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CEO占領矽穀,華人為什麽幹不過?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在美國各路媒體總結的一些“印度人成功學”中,看似玄之又玄,但其實和中國人是“共享”的。

2011年8月,《時代周刊》在一篇報道中發明了一個著名的段子:印度的最佳出口商品是什麽?是CEO們。

十多年過去,最新的段子已經升級為:如果你朝著矽穀扔一塊石頭,大概率會砸到一名印度裔的CEO。

這些CEO包括但不限於:

穀歌CEO Sundar Pichai(劈柴哥)

微軟CEO Satya Nadella

IBM CEO Arvind Krishna

Adobe CEO Shantanu Narayen

美光科技CEO Sanjay Mehrotra

偉創力 CEO Revathi Advaithi (蔚阮欣)

Vimeo CEO Anjali Sud

……

好了,不報菜名了。

很多中國人看到這份CEO天團名單,多少都會產生一些挫敗感外加大惑不解:為什麽不是華人?

01

如果Google一下,會發現類似印度CEO占領矽穀(美國大企業)的報道在外網上俯拾可見,討論了十多年仍保持高熱。

至於中國人關心的“為什麽不是華人”,這個話題幾乎僅在中文世界受到關注,歐美輿論基本付之闕如。

這更可見,在矽穀和美國頂尖企業中,印裔高管對華裔高管基本上持碾壓狀態,以至於完全不構成“龍象之爭”的話題性。

2005年,美國韓裔女作家簡·海雲出版了《打破竹子天花板:亞裔的事業戰略》(Breaking the Bamboo Ceiling: Career Strategies for Asians)一書,以“竹子天花板”比喻亞裔在美國遭遇的升職障礙。

簡·海雲那時候顯然沒預料到,印度人很快就突破了“竹子天花板”,留下華裔日裔韓裔斯人獨憔悴。

2020年,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助理教授陸冠南作為第一作者發表了一篇論文:《為什麽東亞人而不是南亞人在美國的領導位置上人數不足》(Why East Asians but not South Asians Are Underrepresented in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論文收集了2010-2017年美國標普500公司的CEO數據。數據顯示:

美國每百萬南亞裔平均有2.82位CEO;

每百萬白人中有1.92位CEO;

而每百萬東亞裔隻有0.59位CEO,幾乎是印度人的五分之一;

南亞裔的“CEO指數”甚至要高於白人。

有趣的是,在美國各路媒體總結的一些“印度人成功學”中,看似玄之又玄,但其實和中國人是“共享”的:

印度人重視家庭價值。中國人就不重視家庭價值麽,在中國互聯網上,年輕人還覺得家庭皆禍害呢,怎麽就成為成功秘訣了?

印度教育競爭激烈,能脫穎而出的都是精英。這不也是在說中國人,好吧,卷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也成了優勢,這讓吐槽本國教育的中國人情何以堪?

相比白人中產,印度人更熱衷讀理工科。中國人自古流行“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你有印度理工,我有清華交大,中國還擁有全球最大的一支工程師隊伍;再說,中國人在海外的碼農還少麽?

印度人更謙遜。印度人可能真的比傲慢的白人謙遜,但如要比謙遜,這不是華人的傳統保留技能麽?

02

很多中國人雖然喜歡以“反美”自居,但潛意識裏往往也伴生著“崇美”,否則何必言必稱美國呢?

但對於印度(人),許多國人的態度就比較一致了,開口閉口就是“阿三”,在互聯網上發明了很多嘲諷印度(人)的段子。

因此,當直麵“印度CEO潮”時,內心是複雜的。

當然,還有人這些年倒也總結出一些不無解釋力的理由:

印度國內經濟太差,缺乏好的就業機會,而中國有大把就業機會,這也讓中國留美學生有了退路,沒必要在美國和印度人卷;

印度人抱團,在歐美有什麽機會都會照顧本國人,而華人在印度不僅熱衷於劃分小團體,甚至走向“龐涓化”,將華人同胞視作第一假想敵;

英文是印度精英的“第二母語”,英文限製了中國留美學生融入美國社會的程度;

印度人擅長嘴上功夫,抓住一切機會表現自己自吹自擂,人人都是PPT大神,而中國人(華人)則更為內斂,信奉沉默是金悶頭幹活。

印度人擅長做職業經理人,而中國人更擅長創業。

還有所謂的“印度人隻適合幹職業經理人”,也是似是而非,從屬於印度裔的矽穀初創企業早就超越了華裔,2012年,印度人在矽穀創建的公司達15.5%。

當然,咱們華人前有楊致遠,現有紅過半邊天的黃仁勳,但讓國內網民露怯的是,這兩人都不是來自中國大陸,黃仁勳連基礎教育都是在美國接受的。

03

目力所及,在“華人為何幹不過印度人”這個問題上,以上提到的那篇論文《為什麽東亞人而不是南亞人在美國的領導位置上人數不足》,最有洞見。

這篇論文強烈反駁了兩個觀點:

