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和
SpaceX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他將“用左手單挑”
俄羅斯總統
普京。——美國《商業內幕》
深圳一微友夜裏打電話問我:俄國的核導彈攻擊能不能毀滅地球?我回答她:不能!馬斯克已經單挑普京,賭注就是烏克蘭。這種巨大的賭注涉及全人類的命運,雖然無法用試驗證實,但我對馬斯克有信心,你可以安心睡覺了!
“星鏈”(Starlink)計劃介紹
2015年1月,SpaceX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提出“星鏈”計劃,擬於2019年至2024年間發射約12000顆衛星到近地軌道,構建一個巨型3層衛星網絡。
這3層分別位於距離地麵340千米、550千米和1150千米的軌道上,最終使所有衛星形成一個巨大的“星座”,提供覆蓋全球的全天候、高速率、低成本衛星互聯網服務。而在更長遠的計劃中,這個數量會增加到4.2萬顆。這些衛星將在近地空間連點成線、織線成網。
軍事應用分析
根據“星鏈”計劃,美國的Space
X公司最終將發射的4.2萬顆衛星形成全球互聯網,這僅是其中一項功能。相對於中、高軌衛星,低軌衛星具有更重要的軍事價值。低軌道運行,重訪周期短,空間傳輸損耗小可確保更寬的通信帶寬、更快的傳輸速度和更高的偵察效能。
“星鏈”的潛在軍事用途有多大?近乎100%的導彈攔截能力
近兩年,美國頻繁退出各種“國際群”,一昧發展自己的軍事領域,同時,它還撤出了國際空間站的資金,企圖用這部分資金發展自己國家的太空計劃。近日,美國的一個太空公司用“獵鷹9”火箭,將60個星鏈衛星送到了太空的地球軌道上,同時這也是美國運送的第八批衛星。
一、美國推動“星鏈計劃”
由此可見,美國確實要下決心在太空上搶占先機,提前部署好各種衛星,而退出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也是為了這項計劃,而短短一年的時間裏,美國就連續發射了八批衛星。據悉,這個計劃叫做“星鏈計劃”是美國的SpaceX航空公司提出的,這個計劃提出時間要追溯到五年前,但是真正實施的時間卻到在2019年,目前該公司的“星鏈計劃”已進入穩步實施階段。
據官方回答,他們要在五年的時間裏發射大約一萬兩千顆衛星到太空的軌道上,組成一個衛星網絡,而且分布在距離地球的不同距離上,意圖是用來組建一個可以覆蓋整個地球的互聯網。而美國之所以這麽著急,也都是因為規定衛星資源是先到先得,所以不得不先搶下來。
二、太空安全或受到威脅
有了第一次星鏈計劃的基礎,美國還計劃用星鏈對軍事領域提供幫助。在很早之前的戰爭中,美國就憑借自己的衛星掌控戰場上的各種信息,並時刻保持自己的主動權,最終贏得戰爭。而星鏈計劃一旦完工,會對美國的軍事能力提供更大的優勢,因為星鏈的數量眾多,可以監控的區域非常的大,幾乎可以做到對全球進行監控。
除此之外,美方還可以利用星鏈對導彈進行精準攔截,而攔截的成功率極高,據美方的模擬攔截實驗中,整整350枚洲際導彈,全部被攔截。隨著5G時代的到來,各種人工智能也是越來來越厲害,在今後的軍事作戰方麵,可以利用星鏈展現出更多的作戰方式。
看過蜘蛛俠3的都知道,鋼鐵俠在太空有一支無人機軍隊,可以實現隨時的下放作戰,如果科技和星鏈相互結合,那想達到這樣的結果也不是不可能,通過太空向地麵作戰,很難檢測到並提前做好準備。由此來看,美國的星鏈計劃可能最開始隻是用於互聯網,完工後所帶來的的影響可能會威脅到全太空。
三、用於導彈防禦
將“星鏈”中一部分衛星構建成導彈預警衛星星座,可實現對地麵導彈基地實時監控。在導彈發射升空的階段進行預警和攔截,將大幅度提高反導效率。
導彈預警衛星星座與美國部署在東亞的“
薩德”攔截係統、“陸基宙斯盾”係統、海上巡航的阿利•伯克-3型驅逐艦等連接起來,將獲取的導彈發射信息及時傳輸至美軍及盟友的攔截係統,可有效提高成功攔截導彈的概率。
同時,“星鏈”衛星還將具有對飛行器的遙測、跟蹤功能以及自身自主變軌能力,可用於對洲際彈道導彈實施直接碰撞式攔截。這將極大抵消敵方導彈及核力量的突防能力。
四、對無人裝備指揮和控製
“星鏈”衛星可以610Mbps的通信速率向無人戰車、機器人、無人機提供超視距通信服務,無人機的指控係統可布置在全球的任意地點,使無人機作戰的突發性和操控人員的安全性大幅度提升。作戰人員可操控遠在數千公裏外的地麵無人戰車和無人機作戰,真正實現“決勝千裏之外”,這將有助於強化美軍“非接觸”遠程精確打擊優勢。這對於未來戰爭將產生根本性的變革。
五、可作為太空武器
數量龐大的“星鏈”衛星充斥太空,能對天基目標進行探測和打擊。根據有關研究人員稱,這一衛星體係具備發射全向波束的能力,可對航天器進行遙測、跟蹤甚至控製,被控製的航天器偏離預定航線就可能會發生撞毀失效事故。如果“星鏈”衛星配備上彈頭,就可成為巡航太空的艦隊。
六、提升美軍導航定位係統的精度和抗幹擾能力
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軍就有過利用地球上空1100公裏軌道上的航天器為海軍艦艇和潛艇提供位置信息的經驗。美軍GPS衛星的通信速度隻有百比特/秒(bps)量級,無法傳輸關於其實際位置的更新更精確的數據信息,而“星鏈”衛星通信速度可達數百Mbps,可以傳輸大量數據。“星鏈”衛星上的GPS接收器精度高,通過軟件升級,同現有GPS信號相結合,“星鏈”衛星替用戶完成繁重的位置計算工作就可以將“星鏈”網打造成衛星定位和導航係統。
使用即時軌道和時鍾數據的“星鏈”低軌道定位係統,將可以讓用戶的位置精度達到30厘米以內,而占用“星鏈”的下行帶寬不會超過1%,耗電不超過0.5%。另外,“星鏈”衛星信號很強,很難被地麵的幹擾機幹擾或欺騙。由“星鏈”衛星組成的導航定位係統低成本(相對建一個備份的GPS係統)、抗幹擾、信號強、精度高,可彌補GPS的不足。“星鏈”衛星組網成功後,將進一步提升美軍導航定位係統的精度和抗幹擾能力。美軍利用“星鏈”衛星低軌道、高密度的特點,可打造出更為完美的定位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