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母胎單身”女孩:6年相親超百人,沒談一場戀愛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無論是學曆、外貌,還是家境,小紫的綜合條件都算得上“優越”。但活到32歲,她還是標準的大齡“母單”。

“母單”,母胎單身的縮寫,是一網絡熱詞,指從出生起一直沒正式戀愛過的人。

過去六年,小紫相親了不下百次,卻始終沒和任何一人確立一段正式的感情關係。

外人對此不理解,甚至不信她“母單”的身份,覺得肯定是她要求過高、太挑剔。4年前,小紫開始刻意淡化“母單”標簽,“謊稱”自己有過兩段戀愛經曆。

現實中,像小紫這樣“母單”多年的男女不在少數。

豆瓣“母單互助組”成立3年來,有超過4萬名網友加入其中,尋找共鳴,互助“脫單”;在社交媒體上,也有不少網友給自己打上“母單”標簽,分享、吐槽相關經曆。

作為“母單”群體中的一員,小紫今年也新開設了一個賬號。以下是她的故事。

大年初七

被父親催婚

“當初家裏‘砸鍋賣鐵’供你出去讀書,就是為了讓你找個高質量女婿回來,(結果)你書也沒好好讀,對象也沒找回來,白浪費錢!”

“我出國留學時也沒跟我說讓我處對象啊!”

“這種事情還用得著教嗎?多大人了,不會動腦子嗎?”

小紫碩士畢業於謝菲爾德大學

小紫容貌姣好,碩士畢業於名校,還有一份體麵的工作,但直到32歲也沒談過戀愛,這讓父母很頭疼。

對小紫而言,被父母催婚已經成了一種日常。她早上一起床去衛生間洗漱,父母就開始站在一旁督促:“今晚和男生有約會嗎?聊天要主動一點啊!”

直到出門上班前,這些碎碎念會一直縈繞在小紫的耳邊。

多年下來,小紫早已經“麻了”。

但今年大年初七,春節還沒過完,小紫因為覺得“太煩了”,還是沒忍住,開口頂撞了父親。

爭端源於小紫堅決不願考慮一位身高不到1米7的相親對象,父親因此很生氣,覺得小紫“太挑了”。

“實在不行我就出去住!”父親也在氣頭上:“那你早點出去!”

吵架第二天,小紫就預約了中介看房。當晚,她就在公司附近看了兩套房。

早在畢業時,小紫就有離家獨居的想法,此前和父母爭執時也萌生過這個念頭。這是第一次將租房從想法落實到行動上。

但真的開始看房,她才知道,租房沒她想的那麽輕鬆。

2000元預算隻能租到隔斷房。一戶入門6個房間,房間內的衛生間大多是後期搭建。而且大多隻能在回遷房小區間選擇。這類小區環境雜亂。

小紫租房考慮的公寓

對小紫而言,這樣的居住環境實在有些惡劣,和家裏根本沒法比。她不想在外吃苦,又不想在家受氣。找房子的事剛開始就“卡住了”。

六年相親百人,

無一段戀愛

除了看房,小紫大年初八的其餘行程都與婚戀有關:早上到法喜寺求姻緣,下午見一個新的相親對象。

小紫去過法喜寺很多次,特意求姻緣卻是頭一回。一路上山一路拜,與眾多單身男女擦肩而過,小紫心中所求唯有姻緣順遂。

下山時,她又特意買了個姻緣福袋。或許真有幾分靈驗,下午的相親頗為愉快。

相親對象在看電影前刮了兩張彩票,竟都中了獎。小紫開玩笑說,是自己帶來了財運。

這次相親,兩人都感覺不錯,認為可以再約。雖然兩人還沒有敲定第二次見麵的時間,但一直保持著聯係。

相親對象刮中的彩票

過去六年,小紫相親過超百人,卻一直沒能和任何一人確立戀愛關係。

第一次相親,是在小紫25歲時。男生的外貌、言行舉止都沒能達到小紫的要求。

那時,她正在英國讀研,暑期回國由雙方父母組局安排見麵。

男生家庭條件與小紫相當,在新西蘭某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回國。

初次見麵後,雙方單獨又約見了一次,小紫就明確表示了拒絕。

小紫不能接受這個男生的原因包括:個子不高、說話有杭普口音、有時帶髒字,言談舉止都顯露出“情商不太夠用”。

“你真是個好姑娘”“在我眼裏你就是完美的”……這些恭維之詞讓小紫不知如何接話,“跟他多相處一刻,我都覺得自己的雙商要被拉低了。”

