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21日上午11點整,本屆世乒賽的抽簽儀式在位於休斯敦市中心的George Brown會議中心舉行。為本次世乒賽正式拉開了帷幕。本次賽事的所有比賽,亦將在此完成。
抽簽儀式現場
(一)特殊時期 特別組合抽簽排位儀式開始前,賽會方首先向媒體介紹了本次比賽的背景:在新冠疫情下,原定於2020年在韓國釜山舉行的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被取消。2021年世乒賽的舉辦,在這一特殊時期下困難不少。直到今年4月,經過休斯敦市所在的哈裏斯(Harris County)縣體育主管部門、美國乒協、美國奧委會等多方討論後,最終決定在疫情下繼續舉辦世乒賽,時間與地點仍按原計劃不變。
本圖片由賽會官方發布
當前美國的疫情情況依然不容樂觀。在此情況下,為保障賽事順利進行,本屆世乒賽賽會方采取了較為嚴格的防疫措施。各參賽隊伍均控製在賽事“防疫泡泡”下活動。參賽隊伍被安排下榻在與George Brown會議中心緊鄰的Hilton Americas酒店。酒店與賽事場館間有空中廊橋連接,可以“足不出戶”。參賽各隊在賽會方安排下輪流使用訓練場館為比賽做熱身準備。除了疫情之外,本次賽會方在抽簽儀式上還特別提到了中美乒乓球外交50周年。本次賽事活動還包括了21日晚在Hilton酒店舉行的乒球外交50周年特別晚宴。在本次晚宴上,亮相了劉國梁一手促成策劃的大招——兩對中美混雙組合。
【圖文均由818 Media專供文學城刊登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王翊帆/圖】
【圖文均由818 Media專供文學城刊登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王翊帆/圖】
劉國梁與休斯敦市長互贈禮物
【圖文均由818 Media專供文學城刊登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王翊帆/圖】
【圖文均由818 Media專供文學城刊登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王翊帆/圖】
【圖文均由818 Media專供文學城刊登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王翊帆/圖】
經中美乒協聯合申請,國際乒聯同意中美協調組合混雙參賽。在本次賽事中,大家將看到中國男隊世界排名第5的林高遠與美國隊世界排名第35位的張安搭檔。而中國女隊世界排名第4的王曼昱則將搭檔美國男隊世界排名第31名的卡納克。卡納克曾在2018年青奧會獲得男單銅牌,是美國的本土新秀。而前一組合林高遠/張安可以以中文交流。劉國梁表示,希望能繼續乒乓外交,推動中美民間的友誼。希望這兩對跨國組合能有機會將名字刻上混雙獎杯。
另據原籍北京,現代表美國隊參加男單比賽的張凱向文學城記者透露,22日的賽前熱身訓練中,美國隊隊員將有與中國隊合練的安排。
不得不說,休斯敦在中美關係上,似乎有一種不解的淵源。當年中美關係正常化,最關鍵的一個畫麵也正是出自休斯敦:鄧小平訪美時,在休斯敦市郊的Sealy小鎮觀看牛仔競技比賽(Rodeo),並戴上了美國女騎手遞給他的牛仔帽。當那幅照片登上美國各大主流媒體頭版時,美國民間抵觸共產中國領導人的“堅冰”在某種程度上得以消融。
除了這兩對中美混雙組合值得關注外,這次賽事期間,劉國梁也將競選國際乒聯執行副主席。他的競選宣言是“讓乒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運動項目之一”。
中國隊工作人員在記錄抽簽情況
(二)翻譯卡殼 中國男隊抽到下下簽抽簽儀式特別邀請了幾位本次賽事的種子選手來擔任抽簽嘉賓。首先是由本次賽事男單一號種子選手樊振東為女雙選手抽排位簽。陳夢則擔任了男雙比賽的抽簽排位嘉賓。其後進行的女單與男單比賽抽簽,則由巴西、日本等國選手兩兩組合擔任抽簽嘉賓。
應是由於涉及中美組合搭配混雙的緣故,抽簽儀式上並未進行混雙比賽的抽簽,而是一直等到乒球外交50周年晚宴結束後才公布了混雙賽事排序。
令記者頗感意外的是本次抽簽儀式上的一個小插曲。當賽會方提到“Draw”這個單詞時,樊振東和陳夢的中文翻譯竟然出現了當場卡殼的狀況,直接用中文告訴陳夢“我不知道該怎麽說這個單詞”(視頻17分40秒處)而在賽會方詢問中國隊是否為來到休斯敦感到開心等問題時,中文翻譯也“甩掉”了大量“無關痛癢”的細節,隻說了個“骨架”。在為中國隊選手翻譯時,該翻譯也多次出現了中英夾雜的狀況,諸如“pandemic”等英文單詞聽得中國選手一頭霧水。本是為抽簽儀式增添氣氛的環節,就在潦草的問答中草草收場。
抽簽結果出來,中國隊的簽位並不理想,尤其是男隊,可以說是抽到了下下簽。在許昕與馬龍缺席的情況下,中國男隊五人,有四人都同在上半區。這意味著樊振東將不得不與林高遠、王楚欽、梁靖崑三位隊友在同區廝殺。其中樊振東、王楚欽、林高遠三人將根據賽製,爭奪一個四強席位。晉級者將在半決賽再戰隊友梁靖崑,如果後者也在上半區比賽中順利晉級的話。另一位中國男隊小將周啟豪則需要從資格賽打起。現場有記者在抽簽結果出爐後跟筆者打趣,這將是一場中國的內戰(civil war)。
樊振東在抽簽結果出爐後,起身與教練快步離開了會場,臉色似乎有一絲凝重,直奔訓練館開練。
