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整整5個年頭。這場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危機至今已奪走上千萬人的生命。感染人數更不計其數。然而,在這場曾經引發普遍恐慌的大瘟疫中,竟有一些人成功躲過浩劫,成為令人羨慕的“不感染者”。英國著名雜誌《自然》期刊6月中旬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遺傳因素,有些人盡管一再暴露在新冠病毒中,卻有自然的抵抗能力。研究將這些人稱為“不感染者(novid)”。
Covid-19: a nova variante "Eris" se instala na França durante as
férias de verão via REUTERS - Social Media
為了解開“不感染者”的謎團,科研人員展開了一項被稱為“英國COVID-19人類挑戰研究”,采用病原體感染的方式,將致病病毒注入36名誌願者的鼻子內,這些誌願者從未接種過新冠疫苗,也從未感染過新冠病毒,且均為身體健康的年輕人。研究前,所有誌願者都接受了嚴重疾病風險和潛在合並症的篩查。
在36名自願受試者中,研究人員對16人進行了詳細追蹤。其中6人在超過48小時內檢測呈陽性,並且出現感染症狀,3人檢測呈陽性,但無症狀;另有7人檢測結果呈陰性。。。盡管他們接種了原始的新冠SARS-CoV-2毒株,這7人卻根本沒有被“感染”,病毒未能在他們體內立足。
研究人員發現,在所有參試者中,血液中的特化粘膜免疫細胞被激活,炎性白細胞減少,而炎性白細胞的作用通常是包圍和消滅病原體入侵者。但是,在那些立即清除病毒並抵禦感染的參試者中,或者在那些檢測結果呈陽性、但避免了全身感染的參試者中,顯現了前所未有的免疫反應。
研究人員尤其發現了一種名為“人類白血球抗原 第二類分子(HLA-DQA2)”的基因的高背景激活,這是一種向其他細胞發出病毒入侵信號的第一警報係統。他們還發現,與感染病毒的人相比,抵抗病毒能力最強的人的鼻腔特化細胞免疫反應較快,而血細胞的反應較慢。而感染新冠 COVID-19 病毒的一組人,在接觸病毒五天後才產生鼻腔反應,這表明激活這些鼻腔細胞可能是抵抗這種病毒和其他潛在冠狀病毒的關鍵途徑。
研究中,還有一項有趣的發現即:每個人都有這個基因(HLA-DQA2),但它的表達程度卻因人而異,甚至可能取決於生命的不同階段。也就是說,不僅有些人不容易被感染,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他人被感染的可能性也會有所變化!另一個眾所周知的因素與荷爾蒙周期有關,即:荷爾蒙周期可以影響免疫係統。此外,研究人員還在活化的 T 細胞受體中發現了反複出現的氨基酸模式。
將病毒注入受試者的體內後,研究人員立即開始監測他們血液和鼻腔內的細胞,以了解接觸病毒後的瞬間發生的變化。通過詳細分析,研究人員獲得了一個包含 60 多萬個單個細胞的數據集,該數據集已成為創建名為"人類細胞圖譜"的全人類細胞綜合參考圖的一部分。
這項首創性研究為研製更好的疫苗和治療方法打開了大門。不過,由於接種新冠毒株SARS-CoV-2後出現並發症的風險永遠不等於“零”,而且以目前使用的手段也無法完全避免這種風險,因此,此類研究引發倫理問題,使得相關手段不能在包括法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內應用。
究竟有多少人屬於“不感染者”?根據英國公共衛生機構去年公布的數據,此一人群比例約占人口5%至10%之間。此一結論是經過對那些在血液中缺乏感染後的抗體而免受新冠病毒感染的人進行測量後得出的。這部分人在未來數年仍有可能繼續受到保護,成為“不感染者”。
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疫情曾肆虐全球,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全球性危機,這場危機造成了全方位的危害:上千萬人死亡,各國經濟停擺,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不平等現象急劇上升。。。5年後的今天,人們對新冠病毒似已習以為常,不再聞之色變。然而,此一病毒並未遠離我們而去,因此不應放鬆警惕。
7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披露: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新冠病毒每周仍導致1700人死亡。然而,接種新冠疫苗的覆蓋率卻大大下降。因此該機構呼籲高危人群繼續接種疫苗,同時敦促各國政府繼續對病毒進行監測和測序,並確保獲得負擔得起且可靠的檢測、治療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