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被體檢否決的殘障海歸碩士:為什麽我不能當老師?

被體檢否決的殘障海歸碩士:為什麽我不能當老師?

文章來源: 科技日報 於 2021-05-03 21:28:5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教師資格全國統考三科筆試成績全部合格,麵試合格,普通話二級甲等合格……但是,鄒蜜還是拿不到教師資格證。

因為,她是一名輪椅使用者。

圖源:視覺中國

已經給孩子教了多年英文,鄒蜜想“持證上崗”。從2019年開始,鄒蜜陸續通過了教師資格認定需要的多門考試,如今隻差最後一步——體檢。

今年4月14日,鄒蜜帶著體檢單去往重慶市九龍坡區教委指定資格認證體檢醫院。

醫生看到坐著輪椅的她,問詢之後,拿出了《重慶市申請教師資格人員體檢標準及辦法》。其中明確指出,兩上肢或兩下肢不能運動,即為體檢不合格。

兜頭一盆冷水,澆得鄒蜜委屈又崩潰。在回家的路上,她哭了。

“為什麽不讓我過?”直到這次體檢,鄒蜜才意識到,原來殘障人士,是不被允許成為教師的。“這是我坐上輪椅來最傷心的一天。”她在朋友圈寫道。

“是教育選擇了我”

2000年,還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讀大二的鄒蜜,因為一次意外車禍,脊髓損傷,從此坐上輪椅。

那是她人生的至暗時刻。她失去了母親,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中斷了學業。三尺小屋,成為她的全部天地。

兩年後,鄒蜜終於能在輪椅上坐起來了。她報名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在2007年拿到了“遲到”的學士學位證書。

然後,她通過研究生考試,進入四川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專業,拿到碩士學位;再後來,她出國留學,拿到了第二個碩士學位……

鄒蜜和學生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做康複訓練的那段時間,照顧鄒蜜的阿姨給她介紹來了第一個“學生”,讓她幫忙補補英文。就這樣,鄒蜜教起了英語。算下來,也有快二十年。

“與其說是我選擇了教育,不如是教育選擇了我。”教學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學生的成就和認可,成為她精神上的鼓舞與支**撐。“這是一種特別的幸福感。”**

2018年,鄒蜜畢業回國,已經積累了良好口碑的鄒老師,迎來更多學生。

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即使是在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學科教學的老師,也要持證上崗。

鄒蜜決定,拿下教師資格證。

多年來,她努力讓自己的生活回到正軌。鄒蜜突破了很多輪椅的束縛——考了C5駕照,可以自己開車上下班;可以坐輪椅打網球,可以坐著滑雪;她還學了爵士舞,即使在輪椅上,也能起舞。

打破了那麽多枷鎖,但她無法突破政策的限製。

鄒蜜此前已經通過了多門考試。受訪者供圖

學生家長知道鄒蜜的苦悶,特意發來短信安慰她。“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沒有證,我們也認你。”

但鄒蜜想合理合規地從事她熱愛的教育事業。“我有英語語言文學和教育學兩個碩士學位,我做了這麽多年教學。但因為坐輪椅,我的事業、夢想,好像都要付諸東流了。”

殘障人就業,社會會更加包容平等

鄒蜜不是個例。

在我國,要申請教師資格,須通過各省市組織的身體檢查。體檢標準由各省市根據國務院頒布的《教師資格條例》和教育部頒布的《實施辦法》製定,各地並不統一。

全國政協委張麗莉梳理過各省市教師資格體檢標準。一般來說,下列情況會被列入體檢不合格:

兩上肢或兩下肢不能運用者;

兩耳聽力均在3米以內,或一耳聽力在5米以內、另一耳全聾,或雙耳全聾者(特殊情況除外);

屈光不正(近視眼或遠視眼),鏡尺度數大於800度,或單盲、雙盲者(特殊情況除外);

口腔有生理缺陷或因耳鼻喉科疾病妨礙發音者(特殊情況除外)。

她指出,事實上,這就是對殘疾人獲取教師資格的“一票否決”。

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武漢大學公益與發展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張萬洪4月29日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此類體檢規定的合理性有待商榷。

殘疾人保障法第3條指出: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方麵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禁止基於殘疾的歧視。

就業促進法第3條規定: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視。張萬洪說,這裏的“等”,結合上述殘疾人保障法第3條,以及《殘疾人就業條例》第4條規定的“禁止在就業中歧視殘疾人”,可以解釋為包括禁止基於“殘疾”的歧視。

圖源:視覺中國

張萬洪認為,教師資格認定中“一刀切”的體檢標準,其實構成基於殘疾的直接歧視。他指出,許多典型事例和實證研究都表明,殘障人完全可以勝任教師崗位,而且這是實現我國《殘疾人教育條例》第3條要求的“積極推進融合教育”的關鍵路徑。各行各業都有更多殘障人,既是率先垂範,也是一種內部推動力量,全社會才會更加包容、平等。

