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上將:2020年8月31日 是中印距戰爭最近的一天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可能有人會說,中印之間的邊境衝突都是用拳頭、石頭、鋼管,連槍都不會開,怎麽可能爆發坦克戰?

冷兵器交鋒,是為了避免熱兵器交火。冷兵器能解決的了,自然不會上升到開槍開炮;但如果冷兵器解決不了,不排除“阿3”狗急跳牆。

這並非空穴來風,2023年,時任印度國防參謀長的馬諾傑·納拉瓦內上將,在其新書《命運的四星》中,回憶了2020年中印在班公湖爆發衝突的細節。他當時任印度陸軍參謀長。

納拉瓦內稱,2020年8月31日,是距離兩國爆發戰爭最近的一天。

當天,印軍試圖進入熱欽山口,解放軍迅速調集兵力和裝備進行應對,其中當然就包括坦克等重裝備。

納拉瓦內稱,當時兩軍坦克相距不足500米,炮口相指,一線部隊多次要求射擊許可。

甚至他還聲稱,實際上中印雙方當時已經有開槍的情況。隻不過不是大範圍開槍,雙方隻象征性開了幾槍,經過雙方研判是個別現象,不構成開戰信號。

至於要不要開炮。納拉瓦內說,他當時向印度總理莫迪、國防部長辛格、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等高層請示如何處理,幾個高層對他說:“絕不能退縮,你看著辦,做你認為正確合適的事情。”

印方高層的指令相當模糊,怎麽叫正確,怎麽叫合適?!

實際上,這就是莫迪和辛格的甩鍋行為。他們既想在邊境衝突上占中國的便宜,又害怕一旦開戰印軍會輸,所以才把責任都拋給納拉瓦內。因為陸軍參謀長的職位,不高不低,剛剛好,是充當“背鍋俠”的天選之人。

納拉瓦內“大權在握”,1962年後的首場中印大戰能否爆發,都在他的一念之間。

他回憶說:我接到了一個燙手山芋,現在責任都在我身上了。我深吸了一口氣,靜靜地坐了幾分鍾。

在權衡利弊之後,他意識到自己被高層當成了背鍋俠他擔不起。這仗堅決不能打。

於是,他打電話給北方軍區司令喬希中將,告訴他絕不能先開第一炮,因為“這會給中方一個開戰的理由,我們就成了侵略者”。

接到命令後,喬希中將下令將前線的坦克炮口壓低,向中方釋放“不會主動挑起戰爭”的信號。

再之後,納拉瓦內與解放軍前線指揮官進行了溝通,提議次日通過談判解決衝突。納拉瓦內自詡,是自己頂住壓力才力挽狂瀾避免了大戰的爆發。

【印軍動了開炮的念頭,是對解放軍裝備有誤解】

印軍之所有動過要對解放軍坦克開炮的念頭,是因為印度人覺得,他們裝備T-90和T-72的蘇式坦克,能夠吊打中方坦克。

納拉瓦內在書中寫道:中方部署的輕型坦克(15式)根本不是印中型坦克(T72,後增援T90)的對手。這是一場虛張聲勢的遊戲。

(印軍T-90)

然而實際上,有專家介紹,當時解放軍在班公湖部署的坦克是88A主戰坦克。

說實話,作為一款老舊的坦克,88A在對上T-72和T-90時是吃虧的。96A倒是能與之一戰。可能這就是當時印軍的“底氣”所在,認為中方地麵部隊“不過如此”,可以較量較量。

但他們想錯了!

因為,直到中印雙方達成協議撤軍的時候,印軍才發現:大批解放軍99A主戰坦克就藏在陣地後方。

(99A坦克上高原)

印軍不由地倒吸一口冷氣,心想得虧沒打,要是打了就被“秒”了。

作為當今世界名列前茅的主戰坦克,99A在麵對老舊的T-72/T-90時,可以說是輕鬆吊打。印度人也明白這一點。要是他們早早看到99A,斷然不會萌生出那種愚蠢的想法。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