獲知抽簽結果後 中國男隊樊振東等人直奔訓練場開練
反觀日本隊的華裔小將張本智和,看起來神色輕鬆,在抽簽儀式會場用中文聊起了在歐洲的比賽經曆。中國隊四人被分在上半區互博,無疑給他的征途減輕了很大壓力。唯一與之同區的中國小將周啟豪將先戰意大利選手,然後拚殺德國乒壇常青樹老將波爾。若獲勝,才能與之碰麵。作為日本男隊目前的“一哥”,張本智和無疑是抽到了一支上上簽。若論實力,他有很大機會能夠一路殺入決賽與中國隊爭金。張本智和神色輕鬆的聊起天
會場顯示屏上的抽簽結果
【圖文均由818 Media專供文學城刊登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本篇撰文 Hai Wang 汪海】
【圖文均由818 Media專供文學城刊登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本篇撰文 Hai Wang 汪海】
【圖文均由818 Media專供文學城刊登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三)國寶級選手寄語文學城讀者 要團結 要拚 要享受在訓練館外,筆者突然聽到了熟悉的上海口音。轉過頭去看,原來是前來參賽的倪夏蓮女士在和專程趕來看她的華人朋友聊天。
提到倪夏蓮,相信喜歡乒乓球的讀者們都不會陌生。她是83年日本東京第三十七屆乒乓球錦標賽混雙冠軍與當屆中國女團的主力。她在1986年離開中國國家隊,隨後又在45歲高齡複出,代表盧森堡參加國際比賽,成為盧森堡的“國寶級選手”。今年已經58歲的她,剛剛在去年的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常規挑戰賽中取勝中國女隊24歲的5號女單主力選手王藝迪,獲得亞軍。
倪夏蓮(左一) 張默(左三紅衣者) 倪夏蓮的教練與老公(左四)
頂著世界冠軍、國寶級常青樹選手的光環,倪夏蓮令人歎服的不僅有她強大的競技實力與運動生命力,還有她的謙遜與風度。在和朋友談話中,她總是自謙是享受比賽的“上海老阿姨”。當專程趕來看她的朋友邀約她外出共進晚餐時,她因車馬勞頓,又要準備比賽而無法成行,不斷麵含愧疚的和朋友解釋,自己是快60歲的人啦,連聲說了好幾個對不起。筆者因不忍打斷她與朋友敘話,便在一旁靜候。倪夏蓮的老公見了立刻提醒她,有人想采訪她。倪夏蓮女士又趕忙跟朋友說對不起,請稍等一下,便徑直走過來和筆者聊起來。聊到一半,加拿大隊的“一姐”張默路過,倪夏蓮女士主動招呼她,又和筆者介紹張默:“這是現在北美最厲害的選手。”
賽事場館內 讚助商廣告牌上的張默
在此順便說一句,張默從訓練館出來時,手腕上敷著冰袋,不知是否有傷情。希望她能夠比賽順利。末了,倪夏蓮女士在筆者的本子上簽下中文名,又用英文寫了一遍。想想又說,我再把日期也給你寫上吧,細致用心可見一斑。
倪女士在本子上留下了給文學城讀者的三句話,“團結一心,努力拚搏,享受生活”。寫完後,她特別向筆者詳細解釋說:“這第一條嘛,團結一心。我希望我們中國人在海外,要團結,不要一盤散沙。然後,大家在外麵打拚都不容易,要努力拚搏,爭取做到自己的最好。當然,我還希望大家在拚搏之外,也不要忘記了享受生活。”(本篇撰文 Hai Wang 汪海)
(四)花絮一覽
比利時隊前往訓練館
法國隊訓練結束離開
日本隊宇田幸矢(Yukiya Uda)在接受日本記者采訪
被視為中國隊勁敵的伊藤美誠(Mima Ito)
請不要問筆者為什麽上了好幾個背影!這屆世乒賽著實有點讓人頭疼。疫情下的大賽,人人帶著口罩。要說中國隊、日本隊的隊員,咱們還能靠身形看個大概。這要是碰上歐洲球隊的“非著名選手”,那真就有點費勁了。看正麵看不見臉,對不上號,常常是人走過去了,才晃過神來。在美國出生的華裔新生代力量 Lily Ann Zhang
在場館裏偶然遇到加州出生的華裔選手Lily Ann Zhang。作為美國隊的新生代力量,她是2012倫敦奧運最年輕的乒球選手。她表示自己很開心能代表美國隊參賽,希望能夠盡力發揮自己的最好水平。也希望乒球外交50周年之際的這場比賽能夠有助於推動中美關係。在談到越來越多的華裔選手代表各國出現在乒球賽場時,她表示,隻要有助於推動兵乓球運動在各國的發展和乒球運動水平的提高,就是好事。
Lily Zhang將代表美國與林高遠搭檔,征戰本屆賽事的混雙項目。
本次賽事的全部比賽用桌均由中國品牌“紅雙喜”讚助
比賽器材安裝現場
【圖文均由818 Media專供文學城刊登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比賽場館仍在準備中
賽會組織的乒球外交50周年特別活動
【圖文均由818 Media專供文學城刊登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聯邦眾議員Alexander N. Green(戴黑口罩者)等人參加乒球外交50周年特別活動
全封閉式訓練場館 門上的玻璃窗也貼上黑膜
與賽會場館以廊橋相連的Hilton酒店內的報到登記處
【圖文均由818 Media專供文學城刊登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圖文均由818 Media專供文學城刊登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本篇撰文 Hai Wang 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