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十五,我們以港劇為引子,寫盡香江月餅 50 年風雲錄:
港劇中秋主打一個家好月圓(家嘈屋閉),而內地經典影視劇的中秋故事,則是充滿了古典美。
其中又以 87 版《紅樓夢》最為經典。
古人的中秋節有多講究?
在還原中秋節上,87 版《紅樓夢》可謂古色古香。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月亮最圓的那一天,古時稱為 " 望日 ",也是一年中闔家團圓的日子,文人雅士對月亮詩興最濃的時候。
家道中落,寄居在葫蘆廟內的賈雨村,孤身一人,每天靠著賣字撰文賺取微薄收入,囊中羞澀隻能獨自對月吟詩。
葫蘆廟旁住著的鄉宦甄士隱扶危濟貧,聽到他的詩作才華橫溢,就踏著月色邀請賈雨村酌酒賞月。
中秋佳節正是食蟹的好時節,古人認為螃蟹性寒,通常都是搭配黃酒一起吃的。家境殷實的甄士隱,早就設下美味佳肴,與賈雨村飲酒食蟹,暢聊人生。
至於名門望族賈府,中秋的禮節就更講究了。
月亮升上來後,賈府就在月出方向設祭案,高掛著月神像。案上放著月餅、瓜果、紅燭,祭香插座,地下鋪著拜毯錦褥。
家裏地位最高的賈母是主祭人,祭拜前要先淨手。
淨手完畢,賈母要放入紙錢到火盆裏,再倒酒,並行跪拜大禮,而邢夫人、王夫人等女眷在一旁等候。這些女眷得是正妻或者未出嫁的女子,妾室不得在場。
賈母盥手上香拜畢,才到一眾女眷行跪拜之事。
古代有 "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
的禁忌風俗,一般拜的月亮是上清月府黃華素曜元精太陰元君位,隻能由女子拜月,而賈府的一眾男丁便是站在一旁看女眷拜月。
這一次賈府的中秋全家團圓,連放外任的賈政也回來了。
祭拜完畢,賈府男子去接待賓客把酒言歡,女眷們則一同到建在山上的凸碧山莊賞月。
中秋家宴用的桌椅都是狀似月亮的圓形,意思是闔家團圓,桌子上則擺放整齊的瓜果月餅。
劇裏跟盤子一樣大的月餅,是賈珍新請的一個廚子做的,口味是當時流行的 " 瓜仁油鬆瓤 "。
有點意外的是,《紅樓夢》原著還提到古人在中秋時會互贈西瓜,圖它夠圓,切開分食時還跟蓮花瓣似的。
賈母和夫人們一桌,未婚的小姐在另在一桌,趁著中秋,還有賞花等諸多助興的環節,大家一邊聽曲逗樂,一邊把酒言歡。
桂花陰裏傳來嫋嫋悠悠的笛音,藝術造詣很高的賈母說,得揀那曲譜越慢的越好。
中秋節不分男女都愛對月吟詩,家宴散後,史湘雲與林黛玉就一起作詩了。
這邊女眷們在浪漫吟詩,那邊男子們就熱鬧得多了。
三更時分,賈珍與妾室還在花天酒地,好不快活,誓要玩一個通宵。
旁邊又有人彈琵琶和吹笛子助興,夫人回來後也加入其中。
87 版《紅樓夢》古色古香地還原了古代人如何過中秋節,但中秋節在《紅樓夢》的故事裏,還有更大的深意。
紅樓裏的滿月魔咒?
