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最新!全球最新變異毒株或從艾滋病患體內進化而來

最新!全球最新變異毒株或從艾滋病患體內進化而來

文章來源: 紅星新聞 於 2021-11-25 19:04:4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11 月 24 日報道,科學家日前發出警告稱,一種攜帶 " 極其大量 " 突變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 " 悄然出現 ",在多國疫情 " 再現高峰 " 之際,這樣一種新變異毒株的出現或將 " 雪上加霜 "。



B.1.1.529 毒株共有 32 處刺突蛋白突變

令科學家震驚

首次兩種突變同時出現在一個毒株中

盡管基因組測序顯示,迄今為止全球僅有 3 個國家和地區的共 10 個病例被確認感染了這種名為 B.1.1.529 的毒株,但它已經引起了科學家的 " 嚴重擔憂 ",因為這個新變異毒株出現了 32 處刺突蛋白突變,且其中的一些突變有助於病毒逃避免疫。

刺突蛋白是病毒的關鍵部分,新冠病毒通過它識別人體 ACE2 蛋白進入人體細胞,與此同時,現有的大部分新冠疫苗也是通過訓練人體免疫細胞識別刺突蛋白對病毒進行攻擊。刺突蛋白突變會影響病毒感染細胞和傳播的能力,但也會使免疫細胞更難攻擊病原體。

令科學家震驚的是,B.1.1.529 新冠病毒變體包含了兩個弗林蛋白酶切位點突變—— P681H(在 Alpha、Mu、一些 Gamma、 B.1.1.318 變異毒株中曾出現過),以及 N679K(在 C.1.2 中曾看到)。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病毒學家湯姆 · 皮科克博士在推特上稱,這是他第一次看到兩種突變同時出現在一個毒株中。

他指出,這一新變異毒株的突變情況 " 非常可怕 ",有可能 " 比此前所有新冠變異毒株都要可怕 ",包括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占主導地位的德爾塔(Delta)毒株。相較之下,德爾塔毒株的刺突蛋白突變為 16 處。

據報道,B.1.1.529 感染於 11 月 11 日第一次在博茨瓦納被采集,該國目前已有 3 個相關確診病例。3 天後,11 月 14 日,南非記錄了全球首個 B.1.1.529 感染病例,另有 5 人已在南非確診。此外,香港也發現了 1 例。一名前往南非旅遊的 36 歲男子,於 10 月 22 日至 11 月 11 日在南非逗留,返回香港時檢測為陰性,但在 11 月 13 日隔離期間檢測為陽性。

科學家表示,香港的單一病例剛從南非旅行返回,這引發了人們對更多病毒可能已經通過國際旅行傳播的擔憂。皮科克博士寫道:" 對亞洲的輸出意味著,感染可能比目前基因序列檢測得到的結果更為普遍。"

此外,他還表示:" 極其長的分支長度和難以置信的、驚人數量的刺突蛋白突變表明,B.1.1.529 可能是真正的擔憂(預測從大多數已知單克隆抗體逃逸)。"

B.1.1.529 毒株已引起科學家的 " 嚴重擔憂 "

或從艾滋病患者體內進化而來

印證了此前科學家的擔憂

劍橋大學臨床微生物學教授拉維 · 古普塔表示,B.1.1.529 上的兩種突變增加了傳染性,降低了抗體識別能力。從目前的突變來看,這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不過他表示,這種病毒的一個關鍵特性尚不清楚,那就是它的傳染性,因為這才是導致德爾塔變種占據主導地位的關鍵原因," 免疫逃逸隻是可能發生的情況的一部分 "。

科學家們稱,將密切關注這一新變種,觀察它是否有積聚勢頭,或是更廣泛傳播的跡象。而一些病毒學家已經開始對南非的情況感到深深的擔憂。他們表示,目前南非的 B.1.1.529 感染病例都來自豪登省,而當地近日的病例出現了激增,這很可能是由一種新的變異毒株驅動,因為新增病例在非常局部的地區突然上升。不僅如此,在南非現有病例中,其中一名病患是尚未滿周歲的女嬰,這意味著已出現了家庭傳播。

