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這就是現在的巴黎街頭,一切觸目驚心……

這就是現在的巴黎街頭,一切觸目驚心……

文章來源: 牛彈琴 於 2023-03-26 11:29:1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來自中國官媒旗下自媒體牛彈琴:



看到上麵這張圖片了吧,你知道這是哪裏嗎?

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這就是現在的巴黎,一個自帶魔力的藝術之都、文化之都、浪漫之都,一個引無數文人墨客美女競折腰的巴黎。

海明威就曾經感慨寫道: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生活於巴黎,那無論你在哪裏度過餘生,巴黎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場流動的盛宴。

但如果你現在去巴黎,你可能比海明威更加感慨。

那是一個你可能完全不認識的巴黎,那是一個垃圾中的巴黎,一個火光中的巴黎,一個憤怒正在燃燒的巴黎。

反正,不管是在埃菲爾鐵塔旁,還是在凱旋門外,觸目可見的,是層層疊疊的垃圾。無論你從哪個角度想留下巴黎的倩影,避不開的,就是一包又一包的垃圾。

為什麽?

巴黎的清潔工人罷工了,而且一罷就是10多天,於是,成千上萬噸的垃圾,就丟棄在巴黎街頭。有的垃圾袋還破碎了,整個巴黎城,都可以聞到垃圾特殊的味道。

不僅僅清潔工人罷工,整個法國都在罷工,抗議馬克龍提出的延遲退休法案。按照這個法案,法國人的退休年齡,將從62歲提高到64歲。

法國人憤怒了。憑什麽?法國八大工會一起行動,公務員不工作了,教師不上課了,清潔工人也不清潔了。

每天都有遊行,每天都有抗議,每天都有衝突,看看巴黎的街頭,垃圾遍地,道路堵塞,這還哪像是巴黎?比烏克蘭戰區還要戰區。

感覺現在的巴黎,隻要一打開窗,你就可以直接丟垃圾。

抗議者發誓:讓愛麗舍宮的牆壁都要顫抖。

馬克龍拒絕妥協:我們已經沒有退路。

很簡單,法國已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人口在老化,如果再不延遲退休,法國的整個養老金體係,正在“走向災難”。

但很多法國人不接受,認為現在的延遲退休方案,實際由法國最貧窮的人在承擔衝擊。這些人往往很早就參加工作,但現在,他們必須又多工作兩年,憑什麽?

尤其在法國,密特朗時期,退休年齡是65歲,但為了提高法國人福利,密特朗大手一揮,改到60歲。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現在要想改回到64歲,難,很難,非常難!

馬克龍已經不用考慮再連任,於是一咬牙一跺腳,改!

但結果就是比黃馬甲抗議更大規模的示威。3月24日,更是法國近來最暴力的一天,僅在巴黎一個地方,就點燃了900多場大火,抗議者與警察發生激烈衝突,400多人被逮捕。

遍布街頭的垃圾,就成了抗議者最好的武器,最好的點火材料。

不僅僅街頭的垃圾倒了黴,停在大街上的汽車被點燃,很多商店櫥窗被砸爛。垃圾中的巴黎,成了火光中的巴黎。

街頭的混亂局麵,讓馬克龍也不得不宣布:基於“常識和友誼”,他不得不要求英國推遲查爾斯國王對法國的國事訪問。不然,查爾斯肯定會成為抗議目標,並導致“可怕的局麵”。

法國怎麽了?

怎麽說呢。

1,改革也是一場革命,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

2,在西方,執政者瞎折騰,隻會將整個國家帶入溝裏,法國就是教訓,前任一時爽,後任火葬場。

3,西方人享福享慣了,過苦日子就難,所以,我們就看到,一遍又一遍的折騰,沒完沒了的罷工。不改革,死路一條;但一改革,就是目前的死路。

歸根到底,都是國家治理出了問題。很有意思的,法國政府強烈譴責一些暴徒不遵守法律,趁機搞事。

現在的法國,可以說,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

現在的巴黎,很多巴黎人都在勸,大家都別來巴黎了,難道來看垃圾和火光嗎?

當然,作為世界上最會享受也最會罷工的民族,法國人也有溫馨一刻。比如,看照片,有法國人邊罷工邊烤香腸,旁邊還擺上一疊幹淨的餐巾紙。

還有,外麵火光熊熊,警察和示威者在惡鬥,餐館裏人們興致勃勃,一邊喝著小酒,一邊看窗外的風景線。

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巴黎街頭的一對情侶,一張小桌,兩杯紅酒,什麽抗議、什麽火光,都不影響巴黎人的約會!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8)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一棵樹倒在了亞馬孫雨林,露出了原住民的“骨灰盒”
40℃熱炸了,比天氣更熱的是“新高溫經濟”
幼兒園鉛中毒,孩子到底吃了什麽?
中方邀請李在明參加閱兵,韓外交部回了10個字
AI殺死了破折號,也絞殺了...語文

