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為什麽是一生必須要去一次的城市?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福建泉州,一座被“加冕”的城市。中國唯一一座世遺城市、“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世界宗教博物館”、“東方文化之都”……泉州的名號數不勝數。風光無限下,真實的泉州似大隱隱於市的武林高手,見慣了風雲際會,寵辱不驚,古樸優雅,處處是煙火氣與人情味。

今年正值“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也是泉州申遺成功2周年,鳳凰網《這局好玩兒》走進“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在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呂秀家的帶領下,鳳凰網旅遊主編許玥探訪這座一生必須要去一次的城市。在古渡口眺望大海,感受宋元時期“世界第一大港”的繁盛;漫步在古厝街道,品味這裏“半城煙火半城仙”的閑適與包容。



《這局好玩兒》是鳳凰網推出的百位文旅局局長精品訪談實錄,記錄中國文旅成就、思考全新文旅趨勢,展示蔚為壯觀的大美中國。

撰文|袁雨欣 策劃|許玥

“我家門口有世遺”的泉式驕傲

兩年前的7月,“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泉州成為中國唯一一座世遺城市。“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由22處公元10世紀到14世紀產生並留存至今的一係列文化遺產構成:天後宮、真武廟、開元寺、洛陽橋……這些古老、生動、世所罕見的古老遺跡,穿越千年厚重曆史讓海洋文化、海絲文化、閩南文化於此交相輝映。如今,“我家門前有世遺”,已經成為泉州人的日常用語。

“蒼官影裏三洲路,漲海聲中萬國商。”一千年前一艘又一艘從古刺桐港(泉州港古稱)遠洋出差、滿載貨物的貨船,承載的不僅僅是和璧隋珠與珍奇瑰寶,更反映出宋元中國空前繁盛的海外交通貿易。馬可·波羅稱泉州為“光明之城”,他初到之時所見的刺桐港能同時納百艘貨船,大批商人雲集於此,貨物堆積如山——正是這座都市文明最為繁盛的時刻。



22處遺產點之一的石湖碼頭位於石獅市石湖半島古渡口,是宋元時期泉州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外港,實證了宋元泉州建港“天時地利人和”的現實條件。

相傳,石湖碼頭始建於8世紀初期的唐開元年間,由海商林鑾在此創建,因此又被當地人稱為“林鑾渡”。林鑾祖上做與文萊的海上香料貿易生意,從前船隊沿著海岸線航行,不可避免地浪費了很多人力和物力。到唐朝720年,文萊海貿的指揮棒交到林鑾手裏。為了獲得物美價廉的香料,他決定在整個泉州的海岸線上選擇一個點,建造一個能夠直航文萊的渡口。石湖碼頭水深、避風、不容易淤積的天然條件讓其成為首選之地。

史書中“試舟浡泥”記載的就是林鑾首航文萊的故事,“試”是嚐試,“舟”即船舶,“浡泥”是文萊的古稱。“試舟浡泥”的成功代表了泉州晉江與南洋(東南亞)群島航線的順利開通,大大縮短了與文萊海貿的航線距離。六勝塔石湖碼頭世界遺產點保護管理站負責人郭增沛介紹道:“林鑾的成功帶動當地群眾紛紛加入船隊,泉州與東南亞海貿往來的輝煌時期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如今,靠山向海、舳艫千裏的古渡口已完成其曆史使命,以飽經千年滄桑的身軀默默守望著這片熱土,見證著千百年來這片海港的變遷。

千年前建造的渡口如今依然完存至今,得益於石湖村村民自發對碼頭文物的修繕和新港的建設。石湖碼頭所在的石湖村村民世世代代向海而生、因海而興,直至今天,從事航運與外貿依然是石湖及其周邊民眾重要的生產形態。於感恩圖報、樂善好施的石湖人而言,石湖碼頭以及周邊的萬壽塔、六勝塔等文化遺產是他們生活中難以割舍的組成部分。一句“我家門口有世遺”,是驕傲也是責任。

“愛拚才會贏”的精神底色

傳唱至大江南北的那句“愛拚才會贏”,正是閩南人生活哲學的體現。而由海發家、靠海吃海的泉州人更是走南闖北,憑借著一腔熱血和百折不饒的精神走遍了世界。

蜿蜒千裏的海岸線,不僅塑造了曾經的港口城市泉州,還塑造了勤勞勇敢的福建漁女——蟳埔女。她們頭戴簪花圍,身穿大裾衫、闊腳褲,腳踏雙木屐,無論生活如何發難,都擋不住她們對美好的渴望,對生活的熱情。



蟳埔村位於泉州市豐澤區,地處晉江入海口、古刺桐港之畔,距離泉州市區僅10公裏。這座隱藏在城市中的古老小漁村,自明清時期建村並發展至今,是著名的曆史文化名村。其中,頭戴“簪花圍”的蟳埔女是這裏最為出圈的文化名片。

