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為什麽美國沒有堅持貫徹對中國技術的禁令?

為什麽美國沒有堅持貫徹對中國技術的禁令?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中文網 於 2022-08-05 08:38:5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國會對小公司強加了一項要求,卻沒有將費用兌現。美國官員對於哪些類型的華為和中興設備應被更換爭論不休。官方信息延遲且混亂,導致過程緩慢。

專家稱,更換設備的最初成本估算隻是最理想的猜測,但事實證明太低了。通貨膨脹、供應鏈問題和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推高了價格。 https://t.co/NERUyShu3C

—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August 5, 2022
2019年,白宮宣布美國需要清除所有來自中國科技企業的電話和互聯網設備,因為這些設備構成了被中國政府嗅探或破壞的風險,是不可接受的。

三年多過去後,大部分設備仍然得以保留。

今天,我要看一看美國是如何處理華為和中興這兩家中國公司的設備的。我將探討的是,對這方麵的關注可以讓我們了解到美國對其他中國技術,包括TikTok等應用程序的擔憂進行有效處理的能力,以及美國在計算機芯片製造和設計方麵變得更加自給自足的努力。

技術將不再像過去半個世紀那樣近乎被美國壟斷,美國需要製定並執行計劃,幫助其從全球技術發展中受益,同時保護美國的安全和創新。但中國設備這個例子表明,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聞簡報:歡迎訂閱新聞簡報,包括每周四由華文記者榮筱箐撰寫的“海外華人劄記”專欄,獲取全球重大資訊,了解美國華人社區熱點話題。

一些美國官員認為,繼續使用華為和中興的設備是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嚴重威脅。而與我交談過的其他政策專家說,它帶來的風險可以忽略不計,而且試圖立即移除所有設備也許並不值得。

很明顯,美國表示要對中國技術采取緊急禁令,但未能堅持下去。

華為和中興設備主要在美國農村地區使用,將它們移除絕非易事,而大流行帶來的麻煩使情況變得更糟。但對美國做法持批評態度的人士也表示,官員的處理方式傷害了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卻沒有讓這個國家更安全。

讓我們回到這一切的起點。過去大約10年裏,美國官員反複聲稱,華為和中興通訊的電話和互聯網設備可能被用作中國政府進行間諜活動或破壞美國重要通信的途徑。這些警告說服了AT&T和Verizon等美國最大的電話和互聯網公司不再購買此類設備。

美國政府和商界中幾乎所有致力於此問題的人都表示這麽做是對的。(限製華為智能手機是否是明智之舉則缺乏共識。)華為和中興通訊一直表示,這些安全擔憂是沒有根據的,並且美國政府從未公開證據證明其指控。

主要分布在農村地區的小公司對華為和中興設備並無強烈抵觸。相當一部分公司繼續購買這兩家的產品,例如家用互聯網調製解調器和用於移動信號反射的設備。

美國政府宣稱風險太大。從2019年開始,美國實際上已經下令所有使用華為和中興設備的公司都需要更換。政府承諾向納稅人提供資金,以幫助購買美國或歐洲公司的同類設備。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曾估計更換中國設備的成本約為20億美元。上個月披露的最新估計顯示約為50億美元。聯邦通信委員會和國會需要時間來弄清楚如何支付小型電信公司報出的所需金額。與此同時,正如《政治人》上個月報道的那樣,許多此類供應商甚至還沒有開始更換華為和中興的設備。

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相互指責。國會對小公司強加了一項要求,卻沒有將費用兌現。美國官員對於哪些類型的華為和中興設備應被更換爭論不休。官方信息延遲且混亂,導致過程緩慢。

美國科技和電信公司貿易組織ITI的亞洲政策專家娜奧米·威爾遜告訴我,更換設備的最初成本估算隻是最理想的猜測,但事實證明太低了。通貨膨脹、供應鏈問題和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推高了價格。

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這場紛爭原本能否避免。我詢問戰略公司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中國區高級副總裁保羅·特裏奧洛,究竟是美國的計劃不錯但執行無方,還是說該策略從一開始就誤入歧途。他說兩者兼有。

