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近兩年累計降薪近四成,曾因高薪引爭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月4日消息,7月3日,中金公司(601995.SH;3908.HK)上海地區一名員工不幸離世的消息衝上微博熱搜。中金公司方麵向紅星資本局表示,網傳的被裁、降薪、跳樓均為不實消息。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2020年,中金公司人均應付薪酬為123.98萬元,排在行業第一。此後,中金公司人均薪酬呈現下滑趨勢,從2021年人均應付薪酬116.43萬元,下降到2023年的70.04萬元,累計降幅為39.84%。

針對近三年公司連續降薪等事宜,7月4日,紅星資本局向中金公司方麵了解情況,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近兩年累計降薪近四成

紅星資本局根據wind統計發現,近三年來,多家頭部券商的人均薪酬均呈現下降趨勢。以券商“一哥”中信證券(600030.SH;6030.HK)為例,2021年至2023年,人均應付薪酬分別為94.70萬元、83.64萬元、79.19萬元,共減少了15.51萬元,累計降幅為16.38%。

此外,中信建投(601066.SH;6066.HK)由2021年的71.99萬元降至2022年的60.65萬元,到了2023年再度降至56.45萬元,累計降幅為21.59%;華泰證券(601688.SH;6886.HK)由2021年的88.57萬元降至2022年的62.97萬元,到了2023年再度降至61.75萬元,累計降幅為30.28%。

“三中一華”(即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華泰證券)中,中金公司的降薪幅度可謂最大。

2020年,中金公司人均應付薪酬為123.98萬元,排在行業第一。此後,中金公司人均薪酬呈現下滑趨勢。2021年至2023年,該公司人均應付薪酬分別為116.43萬元、81.96萬元、70.04萬元,其中2022年度減少34.47萬元,2023年度減少11.92萬元,累計降幅為39.84%。

截圖自wind

不過從實發薪酬來看,2022年中金公司人均實發薪酬為99.11萬元,較2021年的93.90萬元有所增長,到了2023年又降至88.51萬元。

2024年以來,降薪趨勢似乎仍在持續。今年一季度,中金公司人均應付薪酬為10.52萬元,而2023年同期為16.64萬元,同比降幅為36.78%。由此計算,今年一季度,中金公司人均應付月薪為3.5萬元,同比下降明顯。2020年一季度,中金公司人均應付薪酬為29.67萬元,月薪近10萬元,四年時間累計下滑近65%。

整體上看,此輪降薪潮下,券商已告別“人均百萬”。

兩家總部位於上海的頭部券商國泰君安(601211.SH;2611.HK)、海通證券(600837.SH;6837.HK),則呈現不同的走勢。2022年,國泰君安的員工人均應付薪酬由2021年的67.15萬元增至74.19萬元,到了2023年又降至65.84萬元。海通證券則在2022年由上一年的78.46萬元降至49.98萬元後,2023年維持在49.40萬元。廣發證券(000776.SZ;1776.HK)、招商證券(600999.SH;6099.HK)、申萬宏源(000166.SZ;6806.HK)等,人均薪酬也呈現不同的下降趨勢。

非首次因員工薪資陷入輿論風波

近年來,中金公司還不止一次因員工薪資待遇陷入輿論風波。

2020年,中金公司宣布回A股上市,彼時,該公司員工平均薪酬超北京同行一倍的消息就引發討論。中金公司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公司平均年薪分別為70.78萬元、69.80萬元、82.32萬元。而這三年北京金融業平均年薪在35萬元左右。

截圖自中金公司招股書

對於高薪資,中金公司當時表示,主要是公司為了保持員工的穩定性和持續吸納優秀人才,提供了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薪酬標準。此外,公司國際化業務布局較廣、國際化程度高,境外員工占比較高,導致公司整體薪酬水平與北京市平均工資有一定不可比性。

2022年7月,中金公司又卷入“曬薪”風波。據澎湃新聞等媒體報道,網傳中金公司一名交易員的配偶曬出了其丈夫的收入證明,印有中金公司公章的證明材料顯示,該交易員的月均收入為8.25萬元,圖片配文稱:“93年老公的收入水平,所以算婚後財產嗎?”之後,中金公司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該事件已引起中金公司重視,涉事員工正被停職調查中。”

旁觀者XWY 發表評論於
中國A股半死不活數十年,券商們還能發高薪,難能可貴。
叫啥好不好 發表評論於
降薪算什麽 隨著韭菜的不斷減少,關門大吉的不定有多少家 本身就是騙子 關門最好
亞洲食肉動物 發表評論於
號前老板就是號稱給貪官打一百口棺材那個人的公子
柳小波 發表評論於
看人均有什麽用?招幾個保潔就能把人均降下來。要結合著看發出去的總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