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生孩子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梁建章先生有些焦慮。身為攜程集團的聯合創始人和董事局主席,這些年,他更多以人口學家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今年的情況讓他覺得有些糟糕,「生育問題比日本還要嚴重了」。

他的焦慮來自一組數據。2023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人口數據,他「有點震驚」——截止2022年年末,全國總人口比上年末減少了85萬人,這是中國人口近61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有人將2022年稱之為「人口下降元年」。這一年的新生人口是956萬,僅有2016年的一半。現在的年輕人好像都不生孩子了?

他預料到了人口負增長,但沒想到來得如此之快。從2007年去斯坦福大學念經濟學博士開始,他就把人口和創新作為他研究的首要問題,「經濟學家和人口學家對於人口問題的認知,都有各自的盲區」,在新書《人口戰略》中,梁建章說,「很多經濟學家雖然明白人口萎縮的危害,但並不清楚人口的數據;很多人口學家雖然知道中國的人口數據,但是並不認為人口萎縮是個壞事」。更讓他感到焦慮的是,很長一段時間裏,「人口政策是一個敏感話題,缺乏討論」。他相信自己的多重身份可以提供獨特的視角,也認為做學術和做企業一樣,都是在為社會提供「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他有兩個微博賬號,一個是「攜程梁建章」,有25.6萬粉絲,不常更新;另一個是「梁建章-關注人口問題」,有83萬粉絲,保持穩定的更新頻率,每隔幾天,他都要發表文章,有時是提出一些政策建議,有時發一些數據分析,或者隔空與一些專家、網友「打個嘴仗」,然後再辟謠一些對他言論的「杜撰」。

他不遺餘力地「催生」,提出的建議有時顯得過於激進,這時常為他招致批評,但這些似乎不會挫傷他表達的熱情。這是他少有的超過1小時的訪談,因為此時此刻,他愈發察覺到發出警示的重要性。

我們和他聊了聊,人口負增長究竟意味著什麽?年輕人為什麽不生孩子了?女性的生育與職場困境該如何解決?以及,一個人口學家如何理解不育的個人選擇?

以下,是《人物》與梁建章的對話:

人口負增長的警示

人物:2022年中國的出生人口數量隻有956萬,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你看到這組數據的時候,是什麽反應?

梁建章:有點震驚。雖然這麽多年,我對人口的預測是有預期的,二胎政策放開到現在,人口出生數量從1800多萬下降到現在的1000萬以下,這條曲線在預料之中。但是回頭看,也不過就六七年的時間,短時間內下降幾乎減半,並且是在和平繁榮的階段,即使是我也是有些震驚。日本之前也出現過出生人口的下降,但是沒有短期下降這麽快。

人物:從人口學家的角度來說,人口出現負增長對一個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麽?在公眾的討論中,你認為哪些內容或危機是被大眾忽略掉的?

梁建章:現實層麵上,現在大家都已經知道了,老人的福利是靠年輕人提供的,如果兩個人都是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家裏四個老人,贍養負擔很重,你根本照顧不過來,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也會帶來生活水平的下降。

但很多人還沒能理解的事情是,人口的下降不僅僅是勞動力的問題,也是創新和綜合競爭力的問題。

大部分人隻關注人口總量,從這個角度來看,人口總量也隻是略微下降,總量的略微下降掩蓋了新出生人口的劇烈下降。馬上可以看到的是,可能有一半的小學、幼兒園,招不到學生了。更大的影響是,二十年以後勞動力會減半,各方麵的需求也會減半,無論任何一個行業都會受到影響。需求減半了之後,國家的競爭力與創新力的影響就不止是減半。如果整個社會創新力不強,那麽社會財富在全球的餅裏麵就會分得更少。

人口本身會帶來規模效應,四個人比兩個人更強,人多的時候是規模正效應,會有更多的人可以合作,市場規模越大,就能分攤更多的成本。如果四個人減到兩個人,規模效應減掉的不止是一半。這對未來中國的創新力,二十年以後是巨大的影響。

人物:你在新書《人口戰略》中預判,按照中國目前的低生育率,低預測的情形下預測,我們的人口優勢將在100年內喪失殆盡。這種預測的原理是什麽?如果這種情況真的會出現,又意味著什麽?

