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手機翻新江湖:月賺20多萬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2023年還剩下兩個多月的時間,回望整個智能手機市場,寒氣仍未消散。來自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降8%,創十年來第三季度最低水平。

匱乏的創新,使得手機行業進入到存量市場的競爭,消費者購買新機的時間線也隨之拉長。不過,新機市場的失意,並不意味著消費者就沒有了換機需求。作為手機鏈條另一端的二手市場,今年迎來了持續向上的發展。

今年24歲的賴強,在成都經營一家通訊數碼已有4年時間,除了維修手機,也在回收和售賣一些二手成色機。雖然店麵隻有不到十平米,但月平均收入也能有個一萬出頭。用他的話來說,主要是今年二手機行情還不錯,加上自己也積累了一些口碑,淡季的收入也能和去年旺季的時候差不多。

不過,像賴強這種隻做成色機的生意並不是最好的,“那些做美容(翻新機)的,尤其是翻新成全新機來賣的,有渠道銷路的,賺得更多,幾個月賺到的錢在成都買個一居室應該不成問題”,賴強告訴鈦媒體App,自己之前的師傅就曾專門做過一段時間iPhone翻新機生意,據他說一個月就能掙20多萬,幾百塊收的大花機,美容之後,直接當全新機來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一個行業都有著屬於自身的商業運行規律,在二手車市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要想富賣事故”,而這句話在二手機行業也一樣適用。賴強口中的翻新機,是二手機品類的一種,大體可以理解為:將二手手機一些破損的零件進行更換,性能和外觀可以達到新機或者靚機的成色,從而可以在售賣時獲得更高的利潤。

“其實我們也挺討厭這些做翻新機的,搞得價格很低,就算我們平價賣,那些做翻新的也能賺得盆滿缽滿,畢竟他們的成本在那”,賴強忍不住吐槽道,“不過現在其實好多了,膽子大的依舊有,但更多的是對外觀翻新,內部維修一下,當作成色機來賣。”

據IDC此前發布的數據,2022年,包括官方翻新智能手機在內的全球二手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2.826億台,同比增長11.5%,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4.133億台,2021年至2026年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達10.3%。

通常情況下,在官方平台以及靠譜的第三方平台買到的翻新機基本都沒什麽問題。但是,二手市場亂如麻,多數的翻新機都是被逐利的商家從“大花機(有硬傷、屏幕外殼有嚴重損壞)”更換非認證的零件而來,不僅質量得不到保障,也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出現。

新機市場寒氣未散,翻新機的春天先來了

現階段,手機在性能、技術層麵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平層期,這時候消費者在選購時會更為理性,二手手機則具有天然的性價比優勢,反而會更吸引人購買。對比新機,二手手機在備貨、議價以及渠道等方麵都有著較強的下沉空間,整體的成本和市場壓力會相對較小,固有的屬性也讓其吞噬了一部分新機需求。

一名產業鏈人士向鈦媒體App指出,新機市場代表的是產品形態以及消費模式的變化,但用戶對智能手機的需求是不變的,新機市場的降速,並不代表著手機不會在二級市場流動。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較新機,二手機有著屬於自己的規則和等級品類劃分。如果對二手機做具體的細分,可以分為成色機和翻新機。萬物新生(愛回收)集團增值業務部負責人仇佳文告訴鈦媒體App,按照他們內部的劃分,成色機就是隻做一些簡單的清潔和包裝,對回收的機器原封不動進行銷售,而翻新機則是會涉及到一些零配件的更換,進而再上架售賣。

圖片來源:Counterpoint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全球翻新手機的需求正在持續增長中。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全球翻新智能手機追蹤報告顯示,隨著大多數地區對翻新智能手機的需求持續增長,2022年全球二手手機智能手機市場年同比增長5%。

賴強透露,現在新機價格越來越高,二手機也成為更多消費者的選擇,尤其是那些四五線縣級城市,花兩三千買個iPhone,手機有了麵子也有了。而且,短視頻火了之後,許多主播也都喜歡買二手的iPhone,“聽她們說是拍視頻更好,但我估計還是為了麵子。我一朋友就做iPhone翻新的,這兩年生意也特別好,不過也都會告訴顧客哪些零件更換了,那些人看質量沒問題,其實也並不怎麽在乎。”

