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頭銜"的馬英九訪中,迎接他的粉絲在哪裏?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27日搭乘中國國航,於下午四點多抵達上海蒲東機場,馬英九辦公室表示,中方由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上海市委常委張為等人接機。 路透社視頻截圖

馬英九成為兩岸分治七十多年來首位前往中國大陸訪問的台灣前任總統,但在3月27日馬英九抵達當天,迎接他的卻是接連的'意外“:中國官媒沒有給他任何頭銜,接機的代表層級不如預期,隨行的台灣記者團還迷了路。而在中國輿論圈裏,也出現不少批評馬英九的聲音。

充滿"意外"的啟程

“今天下午,馬英九抵達上海並赴南京,中共中央台辦、上海市委有關負責人到機場迎接。”沒有頭銜、沒有職稱,中國官媒央視3月27日傍晚的新聞直播間這麽報導著台灣前總統馬英九的訪中行程。

除了不給頭銜、且接機的代表是位階較低的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而非先前外界揣測的中國常務副總理丁薛祥之外,另一個“意外”則發生在跟隨馬英九訪問的台灣媒體團。

根據中央社報導,此次中方僅開放駐北京的台灣媒體報導。當天傍晚,載著台灣媒體的巴士卻在上海“大迷路”,錯過了與馬英九一起赴南京的高鐵列車。

據了解,隨行的台灣媒體有來自台灣的中央社、聯合報、東森、TVBS、中時、中視的記者。馬英九辦公室一再強調此次訪問是“私人行程”,馬辦對於媒體的安排處於被動。

“不管是有意無意,至少目前我們從外麵看來(接待馬英九過程)都是比較粗暴的手法,缺乏應有的禮遇。接下來觀察點是,如果馬英九見到宋濤或甚至王滬寧等官員,中方會用什麽言詞來表達。”關注美中台議題的美國天主教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克拉克•吳(Clark Aoqi Wu)告訴記者。他認為,中共對台方式還是采取軟硬兼施的兩手抓手段,“實際上,在共產黨眼裏是很看不起國民黨的。(拉攏國民黨人)一方麵是考量去年底選舉國民黨表現不錯,另外是操作疑美論,利用某些國民黨人'極化'台灣島內輿論及分化台灣社會,在共產黨看來頗有成效。”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3月27日搭乘中國國航,於下午四點多抵達上海蒲東機場,馬英九辦公室表示,中方由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上海市委常委張為等人接機。(路透社視頻截圖)

“騙吃騙喝騙雞蛋” 馬英九在中國形象變形了?

“現在群裏及在網絡上的輿論說他(馬英九),是笑他來騙吃騙喝騙雞蛋。你去看看,最多的就是罵他是‘騙飯的’,國民黨這群人都是……。”在北京的資深媒體工作者黃先生談起馬英九就難掩氣憤。事實上,在十年前,黃先生還是個紮紮實實的民國粉、馬英九粉。他第一次赴台自由行帶回送給親友的紀念品,就是一係打印有馬英九頭像的手機殼。

“我現在看他(馬英九訪中),用台灣人說的: 認賊為父,賣身求榮。”黃先生說。他因為安全考慮不願具名受訪。

“我不得不說,我以前對馬英九印象也曾經很好的。”因代理辯護“709大抓捕事件”等遭受當局打壓,2019年移居美國的中國維權律師陳建剛告訴本台,對馬英九形象及民國時代的追捧,十多年前在中國自由派知識分子之間是一個現象。

當時,中國互聯網上還一度出現過以宣傳三民主義、傳播台灣經驗的“中國泛藍聯盟”,歡迎著國民黨高層到中國的訪問交流。這個組織在被當局打壓下已消失匿跡。

“之前中共出於統戰的目的,對馬英九有一些正麵的報導,說他人格清廉、很幹淨。當時中國民眾為什麽會那麽喜歡馬英九呢? 因為對照了共產黨的腐敗與邪惡,又被資訊圈養的這種情況下,看到馬英九好像看到一線光亮。”陳建剛對馬英九訪中的決定也非常失望,“現在那些民國粉、馬英九粉為什麽出現這麽大的轉變? 因為國民黨這些年來每況愈下。他們和共產黨不但不是一種對立競爭的狀態,還完全變成跪地求和、跪地求利益的狀態了。”

在被中國官方嚴格管控的社交媒體微博上可以看到,“馬英九抵達大陸”的話題上了熱搜,至北京時間28日淩晨,已有超過1.1億人次的閱讀數。但評論除了“兩岸統一”之外,也有不少攻擊馬英九是“騙團飯”的言論。甚至有網民以前陣子,中國官媒大力宣傳的“台灣缺蛋”新聞來嘲笑馬英九: “來吃雞蛋嗎?”、“給兩箱雞蛋打發走吧!”。

統戰的兩麵手法

美國天主教大學的政治學博士候選人克拉克·吳說,中國輿論對馬英九形象認知的轉變來自部分自由派對民主化轉型(台灣路徑)的絕望,跟著導致對馬英九形象及國民黨角色的幻滅;另外也顯見了目前中國小粉紅主導的輿論場,“根本看不起國民黨”。

克拉克·吳:“小粉紅帶著更多民族主義、帝國主義的心態,覺得國民黨就是來乞討、就是(應該)來依附於中國的。也可以說,小粉紅變得更霸道了、看不上你國民黨這些人了。 當年連戰訪中那種(迎接盛況)情況,現在可能已經很難看到。”

自2022年中共二十大以來,國民黨及相關代表團接連訪問中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包含去年十月底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2023年2月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還有金門縣長陳福海、立法委員陳玉珍、高雄市參訪團基層代表與佛光山寺住持心保等人。

“自從2月以來,大概已經去了大概十幾團,這整個都是在中共的拚圖裏麵,馬英九就是中共統戰的拚圖。”台灣東吳大學政治學係助理教授陳方隅告訴記者,“二十大之後,中共在推行所謂‘民主協商共創統一’,就是找台灣的工商界、政治界、宗教界各界人士推進統一。”

本月稍早的中國“兩會”上,中共官方並未如外界預期的作出強硬對台政策表態,反而是新總理李強在記者會上對台溫情喊話。接任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的王滬寧也強調,要“促進兩岸交流、融合發展,同時堅定反獨、反外來幹涉。”

陳方隅分析,中共一邊挖走台灣邦交國、一邊為可能的台海戰爭準備軍機、軍艦;另一邊拉攏願意相信“民主協商和平統一”的樣板台灣人,這是明顯的兩手策略。

馬英九的訪問行程從3月27日至4月7日,他預計在28日上午於南京中山陵發表公開講話,此行還預計至少有三場與中國學生的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