87 版《紅樓夢》一共有四次關於中秋節的描寫,每次都是重要折點。
第一個中秋節正是賈雨村與甄士隱一同過的,在中秋到來之前,賈雨村雖然為了生計發愁,吃食隻有一丁點白飯和鹹菜,但裝化墨清水的文房用具卻是天藍釉瓷水丞。
他到甄士隱吃飯,對銅製的蟹八件運用自如,實際他身份並不是純粹的落魄書生,而是沒落仕宦子弟。他曾富足過,隻是對失去的東西失去的生活更為不平,對功名和錢財更為在乎。
甄士隱欣賞賈雨村的才華,慷慨地給了他 50 兩銀子作為科舉的盤纏。天剛亮,賈雨村便匆匆離開了,給人薄涼之感。
這夜過後,甄士隱給賈雨村的好像不隻是銀兩,仿佛自己的氣運也給了賈雨村,兩人命運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賈雨村走向錦繡前程,甄士隱卻家破人散。
賈雨村因為這銀子金榜高中,卻貪酷受賄之弊,不到一年,即被革職。後經舉薦,在巡鹽禦史林如海家當了一名教師。林家隻有一個女學生,正是林黛玉。
林如海的夫人賈敏,是威震京都,赫赫有名的賈府史老太君的女兒。她在揚州逝世後留下林黛玉孤苦伶仃,賈母便想把她接到身邊。
而賈雨村隨同黛玉一起到了賈府拜見了林如海的內兄賈政,經賈政的引薦,謀補了應天府之缺,即日上任去了。
87 版《紅樓夢》出現的第二個中秋節比較隱晦,賈敬壽辰時王夫人等到寧國府表示祝賀,並探問秦可卿的病情。
賈珍的夫人尤氏說:"(秦可卿)這個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還跟著老太太,太太們玩了半夜,回家來好好的。到了二十後,一日比一日覺懶,也懶怠吃東西,這將近有半個多月了。"
也就是說,秦可卿中秋那天玩得挺開心的,還玩到了半夜,結果中秋一過就生病了,連王熙鳳都心疼秦可卿幾日不見瘦了大圈。
對於她生病的原因,雖沒明說,但紛紛猜測公公賈珍肯定也有責任。
她的死可謂命運無常,病逝時還托夢告訴王熙鳳:"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又說登高必跌重,榮辱自古周而複始 ……"
就像在說賈府的命運也已經由盛轉衰,而月滿又是月圓之時,又正對應了中秋節。
87 版《紅樓夢》第三個中秋節正是賈府舉辦的,四世同堂,人來得最齊的一次,但是熱鬧中卻處處含著悲傷。
先是一個人頂十個人,擅長講笑話的王熙鳳生病缺席。
那時甄家被抄家,賈府也諸事不順,影響著賈府人的心情。頂梁柱一樣的賈母更像是硬撐著歡笑,剛想舉碗痛飲,大老爺卻崴了腳。
尤氏笑言要陪賈母一個晚上,但又因為公公守孝被提及而傷感。
賈母轉移話題,聽曲逗樂,笛音悠揚又讓氣氛變得有些傷感,一向剛強的她卻也忍不住掉淚。
史湘雲與林黛玉先行離開後,年輕一輩裏隻有探春留到最後陪賈母,她最後遠嫁海外,難以得到她最想要的團圓。
史湘雲與林黛玉對月聯詩,林黛玉因寄人籬下而暗自神傷,悲中從來俯欄垂淚,史湘雲則鬥嘴寬慰。
那個中秋之夜,賈府還發生了 " 靈異事件 "。
黛玉驚覺池中有 " 鬼 ",後是虛驚一場,兩人便聯出了 " 寒塘渡鶴影 "" 冷月葬花魂 "
一詩,而最後兩人的結局竟然與詩出其一致。
" 鬼 " 仍出現在賈府,賈珍與妻妾玩樂時,先是突然打了一個冷顫,所有人還聽到了一個詭異的聲音。
眾人尋聲望去,卻發現隻是風,有人以為是秦可卿的魂魄過來看他們了。
這個風也徹底打消了賈珍的興致,說好的通宵也變成草草散席。
這場中秋宴賈府依舊扮得風風光光,但悲傷和淒涼卻無處不在,月色再美也彌補不了賈府的憂愁。
