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憑借應試教育體製創造極高升學率的衡水中學衝上話題榜單。這次,是因為一位名叫生張錫峰的高三學生在全校演講時,一句令人“醍醐灌頂”的呐喊:我就是來自鄉下的土豬,要去拱了大城市裏的白菜。
霎那間,熱血沸騰,鬥誌爆表。隨著視頻的傳播,網絡輿論開始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支持者認為,通過“打雞血”的方式能夠激勵底層實現階級躍遷;而反對者則對這場煽情化的傳銷式表演持批判態度。
任何公民在發表任何意見之前,都需暫時脫離自己的社會身份和地位,站在更為宏觀的角度看待事物。在這場極具鼓動性的考前勵誌演講中,真正令人感到別扭的,其實是這名學生用“土豬”貶損了自己,用“白菜”褒獎了那些擁有更優質的社會資源的競爭者。
在衡水中學讀書就是“土豬”了嗎?其一,在衡水中學校園的告示牌上,清楚地列出了其收費標準:學費為9360元/生/學期,而複讀生的學費則高達25000元/生/學年。其二,衡水中學2020年的高考戰績為:理科700分以上的考生,全省一共27人,衡中占23人;文科678分以上13人,衡中8人;清華、北大錄取人數175人,相比2019年又增加了36人。嚴格的管理,優秀的師資,當享受著這些用資源堆砌起來的優勢時,又憑什麽以草根自居呢?
“土豬”和“白菜”的比喻,實則是通過將“底層奮鬥者”和“身居高位者”劃清身份界限的方式,激發學生潛在的“複仇欲”。以“土豬”自稱,喚起共鳴,再使他們感到自卑,同時憤慨於社會的不公。這種刻意的扭曲和渲染讓本就情緒化、氣血方剛的青少年極易走向憤青的歧途。激勵學生“發狠”讀書的演講反而勾起了“發恨”於社會的怒氣。錯的不是“豬”和“菜”之間身份的差異,而是那種“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邏輯。
1992年首播的一部名為《編輯部的故事》的電視劇中,有一句台詞正應此景:翻身是讓你自己站起來,不是騎在人家身上。作為富有思考力的新青年,麵對情緒色彩濃重的事物更應時刻保持警惕。為前途而拚命,切莫以丟失了內心的平和為代價。偏激的心態會蒙蔽廣闊的視野,以致目光和心胸的狹隘。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積極態度自然值得肯定,力爭上遊的奮鬥精神也確實是跨越階層的“綠色通道”,但依舊需要進一步引導。高考隻是“逆天改命”的重要關卡之一,人生路漫漫,真正決定高度的還是心態和眼界。
當今社會的教育觀念都聚焦於如何塑造“人上人”,但對於如何成為一個“健全的人”卻無暇顧及。真正能在社會中受人尊敬的人,永遠將發展的目光投向自身,而不是外物。
需要牢記的是,“拱城裏的白菜”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也不是所謂的財富密碼。不為他人所擾,內心平和,目標清晰,方能守得初心,撥雲見日。
相關新聞:河北衡水中學學霸演講視頻引爭議 校方回應
“他們不是高考機器,不是教育畸形,他們隻是一群窮人家的孩子,想要成為父母的驕傲。”河北衡水中學高三學生張錫峰近日在一檔語言類節目《超級演說家》中的一段演講備受關注。節目中,高考臨近的張錫峰,講述了一個怎樣絕地反擊的故事。
6月2日,河北衡水中學宣傳處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節目是很早之前錄製的。目前,該生正在高三備考,“過幾天馬上就要高考了”。
對於張錫峰在演講中回應外界對河北衡水中學考生是“假裝”、“作秀”、“高考機器”的看法,該檔節目嘉賓劉儀偉表示,整個世界上不可能隻有一種聲音,內心是光明的,看到的就是光明;內心是陰暗的,看到的就是陰暗。“你所看到的批判和聽到的言論,就是你內心的一種反饋。”他稱,張錫峰應該用更廣闊的的目光去看待周遭,用更磊落和坦蕩的心態去麵對周遭。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5月30日,《超級演說家》官方微博發布了關於張錫峰的完整演講視頻。視頻中,張錫峰演講主題為《小小的世界大大的你》,演講時長為10分鍾。
演講中,“我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人。”張錫峰引述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說的“普通人”後這樣定義自己。他稱,其出生在河北省東部的一個鄉村,在那度過了平平淡淡近10年的時光。
張錫峰談起由農村走向城市讀書的契機是“鄉下對教育資源的匱乏”。於是,他離開了家,離開了那片給他生命、讓他成長的熱土。
今年17歲的張錫峰,即將迎來人生中的第一個大考——高考。他在演講中說,“今年我高三,高考報名之後就意味著,我們不再是學生,而是考生,我們拚了命地學,沒日沒夜地和時間競賽,我們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大聲喊出自己的理想。有人說,我的理想是斯坦福,有人說我要考清華大學金融專業,有人說我的目標是北京大學中文係……我們為此沉迷,為此消瘦,這種感覺讓我們瘋狂。”
演講到後半段,張錫峰情緒激動地說:“反觀,那些無故詆毀我們的人,你見過衡水中學高三淩晨5點半時的樣子嗎?你以為我們每天天不亮就奔向操場,一邊奔跑一邊呼喊是為了什麽?是假裝嗎?是作秀嗎?我們是為了改命啊!”
“衡中的考生,他們隻是一群窮人家的孩子,想成為父母的驕傲,想要讓他愛的人都能更精彩地活下去,活著!他們有什麽錯?他們,就是你啊。我們和全中國所有為了夢想而不顧嘲笑,努力奔跑的人一樣,我們越安靜,我們越平和,越淡定,越忍耐,越無所畏,我們眼裏深藏的洶湧就越沸騰。這是我們自己選的路,從來不需要任何人指手畫腳,我們也一樣能夠走得很好。”張錫峰在演講中說。
他在演講結束語中說:在小小的世界裏,有一個大大的你。你可以選擇去做一個平凡的人,但請你千萬不要去做一個平庸的人,做一個普通人。有一種落差叫沒能達到自己最初的期望,還辜負了曾經受過的苦難。他表示,他承受不了這種落差,他更願意幻想高考最後一門考試收卷鈴聲響起,他放下筆,操場上明媚的陽光告訴他“一切都結束了”。
最後,他以一句“世界燦爛盛大,歡迎回家”,結束了演講。
澎湃新聞注意到,張錫峰在台上演講時,他的母親坐在台下哽咽落淚。張錫峰的母親在節目中采訪時表示,張錫峰向來報喜不報憂,從來不亂花錢,隻拚成績。她稱,她是普通的農民,沒有給孩子一個特別好的環境,對孩子感到內疚。
張錫峰這段演講引發不少網友討論,有的網友認為這是一碗“毒雞湯”,也有一些網友表示感同身受,認為高考是目前最值得的選擇。
公開資料顯示,衡水中學位於河北省衡水市,是河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衡水中學以高升學率以及盛產“學霸和考神”而廣為人知,但同時也因為其狼性的學習應試模式備受爭議。
在節目播出之後,河北衡水中學官方微博5月31日轉發前述演講視頻並發文稱:不做躺平青年!奮鬥,才是青春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