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美“室溫超導”未通過檢驗 南大實驗團隊負責人接受專訪

美“室溫超導”未通過檢驗 南大實驗團隊負責人接受專訪

文章來源: 騰訊科技 於 2023-03-21 07:28:3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2023年3月8日,《自然》雜誌刊登了美國羅徹斯特大學Ranga Dias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鑥氮氫”組成的化合物中找到了近環境條件(21攝氏度,10000個大氣壓)下存在超導的證據。盡管論文作者在物理圈信譽不好,但物理學畢竟是一門實驗學科,還是要靠實驗檢驗。那麽這個轟動一時的基礎物理大發現通過其他團隊檢驗了嗎?

這是顯微鏡下1毫米大小的鑥氫化合物。美國Ranga Dias團隊聲稱在摻雜一定量的氮之後,發現了近環境壓力下的室溫超導現象。不過,這種材料的室溫超導性質並沒有通過南京大學聞海虎教授團隊的檢驗。

3月15日,南京大學聞海虎教授團隊公布了對這個實驗的複驗結果:同種材料(氮摻雜的鑥化氫),相同溫度和壓強區間內,沒有發現超導跡象,甚至在比Ranga Dias團隊聲稱的更高壓強和更低溫度下仍然沒有發現超導現象。論文《Absence of near-ambient superconductivity in LuH2xN》以預印本的形式發表在了arxiv網站,這也是全球範圍內首個對“室溫超導”大發現的完整檢驗。

聞教授團隊最新論文摘要

我們可以看到,重複這個實驗的關鍵部分在於製備出同種實驗材料:氮摻雜鑥化氫。其實,早在3月9日,據悉中科院物理所靳長青教授團隊就利用鑥氫化物做了檢驗實驗,並沒有在Ranga Dias團隊聲稱的溫度和壓強區間發現超導跡象,而是在壓強218GPa,溫度降到71K才出現超導現象。但畢竟鑥化氫和氮摻雜鑥化氫不是同一種材料,不太能說明問題。這次聞教授的完整複驗結果在物理圈引起了轟動。

實驗室中的聞海虎教授

3月21日,我們專訪了聞教授關於這個話題的幾個最核心問題,來聽聽他對複驗結果的解釋以及對室溫超導的前瞻性看法。

騰訊科技:你們對Ranga Dias團隊發現的所謂“室溫超導”材料如何進行的檢驗?

聞海虎:我們合成了具有相同結構和類似成分的材料。在壓力下,通過仔細地對材料的電阻和磁化進行了測量,但在Dias文章聲稱的壓強和溫度下沒有發現超導。

騰訊科技:實驗的關鍵材料“氮摻雜的鑥化氫”製備難度大嗎?

聞海虎:我們用的是一種新方法,不同於Ranga Dias文章中聲稱的方法。利用我們的方法,隻要有高溫高壓爐,同時有使用經驗,加上自己有合成的思路,應該是不難的。

騰訊科技:Ranga Dias團隊聲稱氮摻雜的鑥化氫的超導特性甚至能夠利用經典的BCS理論解釋,這合理嗎?

聞海虎:先實驗證明超導性是真是假,然後再去討論是否可以用BCS理論解釋。目前的知識告訴我們,此類材料的超導機理應該是BCS理論範疇的。

騰訊科技:據說中科院物理所的程金光研究員團隊利用“氫化鑥”(非氮摻雜)複現了Ranga Dias團隊所聲稱的樣本材料顏色變化過程(2.2GPa時變成粉紅色,在約4GPa時又變成亮紅色)。在超導物理研究中,顏色的變化有什麽物理意義嗎?

聞海虎:是的,程金光研究員團隊在LuH2中加壓到2.2GPa左右時看見顏色從深藍到粉紅色的變化,與Dias看見的類似,但是也沒有看見超導現象。我們也證實了LuH2中加壓的顏色變化(我們論文的更新版本有附加數據)。

其實,以前討論超導體性質的時候很少關注顏色的變化。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應該是氫在壓力下發生位置移動,從而導致材料的光學性能發生變化。

騰訊科技:除了您的團隊外,國際上有沒有其他團隊對Ranga Dias的發現也進行了實驗檢驗?

聞海虎:目前還沒有看見。應該說物理所的靳常青和程金光研究員最新貼到arXiv的文章也從不同的角度說明在近常壓和室溫條件下這類材料是沒有超導的,隻是他們的樣品中暫時還沒有把氮摻雜進去。

騰訊科技:未來真正發現室溫超導後,會對人類社會產生什麽重要的影響?能否與半導體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相媲美?