專家呼籲:積極開展政策對話,改進相關規定

張萬洪表示,遭遇到此類事件的殘障人士,可以申請行政複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此前,浙江金華單眼盲人王麗也因體檢被認定不合格無法取得教師資格,她將當地教育局及上級主管機構告上了法庭。曆時四年,經過多次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後,她終於拿到了教師資格證。

此外,他也建議盡快修訂教師資格認定的體檢標準。張萬洪說,2014年,教育部實施了高考合理便利製度,在保障殘疾人權益方麵其實已走在部委前列。應鼓勵當事人和社群積極爭取,呼籲各界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殘聯的關注,積極開展政策對話,提高決策者和公眾認知,促成相關政策完善。

已有一些省市開始了行動。

2013年,廣東省去除了該省教師資格體檢標準中一些對殘疾人身體情況的限製性內容;2018年,四川省開展了聽力殘疾人員教師資格認定的試點工作。但目前,全國並無統一體檢標準。

2017年,教育部曾在對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某建議的答複中,對教師資格認定體檢標準一事做出過回應。回應指出:“各省(區、市)依據國家高招體檢標準,結合各地情況修改完善了本省(區、市)體檢標準實施細則,並在實踐中不斷改革和完善。您所反映的各省體檢標準鬆緊尺度差異問題,我們將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強對各地的指導。”

圖片截自教育部網站

在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張麗莉也呼籲,改進教師資格認定工作體檢環節中對殘疾人身體條件的相關限製項目,不讓殘疾人僅因體檢失去教師資格。

“我想給自己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想合規地開展教學工作。”一直和命運抗爭的鄒蜜,這次,也不想就這麽認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南京紅姐隻用3招釣大量男人 專家:其實他不算太差
娃哈哈世紀遺產爭奪戰:3位“美國人”要求驗DNA…
時隔1年!川普遇刺案官方報告出爐 多項驚人內幕曝光
生理鹽水替代疫苗 醫生被譽“美國英雄” 司法部撤指控
突襲大麻農場掀爭議:孩子摘草莓?與兒童性侵犯同住?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學者:寄望“二次西安事變”統一台灣
當一個女生被安上“有損國格”的罪名
快訊:川普威脅將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
特朗普:愛潑斯坦案"沒完沒了",馬斯克:趕緊公布吧
黃奇帆真敢說:中國18家上市車企利潤不如一家豐田
DeepSeek流量下滑,這半年梁文鋒都幹了啥?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6億輛
川普開嗆普丁「令人失望」,宣布援烏愛國者飛彈
ICE啟動最新驅逐政策:如不願回祖國 可去南蘇丹…
電競Zeus回應女學生被開除:我沒結婚,她未提有男友
吳瑛教授兒女起訴:NIH和西北大學聯手迫害她自殺
“未來幾天,美國武器或將大量湧入烏克蘭”
如果是本國選手睡了外國女孩呢?有損國格?揚我國威?
詐騙1000萬!中國留學生"挑老人下手",全美50多人受害
26歲河北小夥考上加拿大公務員:領導非常客氣
約炮外國電競手曝不雅片 中國女生遭退學 挨批有損國格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被體檢否決的殘障海歸碩士:為什麽我不能當老師?

科技日報 2021-05-03 21:28:56

教師資格全國統考三科筆試成績全部合格,麵試合格,普通話二級甲等合格……但是,鄒蜜還是拿不到教師資格證。

因為,她是一名輪椅使用者。

圖源:視覺中國

已經給孩子教了多年英文,鄒蜜想“持證上崗”。從2019年開始,鄒蜜陸續通過了教師資格認定需要的多門考試,如今隻差最後一步——體檢。

今年4月14日,鄒蜜帶著體檢單去往重慶市九龍坡區教委指定資格認證體檢醫院。

醫生看到坐著輪椅的她,問詢之後,拿出了《重慶市申請教師資格人員體檢標準及辦法》。其中明確指出,兩上肢或兩下肢不能運動,即為體檢不合格。

兜頭一盆冷水,澆得鄒蜜委屈又崩潰。在回家的路上,她哭了。

“為什麽不讓我過?”直到這次體檢,鄒蜜才意識到,原來殘障人士,是不被允許成為教師的。“這是我坐上輪椅來最傷心的一天。”她在朋友圈寫道。

“是教育選擇了我”

2000年,還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讀大二的鄒蜜,因為一次意外車禍,脊髓損傷,從此坐上輪椅。

那是她人生的至暗時刻。她失去了母親,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中斷了學業。三尺小屋,成為她的全部天地。

兩年後,鄒蜜終於能在輪椅上坐起來了。她報名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在2007年拿到了“遲到”的學士學位證書。

然後,她通過研究生考試,進入四川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專業,拿到碩士學位;再後來,她出國留學,拿到了第二個碩士學位……