頭上簪花是陪伴蟳埔女一生的民俗符號。從孩提時起,蟳埔女就要把頭發留長,到十一、二歲就能將長發一圈一圈盤在腦後,梳成海螺狀的圓形發髻,再穿一支“骨髻”,有“骨針安發”之意。發髻固定後會用茉莉、素馨、玉蘭、含笑等鮮花串成的花環,套在圓髻外圍,少則一二環,多則四五環。最後在髻心處左右對稱插上不同色彩的簪花、絹花或鮮花,花朵的選擇也講究搭配,往往會選擇與花衫相襯的配色。此時蟳埔女的頭上就仿佛一座百花齊放、春色滿園的小花壇,因此其日常所戴的“簪花圍”頭飾也被稱作“頭頂花園”,是非遺文化之一。

在蟳埔村,從滿村子跑的小朋友到步履蹣跚的老奶奶,頭上始終都戴著豔麗的花朵。但美麗的不僅僅是頭頂的一座小花園,更多的是蟳埔街上隨處可見的燦爛笑容。蟳埔阿姨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帶花梳頭,用最美麗的狀態開啟一天的勞動和生活。於蟳埔女而言,簪花是她們取悅自己的方式,是對生活的信仰。



蟳埔女的一生與海為伴,頭上簪花,手中勞作,住著“蠔”房。愛美的蟳埔女從不逃避對生活的擔當,當男人們出海打魚,她們便在岸邊剝海蠣,手中撬開的不僅僅是海蠣殼,還有她們對生活的執著,這是蟳埔女世代相傳的生存法則。

蟳埔人住的“蠔”房叫做蚵殼厝。“蚵殼厝”的名字源自閩南語, “厝”意為“房屋”,而“蚵”則代表了“海蠣”。蚵殼厝享有“千年磚,萬年蠔”的美譽,其采用海蠣殼作為主要建材。這種與眾不同的材料來源於古時海上貿易,彼時蟳埔是泉州海絲之路最為重要的港口之一,返航的商船因艙內不載貨形成空船,重心不穩而不利於航行,船員將海外散落在海灘上的蚵殼裝在船上壓艙,因此這些海蠣殼也是舶來品。一座座蚵殼厝成為承載著曆史文化的活化石,凝結著中國海上貿易曆史和地方文化的精華。

蟳埔女愛美,更以勤勞著稱。她們靠著一股不怕苦、不服輸的韌勁,用勤勞與智慧為自己和家人創造了如今幸福的生活。當坐在蚵殼厝旁彎腰撬海蠣殼的蟳埔婆婆,笑彎了眼睛唱出那句地道的泉州味“愛拚才會贏”的時候,這句歌詞才真正鮮活了起來。

名為“家”的人間煙火

愛拚、敢闖、敢贏的信念讓泉州人無畏艱難、敢於向外,但他們始終沒有忘記過家鄉。無論是出海打拚的男人還是在家勞作的蟳埔女,泉州人吃過的苦、曆經的磨難,最終都是為了家庭。這也是閩南人本性使然——崇鄉重祖、樂善好施。

泉州早期在海外打拚的遊子謹記“離家不離祖,離鄉不離土”,敢拚搏、勇開拓,把辛苦錢、血汗錢積蓄下來寄回家鄉養家糊口、報答桑梓。



“謀生菲島遊子意,尚誌祖國僑胞心。”看泉州石獅華僑民房的楹聯,探泉州街巷裏的中西合璧的閩南民居建築“番仔樓”,每一句口號、每一座洋樓的背後都飽含著華僑在南洋打拚的辛酸血淚,印證了往昔泉州先民闖蕩的傳奇故事。這些“番仔樓”,盛滿了閩南華僑的鄉愁和愛國情懷。

穿梭在泉州的街巷中,抬眼還能看到一座座頗具閩南風味的紅磚古厝。紅磚白石、燕尾山牆,鑲嵌上精美的木石雕刻裝飾……雜糅了大陸與海洋的閩南特色建築展現出獨特的多元風情。站在如此建築前,定會驚豔於眼前融古開今、彰顯建築技藝之大成的巧思與細節,感慨於泉州古老且獨特的建築美學。

在這些漂亮精美老宅子的門楣上,還能夠看到一個家族的源頭。匾額上的“XX衍派”“XX傳芳”記錄的是主人家的姓;左右兩副對聯的頭個字是男主人家的名,末個字是女主人家的名。這樣的記錄方式為當地人帶來的是超越文字本身的浪漫與歸屬,這是閩南人對宗族文化的傳承與認同,是不斷追求、延續包含血脈情緣的歸屬感。

