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6日,阮民安在臉書上對香港警方大逮捕事件的回應中,引用了《手足》的歌詞。(來自阮民安臉書)
香港藝人阮民安的抗爭主題歌曲《手足》,今年元旦在油管(YouTube)推出,獲得輿論共鳴。然而,在本周三的香港大抓捕行動中,參與製作歌曲的三名成員遭警方拘捕。
今年1月1日,由香港歌手阮民安與元朗區議員鄺俊宇合作創作香港抗爭主題歌曲《手足》的音樂短片(MV),在油管推出。這首歌曲由阮民安作曲並演唱、鄺俊宇作詞,鄺俊宇和沙田區議員、香港“民間人權陣線”前召集人岑子傑及香港本土派人士劉穎匡等十餘人參演了音樂短片。此前,阮民安與鄺俊宇曾在2019年11月一同推出了反送中主題歌曲《煲底之約》,被廣為傳唱,在油管網站上獲得了155萬次觀看。去年11月19日,在“香港國安法”已經通過的情況下,阮民安表示他將與鄺俊宇一同創作新歌《手足》。
“手足”一詞是香港抗爭者互相之間的稱謂,這一傳統源自鄺俊宇在2019年6月接受《蘋果日報》采訪時,將抗爭者稱為“手足”。
在今年元旦推出的歌曲《手足》的音樂短片中,講述了一段假想發生於反送中運動爆發五周年時的故事:支持、同情抗爭運動的女主角在街頭因政見原因遭人挑釁,被仍在堅持默默抗爭的男主角救下,並最終在男主角的帶領下與許多位堅持抗爭的人相見,最終加入了他們的隊伍。在時長約7分鍾的音樂短片中,隨著故事主線在阮民安的歌聲中演進,不斷穿插著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實景鏡頭及音效。這一有感染力的藝術表現形式,將反送中運動與短片中故事所處的時空融為了一體。
截止到美西時間1月6日上午10點,僅推出6天的該短片已獲得17萬次觀看及2萬次點讚,卻僅有1045次表達反對的“踩”。
在臉書上,阮民安於1月3日表示,“製作這首歌的過程,比起製作《煲底之約》艱難100倍。因為國安惡法,每句說話都有代價。2020有些話成了禁語,就算有人被噤聲了,但我依然想用作品記錄時代。”他也認為,“參與這次的製作,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風險。但大家都想為香港人再做些什麽,所以就都到齊了。”
1月6日清晨,香港警方國安處根據“香港國安法”,將至少50餘名曾參與202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民主派初選的民主派及本土派人士逮捕,並指控他們涉嫌所謂的“顛覆國家政權罪”。在被捕者中,包括了參與創作、拍攝《手足》音樂短片的鄺俊宇、岑子傑、劉穎匡三人。
現居紐約州的香港流亡抗爭者韋森特(Vicente)1月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對上述事件發表了看法。他說:“我第一次聽《手足》這首歌,看手足的音樂短片(的時候),真的是熱淚盈眶,是一邊看一邊哭的。在這個抗爭的低穀裏麵,在這一段每日都要承受無盡痛苦的日子,可以聽到這一首鼓舞人心的歌,看到這一個可以勾起很多回憶的音樂短片,真的很感動。”
他還說:“今天,參與民主派初選的人士被國安處大搜捕,當中三人參加了拍攝這個音樂短片,包括作詞人鄺俊宇、岑子傑還有劉穎匡。我想對他們說,很感謝你們,祝你們能夠一切平安。你們的勇敢,一定能被曆史記載。你們的信念一定會向更多的手足傳下去。我們凱旋而歸的一天,(會)和你們、和每一位手足在煲底(按:煲底是香港反送中抗爭中使用的術語,指香港立法會綜合大樓地下示威區,其來源是因為立法會會議廳建築外觀類似電飯煲)見。”
現居美國東部的香港人李女士則向記者表示,目前香港發生的大逮捕也許預示了此後更大規模的抓捕。她認為,在大量本土派及民主派人士被捕後,更多社會知名人士和普通市民也將成為下一輪受害者。她說:“除了更高級別的反抗之外,我也想不到有什麽辦法可以對抗了。這是一個很悲觀也很嚴峻的局麵。”
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孫誠舊金山報道 編輯:何平 網編:郭度