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昌一生從他被賣那一刻起,就已經注定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早年間,郭寶昌曾給自己算過一命。

有人說,他命中有劫數。

如果這個坎兒過不去,可能隻能活六十多歲。



可一旦過去,就能活到八十多。

這句話放在當時,可能是個吉祥話,但放在今天,似乎一語成讖。

因為就在近日,郭寶昌永遠離開了我們。

他的人生,定格在了83歲。

根據郭寶昌家人提供的消息,郭寶昌導演的喪事從簡,也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曾經拍出《大宅門》這種神劇的導演,以這樣的方式,永遠離開了我們,讓人扼腕歎息。

郭寶昌的一生,是命苦的一生,也是傳奇的一生。

在很多采訪中,郭寶昌都曾透露,自己生命中遺憾不少。

但83歲高齡去世的時候,郭寶昌導演,也似乎給自己的人生,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今天,番茄君就用兩個奇跡和兩點遺憾,帶大家回憶,郭寶昌那比《大宅門》還精彩的人生。


一、兩部《大宅門》造就兩個奇跡,用一生隻做一件事的匠人精神,詮釋了中國導演的精氣神

提到郭寶昌,世人隻知道有《大宅門》。

其實大家有所不知,郭寶昌一生中著作等身,他執導過9部電影,執導過22部電視劇,還做過10次編劇。

當然,這裏麵最著名的,就是人盡皆知的《大宅門》。

這部不少中國人心中的“年代劇第一”,在豆瓣有17萬網友評價,評分高達9.4分。


但鮮有人知道,《大宅門》的完美,是靠多少慘痛的經曆和多麽堅持不懈的努力,創作出來的。

《大宅門》的劇本,郭寶昌在15歲的時候,就開始寫了。

劇本中,郭寶昌融入了自己的經曆。

可剛下筆沒多久的郭寶昌,讓養母看到了自己的故事,對故事中自己“抱狗丫頭”的形象甚為不滿的養母,一把火就燒掉了書稿。

那是郭寶昌第一次經曆心碎,也是《大宅門》多舛命途的開始。


1959年,郭寶昌進入北影學習,他開始重新構思創作《大宅門》。

但在一個夜裏,斟酌良久的郭寶昌,再次親手燒掉了自己寫的書稿,這是書稿第二次被毀。

1980年,郭寶昌終於開始正式拍電影。

一部《神女峰的迷霧》,讓他名聲大噪,這部劇也成了80年代刑偵片的鼻祖。

有了代表作的郭寶昌,放不下《大宅門》的心結。


於是他再次提筆,開始第三次創作《大宅門》。

可悲劇再次發生。郭寶昌彼時正與妻子鬧離婚,妻子一個不開心,直接拿他的手稿出氣,就這樣,劇本再次被燒。

對郭寶昌來說,《大宅門》成了心結,也成了詛咒。

這似乎是一部永遠也無法寫完的小說,也是一個永遠無法彌補的傷痛。

所以,這之後,郭寶昌收手了,他怕了,很久很久,他都沒有再碰過《大宅門》。


14年後,或許郭寶昌心中,過了這個坎兒。

人生,總要堅持些什麽才有意義,於是他四度提筆,再寫《大宅門》。

此時,郭寶昌已經55歲。

他信命,更相信自己曾經算過的命,他怕自己的生命終止在60歲左右,於是閉門不出,在冰箱裏塞了幾個月的食物。

每天從早起到晚睡,就一件事:寫稿。


最終,《大宅門》劇本順利完工,停筆的那一刻,郭寶昌突然腹痛難忍,送到醫院才發現,因為長期勞累,他的肝已經損傷,差點就應了那句話。

挺過來的郭寶昌,似乎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他想要在60歲之前,將《大宅門》拍成電視劇。

他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已經意味著,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完美”,即將出現。

可拍《大宅門》的過程,絲毫不比寫劇本更輕鬆。

或許是好事多磨,老天爺就是要給《大宅門》使絆子。


1996年,郭寶昌開拍《大宅門》,卻找錯了投資方。

戲剛拍三集,劇組就資金鏈斷裂,投資方撤資,郭寶昌因此負債300萬。

為了找錢,郭寶昌在四年時間裏,找了近100家投資商,竟然沒有一家願意投拍。

直到2000年,央視製片主任俞勝利看完了《大宅門》的劇本,並拍板表示,央視獨家投拍,電視劇資金問題這才落地。

此時距離1996年,過去已經4年時間,原定的演員,很多都無法再次出演,拍攝舉步維艱。


但有一個演員,力挺郭寶昌導演,他們也成了一生的摯友。

他就是最初選定出演白景琦的陳寶國。

當時拍攝了三集後,聽說導演要換人,陳寶國拿著自己的9萬塊片酬,直接拍在了資方桌子上:“如果換導演,不是郭寶昌導演,那我就不演了。”