TechInsights指出,去年全球翻新智能手機的銷量相當於同期新智能手機銷量的不到20%,而今年全球翻新手機的銷量將接近新智能手機銷量的25%。消費者購買翻新智能手機的主要原因是其價格,一部狀況良好的翻新iPhone的價格通常是同型號全新iPhone的三分之二,而翻新的安卓智能手機往往比全新的折扣更大。

“不同的消費者有不同的消費能力,大多數消費者還是更看重性價比,翻新機給了消費者更多元化的選擇,”仇佳文表示,“從我們自身的財報來看,Q2‘煥新機’銷售總收入超過1.9億元,占1P(自營)產品銷售收入的比例達到7.2%,同比提升4.5%。雖然整體占比不是非常高,但該業務處於產能爬坡階段,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鈦媒體App從愛回收處了解到,就購買人群來看,廣東省整體會偏好翻新機一些,其它地區並沒有明顯差異。某電商平台運營人員也指出,從收發貨地來看,深圳、東莞、惠州這些地方出現的頻率更高。

2022年,全球翻新機市場的銷量規模大致在2.5億部左右,雖然相比較12億部的新機市場體量差的很多,但已經成為整個手機行業終端市場發展的重要一級。

翻新也有“紅線”,iPhone成硬通貨

作為非標品,二手機的定價邏輯看似有標準,實則等級眾多,尤其是翻新機。不同於成色機,從外觀、功能等進行定價,翻新機來源的不同,導致終端市場的定義也會有差異。

簡單來說,翻新機又分為官方翻新機和第三方翻新機。其中,官方翻新機比較好理解,就是手機品牌官方對二手機進行回收整合維修換件後,再上架銷售。某手機品牌店員工稱,官翻機的來源都是官方正品機,大多數來自於7天無理由退貨的產品,功能都完好。如果有零部件損壞,也會返回工廠進行標準化翻新,和新機組裝環境一樣。

圖片來源:三星官翻手機旗艦店

不僅如此,官翻機配件也都是原裝,和新機一樣提供官方質保,“更多的區別是在機身和包裝上會做標注,外觀成色可能會有使用痕跡,但在上市前也會達到99新的檢測標準”,該員工表示。比如三星的7D官翻機就會在主機機身背麵進行激光刻印“7D”字樣。在包裝盒正麵明顯貼有7D機產品的說明標貼。

目前,華為、三星、蘋果等都推出過翻新機業務,相比較新機的價格打了8折左右。其中,華為推出了認證二手機和官方翻新機,但認證二手機均處於缺貨的狀態,而官方翻新機則有華為Mate Xs2、P50 Pocket、nova9等。

對比官方翻新,第三方翻新在大多數人的眼裏,就是對損壞的零部件進行更換,價格會更便宜。但其實不然,這裏也有著“紅線標準”。簡單來說,有三點。第一,翻新的舊機來源一定是要合法的,不能是盜搶機,商家或者平台有義務對源頭進行檢測和認證。

第二,並不是所有的零部件都能夠翻新更換,如果使用原裝配件也要得到官方的授權。仇佳文告訴鈦媒體App,目前愛回收的翻新業務隻針對屏幕和電池進行更換,替換的零部件也是來自第三方品牌,並且要有獨立的品牌和商標,符合國家認證標準,第三方品牌要求和質量標準要求。

“目前對於後殼、主板、部分功能問題、內部軟件等均不進行任何的翻新和更換操作,因為原裝的零配件會涉及到一些知識產權的問題,比如說後蓋上的LOGO,如果擅自更換的話,就會有侵犯IP的風險。”

第三,商家或平台應對翻新機提供售後保障服務,多數在1年。並且,需要告知消費者對哪些零部件進行了更換,否則涉嫌欺騙消費者。“規則是好的,但對於線下小商販來說,很多都是你不問他不說。至於保修,能提供三個月的就不錯了”,賴強說道。

