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港片特別是合拍的警匪港片全麵崩盤……口碑差、票房差、存在感也極低。
2024年開年第一部港片,似乎挽回了點麵子——1月19日(上周五)上映的《臨時劫案》,意料之外拿捏住了一些些觀眾緣。
首周末三天拿下8500多萬票房衝到周榜第二,截至本周三,《臨時劫案》六天累計票房已近1.2億,甚至超過了郭富城去年一季度《風再起時》《斷網》兩部主演電影的總票房,衝擊2億總票房大有可能,超出普遍預期。
而這個成績,還是在影片口碑並不算出色(豆瓣6.2,貓眼8.6,淘票票9.1)的情況下拿到的。
其實,《臨時劫案》在映前有很多讓人樂觀不起來的理由。
編劇兼導演麥啟光雖是行內知名副導演,曾協助杜琪峰、爾冬升等名導多年,但獨立導片沒啥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從劇情簡介看,腦袋不太靈光的落魄底層中年男組團“打劫、打架、打槍”的犯罪動作類型,實在是老套到醃入味,也已令觀眾重度審美疲勞了。
郭富城、林家棟、任賢齊三張老麵孔主演,雖然三位是首次出現在同一部電影裏,但這演員搭配,“似曾相識”的感覺太強,觀眾仍然難免被“排列組合陣容”支配的恐懼。
隻有從宣發階段就突出的“荒誕喜劇”屬性和郭富城的齙牙造型是一抹亮色。一如明麗鮮豔的撞色海報,《臨時劫案》想用力給觀眾傳遞出一股“活潑”“輕鬆”“無厘頭”的氣息。
雖然同檔期缺乏強勁競爭對手、有比較充足的市場空間是一個利好,但對票房成功更重要的,明顯還是《臨時劫案》的“討喜”屬性。許多時候,評分不是左右電影市場表現的決定性要素,“觀眾緣”才是。
而《臨時劫案》,它自降身段、賣力耍寶的娛樂精神,聚焦升鬥小民酸甜苦辣的市井氣,以橋段為核心帶動整體敘事的行動結構,都或多或少令人感到“老港片回來了”,這或許就是影片“觀眾緣”的來源。
說到底,觀眾可能並不是對港產警匪犯罪片疲倦了,而隻是對以苦情、陰沉、瘋狂的情感基調演繹老套路的作品免疫了。
執掌合拍商業大片的香港電影人沉迷這種模式太久,以至於大家都快忘了,這類場麵殘酷火爆、情感色彩負麵的港產警匪片,不過是90年代後期才漸漸起勢,CEPA(2003年開啟的陸港經貿協議)合拍片時代才發揚光大的。
而黃金年代絕大部分香港商業電影,都是樂觀、明亮的。純喜劇不用說,即使是內核嚴肅的作品,也大多要加入插科打諢的無厘頭笑話。
同時,角色之間的溫情和善意也是暖色調的。總體而言,那時香港電影的陽光、吵鬧、溫情全麵蓋過了陰鬱、暗黑和苦澀。
《臨時劫案》這部喜劇的出現,可以說是恰逢其時,以嬉笑怒罵、人情冷暖的“接地氣”姿態,中和了近幾年絕大多數合拍港片過於“苦大仇深”、過於脫離市民生活的問題。
雖然電影為了獲得跟警匪動作大片相似的市場定位,加入了大量動作犯罪元素,但不再是盯著警隊內部生態和警匪關係的老寫法,而是來了一出“笨賊喜劇”。
這一類型放眼世界並不罕見,但在神經越來越緊繃的港片之中,確實已經幾近失傳。因而《臨時劫案》出來玩這一手,也就必然會帶給觀眾一些新鮮感。
《臨時劫案》的劇本其實相當複雜——多方勢力入場,“六國大封相”,好不熱鬧;以不同場景內的多次空間巧合,推動反套路的情節轉折,完成了一場“陰差陽錯”的黑色敘事遊戲。
