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新的社交名片?被瘋搶的“剩菜盲盒”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從“剩菜盲盒”到“食物盲盒”,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拜倒在摳門經濟學腳下,省錢之餘,更多的是收獲一份驚喜與開心。

01

年輕人追捧的“剩菜盲盒”

機票盲盒、玩具盲盒、寵物盲盒……在“萬物皆可盲盒”的消費風潮下,“剩菜盲盒”進入大眾視野,吸引不少消費者“拚個手氣”。

在這裏,“剩菜”並非指打包客人吃剩的飯菜,而是指商家將臨過期的食物,或當天打烊前未售完的食物,隨機組合搭配成“盲盒”的形式出售給顧客。

剩菜盲盒的概念是舶來品,最早在2016年,丹麥企業 Too good to go (下簡稱為TGTG,直譯是“扔了可惜”)就打起了剩食的主意。

UP主們用一款名為Too Good TO Go的App下單,以超低價格在各大連鎖餐廳掃貨,B站UP主“HOLA小測佬”做過的14期海外“剩菜盲盒”係列視頻,視頻平均觀看量達到300多萬,評論區裏,希望引進這種模式的聲音,幾乎“炸鍋”。而疊加了省錢和環保雙重光環的“食物盲盒”賽道這些年也逐漸從小眾走向大眾市場。

英國連鎖超市Morrisons推出了和Too Good to Go合作的限定食品盲盒

從“剩菜盲盒”到“食物盲盒”,隨著越來越多商戶的加入,年輕人也有了更多的選擇。在重慶,年輕人使用“惜食魔法袋”購買連鎖烘焙品牌沁園旗下的魔法袋產品時,往往僅需11.9元就能拿下正價28元~33元的商品。

用戶打開小程序,便可以看到周圍有剩菜盲盒的商家,隻需要選擇最近的商家,然後支付盲盒的費用就可以,費用也是統一的,都是11.9元,然後就按照上麵寫的取餐時間範圍去取就可以,當你忘記取餐時,商家還會貼心地聯係你。

相對於海外酒店餐廳供應的臨期食物,主打“食物盲盒”的“惜食魔法袋”目前更多是同沁園、啡你不可、柚米麵包房等烘焙、咖啡連鎖店鋪合作。

銷售時間也沒有太大限製,一般晚上7點或者8點,商家會根據剩餘情況上線訂單,且平台內沒有設置配送選項,需要顧客線上預約、線下自取:消費者還可以預約第二天早上10點或下午1點的盲盒。筆者從購買評價發現,消費者更多時候購買的是一份驚喜和開心,用開盲盒的心態購買食物,各種未知心情讓年輕人樂此不疲。

02

盲盒背後的社交屬性

在抖音上,你可以看到有人一日三餐都用“剩菜盲盒”解決,盲盒低價、量大、管飽,運氣好還能抽中驚喜,7.9元的小籠包套餐、11.9元的墨茉點心局或者原麥山丘、19.9元的壽司大禮包……幾乎所有產品都以原價三分之一的價格在店鋪臨近打烊前售賣。

和早期“盲盒”概念的傳播鏈類似,“剩菜盲盒”的傳播鏈條集中於小紅書等社交平台,這也決定了誰會成為這類概念的種子用戶。

“剩菜盲盒”平台也是從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開啟擴張,入駐商家主要集中於各大商圈,以烘焙食品為主、簡餐、健康餐為輔,基本是連鎖品牌。網絡位置和地理區域,都決定了“剩菜盲盒”的用戶,並不像“剩菜”這個詞本身一樣帶有隱約的狼狽,它更時墨一點,而且在用戶的二次傳播下,更具社交屬性。

在B站、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剩菜盲盒”成了不少UP主的新選題概念,用個位數的錢,買三倍以上原價的食物,這吸引了大量好奇的粉絲。

而在“食物盲盒”平台的社交區域,用戶也很樂意分享自己的收獲,進而以城市或口味偏好構建社交圈子,而這也是互聯網平台所樂於見到的。對於互聯網創業者而言,“食物盲盒”賽道不僅具備極強的變現能力,還可以通過社交屬性以及消費者獵奇心理籠絡一大波用戶流量,絕對是非常有前途的賽道。

在中國,人們早期也自發做出了類似 Too Good to Go 的實踐一-豆瓣平台上的“我愛臨期食品小組”,現在有了 近10萬的“臨食工”,而隨著市場成熟度的提升,惜食魔法袋、趣小袋、袋走PACK-AGE、米粒盒子、兜著走DZZ,一連串類似的小程序雨後春筍般興起。

這些小程序運營模式也都大同小異,就是和一些附近的店鋪合作,將賣不完的產品打包銷售統一價格隨機出售,當然質量也是良莠不產,盡管不一定好吃,但是隻要便宜,這些小程序上的“剩飯盲盒”每到時間還是被搶得飛起。

03

悠著點買

省錢、環保、社交,眾多亮點加持下,“食物盲盒”在年輕人圈子裏火起來並不讓人意外,但想要真的大規模推廣,恐怕還需要時間考驗,畢竟TGTG在海外運營了近10年,無論是消費群體還是供應鏈都相當成勢,而國內的這些機構上基本上參與剩菜盲盒活動的商戶為烘焙品,用戶可選擇性並不高,一旦新鮮感過去,是否能形成穩定而持續的消費具有較大不確定性。

此外,在 2022 年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盲盒經營活動規範指引(試行)(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指出,食品是不能以盲盒的形式出售的,哪怕改名為魔法袋依舊是在違法的邊緣試探,對於選擇這條賽道創業的創業者們,恐怕得走一步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