而正是由於翻新機的各種要求,也會導致遵守規則的商家和平台在回收時比較嚴苛。仇佳文透露,相較於普通二手機,翻新業務的準入門檻會高很多,一是得需求量大,這樣轉手的效率才會高。二是要成色好,尤其是後殼,是定價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受製於嚴苛的要求以及轉手率和利潤等方麵的考量,iPhone成為翻新機市場的硬通貨。一名在二手行業從業了五年的批發商向我們透露,二手手機更看重性價比,但更多的是高端品牌產品的性價比,如果要做翻新機對品牌的要求會更高,“自己基本隻收iPhone,華為和小米的當年新型號會偶爾回收,利潤之外,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快速出貨。 ”

圖片來源:Counterpoint

Counterpoint在報告中指出,蘋果公司二手手機市場份額超過49%,是全球翻新手機行業增長最快的品牌。與主要市場的新款智能手機出貨量相比,蘋果公司是翻新智能手機份額不斷增長的主要貢獻者,供應緊張主要體現在翻新手機市場的iPhone上。

國外市場統計機構BankMyCell公布的2021-2022手機折舊報告中指出:iPhone在四年後的平均折舊率為20.5%,而安卓為34.44%,但在第一年時兩者的差距達到了近20%,iPhone為13.83%,安卓為32.06%。

來自轉轉發布的Q3手機行情報告顯示,從各榜單排名狀況來看,iPhone依舊是二手市場最受歡迎的品牌,再度拿下搜索量Top10、總交易量Top10、回收榜Top10三大榜單。

“蘋果一年就發布一次新機,除了新機發布前老款iPhone的價格會有較大的波動,大部分時間iPhone的價格都較為穩定,這種穩定也能保證市場的平衡,我們也沒有顧慮會放開手去收貨”,上述批發商表示。

另外,賴強還透露,國內的iPhone舊機容量很大,貨源也較為充足,一些商家翻新後除了在國內賣,還會通過自己的渠道賣到迪拜,那裏有點像幾年前的華強北。“迪拜應該是中東最大的二手機市場,還有很多國人在那開店,iPhone的老機型很受歡迎,光蘋果這一個品牌一天的吞吐量就能夠達到十幾萬台,而且售價基本要比國內高一倍。”

越線“淘金”,隻為利來

對於新機市場來說,爭奪的各方是蘋果、華為、小米這樣的品牌商。而對於翻新機市場,則是上千上萬個店鋪與平台和品牌之間的競爭。不同於品牌商,店鋪主沒有大額的資金,也沒有什麽長遠的戰略規劃,他們要做的就是快速轉手更多的手機,在占用更少資金的前提下,賺取更多的利潤差價。

同時,商家也會針對市場受眾的不同做差異化翻新。華強北某商家指出,“雖然現在網絡很發達,信息很透明,但人心很複雜,每一種成色的翻新機都會有市場買單。並且,有渠道門路的商家還專門做翻新機‘出口’,將其銷往迪拜、非洲、印度等市場,尤其是iPhone非常吃香。”Counterpoint報告顯示,2022年,印度引領全球翻新智能手機市場,年同比增長19%,拉丁美洲緊隨其後,年同比增長18%。

在與多名二手手機商家的交流後,我們了解到,多數情況下二手手機的利潤空間在100-500元之間,同等成色下,翻新機的利潤會更高一些,利潤差在200元左右,轉手率也更高。而這,也是為何像愛回收這樣的平台以及許多商家大力投入做翻新的原因。對於一些越線商家,如果是“伊拉克戰損版”(中框屏幕破損、背板碎裂)翻新的話,利潤更是能達到10倍。

賴強表示,“利潤有多大,取決於你有多大膽。和新機的利潤邏輯相反,品相越好,利潤越低。你賣三四台同等成色的原裝機,可能才相當於一台翻新機的利潤。為了賺得更多的收益,大花機翻新成成色機,是很多商家都會幹的事情,更有膽大的,還會翻新成全新機售賣。而像那種‘伊拉克戰損版’是他們最喜歡回收的,美容翻新一下,倒手就是原來利潤的5到10倍甚至更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現如今,為了避免上當買到以次充好的翻新機,消費者在購機之前,也會到抖音等短視頻平台學習如何辨別翻新機,通過一些軟件在線驗機,但很多用戶表示自己還是上當了。

賴強告訴我們,小作坊不像工廠那樣有無塵車間,在翻新的時候難免會有玻璃渣或者碎屑殘留,導致屏幕電池損壞,做工相對粗糙。像他們這種業內人基本上翻新機上手一摸就能看出來,但是也有打眼的時候。