特裏奧洛表示,美國政府本可以像英國那樣,在幾年內逐步淘汰華為和中興的設備,並在軍事設施等敏感地點附近加快移除某些類型的中國裝置或設備。他說,雖然美國表示這些設備風險需要迅速消除,但這些東西都仍在那裏。

特裏奧洛和其他一些與我交談過的中國政策專家擔心,美國處理中國科技的方法並不總是有效或專注於該做的事情。

美國還擔心來自中國公司的TikTok或其他應用程序可能會竊取美國人的敏感數據,或傳播中國政府的宣傳。政策製定者尚未想出如何解決這些擔憂,在中國對美國政府機構和公司的無休止的網絡攻擊方麵也沒有取得多少進展。

在建立本土計算機芯片產業以對抗中國方麵,官員們傳達的信息並不總是一致。如果想保持自身技術的強大,美國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來支持技術專家移民或廢除給美國人帶來損失的中國關稅。

理論上,美國可以做到這一切。官員們可以將國家與潛在的外國危險隔離開來,並投入必要的時間、金錢和智慧來支持美國創新的最佳政策。然而我們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行動並沒有得到什麽成果。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7)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起底翟欣欣:大學“院花”、北交大碩士,兩次閃婚
希臘船王女繼承人香消玉殞,戰勝癌症死於蟲咬
上海的變化令外國記者撰文直呼意外:驚人的進步!
2025年,2nm芯片為何集體“跳票”
曾被稱為“美洲新艾滋病”的“接吻蟲病”在美國蔓延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抗戰電影“731”票房破紀錄 恐加劇中日緊張
蘇享茂哥哥:8年來總算有結果 隻想安安靜靜的 累了
拜登“寒酸日常”:坐經濟艙 百歲背房貸 演講無人問津…
特朗普簽署公告將H-1B簽證費用升至10萬美元
翟欣欣犯敲詐勒索罪一審獲刑12年,蘇享茂哥哥回應
律師談翟欣欣獲刑12年:屬較高量刑 體現司法嚴懲
“我32歲,海歸碩士,現已流浪街頭”
高校集體漲學費,我的大學還有“性價比”嗎
500強中企竟是空殼 上海均和千億騙貸 老板卷款潛逃
美農業州共和黨人:好好和中國談吧 我們需要協議
電影《731》首日票房3.45億 預測總票房將超15億
華裔女生讚毛澤東:全美嘩然 校方切割 本人道歉
釋永信案又有多人被帶走協查 全力偵查多名私生子女
美議員出餿主意:不給稀土,就不讓中國航班落地
阿裏神秘芯片對標英偉達?業內人士回應
俄外長在聯合國大樓吸煙 被提醒後反嗆安南指手畫腳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為什麽美國沒有堅持貫徹對中國技術的禁令?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22-08-05 08:38:53
國會對小公司強加了一項要求,卻沒有將費用兌現。美國官員對於哪些類型的華為和中興設備應被更換爭論不休。官方信息延遲且混亂,導致過程緩慢。

專家稱,更換設備的最初成本估算隻是最理想的猜測,但事實證明太低了。通貨膨脹、供應鏈問題和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推高了價格。 https://t.co/NERUyShu3C

—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August 5, 2022
2019年,白宮宣布美國需要清除所有來自中國科技企業的電話和互聯網設備,因為這些設備構成了被中國政府嗅探或破壞的風險,是不可接受的。

三年多過去後,大部分設備仍然得以保留。

今天,我要看一看美國是如何處理華為和中興這兩家中國公司的設備的。我將探討的是,對這方麵的關注可以讓我們了解到美國對其他中國技術,包括TikTok等應用程序的擔憂進行有效處理的能力,以及美國在計算機芯片製造和設計方麵變得更加自給自足的努力。