小紫到寺裏求姻緣

回國工作後,小紫的相親節奏變得密集起來,某個階段甚至保持著每周1人的頻率。

小紫的相親對象來源渠道很多:父母親友介紹、網絡交友平台、本地紅娘中介。

與不少單身人士相比,小紫更為積極。在杭州當地的一家紅娘網,小紫自己花上萬元辦理了VIP會員。

因為相親,小紫打卡了附近所有商圈和各式飯店。最初,大家還會約著吃飯,後來連下午茶都覺得奢侈。

相親過程中,小紫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奇葩事:同一天約見2個男生,對方恰好約在同一家店,於是她在這裏喝完下午茶又吃晚餐;一個男生見麵3次就想上手摟她,被拒絕後教育她“年紀太大,不要再幻想愛情”;一位沒能成功匹配的相親對象與其他人結婚後依然對她吹“彩虹屁”,常常谘詢小紫公司的投資產品,卻對自家老婆的理財產品毫不上心,小紫隻能勸他多為老婆貢獻業績……

小紫和相親對象逛西湖

“相親到後期就像完成KPI,感覺大家都是隨便見見,互相不抱有太大期待。”小紫說。

對於這些沒能成功匹配的相親經驗,小紫回憶,大多數情況下,男生對她印象都算不錯,偶爾也會出現她對男生頗有好感,對方卻不太“感冒”的情況。

在相親中,小紫看重的方麵包括男生的個人能力、事業心、健康、性格、三觀、家庭條件、外形。

被她“pass”的男生主要特征有:不務正業、遊戲宅、太油膩、過於功利、太自卑等等。

而她沒被對方看上的原因也有很多:打扮不潮流、理財經理的工作接觸人雜、知識麵不夠廣、太會花錢消費觀不合等等。

相親對象送給小紫的生日花束

“自由戀愛這些可能都不是大問題,但相親時,大家對缺點的容忍度卻很低。”小紫說,她覺得相親市場上的男男女女可能都不太走心,大家習慣互相挑剔。

在眾多相親經曆中,小紫能回憶起的心動隻有兩次,都是因為對方外形條件較好。

有一次,對方是外地男生,學曆、工作、外貌各方麵綜合條件不錯。但第一次見麵後,男生就坦誠表示,小紫從來沒談過戀愛,可能要求會比較高,相處起來會比較累,他會覺得有壓力。

另一次心動,也是因為“男生比較帥”“人比較儒雅”。但是男生有過一段維持了6年的婚姻,沒生育小孩,小紫對此有些疑慮。

短暫上頭後,小紫迅速抽離,“男生桃花眼很會放電,所以不行。帥能讓我瞬間上頭,但讓我下頭的因素更多。所以我的喜歡都不長久,隻有自己的幻想最長久。”