這次中秋過後,寶黛分離,賈府顛覆,每個角色都迎來各自的命運和結局。
87 版《紅樓夢》第四個中秋節出現在最後,已經變成船妓的史湘雲,趁著空檔出來祭月思人。
沒想到她卻遇到了已經落魄的賈寶玉,兩人悲從中來。
看著天上的明月,史湘雲憶起賈府時與黛玉在中秋時的聯詩,更為難過。造化弄人,史湘雲被困在水上,而黛玉也早早離世,當初的聯詩竟一語成讖。
史湘雲與賈寶玉還未聊太久,就被人抓回去陪客,她淒慘地叫著讓寶玉來贖她,可寶玉已經身無分文,在水裏追也追不上船行的速度,隻能淚流滿麵地看著船遠去,最後甚至連手上唯一值錢且對他意義非凡的玻璃繡球燈也被別人撞碎。
中秋節貫穿著《紅樓夢》整個故事,但也見證人物是人非,眾人的悲歡離合。
紅樓夢中人
87 版《紅樓夢》已經播出 36 年,當時拍攝手法和環境都有諸多限製,卻成了難以逾越的經典,後續資金再雄厚至今也拍不出這古韻。
它的成功,是一代人對藝術的追求。
《紅樓夢》選角的時候,王扶林導演就曾經這樣說過,首先演員要在外形、氣質上像角色,就贏了七分,剩下三分才靠演。基於這樣的標準,87
版紅樓光是選演員等籌備工作就花了大半年,先是在全國各地紙媒上大力造勢,海選演員。
劇組將選中的演員集體送入學習班,花了幾個月反複觀察,才最終敲定了所有的人選。
為了拍好這部名著,請動了沈從文、朱家溍、啟功、吳祖光、周汝昌等二十幾位專家組成顧問團,每一位都是赫赫有名的大神級學者。
劇組在北京蓋了一座實景大觀園,在河北正定建造了榮國府與榮寧街,至今仍然是著名的旅遊景點。
裏麵很多場景到是全國到處取景實拍,基本不搭布景,讓現代綠幕拍攝拚湊五毛特效的 " 大製作 "IP 劇羞得無地自容。
87 版紅樓從選角到拍攝完畢整整花了三年,耗資 680 萬,演員們三年的相處,情同姐妹,對角色的感情深入肺腑。
陳曉旭就是林黛玉的化身,這點毋庸置疑,但劇謎考古,依然指出了一些不夠仔細的地方。
比如那個中秋夜裏,她看到傷感的賈母老淚縱橫,卻仍然麵無表情起身告辭,和史湘雲聯詩去了,看起來有點兒冷漠,而原著裏,她其實是剛落座,聽到賈母歎息人少的時,一時感懷身世就離開了。
另外,飾演晴雯的張靜林後來改名安雯,飾演妙玉的姬培傑後來改名姬玉,足見對其認同之深。
戲外人物的命運,又和《紅樓夢》一樣造化弄人,世事難料,也像劇中的中秋一樣,再也難聚齊。
E 姐結語:
在《紅樓夢》裏,中秋是儀式繁瑣的節日,但也是破碎淒涼的,曹雪芹以月作喻,在樂景裏處處埋下悲的種子。
美好的月色,曾經的把酒言歡對月吟詩都隻能是角色半生蹉跎裏最惋惜卻又留戀的回憶。
現代人的中秋早就沒有那麽多繁文縟節,但還是保留了許多有意思的小儀式。
比如會執著地張羅中秋晚宴,蒸上幾隻螃蟹,也會在酒足飯飽後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
有些人家可能會保留拜月光,但聯詩是不可能聯詩了,各自拿手機出來給月亮拍特寫發圈好像更普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中秋儀式,倒也不必講究做足傳統的那一套,一家人熱熱鬧鬧,團團圓圓就挺好的。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這個中秋節,你們怎麽過?
來評論區說說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