背山麵海、地勢起伏,造就了泉州人的探索精神。麵對大海的誘惑時,泉州人從未停下腳步,他們兼容並包,演繹著與風浪的傳奇故事。而麵對家鄉的呼喚時,泉州人又是篤定的,古老的文明與習俗都在這裏被完整保留。泉州人對家鄉文化的眷念,促使年輕人繼承和發揚家鄉文化。



泉州地區的布袋木偶戲就是其中之一。2006年,泉州地區布袋木偶戲批準列入我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布袋木偶戲以泉腔演唱戲文,是福建木偶戲種類中的主要代表劇種之一。

泉州市布袋木偶戲傳承人沈藝捷,與我們想象中的非遺傳承人不同,年輕的麵龐與其指掌間精湛的木偶技藝形成鮮明對比。從自幼對掌中布袋戲的熱愛,到產生傳承非遺文化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不同的心境促使著他勤練手上功夫。如今的沈藝捷不僅常赴國外演出,積極對外傳播布袋木偶戲文化,也時常開辦研學課堂,努力向下一代人心手相傳非遺瑰寶。

發達的海運讓全世界從泉州走過,成就了泉州從宋元時期起傳承至今的包容與開放。在這裏,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鑒,多元的文化碰撞融合,大到星羅棋布的紅磚古厝和出磚入石的燕尾脊,小到街頭巷尾珍饈佳肴的飄香,泉州的方方麵麵都體現著曆史上不同國家與東方的連接,但處處又展現著不同於任何一處的獨特風情。於外來的遊客而言,這是熱愛生活的人夢寐以求的煙火氣;於泉州人而言,這是名為“家”的味道。

愛“吃”才會贏的幸福密碼

作為曾經的“東方第一大港”,發達的海運不僅為泉州帶來了文化交融,更帶來了東西方的口味交融。當海上絲綢之路帶回的異域風味,遇到本土的山海饋贈,再加之泉州人的智慧與巧思,便構成了屬於泉州的飲食底色。一桌帶著閩南特色的家鄉飯,是每個在外打拚的泉州人,刻在骨子裏的鄉愁。

一道“熗”出來的海鮮拚盤“海海人生”,海鮮入鍋後僅需添加少許水,蓋上蓋子,蒸到水幹為止即可上桌。宛若宋元時期那群氣血方剛的泉州海商,他們一同麵對困難、共享收獲,體現的就是閩南人“人生海海,輸贏笑笑”的樂觀心態。泉州人的包容豁達,在飯桌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潤餅是泉州特色的傳統家鄉菜,是泉州人逢年過節必吃的菜品。潤餅菜的靈魂在於潤餅皮,裏麵既包著從“海絲”進入中國的胡蘿卜、荷蘭豆,也有泉州本土的海苔等食材,一張薄薄的餅皮包羅萬象,將泉州與整個世界融合在一起。這樣一道包山包海的融合菜,同樣也是老一輩泉州人魂牽夢縈的“思鄉菜”,在外打拚的泉州人每每吃到這一口有“古早味”、“家鄉味”的潤餅,才算是真正回到了家。

泉州最為出名的還是其遍布大街小巷的特色美食,要有“愛吃才會贏”的氣魄才能“吃透”這座城市。漫步在泉州的街頭巷尾,仿佛進入了一個美食仙境,個中滋味,齒頰生香。在泉州的晨曦中醒來,去水門國仔麵線糊排排長隊,隻為一碗“糊而不爛、清而不濁、鮮美可口、香飄四溢”的正宗麵線糊。麵線糊拌著醋肉、海味,再加上外酥裏嫩的油條,不同食材的鮮味在口中同時迸發出來,讓你的味蕾感受片刻極致的享受。逛吃的一天少不了手中的一碗石花膏,這種由海中植物加工製作的小甜品,配上新鮮的應季水果也能做出不同的花樣。

當然,泉州的美食不僅限於此。薑母鴨、煎糕、燒肉粽、牛肉羹……都是泉州美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泉州人不僅“愛吃”,更“會吃”。他們把對家鄉的眷戀幻化成對美味的傳承,一代代將泉州風味手口相傳下來,成就了如今八方遊客慕名而來的美食之城。

“滿城刺桐花,四海是一家。一條古絲路,綿延到天涯。大海無邊天作岸,風起揚帆正芳華。”這是《絲路揚帆》裏所唱的泉州。這座城市過去的成功,靠的是深入陸地、水域開闊的深水良港,靠的是泉州人堅信人定勝天的信念;而如今,一代代泉州人在這裏篳路藍縷,開拓進取,他們用“愛拚才會贏”的人生哲學,帶領著這座東亞文化之都跨過厚重的曆史,帶著“四海是一家”的開放包容與“風起揚帆正芳華”的氣血方剛,讓刺桐港的傳奇繼往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