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第三季》(下稱《樂夏3》)第七期已經播出好幾天了。要說這一季之前播出到第六期改編賽,我個人評價都是除了第五期較為亮眼,前三期樂隊初登場和第六期改編賽。
所有樂隊表現得很穩(很少混子),但就像是因為更改了賽製,樂隊友友的票數不夠。最終導致前麵一直很穩,播出近半比較中規中矩,沒有太大的亮點,也導致前期沒有一支樂隊非常的火爆,歌曲火爆出圈的情況。
結果沒有想到第七期合作賽打破了這個情況,所有樂隊不但表現非常穩當(某些樂隊合作還相當驚豔),終於有一支樂隊和合作歌曲火出圈了,那就是廣西農民組成的樂隊組合瓦伊那,他們跟任素汐合唱歌曲《大夢》非常火,絕對是火出圈的情況。
這首歌曲能火也非常簡單,我認為可以說是唱遍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鄉村化向城市化轉型這四十年。從鄉村幼童到青少年時期,再到城市化找要,婚姻買房子,工作繁忙顧不了家庭的中年危機,再到老年退休卻病痛纏身的人間百態。
我看到好多人都已經聽哭了,實話實說伯光君也是眼含熱淚。那麽瓦依那為什麽能夠火呢?這首《大夢》又是不是一首好歌呢?
簡單,感人,綜藝心靈雞湯?《大夢》火得不冤
我看到網上也有不少人不喜歡《大夢》這首歌曲,原因是大概有三點。一是專業上麵它的曲子其實非常簡單,就一個和弦來回套唱了下去,它能火主要靠的是演唱。二是瓦依娜和任素汐的演唱娓娓道來,非常打動人心。
而他們演唱打動人心的點最主要就在於歌詞,歌詞內容是平白直敘下的中國人生百態。
這就導致有些聽眾覺得這就是歌曲簡單,但是歌頌親情,友情和愛情那種走心的綜藝心靈雞湯之類的,這種歌曲這些年中國綜藝不是很多。我的答案是其實也有道理,就像喜歡這首歌曲的聽眾會做各種解讀一樣。
其實不用過度解釋,也不用過度貶低。《大夢》就是民歌,世間所有民歌走的都是這個路線,無論曲的結構安排,還是詞的結構安排,差異隻是具體采用及編排的元素的民族差異、時代差異,這一點上《大夢》並沒有北美鄉村樂的風格。
那些對於歌詞和內容理解不到的也無可厚非,作為各個文明之中文學詩歌的源頭,民歌能屬於眾人,在於它和眾人一樣千人千麵,在特定的韻律結構加強下,每個人都能捕捉到適合自己的情緒,如果還不夠就自己參與進去加以二創,從而在第二個層麵上歸屬於“民”而非獨立創作。
《大夢》歌詞的每一階段都是人在當時的那個情境下的瞬間真實反應,就算自己沒經曆過他們困惑,把自己放入這個情境也能和人物共情。這些慌張和手足無措代表了生命給我們的一個個課題:成長、父母、婚姻、子女、生死等等。
最終引發我們去思考,去和解,至少在當時有情緒共鳴吧。
《大夢》這首歌確實是給人鼓勵的,這歌的意義在於給人一種了然的豁達。最神的地方是開篇第一段落就把氛圍感拉滿,一個穿著新衣服手拿玩具的孩子重重的摔了一下,弄髒了衣服也弄壞了玩具。
我們成年人看這沒什麽,但是不影響我們去感受孩子當時有多彷徨“爸爸會生氣,媽媽會擔心,該怎麽辦……”這對於小孩子來說他確實不知道該怎麽辦,他要麵對的是什麽,甚至可能挨揍。
後麵其實也是一樣的,每個階段遇到的問題都是真實的,而且都是“是個小坎”的問題。但整首歌下來讓人們了然了,因為隨著生活的繼續前邊的事兒就都不叫事兒了。這給予正在困苦中的人們要堅持住的信心。
旋律太簡單,一碗心靈雞湯?《樂夏3》這首歌曲火了
不過,《大夢》這首歌曲從音樂角度的問題又確實存在,瓦伊納的音樂風格屬於民謠類型,也可以稱為鄉村音樂,他們前幾次的音樂不錯,能展示自己的風格,但這首《大夢》有點過於的討巧了。
我能理解他們表達的主題是“人生夢一場”,這個主題如果經過思考確實可以挖掘出一些深度的東西,整首歌的歌詞分成幼年、青年、中年、老年四個階段,他們試圖通過描述這些階段出現的場景來表達“人生夢一場”這個問題,每一階段最後出現的字眼就是“怎麽辦”。
這就導致那些所謂音樂審美比較高,生活比較好,或者說哪怕有過這樣的經曆但是內心思考已經不同(放下了,經曆了),反正會認為它的歌詞是直白的、平庸的、矯情的、甚至是販賣焦慮的。
這是檔綜藝節目嘛,加上瓦依那成員是農民,之前又是吹樹葉,又是挑選劉戀的樂隊之類的。這就導致有些人認為他們用這種走心歌曲博得流量,立人設,大眾叫好並沉迷,沒有獨立思考能力。
大家仔細想想,你們是不是經常能在網絡上看到這種言論。我個人是不讚同這種言論的,所謂的人設和搏流量一直就在那裏,怎麽其它人就搏不到呢,人家正兒八經憑借作品打動外億萬觀眾,這難道不就是優秀嗎?