感情永遠差

臨門一腳

細究起來,小紫的感情世界並非完全一片空白。但這些感情都是隱秘在內心的波瀾。

如果暗戀也算戀愛的一種,那小紫的初戀發生在初中。從初中到大學,她一直暗戀一位“痞帥痞帥”的男同學。

男生調皮搗蛋但成績優異。洗完手朝她甩水、管她借計算器貼小紙條說“謝謝”,在座位上伸腳絆她,這些小細節都讓小紫心動。

初中畢業後,兩人在不同高中上學,小紫開始給對方寫信。

擔心男生嫌煩,她一學期最多寫兩封。某次,男生誇某款信紙好看,她就一直買那款。

男生出國前夕,小紫特意騎車去他的座位上留了手寫信和巧克力。

其實,男生一直知道小紫的喜歡,但兩人都沒有想過發展成戀愛關係,後來聯係也慢慢淡了。

對小紫而言,中學時代的暗戀是純粹的,並不強求在一起。

小紫初中春遊拍攝的照片

另一次距離戀愛很近的時刻是雙向暗戀。大二的一次飯局,小紫見到一位長相帥氣的學弟,她主動加了微信。

兩人約著夜聊、散步,學弟送她巧克力、請她吃飯········兩人的關係慢慢親近起來。

在一次漫展活動結束後,幾人一起吃燒烤,學弟喝醉牽了她的手。小紫和其他同伴把學弟送到酒店,小紫坐在床邊,學弟枕在她腿上睡著了。

臨近宿舍關門時間,小紫起身欲走,學弟蹲在地上可憐巴巴拉著她不讓離開。後來,小紫沒有離開,住在了另外一個房間。

兩人認識十年,一直斷斷續續保持聯係。學弟後來談過2段戀愛,如今已經結婚。小紫和他的關係也停留在了朋友層麵。

兩人事後複盤才發現,這是一段雙向暗戀。

學弟送的鸚鵡掛件

小紫對婚姻萌發了強烈向往是在疫情期間。那時,公司降薪,自己感染新冠,她獨自在房間度過了30歲生日,她第一次強烈地意識到,需要找個人一起“對抗風險”。

而那時,她已經錯過了最適合結婚的“青梅竹馬”,這次是她最接近結婚的時刻。

雙方父母是同一所高校的老師,兩人居住在同一個小區,從幼兒園起就彼此認識,初中時還曾一起打車上補習班。

兩人大學畢業後,男生家長一直想撮合他們。小紫媽媽最初不太願意,覺得男方家中條件較自己家還是略差一截。比如:積蓄不多,買房時間較晚,家人生活習慣不好等等。

後來眼看著小紫工作幾年也沒談戀愛,小紫媽媽才默許了兩人接觸。

竹馬送小紫的28歲生日禮物

男生帶著小紫逛家具城、超市,去自家新裝修的房子通風,下班接她回家,還約她去廈門和蘇州旅行。“跟他約會就跟婚後生活差不多,他很適合過日子。”

遺憾的是,整個過程中,小紫都沒有戀愛中心動的感覺。

男生表白後,小紫選擇了拒絕,“如果現在遇到他,我會接受。但是回到當時,我還是會做一樣的決定。”

04 為什麽始終無法

進入一段親密關係?

從小到大,小紫已經習慣家庭的管教和束縛。大到專業方向,小到每天手機使用時長,父母幾乎時時都會過問;日記、手機短信,父母也會偷看。

小紫和媽媽至今幾乎沒什麽秘密,媽媽知道她喜歡的每個男生,小紫也習慣和父母分享相親過程。

父親有時會對她和男生相處的方式指手畫腳,譬如,“第一次見麵不要超過4小時,要保留神秘感。”如果遇上相親時沒被男生看上,媽媽則會數落小紫“沒有好好打扮、不修邊幅”。

小紫和竹馬在廈門旅遊

父母曾經比較看好“青梅竹馬”,認為對方的條件在相親市場上肯定是“秒光”。

“竹馬”的硬條件包括:杭州本地人,兩套房,還有杭州的老房子待拆遷;身高187cm,名校畢業,在互聯網公司任小領導,拿公司期權,年薪50w+,寶馬一輛;性格沉穩內斂,貼心大暖男,感情經曆簡單。

當小紫告訴他們,感覺“竹馬”身體不好,晚上睡覺會打呼。父親聽後立刻改口說:“那不行,算了。”

小紫說,平時說起來是自己過於挑剔,但她覺得其實父親比她更挑。“我真的帶個男生回家,他肯定要吃醋啊,想都不用想,就肯定會各種挑刺。”

