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5價格大跳水30%,庫克已退無可退?
鳳凰WEEKLY
2024-06-04 20:23:32
iPhone 15係列的價格又降了。這一次的主場在京東。
繼5·20當天蘋果天貓旗艦店祭出史上最大降價,優惠力度高達2300元之後,人們在搶購的同時,心裏也達成了一個預期,那就是iPhone
15係列的價格還得降。
5月31號晚上8點,電商平台的第二輪大促也正式開啟。一些在第一輪降價時選擇“等等看”的人,已經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奔湧進蘋果天貓店。
令他們感到失望的是,並沒有相比第一輪更多的優惠。在官方立減和疊加平台驚喜券後,iPhone15基礎版依舊是便宜了1400元,其他機型的優惠力度和第一輪也相同。
不過“驚喜”依舊存在。當晚京東6·18全麵開啟,在Apple京東自營旗艦店內,iPhone 15
Pro價格首次跌破了6000元,128GB版本來到了5900元左右。如果是京東PLUS會員,還可以再減30元。
相比7999元的發售價,iPhone15 Pro價格已經跳水近30%。
有人預測,6·18那天真正到來之前,iPhone15係列價格還會降。
一時間,蘋果殺紅了眼,天貓、京東也參與到這場價格競賽中。至於廣大用戶,他們樂見其成。有人選擇“早買早享受”,有人默默蟄伏,等待在最底價時再出擊。
周期近一個月的6·18,蘋果注定過得不會太平。
“跌跌不休”的iPhone 15
iPhone 15,可謂是蘋果最愛降價的機型了。
今年1月,iPhone
15係列發布不到半年時間,蘋果便開啟了“降價之旅”。天貓平台上,使用蘋果官方券和天貓券後,最高降價1000元。這也是iPhone
15官方渠道價首次跌破5000元。
兩個月後的三八婦女節,天貓、京東的蘋果旗艦店又同時下調了iPhone
15係列價位,其中部分機型售價比平時要低上1300元(約合180美元)。
誰能想到,又是兩個月的光景後,蘋果又在天貓釋放出“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降價。
具體來看,iPhone 15起售價4599元(原價5999元),優惠力度達1400元。iPhone15 Plus、iPhone
15 Pro也有上千元、不同程度的優惠。優惠力度最大的數iPhone 15 Pro Max
1T版,價格直接下調了2250元,減去的差價,已經夠買一台紅米K70。
大促5月20日晚8點開始,開售1小時,成交金額就超過了15億元。相比之下,華為、小米、vivo等品牌成交僅破億。
有人感慨,蘋果還是那個蘋果。隻要價格合適,充電慢、信號差等,統統不是問題。
有如連鎖反應,iPhone 15係列在京東、拚多多等平台,也有不同程度的價格下調。
截至目前,京東自營旗艦店內,iPhone 15基礎版售價略高於淘寶。但15 Pro和15 Pro
Max的價格已經低於淘寶。
在拚多多百億補貼頻道,iPhone 15全係價格“大跳水”。百億補貼後,4300元上下即可拿下iPhone 15
128GB版本。
無論是代表蘋果官方的天貓店,還是蘋果授權經銷的京東,抑或拚多多,三大平台的降價情況都顯示出:蘋果這一次真是下“血本”了。
降價確實也取得了顯著效果,至少將蘋果的熱度抬升了一個層級。
《鳳凰WEEKLY財經》發現,雖然蘋果線下零售店的價格沒降,但前去觀摩和體驗的人不少,目標都直指iPhone 15係列。
蘋果線下零售門店
而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用戶表示已經入手iPhone 15係列。
“之前的iPhone 12用了3年,內存和電池都堅持不住了。看到天貓店降價,就直接拿下了。”網友雪雪直言。
也有不少人選擇觀望,畢竟6·18“戰線”較長,說不定“王炸”還在後麵。
“擠牙膏”式創新,不如一場降價?
