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邀中文媒體人分析“為何美國無法消除貧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50年來,美國在減少貧困方麵一無所獲。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德斯蒙德認為,美國社會處理貧困問題的方式是把矛頭指向窮人本身,而回避了“誰從這樣的貧困中受益”這一終極問題。《紐約時報》邀常駐美國的深深中文媒體人詹涓從華人視角解讀為何美國無法消除貧困。

住在美國休斯頓富庶的郊區小城,貧窮似乎離我非常遙遠:幾乎人人都住在自己擁有的房產裏,家庭平均年收入是得州總體水平的兩倍。可能也是因為如此,社區公園某一天突然出現了一頂帳篷和一位無家可歸人士時,網上鄰裏論壇一下子熱鬧起來,有鄰居指責這位流浪者年紀輕輕不肯工作,有人擔心她可能吸毒成癮影響玩耍的小朋友,但也有鄰居問:我們就不能去幫幫她嗎?

疫情後美國的餐館和超市裏隨處可見招聘廣告,因此無論是懷揣高學曆或豐厚家產來到美國的新移民,還是生活在田園牧歌般郊區的中產階層,如果未曾體驗過真正的貧困,都有可能會對街頭的流浪漢或者在超市裏用政府發放的糧食券購物的人產生類似的疑問:他們為什麽不能更努力,為什麽要依賴福利?

這些恰恰是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教授馬修·德斯蒙德在《紐約時報雜誌》長文《為什麽貧困在美國持續存在》中的觀察。長期關注美國貧困問題的德斯蒙德指出,“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裏,我們處理貧困問題的方式是把矛頭指向窮人本身——比如,對他們的職業道德或領取的社會福利提出質疑。”

這並非美國社會獨有的問題。過去四十年來,中國在消除極端貧困上取得了長足進展,而對於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紅利的許多城市人口來說,買房買車、成為中產似乎已經形成了一條穩定的社會上升通道。城市中產對還在為溫飽掙紮的人們的生活感到陌生甚至一無所知。許多人將底層民眾的窮困和錯誤選擇歸咎於“不努力”,甚至“放下助人情結,尊重個人命運”都成了社交媒體上的流行語。

德斯蒙德認為,在討論貧困問題時,不該問窮人為什麽不去找一份更好的工作,為什麽不能做出更明智的財務決定,而是應該問一個終極問題:誰從這樣的貧困中受益?

德斯蒙德指出,50年來美國在減少貧困方麵一無所獲,原因主要是因為窮人在勞動力、住房和金融市場上遭受了剝削。關於這個觀點,他解釋說,社會科學家對“剝削”有著一套自己的評價體係,當人們因為失去了權力而對交易失去議價能力時,就可能會被剝削利用。

放在美國的實際生活中,這種剝削論不難理解。幾十年來,美國工人失去了工會保護,低學曆工人的實際收入甚至低於1979年,那些讓我們的日常生活更加舒適的人,比如中餐館的服務員、星巴克的咖啡師、亞馬遜的倉庫工人,他們工作兢兢業業,但仍然無法實現階層上升。而許多中國人——辛苦種地一輩子到頭來每月隻有100來塊錢養老金的農村老人、被算法操縱用生命送外賣的600萬騎手、生活在社會邊緣的3億農民工——對此都會心有戚戚焉。

可能最讓一些讀者難以接受的觀點是,德斯蒙德在這篇文章和一篇後續的觀點文章中指出,不僅僅是美國的政治精英和企業主從這種剝削中受益,我們這些相對比較幸運的人同樣也從剝削中受益,因為“我們享受著廉價的商品和服務,享受著豐厚的投資回報,盡管它們往往需要以虐待工人的形式做出某種犧牲。……我們建立並捍衛排外社區,將窮人拒之門外,迫使他們住在弱勢群體集中的社區。”思考一下:亞馬遜當天可達的快遞服務是不是也是一種剝削?在中國廉價便捷的外賣又是不是呢?

正因為美國的貧困問題反映出了集體道德的失敗,德斯蒙德相信解決貧困問題不僅需要政治方案,比如組織工會和征富人稅,普通人也要關注經濟正義,比如不再反對在自己的高檔社區旁建立經濟適用房。

德斯蒙德的觀點算激進嗎?在時報匯編的讀者來信中,很多讀者讚美了他的傑出思考,一位讀者寫道:“如果一個國家不能為其最貧窮的公民提供基本的生存和安全水平,那麽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任何理由。剩下的隻有空洞的口號、虛張聲勢、文化戰爭和一個裝備精良的失敗國家。”

我們這個小社區最終決定伸手幫助最貧窮的鄰居,那位無家可歸者獲得了社工的支持,最近她剛剛找到工作,搬進公寓,鄰居們有的搬來一張床、有的支援一套餐具,幫她拚湊出了一個新家。她得到了一個脫離貧困的機會。

