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長者的魅力:“撂英文”怒斥女記者 與華萊士談笑漫步…

長者的魅力:“撂英文”怒斥女記者 與華萊士談笑漫步…

文章來源: 東森新聞 於 2022-11-30 13:52:4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江澤民與香港記者交鋒。

中國前領導人江澤民11月30日因病逝世,享耆壽96歲,他過往多次與記者“交鋒”的事跡再次被提起,而在這之中,又以2000年在記者會上“當眾教育”香港女記者一事最受關注,當時他不僅親自走向記者,更突然秀起英文,批評記者的問題“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太淺薄,甚至幼稚)。

▼江澤民與美國記者華萊士一同散步。(圖/翻攝CBS)



江澤民擔任中共總書記期間,曾多次接受外媒訪問,並親自回答各種敏感提問,例如2000年8月時,他就在北戴河接受了美國CBS著名記者華萊士(Mike Wallace)的專訪,回答關於中美關係、中國選舉製度、中國網絡封鎖等多個敏感問題。

從後來在CBS所播出的節目可以發現,節目長達80分鍾的內容之中,有超過一小時都是江澤民的專訪,幾乎所有問題都是他獨自回答,並且不少問題是直接以英語回應,甚至,他還用英文背誦了一小段美國前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的《蓋茲堡演說》內容,可看出他的英文聽說能力都有一定水準。

▼江澤民接受華萊士專訪。(圖/翻攝CBS)



但最常被人討論到的,還是2000年10月27日時,江澤民與香港有線電視女記者張寶華的一場交鋒。當時,江澤民與香港特首董建華一起見記者,張寶華詢問中央是否支持董建華連任,江澤民起初沒有太大反應,隻簡單以粵語回答“好啊!”“當然啦!”。

但接著,張寶華使用了“內定”以及“欽點”兩個詞語再次提問,江澤民就拉高了聲量,他說,“他(特首)是按照香港的,按照基本法,按照選舉的法去產生,剛才你問我,我可以回答你,無可奉告。”

隨後,江澤民還站了起來,繼續說,“但你們又不高興,那怎麽辦?我講的意思,不是我欽點他當下任,你問我支不支持,我說支持,我就明確告訴你。”

▼江澤民站起來回應香港記者。(圖/翻攝香港無線)

江澤民之後更直接走到記者麵前,用手指著記者們強調,“你們畢竟too young(太年輕),明白我意思嗎?我告訴你,我是身經百戰了!你們要知道,美國的華萊士,比你們不知高到哪裏去了,我跟他談笑風生!”

江澤民提到,“其實媒體,它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識得唔識得呀?(粵語:懂不懂啊?)你們(香港記者)有一個好,全世界跑到甚麽地方,你們比其他的西方記者跑得還快,但是問來問去的問題,都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太淺薄,甚至幼稚)。”

江澤民原本回頭了,似乎要回座,但一聽見記者的聲音,立刻又轉頭說,“我很抱歉!我今天是作為一個長者給你們講的,我不是新聞工作者,但是我見得太多了,我有這個必要告訴你們,一點人生的經驗。”

▼江澤民指著香港記者,警告對方要對報導負責。(圖/香港無線)



最後,他更提到,“中國有一句話『悶聲大發財』,我就喜歡這句話,就是最好的,但是我想,我見到你們這樣熱情,一句話不說也不好,所以將來如果你們報導上有偏差,你們要負責任,我沒有說要欽定,沒有任何這個意思,但是你一定要問我,對董先生支持不支持,我們不支持?他現在是當特首,我們怎麽不支持特首?”

這段采訪畫麵在網絡上流傳甚廣,雖然批評的聲音不少,但也有人認為,相較於其他大陸領導人,江澤民麵對記者時較為“有血有肉”。同時,許多人也因為這段采訪,為他取了“長者”這個綽號,甚至由此衍生出大量網絡迷因(Internet meme)。

