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日》辭退在任記協主席開壞先例 評論斥為已利宰新聞自由 香港雪上加霜 https://t.co/8pumnmaVai pic.twitter.com/vDcM5i0ljj香港記者協會(記協)新任主席鄭嘉如上任不足三周便被其美國雇主《華爾街日報》辭退丶開創該會56年曆史先河的事件持續引發爭議,記協發聲明譴責《華日》,並透露有同業反映,參選獨立於官方的不同新聞團體執行委員時,都曾被雇主勸退;而不少曾經從事新聞工作的評論員和學者均狠批該報是與當權者聯手迫害記協丶向受迫逼者擲石頭丶令空間日縮的香港新聞自由雪上加霜。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July 18, 2024
香港外國記者會今(18日)午亦就事件發表聲明,聲稱對事件深表關注,又指新聞自由受《基本法》第27條保障,代表業界去爭取包括新聞自由的記者權益,沒有可爭議之處;又指該報既在俄羅斯為其已被無理扣押一年多的記者 Evan Gershkovich爭取無需畏懼的工作空間,亦應同樣在港爭取。
今年5月初把地區總部從香港遷往新加坡的《華日》,昨(17日)以「架構重組」為由,即時辭退其記者鄭嘉如,但她和不少評論員均不相信《華日》沒有政治考慮。
鄭嘉如:公司非受壓 主動解雇令人憂
鄭嘉如指出,她參選記協主席時,作為國際新聞編輯的上司已著她退選,甚至希望她退出執委會,認為記協主席的角色會與其記者職務「無法共存」,因為香港新聞自由問題備受爭議,雇員推動時會構成衝突。而在她上月22日當選主席之日起,公司已沒有她的署名報道刊登,她曾向上司提出新聞故事題材,亦不獲回應;至於她過往負責的中國汽車業和新能源新聞,亦沒有派她前往采訪。
她回應提問時亦表示,她在5月的架構重組沒有被裁掉,昨日亦隻有她被裁,上司還特意從英國乘飛機來港,通知她被裁的消息。她認為,《華日》並非因為受到外力施壓而被動地解雇她,而是主動地作出解雇決定,對香港日益嚴峻的新聞自由狀況造成負麵影響。
不過,《華日》所屬的道瓊斯發言人回應傳媒查詢時確認,昨日有些人事變動(some personnel changes),不評論個別事件。
學者:《華日》避險做法不智
新聞學者杜耀明向本台指出,架構重組是常見公關語言,在報章專欄則會用上「改版」的名目。他分析,《華日》的做法隻有兩種可能,一是受到外在壓力,二是為了公司利益而作出的避險行為,當中以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他解釋,記協備受政府針對,風險頗大,一旦出事,報章便須表態,甚至須麵對與當地政衝突的局麵,該報顯然不想麵對這種風險。情況與自由亞洲電台(RFA)撤出香港雷同,但RFA的做法較佳。
記協是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後少有仍然未解散或未被解散的獨立民間組織,近年壓力日增,政府發行的香港年鑒過往數十年均指記協是最具代表性的新聞界組織,相關描述近年已取消;上任記協主席被「外力」要求下沒有參選;保安局長鄧炳強亦經常批評記協,甚至在今屆執委會進行換屆選舉時,批評候選人的背景,其後有一名公關會員和一名在英國廣播公司任職的記者因沒有退選機製而在當選後即時請辭。
杜耀明亦不滿《華日》編輯有關新聞自由的言論。據鄭嘉如引述,其編輯勸她退選時曾表示,香港不像其他新聞自由已被確立的西方地區,不應在香港推動新聞自由。杜認為,結合這名編輯的說法,其邏輯就是爭取自由有風險,其他人可以繼續爭取,但與《華日》無關,《華日》坐享其成就好了。他強調,新聞自由涉及所有參與者,沒有新聞自由,《華日》亦受其害。
相對其上司,鄭嘉如的態度是寧願冒上被解雇的風險,也不退選,並會繼續擔任主席工作,因為新聞自由是記者賴以工作的基石和人權,認為維護新聞自由比一份工作更重要和更長遠。她自言,工作可以再找,亦自信可以找到新的記者工作。
吳誌森:《華日》是極權幫凶 李慧玲:是向被迫害者擲石
被香港電台以節目改革為名而不繽約的吳誌森,亦在其網上節目狠批《華日》,指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炒人」,是該報管理層揣摸上意而為,在權衡利益下,犧牲記協和新聞自由,以行動去配合港府政策,直指「《華日》是極權的幫凶。」
對該報發言人在回應傳媒查詢時還聲稱會一如既往丶強而有力地捍衛香港以至全球的新聞自由,他直斥是偽善,口說一套,實質在底下動刀,宰殺新聞自由,t戈此感到氣憤。
被指因所屬電台為獲牌照延期而被炒的節目主持人李慧玲亦在其網上頻道指責《華日》,她表示,香港的新聞自由排名已江河日下,今年在無國界記者的排名榜上,在一百八十多個國家中排第 135位,《華日》辭退一個因爭取新聞自由而受針對的工會的主席,是向受迫害者擲石頭,亦令香港的新聞自由雪上加霜。這種做法,不單是鄭嘉如表示失望,相信全球新聞工作者都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