田子坊 發表評論於
解決貧困的最好辦法就是消減福利,阻止非法移民進入
rain76 發表評論於
因為很多人的天性就是懶,好吃懶做,外加還容易對黃賭毒上癮。
東西風 發表評論於
這種脫離現實的左派理論盛行才是美國無法消除貧困的根源。

zzbb-bzbz 發表評論於
就像問奴隸製為什麽不消除奴隸一樣
Huilianghu5 發表評論於
貧富差能領先全世界,中國的政策出了問題。政權維護既得利益階層,政權也依靠既得利益階層。今天中國的權貴階層就是最主要的既得利益階層。底層百姓在教育醫療養老方麵無力承擔,政府政策卻在這三方麵無所作為。窮人更窮。去年一年扶貧脫貧運動,最多算是花架子功夫。減少貧富差需要更深入的工作,政府需要在大政方針上有方向性的改革。
scbean 發表評論於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3-04-20 11:10:35
扶貧這種事是至少兩代人的概念,而不是有捷徑。這次巴西總統去中國,一個很讓人出乎意料的是他關注中國是怎麽扶貧的。巴。。。。。。
=========================
哈哈,他關注中國是怎麽扶貧的!
還用關注嗎?習近平宣布一下,中國就脫貧了!
你太笨啦!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扶貧這種事是至少兩代人的概念,而不是有捷徑。這次巴西總統去中國,一個很讓人出乎意料的是他關注中國是怎麽扶貧的。巴西是類似印度那種貧富差距很大的國家,曾經見識過,哪怕是狂歡節時期也能注意到貧富差距,窮人在街上,富人在俱樂部裏,雙方的人種和狂歡節內容很不同。
扶貧大概是個問題。
而從香港拍攝的“無窮之路”可以看出,社會貧富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社會階層固化,因此對個人來講,消除這個才是扶貧的關鍵。這就要不不是僅僅對貧困人口幫助,而是要讓他們的後代有機會上升。
對於貧困的人口,有很多因素導致貧困,對於世界觀和生活習慣已經形成的成年人,很難通過“教育”而讓其徹底改變,但生活水平的哪怕一點提高,都會讓其子女有意願和有機會追求教育和尋找機會,畢竟沒人願意自己一代一代窮下去,人類生活依靠的是希望。
美國人孩子到了18歲,父母對孩子就沒有了法律義務,雙方都可以沒關係,這種文化和相應法律是硬傷。
但自由啊,不論對父母還是孩子。
社會階層固化是整個社會體製的問題,也就不能指望僅靠個人改變。而社會的合作和義務,這是美國文化缺乏的。總的來講,感覺是美國沒有能力解決這類問題。
聯合國關於各國的貧困標準是基於當地購買力,而不是根據絕對收入,因此不存在什麽聯合國的統一標準的概念。
Bslrim 發表評論於
再想想,是不是該放棄資本主義,試試社會主義?
飿崆 發表評論於

"消除貧困”的第一高招就是吹牛,不信問那個誰。
556517 發表評論於
貧困的根源全在於別人的錯?這種說法不僅脫離實際,而且成為人們甘於貧困的借口,無需自己努力,隻要等待天上掉餡餅。
frombjwithlv 發表評論於
紐時最近的確有一篇討論貧困的文章,但並沒有任何地方提到“邀中文媒體人分析”。
人家隻是在分析這個問題,和中文媒體人沒有任何瓜葛。
文事有武備 發表評論於
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2023-04-20 07:29:23
美帝想要消除貧困很簡單,把好萊塢一把火燒了就行
===========================
正好相反, 好萊塢應該多拍根本沒有貧困的美國, 以及美國是如何拯救全世界受苦人的
snowmannj 發表評論於
教授嗎,瞎子摸象。這年頭教授專家笑話太多。
藍靛廠 發表評論於
美帝想要消除貧困很簡單,把好萊塢一把火燒了就行
LAOK 發表評論於
城裏的台灣人都不是中產階級。都是高華!從來不去walmary,costco的!是美國貧窮的受益者製造者!
照妖鏡007 發表評論於
不是所有人都是身體健康,精神健康,良好教育,找工作容易的人。不是一個懶字就可以總結的!以自己的經曆來看各個階層,是盲人摸象。
北京老馬 發表評論於
美國福利政策鼓勵貧困,中產階級是最大的受害者。工作越多各種稅收越高。不如做個懶人,什麽都不做,靠社會福利養活,有免費的食物,免費的醫療白卡。我身邊就有這樣的美國人,他說你們工作那麽辛苦,也掙不了多少錢,還需要交各種稅收。他從來不去工作,靠唯有的一套小房子出租,每個月可以有$1000左右的收入生活。沒有自己固定的住處,哪個國家物價低,就到那裏去生活一段時間。什麽稅都不用繳,活的非常瀟灑。
常態 發表評論於
中文媒體人分析結論,沒習思想。
我要真普選 發表評論於
所有美國華人都知道,美國是沒有窮人,隻有懶人!
時不時來看看 發表評論於
怎麽不到文學城來問?
北美小鎮 發表評論於
沒有升職渠道不是一個健康成年人坐在家裏吃福利的理由。想升職,就去學相應技能或者努力掙錢自己當老板,而不是天天蹲家裏拿福利!說什麽中產階級是貧窮的受益者更是胡扯!中產的實際收入同樣在減少,隻有不靠工資的富人才是受益者。所以說,這些左棍磚家不是蠢就是壞,或者是又蠢又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