聞海虎:有很大改變,從電力,能源,交通,醫療,大科學工程和國防等等。超導體的應用還不好說與半導體媲美,但超導應用有自己的特色,在有些應用場景中具顛覆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騰訊科技:您預測一下,人類離真正發現室溫超導應該有多遠?(多少年)

聞海虎:不好說,有此宏大目標是應該的。也許10年,20年?其實很多組在做超導基礎研究的時候都希望探尋到更高溫度的超導體,甚至室溫。

騰訊科技:從某種意義上講,與其說是“發現室溫超導體”,不如說是“發明室溫超導體”,您是否讚同這個觀點?

聞海虎:可能發明更合適,隻是大家叫慣了“發現”這個詞。發現的字麵意思是已有的東西被你發現,但是發明意義就不同了,發明可以是沒有的東西,被人做出來了。很多新超導體是地球上沒有的,被人類合成的,因此叫發明比較好。

科幻電影《阿凡達》劇照。潘多拉星球上漂浮的山體中含有室溫超導材料,貪婪的人類正是為了索取這種材料,才不遠萬裏入侵了這顆美麗的星球。

綜上所述,美國Ranga Dias團隊所謂的“室溫超導”大發現並沒有通過聞教授團隊的實驗檢驗。除了聞教授外,中科院物理所的靳常青和程金光教授最新貼到arXiv的文章也從不同的角度說明在近常壓和室溫條件下這類材料是沒有超導的。室溫超導體是物理學家一直追求的聖杯,一旦被發現(發明)出來將極大改變人類社會,但這個美好的夢想可能還需要等10到20年的時間。

查看評論(21)

24小時熱點排行

川普簽史上最具影響力行政令 美國人不再為他國買單!
女子穿“瑜伽褲”上門做3菜1湯 月入2萬 網友曝細節
中國方代表何立峰起底 習近平伴郎 跟黃仁勳講台語
川普前美女官員上節目突暈倒 主持人嚇傻
貝森特:不脫鉤 但戰略品必需脫鉤 鋼鐵芯片鏈更去中國化

24小時討論排行

貿易談判北京沒跪?網友:美國征的還是比中國多
李承鵬:寫在5.12的愛國帖(未刪節版)
一批南非白人難民抵美國 川普政府高官機場迎接
胡錫進:不能讓一些散布“美國贏了”的聲音帶了節奏
美國貿易代表:中國同意取消對美國出口稀土管製
特朗普2.0時代:一位更不受限製、恣意妄為的總統
特朗普稱南非正發生"種族滅絕",59名白人獲批進美國
川普:周末或與習近平通話 與中國實現了完全重置
美中交鋒第一回合結果意味著什麽?休戰90天後會發生什麽?
28歲環球小姐李思萱被抓獲刑240天,她幹了啥?
為拉回支持率 川普正采取他曾猛烈反對的左翼政策
中藥注射液,我們還要為此付出多少生命?
中紀委首季反腐立案22萬件,省部級14人村官2萬人落馬
印巴空戰 中製導彈無損落地 印度撿到軍情大禮包
英、法、德三國領袖吸毒?陰謀論者操弄“紙巾門”
中媒:中國麵子裏子全拿下 應當感謝“特朗普同誌”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美“室溫超導”未通過檢驗 南大實驗團隊負責人接受專訪

騰訊科技 2023-03-21 07:28:36


2023年3月8日,《自然》雜誌刊登了美國羅徹斯特大學Ranga Dias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鑥氮氫”組成的化合物中找到了近環境條件(21攝氏度,10000個大氣壓)下存在超導的證據。盡管論文作者在物理圈信譽不好,但物理學畢竟是一門實驗學科,還是要靠實驗檢驗。那麽這個轟動一時的基礎物理大發現通過其他團隊檢驗了嗎?

這是顯微鏡下1毫米大小的鑥氫化合物。美國Ranga Dias團隊聲稱在摻雜一定量的氮之後,發現了近環境壓力下的室溫超導現象。不過,這種材料的室溫超導性質並沒有通過南京大學聞海虎教授團隊的檢驗。

3月15日,南京大學聞海虎教授團隊公布了對這個實驗的複驗結果:同種材料(氮摻雜的鑥化氫),相同溫度和壓強區間內,沒有發現超導跡象,甚至在比Ranga Dias團隊聲稱的更高壓強和更低溫度下仍然沒有發現超導現象。論文《Absence of near-ambient superconductivity in LuH2xN》以預印本的形式發表在了arxiv網站,這也是全球範圍內首個對“室溫超導”大發現的完整檢驗。