技術將不再像過去半個世紀那樣近乎被美國壟斷,美國需要製定並執行計劃,幫助其從全球技術發展中受益,同時保護美國的安全和創新。但中國設備這個例子表明,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聞簡報:歡迎訂閱新聞簡報,包括每周四由華文記者榮筱箐撰寫的“海外華人劄記”專欄,獲取全球重大資訊,了解美國華人社區熱點話題。

一些美國官員認為,繼續使用華為和中興的設備是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嚴重威脅。而與我交談過的其他政策專家說,它帶來的風險可以忽略不計,而且試圖立即移除所有設備也許並不值得。

很明顯,美國表示要對中國技術采取緊急禁令,但未能堅持下去。

華為和中興設備主要在美國農村地區使用,將它們移除絕非易事,而大流行帶來的麻煩使情況變得更糟。但對美國做法持批評態度的人士也表示,官員的處理方式傷害了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卻沒有讓這個國家更安全。

讓我們回到這一切的起點。過去大約10年裏,美國官員反複聲稱,華為和中興通訊的電話和互聯網設備可能被用作中國政府進行間諜活動或破壞美國重要通信的途徑。這些警告說服了AT&T和Verizon等美國最大的電話和互聯網公司不再購買此類設備。

美國政府和商界中幾乎所有致力於此問題的人都表示這麽做是對的。(限製華為智能手機是否是明智之舉則缺乏共識。)華為和中興通訊一直表示,這些安全擔憂是沒有根據的,並且美國政府從未公開證據證明其指控。

主要分布在農村地區的小公司對華為和中興設備並無強烈抵觸。相當一部分公司繼續購買這兩家的產品,例如家用互聯網調製解調器和用於移動信號反射的設備。

美國政府宣稱風險太大。從2019年開始,美國實際上已經下令所有使用華為和中興設備的公司都需要更換。政府承諾向納稅人提供資金,以幫助購買美國或歐洲公司的同類設備。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曾估計更換中國設備的成本約為20億美元。上個月披露的最新估計顯示約為50億美元。聯邦通信委員會和國會需要時間來弄清楚如何支付小型電信公司報出的所需金額。與此同時,正如《政治人》上個月報道的那樣,許多此類供應商甚至還沒有開始更換華為和中興的設備。

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相互指責。國會對小公司強加了一項要求,卻沒有將費用兌現。美國官員對於哪些類型的華為和中興設備應被更換爭論不休。官方信息延遲且混亂,導致過程緩慢。

美國科技和電信公司貿易組織ITI的亞洲政策專家娜奧米·威爾遜告訴我,更換設備的最初成本估算隻是最理想的猜測,但事實證明太低了。通貨膨脹、供應鏈問題和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推高了價格。

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這場紛爭原本能否避免。我詢問戰略公司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中國區高級副總裁保羅·特裏奧洛,究竟是美國的計劃不錯但執行無方,還是說該策略從一開始就誤入歧途。他說兩者兼有。

特裏奧洛表示,美國政府本可以像英國那樣,在幾年內逐步淘汰華為和中興的設備,並在軍事設施等敏感地點附近加快移除某些類型的中國裝置或設備。他說,雖然美國表示這些設備風險需要迅速消除,但這些東西都仍在那裏。

特裏奧洛和其他一些與我交談過的中國政策專家擔心,美國處理中國科技的方法並不總是有效或專注於該做的事情。

美國還擔心來自中國公司的TikTok或其他應用程序可能會竊取美國人的敏感數據,或傳播中國政府的宣傳。政策製定者尚未想出如何解決這些擔憂,在中國對美國政府機構和公司的無休止的網絡攻擊方麵也沒有取得多少進展。

在建立本土計算機芯片產業以對抗中國方麵,官員們傳達的信息並不總是一致。如果想保持自身技術的強大,美國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來支持技術專家移民或廢除給美國人帶來損失的中國關稅。

理論上,美國可以做到這一切。官員們可以將國家與潛在的外國危險隔離開來,並投入必要的時間、金錢和智慧來支持美國創新的最佳政策。然而我們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行動並沒有得到什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