並且轉頭就給郭寶昌說:“什麽時候拍,我都有空,隨時來找。”

而且陳寶國做了一個不合乎常理的決定。


他下定決心要等待《大宅門》複拍,期間不接任何電視劇。

結果這個等待持續了三年,陳寶國無戲拍,沒錢賺,甚至窘迫到賣掉了房子。

為了報答陳寶國,《大宅門》開拍後,郭寶昌拒絕了白景琦的所有選角,唯一指定陳寶國參演。

因為《大宅門》當時陣仗太大,導致這部電視劇,開了明星集體客串出演的先河。

一部《大宅門》,五代導演集體跑龍套(郭寶昌是第四代導演)。


這裏麵就包括郭寶昌提攜的田壯壯、張藝謀、陳凱歌等人。

跑龍套的明星更是不計其數,包括但不限於何群、李雪健、薑文、寧靜、侯詠、韓影、於榮光、申軍誼、趙奎娥……

而且這些大腕,都是自願來跑龍套的。

有些甚至還沒開拍,就自己剃成了光頭,等待出演。

就拿張藝謀來說,當時他忙著給申奧拍宣傳片,為了客串李蓮英,他特地在劇組待了兩天,剃了頭發。


後來有幾個鏡頭不滿意,需要補拍,他又特意從北京飛到片場,再次剃頭。

陳凱歌也是如此,當時他在英國拍戲,二話不說就飛了回來,待了三天時間。

下飛機後,陳凱歌大氣都沒喘,雖然隻有一場戲,但當下就開拍,態度十分認真謙遜。

有時候,如果人手不夠,客串明星們還會親身上場,充當片場工作人員。

侯詠就當過“攝影師”,何群更當過場記和美工……


一場能將所有明星調動起來的戲,《大宅門》空前絕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明星們成就了《大宅門》,讓《大宅門》萬人空巷,以17.74點的收視率,拿到當年的收視冠軍,而且經久不衰。

而曾經在《大宅門》中露臉的所有明星,後來也都大紅大紫,可以說,人和作品完成了相互成就。

不可否認,從現在的視角看《大宅門》是完美的。

這也是郭寶昌一生中,最為完美的作品。


郭導對《大宅門》,是有執念的。

他晚年患病,但依舊筆耕不輟。

80歲的時候,他拿筆開始寫《大宅門》的小說,並在83歲生命定格的這一年,完成了小說的定稿。

在生命即將終結的時候,他用自己的筆,再塑《大宅門》。

雖然作品很多,但郭寶昌導演,用一生隻做一件事的匠人精神,為我們詮釋了中國導演的精氣神。


這兩個奇跡,放在任何人身上,都夠吹一輩子。

二、一生見生母一麵,得不到養母原諒,兩個遺憾盡是辛酸

越是苦命的才子,越有精彩的作品。

郭寶昌就像曹雪芹,一輩子著作,但在親情上,卻滿是遺憾。

郭寶昌一生顛沛流離,命很苦,這也讓他生命中,充滿了對親情的特殊情愫。


而這些,注定他這輩子的完美,與親情無關。

郭寶昌不是他的原名,李保常才是。

他1940年生在北京,兩歲時父親餓死街頭,母親養不起三個孩子,便以80大洋的價格,將郭寶昌賣給了一個火車站站長。

站長姓吳,郭寶昌於是改姓吳。

此時,郭寶昌的三姨媽動了壞心思。


他覺得郭寶昌賣80太便宜了,於是湊了80大洋,贖回了郭寶昌,轉手又以200塊大洋,將他賣給了樂家。

樂家當時在北京家大業大,同仁堂就是他家的產業。

三姨媽一轉手掙了120塊,開心到飛起,隻有小小的郭寶昌,被當做商品賣來賣去。

郭寶昌的養父

郭寶昌養父名叫樂鏡宇,養母為郭榕,郭寶昌的姓,就自養母而來。


之所以跟母性,是因為郭榕也是被賣進樂家的,26歲的她,被賣給70多歲的樂老頭當妻子。

郭榕直到丈夫將不久於人世,想找個依靠,這才買了郭寶昌。

賣掉郭寶昌後,生母又將他的三個兄弟姐妹悉數賣掉。

這也導致家裏的四個孩子,有四個不同的姓氏。

1959年,郭寶昌已經19歲,他偶然聽鄰居問:你找到生母了嗎?