對於這樣的模式,國內觀眾已在蓋·裏奇和寧浩作品中見識過多次。與之相比,《臨時劫案》不夠創新,也有一些邏輯漏洞。
比如林家棟和任賢齊的搶劫動機嚴重不足;有很多情節人物沒展開,比如王敏德、林雪的幫派線和薑大衛的背景完全可以展開另敘;無用支線也不少,比如張可頤飾演的女警線其實遊離於這盤棋局之外,曾比特飾演的小偷純屬編劇的木偶,等等。
但從劇作精妙程度的角度來看,《臨時劫案》也是費了不少心思,總體效果及格。而且極端強調偶然性和命運的情節安排,結合上主創的“銀河映像”背景,也給了港片老觀眾更多聯想的空間。
不過正如《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一樣,此類黑色喜劇光靠複雜的人物網絡和因果鏈條不足以成功,刻畫有趣的角色甚至更為關鍵。
《臨時劫案》在這方麵的成績,也值得一書。
不止是林家棟和任賢齊深層善良,但同時既世俗圓滑又膽小如鼠,行為舉止也唯唯諾諾的小人物設定恰如其分,喜感十足,林雪、王敏德、盧海鵬、鮑起靜等港片老麵孔的角色,也都是“咋咋呼呼”,神氣十足,給港片老觀眾一種難以言說的親切感。薑大衛的黑幫老大角色,更是範忒正、渾身是戲,又極有笑果。
要說讓每個角色都出彩,那肯定沒做到。但《臨時劫案》的“群像”之鮮活,也算夠意思了,多少強過近年來許多“主角之外全員工具人”的類型港片。
不過顯然一瞥就惹眼的“齙牙郭富城”才是本片第一主角。無論是喜感十足的扮醜造型,還是“不好意思”“Say thank
you”的禮貌口頭禪,抑或是刻板機械的念白方式,都有不錯的喜劇設計感。
不過硬要說,這種思路和最終呈現的效果也算不上多高妙。令人有意外的其實是,在2024年,我們還能看見年近六旬的天王無下限扮醜。
影片監製爾冬升在訪談中提到:郭富城的這個造型當時就讓他想起1993年《東成西就》裏梁朝偉的經典香腸嘴造型。“巨星扮醜”、高度親民、賣力娛樂觀眾,這是傳統港片具有的草根品質。
雖然這種品質隨著時代變遷淡化了,但從未消失,而在《臨時劫案》裏再次出現,有些令人感慨,也激起了港片粉們情懷的漣漪。
除了角色的草根氣,《臨時劫案》還難得具有院線港片中少見的市井氣。
過往那些在警署裏、大廈中和地標建築處發生的大槍戰、大爆炸、生離死別固然宏偉刺激,但卻離香港本地市民的生活有些太遠,聞不到嗆人的煙火味。失去了本地生活的根,自然顯得懸浮。
而《臨時劫案》裏,有困於代際衝突和住房環境的中年人,有社區內緊密相處的鄰裏、老街坊、老夥計,有看上去更“現實”的經濟危機……
電影對社會問題和人情的描繪其實算不上有多絕妙,這些具有真實溫度的暖色調也沒有在港片中絕跡,但至少在內地院線能看到的、鍾情於不斷擴大動作場麵、不停給觀眾施加強感官刺激的類型港片中,已經好久不見了。
偶然出現,還真吹來了一股動感十足的“生活氣息”——或許誇張粗糙,但和假大空無關,已經難能可貴。
所以站在2024年這個時間點,《臨時劫案》不需要做得多麽出色(事實上電影也沒有多出色),隻需要讓觀眾看到一點討喜的親切感,和一點小市民間的世俗溫情,就足以贏得部分觀眾的情懷分。
去年《還是覺得你最好》這類沒有任何動作元素的港式家庭喜劇,在內地贏得不錯的口碑和票房,也說明了同樣的問題。
回歸市井,找回人情,或許將是港片重生的一條出路。
(文/阿拉紐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