梁建章:這是基於生育率的預測,而生育率的預測要考慮到背後的成因,目前中國導致低生育率的證據還在加強。

現在中國影響生育的最高的成本是教育、房價以及社會福利。我們預測中的高預測、中預測與低預測的不同點其實是基於對未來生育福利的預測。中國房價高,短期內無法解決,福利也比其他國家小,教育的內卷程度目前隻有韓國能比。目前韓國的生育率低於1,一對夫婦平均生不到一個孩子,中國現在的生育率為1.1,但韓國現在在生育福利上不斷投入,有可能會回升一點,未來中國的生育率很可能會接近於韓國。

人口優勢會在100年內喪失很好理解。100年是四代人,2022年中國出生了956萬人,如果人的平均年齡是80歲,以減半的速度下降的話,一代人是四百多萬,兩代人的話再減半,新出生人口可能隻有兩三百萬人。中國現在的人口總數是14億,兩代人是1/4,三代人是1/8,以此類推,這就意味著一百年以後,總人口可能還有四五億,但人口的(衰減)趨勢一定是奔著2億人去的。

尼日利亞現在隻有2億人口,但由於尼日利亞的出生率是中國的5倍以上,按照這種趨勢,在十年之內,尼日利亞的出生人口就會超過中國。而按照育媧人口的預測報告,如果沒有出台實質有效的鼓勵生育的政策,中國人口到2050年將減少到11.7億,2100年中國人口將降到4.79億,占世界比例將從現在的17%降至4.8%,而新出生人口隻有世界新出生人口的0.89%。

這也就意味著,中國的人口大國地位會成為一種曆史。這不是危言聳聽,現在中國一對夫婦平均生1.1個小孩,這已經低於國際社會普遍認為的1.5的生育率的警戒線。而北京、上海的生育率甚至隻有更替水平的1/3,這是非常不樂觀的。如果沒有大力鼓勵生育的政策出台,那人口大國的地位肯定會不保。

人物:你的書裏有一個詞匯,生育率下滑慣性。這會導致什麽?

梁建章:它有一定惡性循環的作用,如果這個社會都習慣了沒有小孩或者隻生一個小孩,那對多孩家庭就不會那麽友好。房子隻造小戶型,酒店也不會提供很多家庭的房間。

梁建章新書《人口戰略》

年輕人為什麽不願意生孩子了?

人物:你也會拿日本的數據與中國對比,但其實房價也好,教育也好,在日本同樣也是非常高成本的。為什麽中國這樣的情況會讓你更擔憂?

梁建章:房價要跟相對應的收入一起來看,日本的房價除了東京的黃金地段,其實沒有那麽貴。雖然東京的房價跟中國的一線城市差不多,但比不上深圳、上海、北京。其他城市的房價比中國還是便宜一些,尤其在對應他們的收入之後。日本的教育比歐美卷,但是沒有中國那麽卷,日本小學生的習慣培養也要比中國好,你在日本可以看到小學生們背著小書包獨立地上學,獨立地做家務,養得很精細化。現在日本鼓勵生育的政策也比以前更積極,福利也更好。以往日本都被認為是最壞的榜樣,事實上我們的問題要比日本嚴重得多。

雖然日本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不結婚不生育,但他們的家庭如果有小孩,一般都是兩個以上,平均生育數量是1.3—1.4,韓國是0.8,中國在兩者之間,中國的大城市比韓國更差。未來中國的年輕人還是會往大城市匯集,行為也會更接近於大城市,情況是要比日本差很多的。當我們的生育友好程度能夠趕得上日本,進一步需要向北歐國家看齊,那才有可能避免像日本經濟出現的狀況和問題。

人物:你如何看待中國的生育環境?在中國,一對夫妻養育一個子女,平均要花費的成本是多少?

梁建章:中國生育成本幾乎是世界上最高的,更客觀的計算方式是用生育成本減去福利除以人均GDP,北歐國家得出的結果是兩三倍,中國和韓國要六七倍,這也就意味著要花六七年的收入才能養得起一個孩子。當前中國撫養一個孩子的總成本平均是50萬,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平均生育成本已經接近每個孩子100萬。生育成本直接影響生育率,所以中國民眾的生育意願和生育率幾乎是世界最低的。

人物:你是否觀察過中國的生育率地圖?我們觀察到,中國的一線城市和東北三省的生育率隻有0.7-0.9,北京出生率全國最低。從區域上看,北京低生育率的原因與東北不盡相同。生育率與哪些因素呈正相關?