自iPhone
13係列發布後,蘋果手機逐漸被詬病為“擠牙膏”。再加上國產機崛起,新功能層出不窮,導致蘋果的風評越發不好。
去年,一則“十年果粉首次換到安卓是種什麽體驗”的帖子登上熱搜,引發共鳴。不少人表示,在包括用戶體驗的諸多方麵,國產手機都已經超越了蘋果。
盡管如此,人們所說的不買蘋果,就像是“薛定諤的貓”,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事件。一旦蘋果降價、大降價,立刻就會化身為“真香”機。
這也不難理解。畢竟近年來,國產手機的價格是越來越高。
華為Mate60係列和Pura70係列的起售價都來到了5499元;OPPO、vivo、小米的情況各有不同,但基本也要4000元左右才能買到旗艦機起步版本。折疊屏價格更是往8000元-10000元的價格靠近。
就在5月28日,vivo發布了旗艦機vivo X100
Ultra,號稱是一台可以打電話的相機,起售價來到了6499元,比蘋果還貴。
有分析指出,今年10月驍龍峰會後,隨著驍龍
8Gen4平台發布,普通消費者入手安卓旗艦機型的門檻可能會被顯著提高。此情此景之下,降到4000元檔位的蘋果手機,具備不小的誘惑力。
更關鍵的是,蘋果在高端市場的產品力仍在。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iPhone 15 Pro
Max登頂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暢銷智能手機榜單。第二、第三名分別為iPhone 15和iPhone 15 Pro。
iPhone 15 Pro
此外,報告中有三點值得注意。
第一,蘋果和三星占據了今年一季度全球十大暢銷智能手機排行榜所有席位,華為、小米等品牌均未上榜。
第二,這是蘋果首次在非旺季季度實現高端機型的熱銷。
第三,蘋果Pro係列在今年一季度的銷量占到蘋果總銷量的50%,是2020年一季度的兩倍。這表明,消費者愈發青睞高端智能手機及其帶來的強大功能與體驗。
有首發就購買了iPhone 15 Pro
Max的用戶對《鳳凰WEEKLY財經》直言,從各方麵看,這款手機都算是頂配。特別是在拍攝方麵,達到了專業級別。
在IT分析師孫永傑看來,在衡量一個手機廠商的實力時,暢銷機型和ASP(平均售價)是必須納入考量的硬指標。
具體來看,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蘋果手機在2024年一季度的ASP高達900美元(約合6520元人民幣)。
相比之下,小米、OPPO、vivo該季度的ASP折合人民幣後約為1151元、1862元和1528元。
一千元左右的手機均價,均沒有達到本季度全球手機市場370美元(約合2681元)的ASP均值。
借助6·18大促的浪潮,不僅蘋果降價,國內手機廠商也有不同程度的降價。
小米手機的降價幅度也是“肉眼可見”。從5月20日開始,小米14和14Pro係列價格直降300-400元;去年8月發布的旗艦折疊屏MIX
Fold3價格直降2000元,還可獲贈399元精美大禮包或12期分期免息二選一。
vivo也祭出了各項6·18大促活動。今年3月發布的vivo X
Fold3係列折疊屏手機,最多有24期的分期免息,以舊換新至高補貼1400元。
截至目前,華為沒有明顯的價格變動,針對新發售的Pura 70係列,華為天貓官方旗艦店給出的優惠是12期分期免息。
庫克隻能靠降價嗎?
與國內手機品牌相比,蘋果盡管在高端市場仍具有影響力,但在國內廠商,特別是華為崛起的背景下,蘋果還是緊張了,甚至麵臨著很大壓力。
據Canalys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華為出貨量達1170萬台,市場份額為17%。這也是華為經曆13個季度後,憑借Mate及nova係列重奪中國大陸市場第一。
Canalys分析師朱嘉弢表示,Mate60係列的生產及供應短缺問題在2024年一季度逐漸得到改善,成為推動華為整體增長的重要因素。
排在華為之後的依次為OPPO、榮耀、vivo和蘋果。其中,蘋果在前五大廠商中跌幅最大,以1000萬台的出貨量排名第五,同比下降25%。
此外,據蘋果2024年第二財季財報顯示,iPhone全球銷量下降近 10%,尤其在中國市場表現疲軟,銷售額下降了8%。
上述種種,引發了業內對於“iPhone末日”的擔憂。也有人調侃,華為站起來了,蘋果卻吃不飽了。
畢竟降價隻是一時,長此以往,必然會損傷品牌力和利潤率。要奪回失去的市場,蘋果靠什麽?
對此,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級分析師Ivan Lam表示,iPhone銷售具有很強的季節性。從iPhone
15係列開始恢複了以往節奏,一般在Q4(指第四季度)是銷售高峰,而後逐漸遞減,最後在秋季新品發布前回歸最低穀。
“從蘋果近期的動作可以看到,蘋果會在AI上加大力度,包括在硬件和軟件上持續更新迭代。”Ivan
Lam對《鳳凰WEEKLY財經》說。
從5月開始,庫克始終不曾停止在AI領域“畫大餅”。
“我們繼續看好AIGC帶來的收入,很快分享令人興奮的動態,我們相信AIGC的優勢,將讓蘋果脫穎而出。”北京時間5月3日,蘋果發布一季報後,庫克在電話會議上這樣表示。
蘋果CEO庫克
隨後的5月7日,蘋果舉行的一場小型發布會上,新款iPad問世,其中最重要的更新是搭載了最新款的M4芯片,這被蘋果認為是AI屬性的最佳體現。
發布會期間,蘋果方麵通過圖像創作、電影製作等方式,展示了新款iPad產品的“AI屬性”。
據悉,蘋果正在緊鑼密鼓地為6月即將召開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做準備。會上,蘋果將發布最新版本的
iOS、macOS、VisionOS操作係統,同時展示如何將生成式AI集成到各種產品中。而今年下半年發布的iPhone
16,也在努力擺脫給用戶的擠牙膏印象。
據現有爆料稱,iPhone 16係列標準版或許是曆代iPhone中提升最大的一代。在IOS
18係統上,預計將首發搭載多項蘋果自研AI功能,且支持AI大模型本地部署。
但從“大餅”的效果來看,還不如直接給現在的產品降價。
相比當年的一機難求、首銷當天人們淩晨排隊,現在的iPhone少了許多讓消費者買單的理由。
“說是大降價,但iPhone隻是回到了它原本應該的價格。”有人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