他景區活得好,而一些自然資源或服務不佳的景區也漸漸被遊客拋棄。“市場的懲罰是最大的懲罰。”

johnjyu 發表評論於
以前進故宮隻要一毛錢,而且人很少。如今誰想去誰去吧!
johnjyu 發表評論於
中國的旅遊景點誰去了回來準後悔,花錢受罪還受氣!世界上有那麽多的旅遊勝地為什麽要去花錢受氣的地方!
意大利通心粉 發表評論於
自然景觀是全民財產,全世界都沒有收費的
TtheL 發表評論於
記得三十年前第一次上八達嶺長城,大巴車直接開到長城下麵,交了門票進去直接就是登長城。今年又去了一次,感受很差,以後再也不想去了。
eurostar_019 發表評論於
怎麽歐洲的很多很多自然風景沒有門票這一說呢?大自然是屬於人類的,憑什麽誰圈起來收錢才讓看?
eurostar_019 發表評論於
中國的大好河山愛你在心口難開啊!
pellegrino 發表評論於
路是景區修的,還是政府修的?
停車場是誰修的?

如果路就是景區修的,這麽做沒啥問題
iBear 發表評論於
長城也是,還有很多老景點,讓你走長路,或者交錢坐車
相信事實 發表評論於
這很正常啊,特別是交通不便但風景優美的地方,提供專門的特色交通本身也是旅遊的內容之一。美國很多景點也是這樣,比如豪華遊輪公司買下的加勒比海島嶼上的所有項目都是要錢的。

擴大旅遊景點範圍當然就是第三產業的特點,國家富裕了,旅遊的人增加了,當然那些隻有自然風光的地方就會發展旅遊。
還是老李 發表評論於
“旅遊人均消費逐漸下降,也是旅遊經濟向更高階的休閑經濟轉變的表現之一。”魏翔說
=================
這種不要臉的人真是世界罕見,唯獨在中國多多。跟這裏相信事實、長賤等人是同類
一帶一路 發表評論於
不要去,讓他們賺不到錢就消停了!
北疆大媽 發表評論於
這次回國各地旅遊了兩三個月,非常有同感。幾乎每個景點都有觀光車這個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