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所長弗朗索瓦 · 巴洛克斯教授表示,B.1.1.529 變異毒株中的大量突變,顯然是在一次 " 單一爆發 " 中累積起來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免疫係統較弱的人,如未經治療的艾滋病毒 / 艾滋病(HIV)患者慢性感染期間進化而來的。他說:" 我肯定認為,通過中和相對於阿爾法或德爾塔的抗體,它很難被識別。"

巴洛克斯的說法,印證了科學家此前的擔憂或已成為現實,即艾滋病毒和新冠病毒的 " 碰撞 " 可能會使根除新冠大流行的努力複雜化,晚期艾滋病患者可能成為新冠病毒突變的一個來源,甚至 " 成為全世界變異病毒的工廠 "。

據紅星新聞此前報道,在 216 天的時間裏,一名患有晚期 HIV 的南非女性體內的新冠病毒發生了 32 次突變,其中包括 13 次關鍵的刺突蛋白突變。當時,科學家便指出,南非納塔爾省新冠病毒新變種頻繁出現和該地區艾滋病的高流行之間可能存在著聯係,該地區超過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是 HIV 陽性。

不過巴洛克斯教授表示,目前很難預測 B.1.1.529 毒株的傳播程度。皮科克博士也表示,如今的形勢並不明朗,應該嚴密監控它," 希望它隻是一個不太容易傳播的奇怪毒簇 "。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6分鍾內根本無處可逃!” 慘烈視頻:河水暴漲30尺
中國團意大利下車20分鍾 整車遭洗劫 大媽丟勞力士犯病
中國槍手被捕查出集團作弊 803人成績取消、禁考…
伊萬卡夫婦擬投資$14億 要把這裏變度假天堂
德州洪災已91死!川普直呼“太可怕” 簽重大聲明…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宣布對印尼、波黑等七國的關稅稅率
莫迪政府:印度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國家之一
美國公開的秘密:很多行業全靠無證移民撐著
馬斯克開砲:貝森特是索羅斯走狗 他連數學都不會…
習近平赴山西 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 考察閥門廠(圖集)
北約秘書長稱“若習攻台會請俄牽製西方” 俄回應....
“砸窗事件”後,官方推出三篇文章:打倒破窗者…
山西掛牌“器官取得與分配中心” 網友直呼“不寒而慄”
習近平為與美國冷戰10年布局 基於他對蘇聯的失敗理解
川普態度大轉彎!軍援烏克蘭「必須送更多武器」
川普出手!宣布對日本韓國加征25%關稅 信件曝光
“砸窗事件”引爆輿論 官媒評“砸窗非英雄”再掀炸鍋
天水兒童鉛中毒事件:我們還要付出多少“代價”才算夠?
“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翻美國!”
關稅寬限期將到期?白宮:川普計劃延長至8月1日
洪災死傷慘重 得州災區市長哭訴:“沒收到任何預警”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最新!全球最新變異毒株或從艾滋病患體內進化而來

紅星新聞 2021-11-25 19:04:44

11 月 24 日報道,科學家日前發出警告稱,一種攜帶 " 極其大量 " 突變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 " 悄然出現 ",在多國疫情 " 再現高峰 " 之際,這樣一種新變異毒株的出現或將 " 雪上加霜 "。



B.1.1.529 毒株共有 32 處刺突蛋白突變

令科學家震驚

首次兩種突變同時出現在一個毒株中

盡管基因組測序顯示,迄今為止全球僅有 3 個國家和地區的共 10 個病例被確認感染了這種名為 B.1.1.529 的毒株,但它已經引起了科學家的 " 嚴重擔憂 ",因為這個新變異毒株出現了 32 處刺突蛋白突變,且其中的一些突變有助於病毒逃避免疫。

刺突蛋白是病毒的關鍵部分,新冠病毒通過它識別人體 ACE2 蛋白進入人體細胞,與此同時,現有的大部分新冠疫苗也是通過訓練人體免疫細胞識別刺突蛋白對病毒進行攻擊。刺突蛋白突變會影響病毒感染細胞和傳播的能力,但也會使免疫細胞更難攻擊病原體。

