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月餅,還能有什麽新意?
新京報
2023-09-29 20:13:30
又到一年中秋時,每年這個時候街上都能見到很多手拎月餅的行人,馬路上任何一輛疾馳而過的汽車,後備廂裏都可能塞著幾盒月餅。
作為中秋節必不可少的元素,月餅身上從來不缺少話題。
每年這個時候,大家都會例行展開月餅“傳統好還是創新好”或者“甜口鹹口哪個更好”的討論。
那麽,今年的月餅有什麽變化,又有哪些新鮮的消費現象呢?
━━━━━
01
一邊精巧化,一邊巨大化
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應該發現,今年的一些月餅好看到不像月餅,更像中式點心。
翻看今年大家在網上曬出的月餅,“顏值”出奇的高。
▲圖/新浪微博
很多網友表示,今年公司中秋發的月餅非常“年輕化”,外觀上更偏向南方的點心,設計上比傳統的廣式月餅規格更小,外皮更軟。
人們表示,現在的月餅甚至可以拿來做早餐主食的替代,大有一種日常點心化的趨勢。
另一種現象,則與精巧好看的點心月餅截然相反。
今年,巨大化的月餅同樣很受歡迎。
▲圖/新浪微博
據阿搭月餅源於閩南傳統大餅,後經過改良融入了麻薯、芋泥等年輕人喜歡的食材,在今年中秋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很多品牌都緊跟潮流推出了自家的巨大月餅,有已經吃過的網友表示:“口味不錯,但最好在辦公室或者和全家人一起吃,人少容易浪費。”
━━━━━
02
新標準下,月餅沒了刀叉
今年有不少身在廣東、廣西的朋友發現,市麵上銷售的大牌月餅禮盒竟然取消了刀叉。
據了解,這次取消刀叉的主要原因是《限製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0—2021)國家標準的更新,新標已於今年9月1日實施。
新的標準對月餅過度包裝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月餅不應與其他產品混裝”,其中的其他產品指除用於保護月餅的食品用脫氧劑、冰袋之外的所有產品。
因此,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購買的月餅都將不再附贈刀叉。
▲圖/淘寶APP
對於這樣的變化有的人覺得很不方便,認為這樣家人分享月餅的時候就沒了餐具,隻能改用菜刀或者用手掰。
更多人表示支持,因為新標準中除了取消刀叉,還對包裝層數和包裝空間提出了新的要求,符合合理包裝及低碳環保的理念。
━━━━━
03
中式糕點和月餅的邊界正在模糊
近日,一張關於月餅分類的圖表在互聯網廣泛傳播,進一步引發了人們對月餅的討論。
月餅本身屬於中式糕點,那麽是不是所有由餅皮和餡料組成的都可以被看作是月餅?
▲圖/Bilibili
月餅點心化之後和其他糕點的邊界似乎也越來越模糊。
尤其是在線下門店,你很難分清楚哪些是月餅,哪些是糕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些地區提出月餅零食化、點心化、品牌化的發展戰略,在未來月餅和零食、點心的外觀可能會越來越難以分辨。
▲圖/手機拍攝
━━━━━
04
高校月餅“內卷”,醫院月餅“出圈”
雖然這屆年輕消費者看似更喜歡“點心化”月餅。
但一些傳統月餅,仍然有屬於自己的市場。
對於月餅品牌來說,打敗你的可能不一定是同行,而是其他領域。
在各大月餅廠商想方設法大搞創新的同時,一類特殊的月餅卻在這兩年悄然出圈。
比如學校食堂。
首先是高校月餅,很多高校會在中秋節時期推出自己食堂手作的特色月餅,可能是受到市場上“點心化”影響,今年的高校月餅可以說是“神仙打架”,從外觀到口味不輸市場上的任何一家老牌月餅。
▲圖/複旦大學月餅、上海交通大學月餅
一些學校還會推出精美的包裝郵寄給全國各地的校友品嚐,這樣的校園月餅已經成為最具特色的伴手禮。
另一種走紅的月餅更讓人意想不到,醫院月餅。
在這個門類中,最具話題性的當數上海精神病院食堂的月餅。
自2021年上海精神病院首次推出月餅後,“600號”月餅一躍成為網紅月餅,今年繼續推出主打多巴胺配色,一經推出大受歡迎。
▲圖/上海精神病院月餅
今年的“600號月餅”也將繼續傳承醫院文化的傳播理念:呼籲社會關注精神疾病,消除對精神疾病的歧視。
貴州省人民醫院職工食堂的月餅已經算是月餅裏的“老網紅”,每年推出都會引發職工食堂門前大規模排隊。
▲圖/貴州省人民醫院月餅
也許是受到上麵兩家醫院的靈感,今年全國各地醫院也都陸續推出了自家特色月餅。
▲圖/新浪微博
月餅本身似乎也從一種節日食品,悄然轉化成繼文創雪糕之後的“文創食品”,用另一種方式不斷帶給人們驚喜。
今天的月餅從外觀到內涵都在不斷衍生出新鮮的變化,但不變的是月餅的內核和它所寄托的情感。
一月一情懷,一餅一心意。
最後,祝大家中秋快樂,無論你身在何處,都要收獲一個美好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