▼江澤民接受華萊士專訪。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7)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紐約時報:令中國感到恐懼的一個新聞熱詞
特朗普聯合國演講:六年前聽眾大笑,但今年陷入沉默
郵輪上大批女遊客拿胸罩做這事 其他乘客受不了:請停止
16歲女孩被媽媽送進精神中心,孩子的求救家長看不到
放棄WTO特殊待遇,中國:充分彰顯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中學生均分創新低 華人父母震怒:就這教育水平?
川普稱止痛藥增胎兒自閉症風險,世衛歐盟紛駁斥:無證據
馬克龍與特朗普談加沙衝突:解散哈馬斯行不通
“中國為何偏愛戰爭?”韓劇台詞激怒中國網友
前Meta工程師爆料:17人團隊15個H-1B 80%對手沒了?
川普與愛潑斯坦牽手跳舞雕塑現身美國家廣場 白宮回應
仇中越演越烈?首爾又反中遊行 與中國女激烈口角
川普提名華裔律師任第9巡回法院法官 民主黨炸鍋
保守革命:開除教授後,美國大學的新政治生態
他們把“假中餐”賣給美國人,然後買下NBA球隊
有人故意?川普夫婦搭聯合國扶梯突卡住 白宮控"暗算"
ICE又遇襲!德州辦公室3死1傷 子彈刻字曝光
張雪峰賬號被禁止關注,包括微博、抖音、小紅書等
川普45分鍾演說火力全開!脫稿狂酸聯合國,5大重點一次看
中國6名“特級象棋大師”被判刑 王天一當庭認罪
密談後打出一張“川普牌” 澤倫斯基:他能搞定習近平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長者的魅力:“撂英文”怒斥女記者 與華萊士談笑漫步…

東森新聞 2022-11-30 13:52:49

▲江澤民與香港記者交鋒。

中國前領導人江澤民11月30日因病逝世,享耆壽96歲,他過往多次與記者“交鋒”的事跡再次被提起,而在這之中,又以2000年在記者會上“當眾教育”香港女記者一事最受關注,當時他不僅親自走向記者,更突然秀起英文,批評記者的問題“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太淺薄,甚至幼稚)。

▼江澤民與美國記者華萊士一同散步。(圖/翻攝CBS)



江澤民擔任中共總書記期間,曾多次接受外媒訪問,並親自回答各種敏感提問,例如2000年8月時,他就在北戴河接受了美國CBS著名記者華萊士(Mike Wallace)的專訪,回答關於中美關係、中國選舉製度、中國網絡封鎖等多個敏感問題。

從後來在CBS所播出的節目可以發現,節目長達80分鍾的內容之中,有超過一小時都是江澤民的專訪,幾乎所有問題都是他獨自回答,並且不少問題是直接以英語回應,甚至,他還用英文背誦了一小段美國前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的《蓋茲堡演說》內容,可看出他的英文聽說能力都有一定水準。

▼江澤民接受華萊士專訪。(圖/翻攝CBS)



但最常被人討論到的,還是2000年10月27日時,江澤民與香港有線電視女記者張寶華的一場交鋒。當時,江澤民與香港特首董建華一起見記者,張寶華詢問中央是否支持董建華連任,江澤民起初沒有太大反應,隻簡單以粵語回答“好啊!”“當然啦!”。

但接著,張寶華使用了“內定”以及“欽點”兩個詞語再次提問,江澤民就拉高了聲量,他說,“他(特首)是按照香港的,按照基本法,按照選舉的法去產生,剛才你問我,我可以回答你,無可奉告。”

隨後,江澤民還站了起來,繼續說,“但你們又不高興,那怎麽辦?我講的意思,不是我欽點他當下任,你問我支不支持,我說支持,我就明確告訴你。”

▼江澤民站起來回應香港記者。(圖/翻攝香港無線)

江澤民之後更直接走到記者麵前,用手指著記者們強調,“你們畢竟too young(太年輕),明白我意思嗎?我告訴你,我是身經百戰了!你們要知道,美國的華萊士,比你們不知高到哪裏去了,我跟他談笑風生!”

江澤民提到,“其實媒體,它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識得唔識得呀?(粵語:懂不懂啊?)你們(香港記者)有一個好,全世界跑到甚麽地方,你們比其他的西方記者跑得還快,但是問來問去的問題,都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太淺薄,甚至幼稚)。”

江澤民原本回頭了,似乎要回座,但一聽見記者的聲音,立刻又轉頭說,“我很抱歉!我今天是作為一個長者給你們講的,我不是新聞工作者,但是我見得太多了,我有這個必要告訴你們,一點人生的經驗。”

▼江澤民指著香港記者,警告對方要對報導負責。(圖/香港無線)



最後,他更提到,“中國有一句話『悶聲大發財』,我就喜歡這句話,就是最好的,但是我想,我見到你們這樣熱情,一句話不說也不好,所以將來如果你們報導上有偏差,你們要負責任,我沒有說要欽定,沒有任何這個意思,但是你一定要問我,對董先生支持不支持,我們不支持?他現在是當特首,我們怎麽不支持特首?”

這段采訪畫麵在網絡上流傳甚廣,雖然批評的聲音不少,但也有人認為,相較於其他大陸領導人,江澤民麵對記者時較為“有血有肉”。同時,許多人也因為這段采訪,為他取了“長者”這個綽號,甚至由此衍生出大量網絡迷因(Internet meme)。

▼江澤民接受華萊士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