梁建章:東北的城市化率高,整體的經濟不是太好,收入比較低。這對年輕人來說,壓力會大,因為年輕人承擔了新的產業與新的就業機會(的功能),這部分增量缺失之後,經濟發展就更停滯,年輕人流失得也多。這些年輕人中的大部分流出路徑是去一線城市,在新的城市,他們作為外來的年輕人,生活成本與購房壓力是很大的。

這麽來看,雖然東北房價和生活成本與一線城市比起來沒那麽貴,但經濟不景氣,人口流失,留下的人收入也不好,撫養孩子的壓力也大,生育率就比較低。這其實是一個自反饋。

能跟東北對比的是廣東,廣東經濟很好,年輕人機會也多,雖然也有深圳這樣的高房價,但整個廣東地區的生育率還是要比其他地方好。

人物:你的影響生育率的三大要素裏還提到了教育。雞娃是中國特色嗎?

梁建章:雞娃不是一個壞事,說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重視,但如果引導去無效地考試,那就是壞事。教育這些年確實卷得越來越厲害。教育的時間也是越來越長,現在碩士已經變成以前的大學文憑。所以我覺得最根本的問題是高考的問題,一個學生在中學期間至少是用兩年的時間去複習應付中考和高考,而現在的信息化程度本身就提供了工具,許多知識是未必一定要他們記憶的。另外,讓一個孩子十幾歲就完成了對人的選拔,教育效率很低,所以高考相關的體製需要改。

圖源視覺中國

精英女性不生育對社會的影響

人物:你好像很少提及一些情感因素。比如一些年輕人選擇不生育或少生育可能是因為成長中的創傷、對未來的期望落空等等原因。很多年輕人會覺得好像生活在一個龐大又難以喘息的「機器」裏,因此喪失生育的意願。對此,你怎麽看?

梁建章:這應該是全世界的大勢所趨了。隨著女性越來越獨立,她們不一定會選擇傳統的結婚的這條道路。我覺得也不可能有太多的辦法,不可能回到女性不獨立、靠結婚才能生活的狀態。

單身女性要生孩子更不容易,一個人養家的壓力比兩個人養家壓力更大。如果養孩子沒有成本,大家一定會覺得養孩子比養貓養狗要更有成就感,這是人性本能。單身女性整體教育水平其實是社會中的精英,她們如果不生孩子的話,不管是質量還是數量,對社會都是很大的一個負麵影響。

人物:所以你把這個問題歸結為女性受教育後的生育意願降低,而這個困境是無法避免的。

梁建章:對,傳統家庭肯定會越來越少的,非傳統家庭會越來越多。我們這個社會能做的,隻能是為她們提供各種福利,降低養育成本。這也要牽涉到非傳統家庭的小孩社會認同與法律問題。如果福利跟上去,同時采取輔助生育、精子庫等手段,社會上也逐步認可,滿足單身生育的意願,那對生育率是有幫助的。

人物:還有許多女性不生育或者少生育,是覺得生育會壓縮她們在職場的競爭力。在中國更廣泛的就業環境裏,育齡女性依然會在就業市場遭到隱秘的歧視。如果鼓勵這些受到良好教育且有工作能力的女性生育,她們又該如何平衡職場困境?

梁建章:女性的確時間的緊迫感與壓力都很大,孩子的照顧、升學考試的任務也壓在她們身上。原來可能20歲就能工作,現在碩士畢業就到了25歲,留給她們職業發展和組織家庭的時間非常短,她們要同時兼顧,到35歲之前隻有10年的窗口期。這是個大問題,所以我建議高考改革,縮短學製。

從更長的周期來看,女性的職業生涯並不一定比男性的機會成本高,現在的工作主要靠腦力,而不是體力,女性的壽命又更長,生兩個小孩可能影響兩年,但從整個職業生涯來說,職業生涯的時間並不會比男性短。