“有耍小聰明的商家還會避重就輕,告知消費者屏幕或者後蓋換過,轉移注意力,以此來掩蓋諸如主板上的問題。如果消費者不放心,可以花個30、50的到別的店拆機看一下,若是賣家有所隱瞞,這時候就會心虛。不過,最重要的一條還是要記住,一分價錢一分貨,沒有不逐利的商家,價格和質量不分家。”

作為平台方,仇佳文對這些線下翻新機市場的亂象也表示無奈,“華強北是國內最大的二手機市場,但也是最亂的,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翻新的標準和合規性,如果長期下去便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導致消費者對翻新機的印象會很差,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

某平台工作人員牧陽表示,早些年在華強北有專門做批量翻新的團隊,他們的活兒很細,效率也很高,可以說是翻新行業的天花板。不過最近這幾年少了很多,雖然也有,但更為隱蔽,畢竟是拿不上台麵的東西,工廠也多在東莞、惠州那一代。

這些手機在翻新之後,有的是在電商平台出貨,如果被消費者發現舉報關店,轉手花幾萬再買個網店繼續賣。有的則是在一些二手平台出貨,並且還能通過質檢。“通過質檢的原因很簡單,一是平台的質檢員能力欠火候,加上翻新的還比較有‘工匠精神’,二則是這些人也會和平台的員工有勾結,知道質檢的重點,從而能順利上架銷售”,牧陽說道。

圖片來源:梅州市公安局梅江分局

據廣東省梅州市公安局梅江分局此前發布的消息,梅江公安通過縝密偵查,偵破係列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一舉搗毀製假售假窩點4處,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涉案金額約為2500萬元,現場查獲“翻新機”549部及翻新工具、手機配件等一批。據了解,這些犯罪嫌疑人購得大量二手手機後,對手機部分部件進行加工更換,以低於原裝正品的價格,在電商平台假借“官方正品”之名進行售賣。

牧陽表示,“現在好多都是在廣東那邊的縣城‘摸黑’做,之後再通過電商平台出貨。但手藝大多都不怎樣,一個好的大師傅起碼一個月的工資就要1萬以上。有點良心的會自己做售後,那些更黑心的則是被發現後就拉黑購買者。”

圖片來源:深圳市人民檢察院

錢沒了可以再賺,但是良心沒了就可以賺很多錢。麵對10倍利潤的誘惑,很多人在良心和利益之間走向了後者。不過,利益伴隨著風險,不合規的利潤風險會加倍疊加。經統計,2019年以來,深圳市檢察機關共受理侵犯商標權類犯罪案件合計1418件2707人,其中涉及電子產品翻新的案件347件640人,案件及涉案人數分別占比約24.5%、23.65%。賴強表示,自己的一個朋友做小米的翻新生意賺了小200萬,但最後被品牌方發現舉報,罰了170萬還進了監獄。

好的一點是,我們看到多家品牌、平台以及政府開始聯合起來,維護消費者的利益以及翻新機市場的合規發展。去年4月份,深圳檢察發布“電子產品翻新產業知識產權刑事合規指引”,這也是全國首個由檢察機關發布的產業刑事合規指引。明確了電子產品翻新產業知識產權刑事合規的總體原則,從必要性指引、禁止性指引、推薦性指引等方麵,提出了引導產業主動充分披露信息,顯著標注“翻新”標識,選用可靠零部件,提供一定期限保修服務等15條指引要求。

目前,在看到二手翻新市場的增長以及無序發展後,蘋果也加大了回收力度。一方麵是為了提升用戶的換機熱情,官方二手翻新也能獲得更多利潤。另一方麵,也是為了盡量減少質量參差不齊的翻新iPhone在二手市場的流通。

TechInsights的最新研究預測,2023年,翻新智能手機的全球銷量將同比增長17%,全年銷量接近3億部。這一數字預計將迅速增長,到2028年將接近5億。“無序的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必會遇到瓶頸,隻有合規有序的翻新,才能把這個行業真的做大”,仇佳文如是說。

FollowNature 發表評論於
家裏有好幾個舊手機,留著無用,扔掉可惜。真的不知道怎麽處理,哪裏有回收舊手機的?願意免費送出,隻是希望清除掉手機裏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