這一問,把郭寶昌問蒙了,他意識到郭榕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生母另有其人。

1965年春節,郭寶昌回家過年,養母給他包了紅包,而25歲的郭寶昌,終於說出了那句壓在心底很久的話:我想見見親生媽媽。

《大宅門》中的抱狗女孩香秀原型就是郭榕

郭榕聽到後臉色煞白,告訴郭寶昌,他母親已於兩年前病逝,賣身契也燒掉了。

隨後,郭榕告訴了郭寶昌他身世的一切,包括怎樣被三姨媽轉賣的等等。


郭寶昌聽完後,找到三姨對峙,並得到了親媽還沒死的消息。

他暗暗發誓不再認三姨,回家後還跟郭榕說,自己要去找親媽。

這話惹毛了郭榕,她撇下一句:抱來的孩子養不熟!

母子的梁子就此結下。

郭寶昌輾轉找到了親生母親,發現母親已經變得十分滄桑,郭寶昌質問當年為啥賣兒賣女的時候,生母不但不解釋,反而要跟他一起去城市裏生活。


與生母待了五天之後,郭寶昌一怒之下離開,從此再也沒有見過她。

自此,郭寶昌與兩位母親的關係,都變得很僵。

1973年,郭寶昌結婚後,曾托人帶給養母一封信,或許是上天作弄,這封信最終連同40塊錢一起丟掉了。

婚後,郭寶昌和妻子被分配到了廣西電影製片廠,他們也搬到了南寧工作。

這一來,他和養母的距離越來越遠,感情也越來越淡。


1977年,郭寶昌兒子兩歲,郭榕很想孫子,千裏迢迢買票去看,雖然跟孫子很親昵,但跟郭寶昌,依然沒什麽共同語言。

母子二人幾乎不交流,郭寶昌不表達,郭榕仍然記恨他拋棄自己去找生母的事。

就這樣,郭榕看完孫子匆匆離開,郭寶昌才發現自己不對。

因為此時的郭榕,已經從曾經的闊太太,變成了一個唯唯諾諾,不敢大聲說話的人。

沒有兒孫在旁邊的老人,容易收人欺負,郭寶昌心裏滿是遺憾,並告訴妻子,下次回北京,一定跟母親好好聊聊。


結果,母子沒有迎來和解。

次年元旦,郭寶昌收到母親病危的消息,當他借到錢趕到北京的時候,老太太已經去世兩天了。

郭寶昌三姨守在郭榕身邊,樂家的人一個都沒到。

三姨說,郭榕時時刻刻都惦記著郭寶昌,一直流眼淚,視力也不好。

郭寶昌這才淚如雨下,可遲來的孝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想起郭榕在樂家受到的排擠,養育自己的恩情以及晚年的淒涼,郭寶昌第一次覺得,自己不是個東西。


郭榕去世後,樂家為了爭遺產,上演了一出鬧劇,郭寶昌對此十分反感。

但他沒有錢給郭榕買墓地,於是帶著養母的骨灰去了廣西。

直到1993年,他才回來,將骨灰葬在了昌平。

養母沒了,生母還在,郭寶昌生母幾次寫信,希望他回家看一看,郭寶昌始終無法麵對曾經賣掉自己的母親。

1985年,郭寶昌45歲時,生母也去世了。


郭寶昌沒有參加她的葬禮,甚至沒有收到生母去世的消息。

兩位母親,是郭寶昌一生的遺憾。

這種遺憾,從他被賣出去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注定了。

除了家庭,郭寶昌的婚姻也不幸福。

他有過兩次失敗的婚姻,唯一的兒子,在非洲成家立業,很少回國。


好在,與柳格格再婚後,郭寶昌生活過得還不錯,十分幸福。

2001年,郭寶昌靠《大宅門》一炮而紅,隨後相繼執導了多部作品,經濟條件慢慢好了起來。

可與兩位母親留下的遺憾,卻永遠也沒法彌補了。

現如今,郭寶昌也離開了人世。

這83年的人生經曆,就像一部電影。


回首往事,郭寶昌最想要的,或許就是再和郭榕成為母子,為她盡一份孝心吧。

人生難兩全,作品的出彩,是苦難的人生孕育的。

才華的呈現,是偏執的性格造就的。

郭寶昌的人生,我們無權評價,但從他人生的側麵,我們卻能學到很多。

有拍戲的堅持,有追逐夢想的執著,也有對家人的感恩,作為兒女的孝順。


張藝謀說得好,天堂仍有《大宅門》。

願郭老一路走好,即便再過20年,他的《大宅門》,依舊是讓人神往的經典。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