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外界對中共三中全會不必抱任何幻想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在7月15-18日召開。這次會議備受矚目,是因為事先中共宣傳機器大造輿論,說是這次會議將要推出重大的“深化改革”的措施。然而,分析和解讀一下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關於“三中全會”的決議的內容和表述,我們的結論很清楚: “三中全會”不會提出外界期望的真正的改革措施。為什麽這麽說呢?

首先,從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公報來看,盡管《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稿據說在黨內外一定範圍內征求了意見,並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這些肯定多集中在對現有政策和製度的延續和完善上,而非突破性的改革措施。會議強調的依舊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表明未來的改革方向仍然是在既有框架內進行調整和優化,而非大刀闊斧地推行全新的政策。

其次,會議強調了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需要遵循的幾項原則,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條表述如下:“堅持黨的全麵領導,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麵全過程,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這表明三中全會的所謂的“改革”,說穿了核心就是要加強黨的領導。有這麽一個最高原則放在那裏,能有什麽改革可言?按理說,今天中國最需要的改革就是擺脫一切都要由黨來領導的狀況。這個不改就談不上真正的“改革”。即使是在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中共還在強調要“黨政分開”,現在的改革卻是要“加強黨的領導”,這哪裏是“改革”?這分明就是“倒退”!

第二條原則相對來說冠冕堂皇得多,說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堅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聽起來很好聽,但仔細分析,這一條與第一條完全對立和自相矛盾。既然要一切都在黨的領導下,要怎麽“以人民為中心”呢?改革到底要依靠人民,還是要依靠黨?黨和人民如果發生分歧,到底以誰為中心?這兩段表述等於中共自己打自己的臉。兩條之間有如此大的相互衝突之處,其中必有一條是信口開河,隨便說說。從順序就可以判斷,隨便說說的,就是“改革依靠人民”這一條。

第三條表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製度創新,文化創新和其他各方麵創新”,這也是自己打自己的臉。既然堅持社會主義製度不動搖,要如何進行“製度創新”?這不是擺明了欺騙全世界嗎?有位網友說得好:到最後,恐怕結果隻是中共的維穩手段不斷創新而已。

習近平上台以後,中國現實的發展已經證明:改革,不一定就是向前,不一定就是就是好事;改革,也可能是向後退,是逆向改革。從八十年代開始,我們就講“改革”這個詞,現在必須重新反思這個詞,仔細審視細節和後果。不要一提到改革就興奮,就以為是好的。在習近平的統治下,提出要深化改革,恐怕是個不祥的預兆。

綜上所述,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更多的恐怕是強調在現有製度和框架內進行調整和優化,注重漸進性和延續性。這種保守性和漸進性的改革思路,雖然有助於維持社會的穩定和製度的連續性,但對於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本難以提供迅速有效的應對方案。因此,外界對於所謂的“深化改革”不必有任何的幻想。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