那企業要在這段時間盡可能地幫女性提供更好的環境。如果這個時間段裏連續生兩三個,也會有規模效應,撫養兩三個小孩的成本與一個小孩不是成倍數同比例放大的。一旦過了孩子最小的階段,能夠提供更好的托兒所,以及保姆的支持,直到孩子上幼兒園,女性的成本就能降下來。等這10年窗口期平穩地度過去,女性和男性的職業發展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

人物:從企業的實踐來講,你在攜程施行3+2的混合辦公模式,且給女性更多的生育保障。這些製度的推行順暢嗎,是否會遇到一些阻力?在實踐中,你會發現我們距離生育平衡和女性權益保障,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梁建章:攜程(推行這些政策)一開始也比較困難,因為是一個新的嚐試,大家不太了解會有什麽效果,雖然國外有的公司已經是這樣了。3+2的混合辦公模式六七年前我就倡導去做,先是在局部的部門推廣,效果還不錯,但往全公司推的時候,還是經曆了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主要是管理人員的懷疑態度比較大,雖然我是公司的一把手,也很難強推。後來有了疫情,大家不得不嚐試和習慣遠程辦公的方式。在這個階段,企業內部還是有爭議,我們就先在幾個部門試點,隨機抽人在家辦公,做對照實驗,看這些人的工作效率與流失率,結果各項數據都很好,還節省了員工的通勤時間,提升他們的環境幸福感,最終管理層才下定決心去做推廣。這一點從時機上確實要感謝疫情。後來大家也慢慢適應了這種方式,開始沉澱成一種新的公司文化與優勢,這對我們的招聘來說也是有幫助的。

還有給女性的輔助生育、生育基金以及帶薪假期。表麵看,這些給女性的生育福利成本是比較高的,直到現在我們還沒完全放開,要經理級以上,但員工也會綜合考慮到她的薪酬、職業發展和福利,也能提高對公司的忠誠度。這對企業很好。我希望其他企業也能夠考慮這樣一種方式。

 

我們應該拿出一大筆錢來鼓勵生育嗎?

人物:這些年中國出台了不少鼓勵生育的政策,從一孩化政策到二胎放開再到現在的鼓勵三胎,四川等地也在推行單身生育合法化。為什麽生育率還是在下降?

梁建章:因為我們現在生育福利很少,也沒有說哪個地方可以不用排隊進公立幾乎免費的托兒所,也沒有拿到生育的獎金。隻是局部會有地方提出生孩子一次性獎勵幾千塊錢,最多幾萬塊錢,跟幾十萬的成本相比這並沒有太多。即便獎勵,要每個月幾千塊錢才有用,一直扶持到18歲。真的要提高社會福利還是需要拿出GDP的3%—5%來做這個事情。人口問題是中國經濟的最大問題,用GDP的百分之幾來解決最大的問題,我以為是非常有必要和值得的。

人物:GDP的3%—5%,這甚至會超過教育與醫保的財政支出在GDP中的占比,我們真的能拿出這麽多的錢來鼓勵生育嗎?

梁建章:這個問題的思考邏輯是,人口問題是不是中國未來最大的事情?人口大國變成人口小國是不是可以接受?如果不能接受,那願意花多少錢來解決這個問題?

GDP的5%隻是一年的增長,如果用一年的增長來解決這麽大的一個問題,也就是說今年不要過今年的生活水平,今年去過去年的生活水平,把省下的錢花在有孩子的家庭身上,這個錢並沒有浪費,隻是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我們對基建的投入要比其他國家高大約10%,未來中國也不需要那麽多基建了,沒有那麽多人口再造那麽多新城有什麽用?資源重新分配後,整個社會是有這樣的資源去容納更多的小孩的。

你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個五六十歲的人,你的孩子剛剛結婚,說不生小孩,那你願不願意拿出你一年的工資,而不是5%,給你的兒子、媳婦說,生一個小孩就給你我一年的收入,幫他們承擔一部分的費用,你肯定是願意的。一個小家庭可能沒那麽多錢,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尚且能夠整合,整個社會應該也是有這個錢和意願要去做這件事的。

人物:世界人口排名前十的國家裏,僅有美國是發達國家。這其中,甚至還有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比如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等,從這個角度來看,人口與經濟、創新、創業的正相關關係似乎又失靈了。你如何解釋這一現象?我們該如何理解人口與經濟、人口與創新的關係?