聞教授團隊最新論文摘要

我們可以看到,重複這個實驗的關鍵部分在於製備出同種實驗材料:氮摻雜鑥化氫。其實,早在3月9日,據悉中科院物理所靳長青教授團隊就利用鑥氫化物做了檢驗實驗,並沒有在Ranga Dias團隊聲稱的溫度和壓強區間發現超導跡象,而是在壓強218GPa,溫度降到71K才出現超導現象。但畢竟鑥化氫和氮摻雜鑥化氫不是同一種材料,不太能說明問題。這次聞教授的完整複驗結果在物理圈引起了轟動。

實驗室中的聞海虎教授

3月21日,我們專訪了聞教授關於這個話題的幾個最核心問題,來聽聽他對複驗結果的解釋以及對室溫超導的前瞻性看法。

騰訊科技:你們對Ranga Dias團隊發現的所謂“室溫超導”材料如何進行的檢驗?

聞海虎:我們合成了具有相同結構和類似成分的材料。在壓力下,通過仔細地對材料的電阻和磁化進行了測量,但在Dias文章聲稱的壓強和溫度下沒有發現超導。

騰訊科技:實驗的關鍵材料“氮摻雜的鑥化氫”製備難度大嗎?

聞海虎:我們用的是一種新方法,不同於Ranga Dias文章中聲稱的方法。利用我們的方法,隻要有高溫高壓爐,同時有使用經驗,加上自己有合成的思路,應該是不難的。

騰訊科技:Ranga Dias團隊聲稱氮摻雜的鑥化氫的超導特性甚至能夠利用經典的BCS理論解釋,這合理嗎?

聞海虎:先實驗證明超導性是真是假,然後再去討論是否可以用BCS理論解釋。目前的知識告訴我們,此類材料的超導機理應該是BCS理論範疇的。

騰訊科技:據說中科院物理所的程金光研究員團隊利用“氫化鑥”(非氮摻雜)複現了Ranga Dias團隊所聲稱的樣本材料顏色變化過程(2.2GPa時變成粉紅色,在約4GPa時又變成亮紅色)。在超導物理研究中,顏色的變化有什麽物理意義嗎?

聞海虎:是的,程金光研究員團隊在LuH2中加壓到2.2GPa左右時看見顏色從深藍到粉紅色的變化,與Dias看見的類似,但是也沒有看見超導現象。我們也證實了LuH2中加壓的顏色變化(我們論文的更新版本有附加數據)。

其實,以前討論超導體性質的時候很少關注顏色的變化。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應該是氫在壓力下發生位置移動,從而導致材料的光學性能發生變化。

騰訊科技:除了您的團隊外,國際上有沒有其他團隊對Ranga Dias的發現也進行了實驗檢驗?

聞海虎:目前還沒有看見。應該說物理所的靳常青和程金光研究員最新貼到arXiv的文章也從不同的角度說明在近常壓和室溫條件下這類材料是沒有超導的,隻是他們的樣品中暫時還沒有把氮摻雜進去。

騰訊科技:未來真正發現室溫超導後,會對人類社會產生什麽重要的影響?能否與半導體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相媲美?

聞海虎:有很大改變,從電力,能源,交通,醫療,大科學工程和國防等等。超導體的應用還不好說與半導體媲美,但超導應用有自己的特色,在有些應用場景中具顛覆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騰訊科技:您預測一下,人類離真正發現室溫超導應該有多遠?(多少年)

聞海虎:不好說,有此宏大目標是應該的。也許10年,20年?其實很多組在做超導基礎研究的時候都希望探尋到更高溫度的超導體,甚至室溫。

騰訊科技:從某種意義上講,與其說是“發現室溫超導體”,不如說是“發明室溫超導體”,您是否讚同這個觀點?

聞海虎:可能發明更合適,隻是大家叫慣了“發現”這個詞。發現的字麵意思是已有的東西被你發現,但是發明意義就不同了,發明可以是沒有的東西,被人做出來了。很多新超導體是地球上沒有的,被人類合成的,因此叫發明比較好。

科幻電影《阿凡達》劇照。潘多拉星球上漂浮的山體中含有室溫超導材料,貪婪的人類正是為了索取這種材料,才不遠萬裏入侵了這顆美麗的星球。

綜上所述,美國Ranga Dias團隊所謂的“室溫超導”大發現並沒有通過聞教授團隊的實驗檢驗。除了聞教授外,中科院物理所的靳常青和程金光教授最新貼到arXiv的文章也從不同的角度說明在近常壓和室溫條件下這類材料是沒有超導的。室溫超導體是物理學家一直追求的聖杯,一旦被發現(發明)出來將極大改變人類社會,但這個美好的夢想可能還需要等10到20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