事實上就是有人在認真做歌,切中社會問題,切中個人命運問題。而另一些已經成為頂流,占據榜麵的音樂人沒有好好利用他們手中的“權力”去認真做音樂。然後《大夢》和刀郎的《山歌寥哉》被人們發現了,僅此而已。
這倒不是這些歌有多大的能量,有多高的藝術價值,而是每一個時代都需要有被人們消費的精神產品,中國音樂圈已經變成了娛樂圈,不生產文藝作品,隻生產流量商品。
所以,這才會造成偶發一首令人感動的歌,讓觀眾如獲珍寶。
又一個刀郎?《大夢》火了,但是瓦依那“火不了”
《大夢》隻是引起了對生活某一片段的共鳴,有個詞叫同病相憐,是起到了精神撫慰和宣泄的作用。
人的流淚是一種感情的宣泄,誰都知道人悲傷到哭不出來的程度,是要傷情傷身的,能哭出來要比哭不出來好,那聽一首歌時能流出淚,比各種情緒悶在心裏好。
各個音樂平台裏有很多傷感情歌,會哭的歌之類的,即使同一首歌,歌手在特定歲數特定情緒下唱出來的感覺和普通狀態下唱的也是不一樣的。例如譚維維在《我是歌手》上唱的《烏蘭巴托的夜》,騰格爾在《歌手》中唱的《天堂》,在其它場合都沒有那麽催淚共鳴的感覺。
《大夢》肯定是一首好歌,整個社會氛圍就是這樣的,所以這種作品才會讓多數人有共鳴。所謂新時代主旋律就是這個,不然就搞點讓人一聽就醒悟到自己其實非常幸福的文藝作品出來嘛。
快樂和幸福這種作品是能編出來的嗎?你讓一個藝術工作者拿過億的收入,生活在象牙塔裏,他的作品要麽糜爛,要麽哀嚎,要麽陰陽怪氣,結果就像春晚裏的小品一樣,實在讓人笑不出來。
這是前幾個月刀郎重新爆紅的原因,也是瓦依那《大夢》能夠火出圈的原因。
不過,瓦依那還是做不到像刀郎那樣大火,他們從音樂藝術本身來說,旋律和填詞水平有自己和團隊獨特的價值觀,世界觀,單就這一點來說,比世麵上大多數口水歌,雷同歌曲有水平多了。
如果從傳唱的角度來說,他們的歌曲旋律不是那種非常容易被感染和傳唱的旋律,一首好作品一問世,必然遭遇到音樂愛好者廣為傳唱。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夢》和瓦依那需要時間證明,但我預測是不行的。
從個人角度來說,我們還是拒絕無腦杠精哈,鼓勵原創,畢竟藝術來源於生活但又要高於生活,每個人或者團隊對社會的理解是有差異的,能通過音樂創作和發表的方式來釋放自己的內在東西都是極好的,並且值得鼓勵。
瓦依那《大夢》火了,這一季卻火不了?《樂夏3》犯了什麽錯
說句實話,看到這檔綜藝越來越喜歡大張偉了,他是真的懂音樂和樂隊,又非常適合中國綜藝,還有各種梗,他點評那句評價真是金句:聽過覺得無感說人生不就那樣的嗎真是太牛逼了,多了不起的心態真的。
它說如果聽歌的人沒有共鳴感受不到歌中的情感,那這些人是非常幸福的人,在他們的人生中還沒有遇到“該怎麽辦”的時候。
最後,不管瓦依那樂隊爭議大小,但是這首歌曲成功了就行了。《大夢》火了,但瓦依那火不了。畢竟他們的音樂不是重洗腦的歌曲,這在國內的注定是走不遠的。八仙飯店有點水平但不多,柏林護士有實力沒有驚喜,超級市場現場難拿分,麻園詩人東西也不多,但目前看運營還是不錯,有希望拿名次。
二手玫瑰肯定冠軍,Nova heart 穩前五也沒問題,安達同樣是實力強但缺乏驚喜。
哪怕聲音玩具下一期沒有被淘汰,同樣改變不了這一季問題。總體就是好作品和黑馬樂隊太少了,後續節目也沒啥氣力了,這一季非常穩,但實在是缺乏驚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