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斐身上,還有小品味?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都說演喜劇最難,但其實喜劇演員想轉型,更難。

不難發現,常年做喜劇或做小品的演員都有一個共性——身上有小品味。

為了能抖響一個包袱,小品演員會刻意帶上口音,變換語言節奏,誇張神態與體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屬於自己的一種喜劇風格。

?比如宋小寶,齜牙咧嘴地大笑,張嘴就來的東北味,故意拿捏的肢體,以及賤萌的神態,就是他的風格。

當這種風格深入人心後,也就意味著他的成功,但同時也意味著風格的固定,很難再去改變。

同樣的,張小斐也有這個問題。

看《歡樂喜劇人》時,張小斐的小品味非常明顯:純純的東北口音+似笑不笑的表情+套路化的台詞語調。

如果小品本身很出彩,張小斐的小品味就不會很明顯,但如果小品本身很平淡,那麽她的一切設計都顯得很刻意,尤其是她專門為包袱設計的語調與神態,就顯出來了。

看多了她的小品作品,根據她的語調與神情就能知道下一秒開始抖包袱了。

因為小品,張小斐被觀眾熟知,也是因為接觸了小品,才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在小品的成就上,能被觀眾記住的張小斐是成功的,但由於常年出演小品與喜劇,也導致她麵臨兩個極端:一邊是喜劇形象被觀眾熟記,一邊是小品味難改掉。

在《你好,李煥英》中,張小斐用真誠接地氣的演技獲得一眾好評,沒有小品味的原因是這部電影的表達方式依舊是喜劇。

在出彩的劇本下,張小斐隻需要按照過往的喜劇節奏表演就不會出錯甚至出彩,觀眾能看到她與電影之間的互相成就。

但在脫離了喜劇外衣,演正兒八經的都市劇時,身上的小品味就顯出來了。

所以在熱播的電視劇《好事成雙》中,張小斐會不自覺飆出東北口音,以及小品化的神態與語言節奏。

比如,江喜挑釁她,讓她穿著自己穿剩下的禮服去參加聚會,然後故意發信息問她禮服怎麽樣時。

林雙發語音回懟江喜,就有很明顯的東北口音:畢竟er,你也沒什麽機會出席這樣的場合~

這口音,非常像她在演小品時的語調。

還有,諷刺衛明在家裏忙得不可開交還選擇加班時,那句“你每次加班er,都挺是時候啊”小品味濃濃。

尤其是低頭笑,再抬頭說台詞的表情,總感覺下一秒就要抖個包袱,讓觀眾哈哈大笑。

除此之外,在江大校慶時,林雙懟衛明的那一段也有口音。

還有跟爸媽說自己要辭職當全職主婦時,那語調也像演小品的語調。

除了口音外,張小斐也會偶爾的表情誇張。

比如與衛明吵架時,情緒波動較大就很難控製自己的表情,像演小品似的外化表演。

包括走路的姿勢也很像在表演舞台劇,不是收著演而是外放著演。

從不自覺的發音,到表情與姿態的外放,離開了喜劇外衣後,張小斐的小品味就暴露出來了。

當然,這並非她不願改變,而是太難改變,需要用時間去矯正。

因為喜劇演員想要轉型,絕非是一件易事。

就像演員賈冰,他身上就有濃濃的小品味,無論是語調、語言節奏,還是肢體語言,都像在演小品。

與張小斐在《你好,李煥英》中一樣,遇到合適的角色就能遇強則強,掩蓋小品味收獲好評。

所以賈冰在《狂飆》中靠抖包袱式的表演成功出圈,但如果,他采用正兒八經的表演方式來表演,在諸多優秀演員的力壓下或許就不會出圈了,甚至演技會被詬病。

包括沈騰、艾倫等常年演喜劇的演員,他們很難再去演正劇,因為語言節奏與表演方式都固定化了,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出改變。

小品味,用對了地方就是王炸,用錯了地方就令人出戲,喜劇確實難演,但喜劇演員想轉型更是難上加難。

其實,不光是小品味難改,綜藝味與相聲味也難改。

自從靠綜藝出圈後,黃磊無論演什麽都有一股廚子味,自從靠《奔跑吧》出圈後,李晨無論演什麽都有“大黑牛”的影子。

從小說相聲的郭麒麟,想走演員這條路,但每每站在舞台上表演都不自覺將身體麵向觀眾。

嶽雲鵬演電影,每每出現賤萌的表情,總感覺下一秒要抖包袱。

喜劇上的出圈,也意味著一定的固化,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像宋丹丹、範偉這樣,既演得了喜劇,也能靠著演技在正劇或家庭劇中遊刃有餘。

畢竟,大師級就那幾個人。

小品味難改,戲路變窄,但也不能否認張小斐的進步。

作為第一部女主電視劇,張小斐的用心還是能感受到的,連黃曉明都被她的真誠所打動。

其中有幾場戲,能看出她的表演功底。

比如,林雙發著燒照顧女兒一夜,卻打不通衛明電話,明知道對方出軌沒有揭穿還被倒打一耙時。

雖說張小斐的表情控製很外放,但不得不說她的情緒表達相當到位。

先是震驚對方倒打一耙的本事,後是對其狡辯的憤怒,最終卻因為吵不過對方而無力反駁的無奈。

這一段戲,既體現了張小斐的爆發力,又體現了她在情緒表達上的控製力,很精彩。

包括,被顧許指責放棄夢想不上進的那段戲,張小斐實力詮釋了一個女性為了家庭做出犧牲的無奈。

憤怒顧許對自己的無端指責與不理解,同時也懊惱自己當年輕易放棄夢想的決定,但又無奈於家庭的牽絆隻好做出犧牲,最終欲哭無淚隻能咬牙為自己的決定買單。

短短幾分鍾的戲,卻包含了許許多多的情緒,有憤怒、懊惱、後悔、無奈、無力感,看似簡單實則考驗演員的實力。

如何層次分明準確表達出每一層的情緒,又該如何讓每一處情緒既不同又連貫,都需要強大的表演功力。

好在,張小斐接住了。

在演技方麵,張小斐沒有問題,但如何徹底擺脫口音與語調上的小品味,更好地詮釋喜劇之外的角色,還需要時間的積累與沉澱。

畢竟,演員服務於角色,在不需口音的角色中,演員的口音問題會嚴重影響角色的立體度。

在《好事成雙》中,林雙就是一個沒有口音的設定,所以張小斐時不時的東北口音就顯得很突兀,尤其是一家人中就她一個人有東北口音,就更顯得很不真實。

一位好的演員,不光要演得好,聲台形表都要好,這樣才能更多服務於角色,塑造更多的經典。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