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上帝也是相對公平的,高山峽穀河流成就了雲南的美景,也造成了交通不便,建城不易。在雲南昭通與四川宜賓交界,有一條狹窄的河穀,兩邊是懸崖絕壁,中間是河流,地形極為險峻,而雲南“最窄”鹽津就建在這條狹窄的河穀之中,整個縣城隻有一條主幹道,所有房子建在河岸兩邊,架橋相連,地麵不夠,高度來湊,雖然是雲南山區偏遠的小縣城,但是鹽津的高樓大廈很多。
因為地麵有限,這裏的停車場資源非常緊張,大多酒店都沒有停車場,隻能停在公共停車場。樓和樓之間的間距也非常窄,有點像廣州的城中村,推開窗戶看見的就是對麵樓房的窗戶,對麵的房間布置看得一清二楚。
縣城的公路也非常窄,隻有兩車道,隻要前方有車停下,就會造成堵車。因為地麵不夠,很多房子都是臨江而建,房子的支撐柱就建在江邊,像苗寨的吊腳樓一般,看著讓人有點膽戰心驚,推開窗戶就可以釣魚。
初入鹽津的人都有一種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因為縣城很窄,兩邊都是懸崖絕壁,有種泰山壓頂的壓迫感。尤其是下雨天,山上經常發生滑坡、泥石流,河水像黃河一樣渾濁奔騰,整個縣城在風雨中像是搖搖欲墜一樣。
也正是這種險峻,讓雲南”最窄“縣城鹽津成為網紅縣城,很多小視頻平台的航拍鹽津非常火,也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為什麽要在這樣的地方建縣城?如果發生地質災害豈不是很危險?還有網友說,這樣的地方就是送一套房也不敢住。
那為什麽要在這樣一個險峻的地方建縣城呢?其實鹽津古代為僰人居住地,曾擁有鹽井產鹽,設有渡口,後來聚集的人越來越多,慢慢發展成為一個縣。雖處於高山峽穀之中,鹽津卻有”地鐵“,就是內昆鐵路在鹽津設有站點,因高山多平地少,所以部分鐵路是穿山而過的(隧道),被當地人稱為”地鐵“。
鹽津縣城雖險峻,風景卻不錯,尤其是雨後,雲霧繚繞仿佛置身仙境中。周邊景點也不少,有豆沙古鎮、僰人懸棺、秦開五尺道、隋代古城堡、唐代袁滋題記摩崖、清代觀音閣、清代三官樓石塔等等,可能因山區偏遠交通不便經濟落後,所以都保存得比較好。
雲南”最窄“縣城鹽津,如果送你一套房,你敢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