梁建章:目前人工智能、互聯網和5G技術發展最好的國家,恰恰是美國和中國。美國是發達國家裏人口最多的,也是高科技、互聯網、電影和金融服務的世界創新中心。而中國長期是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直到2023年,印度人口才超過中國),全世界隻有中美兩國有如此大量的數據、大規模的計算和應用場景。所以全世界最大的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公司都集中在美國和中國。

我們可以用印度來對照,它也是個人口大國,也經曆了跟我們一樣的時期,計劃經濟、對外貿易也比較封閉。在它起步初期,基礎設施和基礎資源是最重要的,那個階段甚至連教育還沒有普及,創新在這個階段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政策的主導作用是重要的,他們最重要的是學習和引進其他國家的技術與基建。

中國在改革開放前也是這樣,在這種情況下,人口再多也是貧窮的,人口再少也是貧窮的。改革開放後,施行了正確的經濟政策,人口多才會成為優勢,最開始可能隻是廉價勞動力,但他們可以進行基礎建設,等整個國家向中等高收入階段邁進的時候,規模效應才會凸顯,創新就越來越重要。在發達國家裏,美國的規模優勢是最大的,歐洲、德國和原來的日本,都可以集聚一些產業的集群與創新。

中國現在正在向這個階段過渡,印度還沒有到達這個階段,它的基礎設施建設遠沒有中國有效率,所以相比之下,未來中國的人口的效率會越來越被放大。但這個優勢隨著生育率的降低在下滑。

而人口的質量與數量分不開。小國家不可能造火箭,要造芯片也很容易被掐死。現在人工智能和自動化也在發展,會降低一部分對人的需求,但也需要人的不可替代性。我們需要天才的產生來帶動創新的產生,一千個人中篩選出的天才和一萬個人篩選出的天才是不一樣的。

印度孟買高峰時段的教堂門站 

「企業家更容易理解人多是個好事」

人物:作為企業家,你為什麽一直會如此關注人口問題?對這個問題的關注最早能追溯到什麽時候?

梁建章:2007年我去斯坦福讀經濟學博士,主要是想在經濟學術研究方麵做一點貢獻。學校就在矽穀,當時的矽穀正是全球創新創業的中心,很自然的我就把創新作為重要的研究課題。研究完發現人口和創新之間具有這麽大的關係,但當時的中國還在施行一胎政策,非常矛盾。當時我提出這些觀點受到很多人的質疑,也不太允許討論,統計的數據也不夠真實,就感覺自己有責任去改變這個事情。

人物:這跟你的企業家身份有關係嗎?對企業來講,用戶就是人,當中國的人口發生變化的時候,企業家是不是最先焦慮的群體?

梁建章:企業家會更容易理解為什麽人多是個好事,經濟學家的理解力也沒有那麽深。現在政府也開始理解了,很多地方的政府都在搶人。老百姓可能沒有這麽宏觀的視角,但年輕人很快就能看到老齡化社會所能產生的負麵影響,他們尤其會受到劇烈影響。

人物:很多人認為你的建議中看不到年輕人的個體困境和「具體的人」,你怎麽回應?

梁建章: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當然會有每個人自己的偏好。我也不是說每個人必須應該有多少個孩子,我們隻能從總體上和平均意義上去講,基於大部分年輕人是想要的情況,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降低生育成本,使得有這個意願的、願意有好多孩子的人,減輕他們的阻力,如果這些人都能夠被滿足的話,那就沒有問題,正循環就還可以繼續。

人物:現在在企業家和研究者之間,你怎麽平衡精力?這個身份各占多少?

梁建章:7:3的比率,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公司。疫情以後,旅遊行業有很多很多新的機會,我們整體的業務發展得很不錯。越是開放,越是走得多,跟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交流,就會產生更好的想法。

人物:你最近思考的一個小問題是什麽?