印裔更有進取心。研究發現,兩者在工作上的進取努力程度同樣高。

東亞裔更受困於種族偏見。研究發現,在美國,東亞裔比南亞裔更受青睞,受到的偏見反而更少。研究者對339位非亞裔的美國人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非亞裔美國人的確更加歧視南亞裔人,表現為:比起東亞裔人,他們更傾向於和南亞裔人保持距離;覺得南亞裔人不如東亞裔人溫情。

陸教授團隊發現的核心異同是:assertiveness。中文可以翻譯為“自信”,甚至可以翻譯為“過分自信”。

論文指出:

在儒家思想的強烈影響下,東亞文化鼓勵謙遜、和諧與穩定。東亞人在文化上可能不太願意大聲說出自己的觀點。

更具體的說就是:

我會在適當的時候發表自己的觀點;

我能夠在激烈的矛盾衝突中堅持自己的立場;

我願意參與有建設性意義的人際衝突。

在職場中,很多國人對“擅長動嘴的,擅長向上管理的,擅長做PPT的”的打工人,往往不屑一顧,視為自吹自擂的不體麵之人。但是,印度人在歐美的成功,恰恰證明了,國人的這一思維模式,恰恰是一種偏見。

在職場文化中,悶頭幹活不爭不搶,並非占據著天然的道德高地,並非是優秀打工人的標準特質。

有趣的是,這兩年,以楊笠那次著名的脫口秀金句“你這樣普通,卻有那麽自信”為引子,國內輿論場掀起了一場對“普信男”的嘲諷和圍剿。

但對比印度人,中國人的自信真的那麽多麽?

所謂的國內“普信男”,一旦出了國,麵對一個陌生的環境,國內“普信男們”就集體轉向沉默和內向,再無國內的生龍活虎。

這種自信,歸根到底是一種“慕強”,更擅於在自己得心應手的情境,在比自己弱的人(群體)麵前,展示自信的自信。而到了異國他鄉,當麵對更強的他國主流文化,這種自信就落花流水蕩然無存。

就此而言,中國人,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應該好好補上“自信”這堂課。

該反思的還有國內盛行的“社恐文化”。

最近國內有一個很流行的測試:E人還是I人。

本來麽,內向還是外向部分是天生的,也無所謂好壞。但問題是,那些測出自己是I人的,無不是興高采烈,似乎社恐多麽光榮似的。

很多自居社恐的I人甚至天真的覺得:因為國外是多元社會,所以社恐到海外求學生活更自在。

但美式職場文化恰恰是重視社交的,重視主動溝通的,更偏愛直接、自信的溝通方式。這也就是為什麽,印度人在美國更加如魚得水。

在某種意義上,所謂的“社恐”,並不是什麽標新立異,領先於時代潮流,不過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謙虛、內斂”的時尚版罷了。

能不能承認,熱衷爭鳴,更自信更外向的印度人,就是更貼近國際主流,就是更易獲得成功。

04

有意思的是,印度人自己也有反思,《印度時報》曾發文自省:

有很多印度人躋身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這是值得慶祝的——但是,與此同時,這應該使我們停頓一下,提出一個明顯的問題:為什麽他們在美國而不是在自己的出生地留下自己的烙印?

但是,印度人的CEO奇跡,並不是一個孤立事件:

在《星期日泰晤士報》發布了的2023年英國富豪榜上,前六名裏有三個出生在印度,其中排名第一的戈比·辛杜賈家族還是蟬聯的英國首富;

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印度留學生的數量已經超過中國留學生,並且這個差距正在急劇擴大;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公布的數據顯示,印裔家庭年收入中位數高居各大族裔之首,高達13.3萬美元;

25歲及以上的印度裔在美國亞裔中受教育程度最高,2019年有75%的印度裔擁有學士學位或更高學曆。

2021年1月20日,有一半印度血統的卡瑪拉·哈裏斯(Kamala Harris)宣誓成為美國副總統;

2020年7月,昌德裏卡佩爾薩德·單多吉當選蘇裏南第十任總統;

2020年,伊爾凡·阿裏當選圭亞那第9任總統;

2022年12月,有一半印度血統的瓦拉德卡第二次當選愛爾蘭總理(已辭職);

2023年9月,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當選為新加坡共和國第九任總統;

2023年5月,彭安傑(Ajay Banga)被選舉為世界銀行新一任行長。

印度人(裔)的成功是全方位的。

互聯網上那些嘲笑印度人的段子可以休矣,中國人的自信應該發揮在更適合的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