24小時討論排行

9年前未買百架殲-10C! 伊朗軍官曝當年“打錯牌”內幕
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現場 眾議長一舉動讓美國“炸鍋”
會見梅爾茨 王毅提起中國曾無條件支持德國統一
得州洪水已致至少24死 女童夏令營750人正露營河邊
數千人湧入割韭菜,北京的這座山被“薅禿了”
較真來了解一下:伊朗真的要造核武器了?
中國消費降級 五星級飯店紛紛在街頭擺起了地攤
經濟學人:別想指望這份法案帶來美國經濟繁榮增長
未按規定申報行蹤!奧運冠軍退出遊泳世錦賽
2050年衰老將被攻克?合成生物學教父揭秘長壽未來
美國得州洪水逐漸退去,20餘名女童仍下落不明
紐約法拉盛實錄:無證移民,跟移民局玩貓鼠遊戲
網傳墜亡機長能力排查不合格 業內人士揭晉升內幕
特朗普揚言把他驅逐出美國,馬斯克成立新政黨"美國黨"
BBC上百名員工聯名,指控公司淪為“以色列傳聲筒”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擋上岸致溺亡案凶手已執行死刑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這就是現在的巴黎街頭,一切觸目驚心……

牛彈琴 2023-03-26 11:29:19

來自中國官媒旗下自媒體牛彈琴:



看到上麵這張圖片了吧,你知道這是哪裏嗎?

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這就是現在的巴黎,一個自帶魔力的藝術之都、文化之都、浪漫之都,一個引無數文人墨客美女競折腰的巴黎。

海明威就曾經感慨寫道: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生活於巴黎,那無論你在哪裏度過餘生,巴黎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場流動的盛宴。

但如果你現在去巴黎,你可能比海明威更加感慨。

那是一個你可能完全不認識的巴黎,那是一個垃圾中的巴黎,一個火光中的巴黎,一個憤怒正在燃燒的巴黎。

反正,不管是在埃菲爾鐵塔旁,還是在凱旋門外,觸目可見的,是層層疊疊的垃圾。無論你從哪個角度想留下巴黎的倩影,避不開的,就是一包又一包的垃圾。

為什麽?

巴黎的清潔工人罷工了,而且一罷就是10多天,於是,成千上萬噸的垃圾,就丟棄在巴黎街頭。有的垃圾袋還破碎了,整個巴黎城,都可以聞到垃圾特殊的味道。

不僅僅清潔工人罷工,整個法國都在罷工,抗議馬克龍提出的延遲退休法案。按照這個法案,法國人的退休年齡,將從62歲提高到64歲。

法國人憤怒了。憑什麽?法國八大工會一起行動,公務員不工作了,教師不上課了,清潔工人也不清潔了。

每天都有遊行,每天都有抗議,每天都有衝突,看看巴黎的街頭,垃圾遍地,道路堵塞,這還哪像是巴黎?比烏克蘭戰區還要戰區。

感覺現在的巴黎,隻要一打開窗,你就可以直接丟垃圾。

抗議者發誓:讓愛麗舍宮的牆壁都要顫抖。

馬克龍拒絕妥協:我們已經沒有退路。

很簡單,法國已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人口在老化,如果再不延遲退休,法國的整個養老金體係,正在“走向災難”。

但很多法國人不接受,認為現在的延遲退休方案,實際由法國最貧窮的人在承擔衝擊。這些人往往很早就參加工作,但現在,他們必須又多工作兩年,憑什麽?

尤其在法國,密特朗時期,退休年齡是65歲,但為了提高法國人福利,密特朗大手一揮,改到60歲。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現在要想改回到64歲,難,很難,非常難!

馬克龍已經不用考慮再連任,於是一咬牙一跺腳,改!

但結果就是比黃馬甲抗議更大規模的示威。3月24日,更是法國近來最暴力的一天,僅在巴黎一個地方,就點燃了900多場大火,抗議者與警察發生激烈衝突,400多人被逮捕。

遍布街頭的垃圾,就成了抗議者最好的武器,最好的點火材料。

不僅僅街頭的垃圾倒了黴,停在大街上的汽車被點燃,很多商店櫥窗被砸爛。垃圾中的巴黎,成了火光中的巴黎。

街頭的混亂局麵,讓馬克龍也不得不宣布:基於“常識和友誼”,他不得不要求英國推遲查爾斯國王對法國的國事訪問。不然,查爾斯肯定會成為抗議目標,並導致“可怕的局麵”。

法國怎麽了?

怎麽說呢。

1,改革也是一場革命,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

2,在西方,執政者瞎折騰,隻會將整個國家帶入溝裏,法國就是教訓,前任一時爽,後任火葬場。

3,西方人享福享慣了,過苦日子就難,所以,我們就看到,一遍又一遍的折騰,沒完沒了的罷工。不改革,死路一條;但一改革,就是目前的死路。

歸根到底,都是國家治理出了問題。很有意思的,法國政府強烈譴責一些暴徒不遵守法律,趁機搞事。

現在的法國,可以說,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

現在的巴黎,很多巴黎人都在勸,大家都別來巴黎了,難道來看垃圾和火光嗎?

當然,作為世界上最會享受也最會罷工的民族,法國人也有溫馨一刻。比如,看照片,有法國人邊罷工邊烤香腸,旁邊還擺上一疊幹淨的餐巾紙。

還有,外麵火光熊熊,警察和示威者在惡鬥,餐館裏人們興致勃勃,一邊喝著小酒,一邊看窗外的風景線。

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巴黎街頭的一對情侶,一張小桌,兩杯紅酒,什麽抗議、什麽火光,都不影響巴黎人的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