梁建章:最近會思考一些關於教育的問題,怎麽樣既減少壓力又能夠對人口有益,比如高考改革,普及十年的基礎教育,讓絕大多數年輕人在20歲時可以完成大學教育,把大學普及化,但把人的篩選從高考轉移到大學畢業的時候。這樣很多女性的擇偶生育期也可以提前。也在思考AI的問題,這應該會對教育行業有很大的促進空間。

 

看台 發表評論於
人口不減少難道還要增加嗎?14億變成28億?印度中國等人口應該減少一半
灣區範兒 發表評論於
攜程老板焦慮的是將來沒人旅行,他的攜程網靠什麽賺錢盈利?
scbean 發表評論於
ROUTARD 發表評論於 2023-05-29 05:10:38
民國時候4萬萬同胞,現在14億。擔心個頭。人口降到6,7億,沒那麽卷了,自然就生了。
==========
嗯,一個年輕人養四老,你幸福地不得了!

你懂個毛!
zzbb-bzbz 發表評論於
中國和日本的人口問題的原因不同
中國是因為女性工作太累,日本是因為男性工作太累
sap200 發表評論於
史無前例!失業率破20%!年輕人太難了
sap200 發表評論於
Because they can't find job.
elmonte 發表評論於
國內我一親戚的90後女兒,有才有貌,鼓吹:最好的生活---不婚,次之---不育。理由:婚後勞累受氣被家暴,離婚後子女的養育及生活的重擔都在女人肩上,最重要的是法律和政府都不保護婦女兒童。居然支持讚成響應者眾。
我心飛揚373 發表評論於
活在封建思想的大清,還總和美國比,整個社會有任何對婦女和兒童的保護機製嗎?
生不生孩子應該讓女人決定,畢竟所有的苦都是女人自己來承受的,其它無關人員都粗滾!
bybybaby 發表評論於
‘’我們需要天才的產生來帶動創新的產生,一千個人中篩選出的天才和一萬個人篩選出的天才是不一樣的”

這個企業家會算賬,以屁民生一萬個韭菜的代價來換取一個天才
InNorthTexas 發表評論於
人太少,當主席沒意思,
人太多,當主席不安全。
美麗泉水 發表評論於
人口結構更重要。中國人口6-7億的時候有一半的人65歲以上。看看30年前的日本就是現在的中國。唯一的區別是日本是富了才老,中國是未富先老。

ROUTARD 發表評論於 2023-05-29 05:10:38
民國時候4萬萬同胞,現在14億。擔心個頭。人口降到6,7億,沒那麽卷了,自然就生了。
BananaeEggs 發表評論於
奴隸們生下的小孩,當然就是黨地主的小奴隸。
portfolio 發表評論於
計劃生育,是鄧小平時代的基本國策。
退林還耕,是習近平時代的基本國策。
portfolio 發表評論於
人口多,有利於創新能力?人類可以無止境的創新?君不見,人類的健康水平正在一代不如一代?
無閑散人 發表評論於
西歐的福利那麽好也越來越少生
橡皮潛艇 發表評論於
生小孩不好玩,就不生了。愛愛就可以了。
ellamoney 發表評論於
因為不要生個軟肋。為加速喝彩。
ROUTARD 發表評論於
民國時候4萬萬同胞,現在14億。擔心個頭。人口降到6,7億,沒那麽卷了,自然就生了。
BeckyLin 發表評論於
中國人口至少要減半才對。到時內卷就不會那麽嚴重了。
smart321 發表評論於
因為在習近平領導下中國發展的太好了,生活成本太高養不起孩子
borisg 發表評論於
經濟決定思維。。生孩子對夫妻投入大而無回報,是賠本生意。就像農業社會為什麽人想多生兒子,是因為長大了是家裏的勞力。現在養孩子為社會服務對自己沒好處(也不管養老了)。
henry008 發表評論於
要想讓年輕人多生孩子其實並不難,隻要國家有強有力的政策去獎勵多生就行。生孩子是最容易的事,不用教,就看國家如何去激勵大家多生。隻要用大躍進,大煉鋼鐵的勁頭,保證二十年後強國又是第一人口大國。
liu12345 發表評論於
事實是人口越多越是第三世界?難道這個人的目的就是永遠呆在第三世界?
a7a8 發表評論於
中國人口從50年代就世界第一了吧?沒看到中國創新能力從那時候起領跑世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