令科學家震驚的是,B.1.1.529 新冠病毒變體包含了兩個弗林蛋白酶切位點突變—— P681H(在 Alpha、Mu、一些 Gamma、 B.1.1.318 變異毒株中曾出現過),以及 N679K(在 C.1.2 中曾看到)。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病毒學家湯姆 · 皮科克博士在推特上稱,這是他第一次看到兩種突變同時出現在一個毒株中。

他指出,這一新變異毒株的突變情況 " 非常可怕 ",有可能 " 比此前所有新冠變異毒株都要可怕 ",包括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占主導地位的德爾塔(Delta)毒株。相較之下,德爾塔毒株的刺突蛋白突變為 16 處。

據報道,B.1.1.529 感染於 11 月 11 日第一次在博茨瓦納被采集,該國目前已有 3 個相關確診病例。3 天後,11 月 14 日,南非記錄了全球首個 B.1.1.529 感染病例,另有 5 人已在南非確診。此外,香港也發現了 1 例。一名前往南非旅遊的 36 歲男子,於 10 月 22 日至 11 月 11 日在南非逗留,返回香港時檢測為陰性,但在 11 月 13 日隔離期間檢測為陽性。

科學家表示,香港的單一病例剛從南非旅行返回,這引發了人們對更多病毒可能已經通過國際旅行傳播的擔憂。皮科克博士寫道:" 對亞洲的輸出意味著,感染可能比目前基因序列檢測得到的結果更為普遍。"

此外,他還表示:" 極其長的分支長度和難以置信的、驚人數量的刺突蛋白突變表明,B.1.1.529 可能是真正的擔憂(預測從大多數已知單克隆抗體逃逸)。"

B.1.1.529 毒株已引起科學家的 " 嚴重擔憂 "

或從艾滋病患者體內進化而來

印證了此前科學家的擔憂

劍橋大學臨床微生物學教授拉維 · 古普塔表示,B.1.1.529 上的兩種突變增加了傳染性,降低了抗體識別能力。從目前的突變來看,這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不過他表示,這種病毒的一個關鍵特性尚不清楚,那就是它的傳染性,因為這才是導致德爾塔變種占據主導地位的關鍵原因," 免疫逃逸隻是可能發生的情況的一部分 "。

科學家們稱,將密切關注這一新變種,觀察它是否有積聚勢頭,或是更廣泛傳播的跡象。而一些病毒學家已經開始對南非的情況感到深深的擔憂。他們表示,目前南非的 B.1.1.529 感染病例都來自豪登省,而當地近日的病例出現了激增,這很可能是由一種新的變異毒株驅動,因為新增病例在非常局部的地區突然上升。不僅如此,在南非現有病例中,其中一名病患是尚未滿周歲的女嬰,這意味著已出現了家庭傳播。

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研究所所長弗朗索瓦 · 巴洛克斯教授表示,B.1.1.529 變異毒株中的大量突變,顯然是在一次 " 單一爆發 " 中累積起來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免疫係統較弱的人,如未經治療的艾滋病毒 / 艾滋病(HIV)患者慢性感染期間進化而來的。他說:" 我肯定認為,通過中和相對於阿爾法或德爾塔的抗體,它很難被識別。"

巴洛克斯的說法,印證了科學家此前的擔憂或已成為現實,即艾滋病毒和新冠病毒的 " 碰撞 " 可能會使根除新冠大流行的努力複雜化,晚期艾滋病患者可能成為新冠病毒突變的一個來源,甚至 " 成為全世界變異病毒的工廠 "。

據紅星新聞此前報道,在 216 天的時間裏,一名患有晚期 HIV 的南非女性體內的新冠病毒發生了 32 次突變,其中包括 13 次關鍵的刺突蛋白突變。當時,科學家便指出,南非納塔爾省新冠病毒新變種頻繁出現和該地區艾滋病的高流行之間可能存在著聯係,該地區超過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是 HIV 陽性。

不過巴洛克斯教授表示,目前很難預測 B.1.1.529 毒株的傳播程度。皮科克博士也表示,如今的形勢並不明朗,應該嚴密監控它," 希望它隻是一個不太容易傳播的奇怪毒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