父母平時對於她的擇偶標準比較簡單“希望男生人品好,對她好”,但實際上遇到具體的人仍然會忍不住挑剔。

小紫的青藤之戀(較為知名的高學曆交友App)賬號是由媽媽幫忙注冊的,平時媽媽也會幫她使用、管理交友情況——在App上和不少男生“互相喜歡”,調查戶口式盤問聊天。

“我媽喜歡的和我喜歡的不是同一個類型。”聊上一陣子,媽媽把手機裏的信息展示給小紫,小紫就一個個地點擊取消“喜歡”。

小紫和相親對象看灌籃高手

發現母親時常登錄賬號查看信息後,小紫就不願意再用那個App了。

由於家庭教育等原因,小紫對待感情始終比較謹慎,無法隨意進入一段關係。即使內心喜歡,也會保持理性,“不願意給男生名分”。

“我之前很容易陷入內耗,不敢戀愛,覺得失戀後要花費很長時間走出來。”小紫原以為,不戀愛就不會痛苦。她沒想到,暗戀和曖昧也讓人受傷。

中學暗戀對象“脫單”時,她用一張初中春遊照片發布了第一條ins動態,紀念自己無疾而終的暗戀。

後來,學弟戀愛,女友介意小紫和學弟的關係,小紫和學弟互刪微信後,開始陷入自我懷疑,一度質疑自己是否有道德問題。

那段時間,即使白天,她也不願出門,拉著窗簾,關著燈,待在宿舍,吃很多冷飲、甜食,結果瘋狂發胖。

小紫因被家裏催婚躲到書店泡了一天

在此期間,她清理了不少微信好友,很多朋友都失聯了。她也拒絕了朋友們的各種邀約,陷入極大內耗。但好在隨著時間推移,她慢慢走了出來。

05 2024年的

主線任務:“脫單”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像小紫這樣“母單”多年的年輕男女。

豆瓣“母單互助組”自2021年2月創立以來已有超過4萬名網友加入,大家在這裏分享自己的單身生活,尋找共鳴,也為想要“脫單”的朋友提供幫助。

管理員新怡今年26歲,當時常因“母單”被身邊朋友開玩笑。

那段時間,豆瓣上的感情類小組非常活躍,比如crush組、勸分組等等,但這些小組針對的大多是有感情經曆的人,新怡和朋友申請加入crush組都遭到了拒絕。

新怡開玩笑說:“好像沒有感情經曆,你都不能在豆瓣上建組一樣。”新怡身邊恰好有不少“母單”朋友,她就和朋友商量著建了一個小組,一起“玩玩”。

豆瓣母單互助組

“每個人母單的原因不同,有人內向,有人不善交際等等。現實生活中,年紀大卻沒談過戀愛很可能會被人負麵評價,在小組裏可以盡量保持一種友愛的氛圍。” 新怡說。

大概從28歲這年開始,小紫對外幾乎不會說自己是“母單”,而是會說自己有兩段戀愛經曆。

小紫“撒謊”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相親對象大多不信她從來沒談過戀愛,每次解釋起來也會麻煩,對方聽完又覺得難以置信。

另一方麵,別人很可能還會覺得她要求高、難追。她索性就不怎麽說自己的戀愛經曆。

小紫向往著勢均力敵、雙向奔赴的感情。在她眾多的相親對象中,綜合評估,有不少人都能達到7分,滿足她對婚戀的要求。但好像挑著挑著,她就又想等一個更高分的了。

小紫也明白,如果完全麵對現實,她早就可以實現目標了,但內心又有許多矛盾。“人不能什麽都要,要明確自己想找的核心點是什麽。我自己都還沒有想清楚。”

學弟送的燈籠掛在宿舍裏,陪著小紫

小紫身邊有3個“母單”朋友。一位是1996年出生的女同事,有過暗戀經曆,目前沉迷工作,愛好美食,對戀愛或相親沒有太多向往;一位1993年出生的高中姐妹,以前愛追星,現在愛追劇,從來不和小紫討論感情問題;另一位1994年出生的高中姐妹則一度陷入“母單”相親焦慮。

最後這位剛到30歲的女生生活在浙江諸暨,小城市催婚更加嚴重。

頻繁相親無果後,她一度精神壓力大到去看醫生,必須依靠吃藥調理。兩人一見麵,話題就圍繞相親展開。

相比於身邊其他“母單”朋友,小紫要積極主動得多。

她一直很向往愛情,年少時曾經給自己設定過目標:20歲初戀、25歲結婚。甚至設想過婚後要生一個像自己這樣貼心的女兒。如今看來,這些目標要實現都不容易。

小紫在青山湖相親

不同階段的同學、同事相繼結婚,仔細算起來,小紫已經當了10次伴娘。

眼看著身邊所有要好的姐妹結婚生娃,小紫萌生了自己是不是也該著急的念頭。

今年初,小紫在某社交媒體上新開設了一個賬號,分享自己被催婚的日常。

最近,小紫在網上刷到了不少“母單”的分享帖。如今,她也明確了自己作為大齡“母單”的主線任務,那就是2024年讓自己“脫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