鄒蜜和學生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做康複訓練的那段時間,照顧鄒蜜的阿姨給她介紹來了第一個“學生”,讓她幫忙補補英文。就這樣,鄒蜜教起了英語。算下來,也有快二十年。

“與其說是我選擇了教育,不如是教育選擇了我。”教學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學生的成就和認可,成為她精神上的鼓舞與支**撐。“這是一種特別的幸福感。”**

2018年,鄒蜜畢業回國,已經積累了良好口碑的鄒老師,迎來更多學生。

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即使是在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學科教學的老師,也要持證上崗。

鄒蜜決定,拿下教師資格證。

多年來,她努力讓自己的生活回到正軌。鄒蜜突破了很多輪椅的束縛——考了C5駕照,可以自己開車上下班;可以坐輪椅打網球,可以坐著滑雪;她還學了爵士舞,即使在輪椅上,也能起舞。

打破了那麽多枷鎖,但她無法突破政策的限製。

鄒蜜此前已經通過了多門考試。受訪者供圖

學生家長知道鄒蜜的苦悶,特意發來短信安慰她。“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沒有證,我們也認你。”

但鄒蜜想合理合規地從事她熱愛的教育事業。“我有英語語言文學和教育學兩個碩士學位,我做了這麽多年教學。但因為坐輪椅,我的事業、夢想,好像都要付諸東流了。”

殘障人就業,社會會更加包容平等

鄒蜜不是個例。

在我國,要申請教師資格,須通過各省市組織的身體檢查。體檢標準由各省市根據國務院頒布的《教師資格條例》和教育部頒布的《實施辦法》製定,各地並不統一。

全國政協委張麗莉梳理過各省市教師資格體檢標準。一般來說,下列情況會被列入體檢不合格:

兩上肢或兩下肢不能運用者;

兩耳聽力均在3米以內,或一耳聽力在5米以內、另一耳全聾,或雙耳全聾者(特殊情況除外);

屈光不正(近視眼或遠視眼),鏡尺度數大於800度,或單盲、雙盲者(特殊情況除外);

口腔有生理缺陷或因耳鼻喉科疾病妨礙發音者(特殊情況除外)。

她指出,事實上,這就是對殘疾人獲取教師資格的“一票否決”。

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武漢大學公益與發展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張萬洪4月29日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此類體檢規定的合理性有待商榷。

殘疾人保障法第3條指出: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方麵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禁止基於殘疾的歧視。

就業促進法第3條規定: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視。張萬洪說,這裏的“等”,結合上述殘疾人保障法第3條,以及《殘疾人就業條例》第4條規定的“禁止在就業中歧視殘疾人”,可以解釋為包括禁止基於“殘疾”的歧視。

圖源:視覺中國

張萬洪認為,教師資格認定中“一刀切”的體檢標準,其實構成基於殘疾的直接歧視。他指出,許多典型事例和實證研究都表明,殘障人完全可以勝任教師崗位,而且這是實現我國《殘疾人教育條例》第3條要求的“積極推進融合教育”的關鍵路徑。各行各業都有更多殘障人,既是率先垂範,也是一種內部推動力量,全社會才會更加包容、平等。

專家呼籲:積極開展政策對話,改進相關規定

張萬洪表示,遭遇到此類事件的殘障人士,可以申請行政複議和提起行政訴訟。此前,浙江金華單眼盲人王麗也因體檢被認定不合格無法取得教師資格,她將當地教育局及上級主管機構告上了法庭。曆時四年,經過多次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後,她終於拿到了教師資格證。

此外,他也建議盡快修訂教師資格認定的體檢標準。張萬洪說,2014年,教育部實施了高考合理便利製度,在保障殘疾人權益方麵其實已走在部委前列。應鼓勵當事人和社群積極爭取,呼籲各界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殘聯的關注,積極開展政策對話,提高決策者和公眾認知,促成相關政策完善。

已有一些省市開始了行動。

2013年,廣東省去除了該省教師資格體檢標準中一些對殘疾人身體情況的限製性內容;2018年,四川省開展了聽力殘疾人員教師資格認定的試點工作。但目前,全國並無統一體檢標準。

2017年,教育部曾在對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某建議的答複中,對教師資格認定體檢標準一事做出過回應。回應指出:“各省(區、市)依據國家高招體檢標準,結合各地情況修改完善了本省(區、市)體檢標準實施細則,並在實踐中不斷改革和完善。您所反映的各省體檢標準鬆緊尺度差異問題,我們將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強對各地的指導。”

圖片截自教育部網站

在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張麗莉也呼籲,改進教師資格認定工作體檢環節中對殘疾人身體條件的相關限製項目,不讓殘疾人僅因體檢失去教師資格。

“我想給自己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想合規地開展教學工作。”一直和命運抗爭的鄒蜜,這次,也不想就這麽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